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编 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698
颗粒名称: 第十九编 旅游
分类号: F592.755
页数: 20
页码: 683-7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宁海县委、县政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企业投资风景区建设。1998年成立旅游局,后更名为风景旅游管理局。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旅游业发展,连续举办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提升旅游知名度。宁海县被评为浙江省“生态旅游名城”,并倡议的“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
关键词: 宁海县 旅游基础 设施建设

内容

本编目录
  第一章 资源与开发/685
  第一节 旅游资源/685
  第二节 规划建设/690
  第三节 景区景点/691
  第二章 服务与设施/694
  第一节 行业管理/694
  第二节 行业服务/694
  第三节 市场开发/696
  第四节 基础设施/697
  第三章 节庆活动/697
  第一节 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庆系列活动/697
  第二节 农事节庆系列活动/699
  第三节 旅游节庆活动/699
  【专记】徐霞客开游节/700
  附:宁海县旅游区分布图(2008年)/702
  20世纪90年代后,宁海县委、县政府逐渐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浙东大峡谷、南溪温泉、野鹤湫等风景区。1998年11月,宁海县旅游局成立,2009年6月更名为宁海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2002年,宁海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宁海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宁海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2008年6月,县政府印发《关于创建旅游强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2002—2008年,连续6届举办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提出了“天下旅游,宁海开游”主题口号,宁海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2002年全县接待游客72万人次,旅游收入3.78亿元。2008年接待游客446万人次,旅游收入38.7亿元。
  2009年,宁海县被《浙江日报》评为浙江省“生态旅游名城”。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通过决议,将宁海倡议的“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宁海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
  第一章 资源与开发
  宁海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县域西北部群山旖旎,林木郁葱,岩崖奇特,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溪流纵横,瀑布群集,北有天明山南溪温泉,南有连头山冷泉。东南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港湾水碧波静。宁海是宋末元初史学家、《资治通鉴音注》作者胡三省,明初名儒方孝孺,“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故乡,有古老地方剧种宁海平调,前童古镇,十里红妆等民俗文化品牌。
  第一节 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 宁海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北连奉化市,东北濒象山港,东接象山县,东南临三门湾,南壤三门县,西与天台、新昌为界。宁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以东南风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7.2℃,年日照1653.3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89毫米,无霜期248天。县域总面积1843平方千米,海岸线166.48千米,另有海域面积244.4平方千米。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达57.04%,森林储积量达234万立方米。宁海县依山傍海,地势西高东低,水系发源于县域交界高山,溪流纵横,水资源总量约17.3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0.6万千瓦,总库容为4.304亿立方米,水质优良。境内的国家大(二)型水利工程——白溪水库,是宁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库,也是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宁海古树名木资源数量众多,物种丰富,共有古树名木1202株。其中散生古树582株,古树群28处620株;属一级保护古树284株,二级保护古树336株,三级保护古树582株。
