第四节 住房与生活用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77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住房与生活用水
分类号: TU991
页数: 6
页码: 215-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茶山林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通过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解决了住房问题,从茅棚到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平方米。同时,林场投资建造了自来水工程,保障了职工生活用水的安全。
关键词: 宁海县 茶山林场 生活用水

内容

住房
  1958年建场前,茶山是一个人迹稀少的荒山秃岭,除茶山庵、灵峰寺有少数僧人居住,彭坑、岭脚有零星几户农家外,山上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整个茶山都是邻近村庄民众的放牧山。面对一片荒山,野兽出没、杂草丛生的景象,林场要立足、要开荒造林就必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职工住宅问题。建场初期国家正遇三年困难时期,政府拨入经费相当有限。林场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从搭茅棚、修旧庵、盖平房开始,逐年积累资金,然后盖楼房、建厂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改善了职工住房条件,职工住房从建场初几人合住一间茅棚到2008年人均住房32平方米。
  1958~2008年,林场修整、新建各类房屋31281平方米,其中简易房1411平方米,新建平房20537平方米,楼房9333平方米。共投资424.65万元。各类房屋中办公用房968平方米,职工住房11352平方米,各类厂房8642平方米。
  生活用水
  1955~1996年40余年时间,林场职工的生活用水都是自然溪坑流水,有的林区在小溪中挖坑臼水,有的用毛竹筒作水管,接到住地盛之木桶、陶缸,供职工用水。每当雨季或台风暴雨时,溪水泛黄,泥沙混浊,加上常年森林里产生的残枝败叶,枯草腐烂,死虫烂孑等自然污染,生活用水安全受到较大影响。从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出发,1996年,林场安排18.6万元资金,分别拨给各林区建造自来水工程,于1996年7月各林区先后完成了自来水工程,从此,职工生活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知识出处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55年,下限止于2008年,全面系统记述了茶山林场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置场沿革、自然环境、森林资源、营林生产、森林管护、林业科技、多种经营、茶叶生产、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旅游开发、经营效果等12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