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茶史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7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茶史变迁
分类号: TS272
页数: 6
页码: 185-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茶山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1950年代开始发展新茶,至今共发展茶叶1053亩。1999年后改产望海茶,产值大幅增长。茶山林场是宁海县最大的有机望海茶生产基地,连续两届成为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
关键词: 宁海县 茶山林场 茶叶

内容

茶山茶的由来
  茶山产茶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上乘,传说千年前,山上山下到处生长野山茶。据宋代台州地方志,即《嘉定赤城志》记载有关茶山茶的就有3处,卷二十二记述山水时曰:“盖苍山,在县东北九十里,一名茶山,濒大海,绝顶睇诸岛溆,纷若棋布,以其地产茶,故名。”卷二十九记述寺院时曰:“宁海禅院一十有二,宝严院在县东北九十二里,旧名茶山,宝元(1038~1040年)中建,相传开山初,有一白衣道者,植茶本于山中,故今所产特盛。”“治平(1064~1067年)中,僧宗辩携之入都,献蔡端明襄,蔡谓其品居在日铸上。”卷三十六记述土产时又曰:“茶,临海言延峰山,仙居言白马山,黄岩言紫高山,宁海言茶山,皆号最珍,而紫高茶山昔以为在日铸之上者也。”此后,《台州府志》、《宁海县志》亦多有茶山茶的记述。康熙十三年(1674年),《宁海县志》在“山川”篇中记述:盖苍山,东北九十里,极高广,产茶,一名茶山。光绪《宁海县志》“舆地纪胜”记载:“盖苍山,东北九十里,濒大海,极高广,产茶,又名茶山。”据上述史料记载,茶山有茶叶的历史达970年。1958年建场初期,在茶山庵西侧有僧人留下20多棵蓬径在1米以上的老茶树。在大磨注西侧,百丈水上方发现口径20厘米以上的老茶树,可见茶山茶叶历史由来已久。
  发展新茶
  茶山雾多湿度大,山顶盆地黑色土壤肥沃,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非常有利于发展茶叶生产。1957年,县农业生产合作部干部孔万春、祝文豪等人到茶山实地勘察,一致认为此地发展茶叶有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随后计划开辟新茶园,种植茶树,发展茶叶生产。4月,垦荒队员王全成到宁海县农业生产合作部领取茶籽70斤,从宁海城关出发,肩挑经梅林、桥头胡、建设龙潭村至茶山,在茶山林区首次种植鸠坑种茶叶10亩有余,从此开始茶山林场的茶叶生产。1958年以后的几年里,林场每年组织职工到山上采集野生茶籽,进行培植。通过县农业生产合作部调运种子和自行采摘相结合,至1963年底在茶山林区已经发展茶叶521亩,1970年又在茶山林区种植茶叶330亩,1980年在茶山林区月边林点种植茶叶126亩,至此,林场在茶山林区发展茶叶977亩。
  1981~1982年,在岭脚林区发展茶叶42.5亩,1981年又在彭坑林区的寺湾和林区所在地发展茶叶27亩。
  1992年,茶叶承包给林场职工郭根才经营。1993年,由于场主要领导变动等原因,茶叶承包权回收,由林场统一经营。因经营不善,1997年茶叶承包给奉化人。因茶叶价格下跌,茶叶生产滑入低谷,承包人逃走。1998年,全场茶园承包给王世华,每年上交林场20万元承包费。由于承包人的掠夺性经营,茶树缺少肥力,茶园荒芜,产量低,收益少,承包人自动退出。1999年以前发展的茶叶品种单一,均为鸠坑种,加之茶山林区气候寒冷,产茶季节迟,故卖不到好价格,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茶叶经济效益,改变茶园面貌,林场收回茶园的经营承包权,从生产平炒青改为生产望海茶。此时,县政府提出在全县茶叶产业中实施望海茶品牌战略,以适应茶叶发展的新形势,改变单一的茶叶品种,林场引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叶,生产名优茶。2000年初,在岭脚林区的食堂后(原湿地松林采伐后的迹地),营造31亩无性系良种——浙农117。浙农117茶叶的采摘时间比茶山林区的鸠坑种提早了一个多月,浙农117茶芽粗而壮,适宜生产望海茶系列中的精品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后又陆续发展乌牛早60亩、迎霜40亩、安吉白茶25亩、智仁早15亩。至2006年底,共发展无性系良种171亩。
  1957~2008年,共发展茶叶面积1217.5亩,但由于茶叶品种单一,茶树老化,部分茶园进行改造,加之造公路、修水库等基建原因,茶叶面积减少164.5亩。至今实际茶叶保存面积为1053亩,其中,茶山林区897亩,彭坑林区45亩,岭脚林区31亩,东仓林区80亩。
  从1959~2008年,50年累计产出干茶3074.40吨,年均产茶62.7吨,产值1924.15万元,年均38.48万元。其中1959~1998年,产出干茶3054.36吨,年均产茶78.32吨,产值1159.45万元,年均28.98万元。1999~2008年生产名茶——望海茶以来,产出干茶20.04吨,产值764.7万元,年均产值76.47万元,比产名茶前年均增加47.73万元,增长了166.08%。望海茶产值翻番,为名优茶品牌战略实施奠定了经济基础。
  宁海县茶山林场和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均属宁海县林业特产局的下属单位。就茶叶生产、销售问题按照县林业特产局协调分工,茶山林场以生产望海系列名茶为主,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以销售望海系列名茶为主。茶山林场的茶叶,以散茶形式提供给宁波市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包装销售。所以林场茶叶生产的主要任务是:改良老茶园,发展无性系良种早茶,弥补茶山林区气候寒冷,产茶季节晚的不足;加强培育,生产品质上乘的望海茶。虽然茶山林场未单独参与茶叶评比、茶叶展销和茶叶推介等工作,但对茶叶的质量管理十分重视,为全县的望海茶质量提供可靠保证。茶山林场茶园面积大,制茶工艺先进,茶叶质量可靠,使之成为全县最大的有机望海茶生产基地。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林场连续两届被中国茶叶学会吸收为该学会的团体会员。

知识出处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55年,下限止于2008年,全面系统记述了茶山林场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置场沿革、自然环境、森林资源、营林生产、森林管护、林业科技、多种经营、茶叶生产、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旅游开发、经营效果等12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