  人文环境 宁海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宁海县拥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宁海历代名人崇尚气节,多耿直之士。南宋末年,枢密院编修郑霖、右丞相兼枢密史叶梦鼎、史学家胡三省、文学家舒岳祥等,均与权臣贾似道同朝,不为贾所笼络,郑霖因此为贾所杀,叶梦鼎每与贾相抵触而归里不仕,胡三省、舒岳祥弃职回家,潜心于著述。明初文学博士方孝孺,在“靖难之役”中不为朱棣的威胁利诱所动,宁遭灭十族之祸而不肯为其草登极诏,至死大义凛然。现代“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坚贞不屈,就义于上海龙华。抗战初期,江苏海川护理专员兼保安司令孔墉,身先士卒,为国捐躯。国画大师潘天寿为人敦厚,品德高尚,为海内外艺术界所颂扬。
  旅游发展环境 宁海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生态型山水特色旅游城市。已开发的景区有“中国森林温泉”之美誉的南溪温泉;集儒释道文化及皇家文化为一体的江南奇山梁皇山;有道家文化与山水文化融为一体、野趣横生的野鹤湫;有五十年封山育林且拥有千亩杜鹃、千亩茶园的东海云顶;有千年恋海滨、深山藏石岩的伍山石窟;有原生态的石头文化村许家山;有险峰林立、绝壁排空的浙东大峡谷;有中国文化名镇前童古村落;有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宁海古老地方剧种宁海平调;有最能集中体现宁绍地区明清婚嫁场景的十里红妆;有将被打造成为中国“普吉岛”的宁海湾;更有千里国家登山步道和百里徐霞客古道等。宁海县近年相继获得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和浙江省生态旅游名城等荣誉称号。
  宁海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利用状况
  自然游憩类 自然游憩类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休闲、气候休闲和自然综合5个亚类,33个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查,宁海自然游憩类休闲旅游产品共36项。
  文化休闲类文化休闲类包括古代建筑与工程、文化场馆、人文活动和人文综合4个亚类,38个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查,宁海文化休闲类休闲旅游产品共45项。
  专项休闲类专项休闲类包括产业休闲、刺激冒险和其他专项休闲3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查,宁海专项休闲类休闲旅游产品共31项。康娱游憩类康娱游憩类包括餐饮休闲、体育健身、公共游憩、娱乐休闲、购物休闲和保健疗养6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查,宁海康娱游憩类休闲旅游产品共18项。
  第二节 规划建设
  2002年宁海县政府提出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开发、完善旅游要素,县域旅游产品类型逐渐丰富、数量逐渐增多,业态逐渐新颖,不断满足了不同层次市民游客的需求。
  规划体系 2006年后,以《宁海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为基础,对旅游区(点)进行规划编制,先后完成《前童古镇保护与开发方案》《宁海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三麓潭乡村旅游规划》《潘家岙休闲渔庄开发规划》等规划编制,旅游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项目开发 2001年起至2008年年底,旅游项目开发进程不断加快。由双林集团投资建设天明山温泉大酒店和宁海森林温泉度假村,宁波南苑饭店投资建设南苑温泉山庄,宁波原水集团投资建设浙东大峡谷,前童古镇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前童古镇景区,梁皇山、野鹤湫、东海云顶、伍山石窟等景区项目也建成营业。
  招商引资 县政府重视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招商政策,组织参加各类旅游投资洽谈会。2007年,十里红妆二期、野鹤湫“徐霞客山庄”、金海大酒店等项目在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签约。2008年4月底,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宁海湾游艇俱乐部项目签约,并完成工商注册。通过招商引资,一批批旅游项目得到有序开发,先后建成开业的有东海云顶一期、横山岛等旅游项目,“一带两区多点”,即以宁海湾为龙头,以温泉和东海云顶为两翼,以浙东大峡谷等旅游区为多点,以中心城区为集散中心的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旅游要素 截至2008年,全县拥有星级宾馆14家,星级宾馆总床位2000多个,五星级标准的金海大酒店动工建设。全县拥有旅行社12家,专职导游人员近百人。同三线高速公路、甬临线四自公路、宁海南线公路等多条公路改建,提高了通行能力,使宁海旅游区由点连线,缩短了旅途时间。徐霞客大道、飞凤山、柔石公园、潘天寿公园、正学公园等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了优美的县城环境,拓展了活动空间。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机票代购等服务。建成宁波地区规模最大的名特优商品购物中心,完善了宁海县乃至宁波旅游六要素中“购”的要素。
  第三节 景区景点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宁海县旅游局组织实施,陆续完善、开发了十余个景区,并修缮开放了潘天寿故居、柔石故居、十里红妆博物馆等文化旅游点。
  宁海温泉 位于县城西北深甽镇境内,距城区29千米,是全国三大优质温泉之一,水温49.5℃,富含氡、锂、氟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景区内群峰环绕,峡谷幽长,有三潭九瀑十八溪七十二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近万亩阔叶乔木,遮天蔽日,形成天然的超级“大氧谷”。夏季温度比杭州、宁波低3℃~5℃,更是避暑的胜地。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和文坛泰斗郭沫若都曾留下过墨宝真迹。宁海南苑温泉山庄,四星级天明山温泉大酒店和森林温泉度假村都已对外开放。森林温泉已成为集休闲、度假、理疗、娱乐、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被誉为“华东第一森林温泉”。
  前童古镇 位于宁海县西南部。前童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前童是一个活着的“古镇”,保留着千古农居环境、民俗文化。前童以其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建筑保存完整而蜚声遐迩。白溪水按八卦原理引渠入村挨户环流,家家流水小桥,户户卵石曲径。民宅、书院、祠堂各具风姿;老街、亭台、牌坊交相辉映,素有“浙东丽江”的美誉。2008年对外开放的景点有职思其居、明经堂、泽思居、童氏宗祠等完好古宅和老街、民俗博物馆、鼓亭馆,以及在群峰簪笏中新布展的童衍方艺术馆等景观。
  伍山石窟 位于东海之滨的长街镇境内。石窟扑朔迷离,800多个形态各异的洞窟,有的形如巨钟顶如覆锅,四壁如桶;有的形如古代军旅幕帐,高崖峭壁。洞窟上下相叠,左右相通,窟窟相连,洞洞生奇,曲折回环。穿岩透空如天窗,削壁横切似长廊,高下层叠成楼阁,有的洞窟积水成潭,深不可测,一泓碧水,晶莹如玉;有的洞壁渗水织彩,天然壁画,色彩斑斓,奇妙无比。几十米高的洞窟瀑布轰鸣如石泄龙吟,蔚为壮观。
  梁皇山 古称“桐柏山”,位于前童镇境内,因南北朝时期梁宣帝为避侯景之乱曾至此隐居而得名,是《徐霞客游记》开篇首宿地。海拔768米,山势险峻、峰奇石异、谷深涧幽、飞瀑流泉,风光旖旎。古今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诗篇和足迹,自宋代起即为江南名山之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赞梁皇山景色为“峰荣水映,木秀石奇”。山内有中涧景区、南涧景区、外辽休闲区,有《徐霞客游记》中开篇首宿地和徐霞客上马石,南宋名士洪皓隐居地和拱台书院、亮岩、双门洞、仙人塔、隐字石、虎跳峡、一线天、九天飞瀑、彩石滩、三峡谷、六深潭、十八飞瀑等丰富的人文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浙东大峡谷 位于县域西部岔路、黄坛镇境内,规划总面积约160平方千米,核心景区30多平方千米,是一处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以道家和台岳文化精粹为内涵,以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溪流飞瀑、原始森林和现代游乐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也是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浙东大峡谷有八大景区:大松溪峡谷,双峰国家森林公园、飞龙湖、梦里水乡(水文化主题公园)、王家染山乡风情区、叶岙现代农业观光园、山洋革命纪念区和望海岗景区。
  已建成开放的有:大松溪峡谷、双峰省级森林公园和飞龙湖三大景区。大松溪峡谷是天河生态风景区最神奇瑰丽的景区之一。拥有6曲溪、18雄峰、28水涧、72瀑布,以“峰险、谷幽、水绝、石奇、根玄、雾幻”著称,尽显原始、神秘、野性、雄奇。
  野鹤湫 位于县域西部黄坛镇境内,距县城15千米。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有长达2.5千米、险峻奇异的瀑潭风光,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区内沟谷纵横,飞瀑流泉,林木茂盛,药材丰富,环境清幽,气候凉爽宜人,山光水色秀丽多姿。有面积广阔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天然常绿林等自然景观。山谷内拥有36湫18瀑,是一处集生态旅游、观光避暑、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胜地,被称为宁波的“世外桃源”。
  许家山 位于县域东部,属茶院乡的一个自然村,平均海拔约200米。全村绝大部分都是石屋,石屋的墙体材料用黑色玄武岩(当地人称“铜板石”)堆垒而成。许家山是宁波市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该村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石院、石墙、石巷、石桥、石路、石凳等组合资源,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等。
  十里红妆博物馆 十里红妆指明清至民国时期宁绍地区的婚俗,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丰厚。嫁妆队伍绵延数里,充分体现旧时嫁女的浩大场面。红妆馆内有婚俗展品1000余件,独具魅力的民俗工艺品,令人流连忘返。
  欢乐佳田 欢乐佳田农场位于县域东部长街镇山头村。耕地面积763亩,水域面积约130亩,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规划总投资超过1.2亿元,第一期项目投资1460万元,是一个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游乐、传承农耕文化、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科普教育、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主题乐园。
  东山桃园 是位于县域东部胡陈乡的一个农家乐项目,它以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一年四季果蔬采摘为依托,让都市游客从中体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乐趣,享受健康休闲生活。
  宁海湾 位于县域东北部象山港尾,是东部沿海平静、水质清澈蔚蓝的海湾,宁海湾山海兼优,三面环山,水碧浪平无鲨。12个小岛,有“海上千岛湖”之称。早在汉光武年间(25—57),就因此成为海上要冲而设鲒〓亭,它是一个集海岛休闲、海滨观光、海滨度假、享渔家风情尝海鲜、水疗健体及陆地康体活动于一体的“中国东方宁海湾”。
  雁苍山漂流 雁苍山位于县域西北部深甽镇沙地自然村,距宁海森林温泉5千米。雁苍山漂流以峡谷溪流为特色景观,集皮筏漂流、山水观赏于一体。漂流总长2.5千米,从深甽镇深甽村,顺流而下至沙地自然村,时间约1小时。在观赏山水的同时,还可以在溪滩烧烤场烧烤,制作美食。
  邬家庄园 位于县域北部西店境内,是省内首家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占地120多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园内绿树成荫、桃红柳绿、小桥流水,凸现自然、古朴、幽静。园内分属6家管理公司9大经营项目,功能齐全,品位高雅,能为度假旅游的广大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既是政务、商务活动的理想之地,更是家人、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水上乐园,乡野生态、山泉水质、清凉世界,休闲游乐、健康时尚。以水为主题,集娱乐、健身于一体。配有标准游泳池、海浪池,三彩、皮筏、炮筒、雪橇滑梯,儿童戏水池、水疗池、漂流河、水上蹦迪、海盗船、激流探险等游乐项目。
  三麓潭 三麓潭乡村旅游区位于桥头胡街道境内,距宁海城区20千米。旅游区东依宁海东部最高峰东海云顶,总面积5平方千米,是汶溪水域的源头。旅游区内的慈云佛学院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的女众佛学院。旅游区四周群山环抱,花香日丽,碧水涟涟,四季如春,田园风光秀美,生态环境清新,是天然氧吧仙境。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依山延伸而上,是登山者的理想场所。旅游区拥有能同时容纳500人住宿、1000余人就餐的三麓潭山庄和民居农家乐。走进秀美的三麓潭乡村旅游区,将使您远离都市喧嚣,尽享自然生态之美、乡村风情之乐、农家菜肴之趣。
  第二章 服务与设施
  1988年11月,宁海县旅游局成立。2002年温泉大酒店开业,随着徐霞客大道建成,浙东大峡谷旅游区、野鹤湫旅游区等相继营业,宁海旅游业全面起步,旅游经营活动有序展开。
  第一节 行业管理
  2009年6月宁海县旅游局更名为宁海县风景旅游管理局,是受县政府委托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宁海县风景旅游管理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受委托研究起草有关旅游行政(行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经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县旅游业行业管理,监督实施行业管理规范,负责全县旅游资源普查、规划,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负责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报批工作,参与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审核报批工作,负责全县旅游业的统计和信息、咨询工作,指导旅游行业协会工作;负责编制申报全县旅游业发展资金的投资计划,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利用外资和社会投资工作,负责旅游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负责组织实施全县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宣传工作和重大促销活动,组织指导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和重要旅游产品开发,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负责导游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星级旅游饭店评定申报、报批工作,指导规范旅游接待单位服务质量,协调旅游安全重大事项,组织开展全县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全县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负责旅游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指导全县旅游行业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考核和等级评定工作,指导和协调旅游行业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参与宁海县风景旅游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宁海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内设办公室、市场开发科、行业管理科、旅游质监科、规划发展科5个职能科室;机关事业编制12名。
  第二节 行业服务
  宁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成立于2007年9月,地址设在徐霞客大道1号(十里红妆博物馆旁)。主要业务为旅游咨询服务、票务代理、年卡制作等。2009年4月中心搬至北大街86号;根据打造县域大森林大景区的发展要求,为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于2011年7月设立宁海县旅游集散中心,址设桃源街道堤树路1号(县果蔬市场旁),是集旅游咨询服务、地接导服、登山导服、自驾导服、电子商务、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年卡办理、旅游投诉接待、特产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养生娱乐等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超市”,宁海旅游咨询服务热线为“0574—65191519”。为使旅游咨询更加便捷,根据宁海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市级标准要求,又建立了覆盖城区、景区、乡村旅游点的10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分别为宁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北大街86号)、温泉景区游客中心、前童古镇游客中心、伍山石窟游客中心、双林村游客中心、东山桃园游客中心、许家山游客中心、浙东大峡谷游客中心、宁海金海开元名都大酒店(前台)、宁海新世纪大酒店(前台),为游客提供县内旅游咨询服务及宣传资料免费领取等服务,形成“一中心十咨询点”服务体系。
  旅行社 至2008年,全县拥有旅行社12家。1994年,县首家旅行社——宁海县旅行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主营国内旅游业务,承办公务考察、商务旅行、休闲疗养,代订宾馆酒店及旅游包车,代办代购国际、国内机票等,兼营工艺品、旅游商品零售。1998年,跃龙旅行社成立。1999年,交通旅行社成立。2000年,春秋旅行社成立。2001年,职工旅行社、山水旅游有限公司、浙旅假期旅游有限公司相继成立。2003年,天马旅游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浙江宁海中青旅旅游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阳光假日旅游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天下旅游有限公司、千百度旅游有限公司成立。全县旅行社持导游证的共有65人。宁海旅行社、跃龙旅行社、宁海中青旅分别获“宁波市十佳旅行社”称号。跃龙旅行社还获“浙江省公众形象优秀旅行社”“宁波市青年文明号”称号。2006年、2008年,宁海中青旅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强旅行社”“宁波市诚信旅行社”,为浙江省旅游学院实践基地。
  星级饭店 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共有星级饭店13家。开元新世纪大酒店、天明山温泉大酒店为四星级饭店,宁海宾馆、跃龙宾馆、白云山庄为三星级饭店,京都宾馆、天河温泉宾馆、香溢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华苑宾馆、山外山大酒店、阆风山庄、彬彬商务酒店为二星级酒店。2005—2006年,开元新世纪大酒店、天明山温泉大酒店、南苑温泉山庄相继获得浙江省“绿色饭店”“宁波市环保模范先进单位”称号。
  购物中心 2008年1月,名特优购物中心开业,时为宁波地区规模最大的名特优商品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离沈海高速宁海出口处1千米,营业面积4000余平方米,集购物、会展、餐饮于一
  体。分购物区、会展区、餐饮区及配套服务区。产品有望海茶、宁海土鸡、铜岭岗紫番薯、梦鼎洋芋、前童三宝、源彬蜂蜜、双峰高山蔬菜等土特产品,长街蛏子、泥螺,西店牡蛎、凫溪香鱼、旗门青蟹、大佳何对虾和脱脂黄鱼等水产加工品,前童龙舟木雕、造型根雕等三雕工艺品以及时尚文具用品、日用工艺品、旅游实用产品等。购物中心还提供县外名特优旅游商品。
  第三节 市场开发
  推进旅游形象宣传 在中国旅游报及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无锡、苏州、衢州等地的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1999年11月,参加浙江省第四届“三雕”创作研讨会,与会省、市、县代表领略宁海风光;2000年6月,举办“2000年《徐霞客游记》开篇暨宁海旅游文化研讨会”;2001年,举办10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徐霞客游记》开机仪式;2001年5月19日,举行“《徐霞客游记》开篇纪念会”,同时成立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并向全国倡议将5月19日设定为“中国旅游日”;2002年举办“当代徐霞客镜头中的宁海”摄影大赛、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徐霞客游记》首映式、宁海旅游经济发展论坛暨旅游经济顾问聘任仪式等活动;邀请香港卫视知名导演来宁海温泉、“十里红妆”两地拍摄旅游城市宣传片;2007年3月,“如意杯”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在北京启动。7月,应台湾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协进会的邀请,在台湾宜兰传统艺术中心举办“十里红妆·七夕情缘——肚兜暨婚嫁文物特展”;8月,“十里红妆”肚兜秀在宁波第二届婚博会暨结婚消费展开幕式上亮相。
  开拓市场展示亮点 自1999年起,宁海县旅游局组织参加国内旅交会、国际旅交会、广交会、香港旅游促销会、上海旅游资源博览会、南京长三角旅交会、沈阳宁波旅游宣传周、陕西甘肃旅游宣传周、省旅游洽谈会、省旅交会、省茶叶博览会、西湖博览会、杭州休闲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等,进行宣传促销活动。
  上海、杭州市场。2002年9月,在杭州、上海举办“浙江人游宁海”和“上海人游宁海”的推介活动;2003年举办第二届“上海人游宁海”推介活动,并开展“上海旅游老总踩线团”走进宁海、“浙江自驾车游宁海”及“杭州旅协首推宁海之旅”等活动;至2008年共举办7次“上海人游宁海”活动,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在杭州市场启动宁海专线游。
  江苏市场。2008年2月与象山、余姚、北仑等四县市区联合在南京举办推介会,向南京市场推出宁波精品旅游线路;宁海与无锡联合举行“万人重走霞客路”互游活动。
  精心包装策划游线 将浙东大峡谷、宁海森林温泉、前童古镇、伍山石窟和名特优商品购物中心5个旅游资源及野鹤湫、梁皇山等各异的旅游产品加以整合,开通了渔樵耕读黄金游,返老还童宁海养生游和柑橘采摘游等区域性合作旅游新线;2005年举办“重走霞客路,探秘梁皇山”“中国徐霞客旅游论坛”“伍山石窟旅游区开游仪式”等系列活动,推出山洋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线;2006年推出“天然氧吧”活动;2008年推出了“宁海清凉之旅”旅游线,组合串线伍山石窟、梁皇山、前童古镇3个清凉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上海游客暑期来宁海避暑、休闲、度假。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推出了由浙东大峡谷、前童古镇、象山松兰山组合的“山盟海誓”旅游线以及由浙东大峡谷、宁海温泉、余姚天下玉苑组合的宁波精品旅游线;首次推出了以采摘中华名果翠冠梨为主题的,与伍山石窟串线的采摘游旅游线。
  第四节 基础设施
  宁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2007年9月30日开设。集旅游咨询、宣传、接待和展示于一体。通过热线电话、多媒体触摸屏、国际互联网网站和现场接待等查询方式,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旅游信息,旅游年卡办理、票务办理等服务。
  旅游公交 各大景区、乡村旅游点建成停车场,停车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其中生态停车场占40%,临时停车场5万平方米,基本满足旅游旺季使用需求。同时,建旅游厕所120余座,其中星级旅游厕所10座。旅游交通便捷,除城区各旅游景点有正常的公交车外,2002年开通宁海—温泉,宁海—浙东大峡谷,宁海—野鹤湫等旅游公交线。
  标识标牌 以创建国家A级景区为目标,完善了宁海温泉、梁皇山、野鹤湫、浙东大峡谷等景区的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同时加强外部交通标识设置,在甬台温高速出口、甬临线、象西线等主要通景公路设置景区交通导引牌。
  第三章 节庆活动
  2002—2008年,结合国家节假日,开发中短程旅游,健康、商务旅游,自驾、特种、冬季游,同时引导、扶持、培育、提升旅游节庆。举办六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活动;乡镇开展前童文化节、长街蛏子节、胡陈洋芋节和桃花节、一市“宁海白枇杷节”、越溪跳鱼节等农事节庆活动。
  第一节 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庆系列活动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有“游圣”之称。曾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崇祯五年(1632)两次到过宁海。在他60万字的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写下“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宁海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徐霞客游宿旧迹今存,暗岩茶廊与双水泉,古桥、古井,梁皇古驿道、岔路口指路碑、上金路廊、松门岭、古径等,以及徐霞客曾食宿于大路下客栈和筋竹庵,弥陀庵等。
  2001年,县财政投资3亿元,建造了徐霞客大道。自2002年起,每年的5月19日举办“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至2008年连续成功地举办6届。开游节以“天下旅游、宁海开游”为主题。其间主办了“中国旅游日”高峰论坛、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中国(宁海)模具资源博览会和“生态宁海”名特优商品博览会等。自2006年起,“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活动,先后被评为“中国节庆国际影响力百强”“中国最具潜力十大节庆”“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2008年,全国“节庆中华奖”评选中,获“最佳公众参与奖”。2009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出公告征集“中国旅游日”,曾推出报道《“中国旅游日”呼之欲出,宁波无锡“徐霞客”代言权之争火热升级》。
  经过一年多的征集、评选,“中国旅游日”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11年,国家旅游局召开“中国旅游日”新闻发布会,确定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呼吁十年的宁海,也幸运地成为首个“中国旅游日”庆典主会场。
  第二节 农事节庆系列活动
  2002—2008年,各景区利用山海特产资源,推出农事节庆系列活动。游客体验农耕和丰收的喜悦、采摘和垂钓的乐趣,品尝生态食品的快乐,尽享在青山秀水中回归自然的惬意。
  第三节 旅游节庆活动
  2002—2008年,县旅游局举办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在沪杭甬三地同时举办了宁海生态美食节,打响宁海美食天堂的品牌。举办了内容丰富、活动精彩的清凉嬉水节,野鹤湫·金猪迎春乐樵节、烧烤节系列特色节庆活动,以节庆汇聚人气,提高旅游知名度。
  【专记】
  徐霞客开游节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三十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著,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为游记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了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第二阶段为27岁(1613)至47岁(1633),为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1/10。第三阶段为50岁(1636)至53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浏览了浙江、湖广、云贵等江南的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到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记》,基本完成了六十万言的《徐霞客游记》。54岁时(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5岁时(1641)的正月,徐霞客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与宁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两度从宁海出发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而且他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从宁海开笔记述:“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宁海当然成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
  作为《徐霞客游记》的精彩华章,记述宁海的开篇段文字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及其他一些文学读本,广泛传诵。
  但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多年来一直掩埋于地下,并未被真正发掘出来。直到1999年,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引起高度重视,全国各地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各种节庆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中共宁海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宁海的实际,决定寻找一个载体,也创办一个节庆活动,借以提升宁海知名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的动力。
  在《徐霞客游记》宁海开篇386周年的1999年5月19日,宁海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共同举办了“徐霞客旅游思想与宁海旅游”研讨会,与会的北京、上海、杭州、香港等地专家,共同考察了徐霞客当年开游的古道及旅游资源,认真研讨了《徐霞客游记》宁海开篇的重要历史意义。2000年年底,宁海又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100集大型电视风光片《徐霞客游记》的开机仪式,前两集拍摄的就是宁海的徐霞客开游古道沿线风光;2001年5月19日,宁海举办“中国旅游日”倡议活动,倡议国家将徐霞客宁海开篇的日子(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自此以后,中华游圣徐霞客宁海开篇这一历史事件,得到了国内外旅游界的高度认同和重视。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宁海县内外有关人士,就举办“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事宜,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并就开游节的定位、规模、活动内容等提出了初步设想。宁海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后作出决定:每年的5月19日前后,在宁海举办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2002年5月18日至20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在宁海隆重举办,并获得圆满成功。
  2002年5月18日至20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在宁海隆重举行,作为政府主办的宁海第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其档次之高、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全国人大常委薛驹莅临宁海,参加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并出席开游节开幕式、百集大型电视风光纪录片《徐霞客游记》首映式;万国权还为开游节题词:“天下旅游,宁海开游”。
  省政协原主席、省徐霞客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副省长王永明,省政协副主席程炜、张蔚文,宁波市市长金德水等领导也莅临宁海,参加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并出席了相关活动。
  中央电视台金牌栏目“同一首歌”走进宁海举行大型演唱会。歌坛明星周华健、韦唯、林心如、韩红、古巨基、任静、付笛声、程琳、零点乐队和著名节目主持人程前、施翌等一起走进宁海,分别在县“5.19”广场、宁海中学体育馆,演唱了《朋友》《忘忧草》《爱的奉献》《烟雨蒙蒙》《青藏高原》《风雨兼程》《知心爱人》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上万名观众,合着音乐的节拍,为“今夜星光灿烂”而深深陶醉……
  开游节期间举办了大红鹰杯“当代徐霞客镜头中的宁海”摄影赛,60多名来自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携带“长枪短炮”,把镜头对准宁海的山山水水,对准宁海的开游节。他们感慨:宁海有这样好的山水,应让天下人共享。于是,《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卫视中文台等主流媒体上都留下了宁海的倩影。
  开游节准备了八大主要活动,“同一首歌”走进宁海、大红鹰杯“当代徐霞客镜头中的宁海”摄影赛、宁海民间文艺表演、宁波天河生态风景区庆典活动、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徐霞客游记》首映式、宁海旅游发展论坛暨“宁海旅游经济顾问”聘任仪式、“天上的街市”焰火晚会、徐霞客开游地山海大巡游等,令中外外宾大开眼界;特别是可与川剧变脸媲美的宁海平调绝活“耍牙”,倾倒了中外来宾。
  盛大的场面、丰富多彩的节目令宁海万人空巷。人们争先恐后地涌上街头、涌上广场,一睹宁海自建县以来从未有过的千古盛事。据不完全统计,开游节期间,参与和观看开游节盛事的当地百姓人数达到20多万人。
  截至2008年,共举办了6届(其中2003年因“非典”停办)。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设为“中国旅游日”。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发文,决定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开游节已形成集民俗民风展示、大型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推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等多元素、一体化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开游节推动了当地商贸业、服务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节庆期间大量人流的涌入、消费的支出,促进了物流发展,增加了地方居民的收入;促进了城市服务业(宾馆酒店、餐饮、导游)、展览业的发展;节庆商品的开发使得地方土特产品、特色产业得到培植和发展;还吸引了外地资金涌入,刺激了经济发展。
  开游节提升了一个地方精神文化生活的档次。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需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当好东道主。整个办节的过程就是密切协作、理顺人气、凝聚人心的过程。大型节庆的举办,可以加强地方公共团体、相关企业和地方居民密切协作,促进相互了解、理解,培育安定团结、凝聚人心、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大型节庆的举办还可以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给城市形象建设提供动力。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