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编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666
颗粒名称: 第十七编 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44
页码: 593-6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间,宁海县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增加值也显著增加。在此期间,宁海县进行了多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多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转为个私企业,并形成了六大特色产业和若干新兴产业。同时,宁海县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工业区块的创建,以及企业在引进人才、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方面的现代化管理,推动了全县的生产、出口和投资增长。2008年,宁海县规模以上企业在电子商务、大型设备、名牌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关键词: 宁海县 工业经济 企业发展

内容

本编目录
  第一章 规模体制/595
  第一节 企业体制/595
  第二节 企业分布/598
  第三节 规上企业/600
  附:2008年全县工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简介/603
  第二章 企业经营/610
  第一节 产业门类/610
  第二节 技术改造/612
  第三节 企业管理效益/614
  第三章 传统工业/617
  第一节 纺织服装/617
  第二节 食品代料/618
  第三节 橡胶塑料/620
  第四节 金属制品/622
  第五节 造纸印刷/623
  第六节 化工产业/624
  第四章 特色工业/625
  第一节 模具/625
  第二节 文具/627
  第三节 灯具/628
  第四节 汽车配件/629
  第五节 五金机械/630
  第六节 电子电器/631
  第五章 园区工业/632
  第一节 宁海经济开发区/632
  第二节 中国(宁海)模具城/634
  第三节 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635
  第四节 镇乡工业区块/635
  1987年,宁海县工业企业2603家,工业总产值7.97亿元,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占全年生产总值的40.6%。2008年,工业企业7691家,工业总产值431.37亿元,比1987年增长53.1倍,实现增加值113.3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2.0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898家,产值361.1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3.72%。
  1993年,县政府印发《宁海县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部署乡镇企业改革。推动乡镇企业重组、转让或股份合作等不同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993年之后,国营企业、二轻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整体出售、有偿转让、依法破产等形式深入推进。随后,多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转为个私企业。一些企业重组为公司或集团公司,有些成为龙头企业。企业布局逐步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体制和管理向产权、经营权分离转化。1986—1996年,县政府开展创建工业骨干企业、明星企业评比活动。1998年按销售、利税、出口值等指标排出实力型、潜力型、苗子型企业。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橡胶塑料、金属制品、造纸印刷、化工产品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培育发展模具、文具、灯具、汽车配件、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企业,逐步形成六大特色产业。同时出现数控雕刻,生物医药、太阳能等新兴产业。1992年5月,创建宁海县经济开发区,后又增加宁东创新工业区块、科技工业区块、新兴工业区块。2002年又新建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
  全县企业在引进人才、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方面,按市场经济需求实施现代化管理,推动生产、出口、投资增长。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计算机网站595家,电子商务购销额32.9亿元;有五轴联动金属切削机、全电脑5万克注塑机等大型设备;能制造防爆电动叉车、大型筐蓝式股绳设备、光缆中断设备、卫星电视接收转发仪、液晶显示屏、电子元件、太阳能电池等;有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19只;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18只;文具、模具、汽车橡胶部件列为国家级产业基地。
  第一章 规模体制
  第一节 企业体制
  1987—1995年,企业体制性质以国营、集体、乡镇为主;1995—2008年,企业体制性质以个体、私营、股份、外资等为主。2008年,股份、私营、外资规模以上企业891家,从业人数106839人,产值294.76亿元,利税总额22.0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97.3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6.54%、81.62%、59.00%、50.82%。
  个私企业 1987年,全县有个私工业企业805家,产值3799万元。1990年1101家,产值10740万元。1995年3559家,产值42.9278亿元。1993—1999年,通过兼并、破产、出让、拍卖和有偿转让等形式,大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转变为个私企业。2005年,全县私营规模以上企业460家,产值108.2964亿元。2008年,私营规模以上企业644家,产值170.632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47.25%。
  股份企业 1997年股份制规模以上企业4家。2005年股份制规模以上企业增至66家,其中股份合作企业19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47家,产值25.328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4.5617亿元。2008年股份制规模以上企业88家,产值48.051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3.3%。
  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 (含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1988年,全县有合资企业3家。2002年后,连续举办6届宁海国际投资洽谈会,招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客商。1997年,外资及港澳台资规模以上企业21家,产值59871万元。2006年134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80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4家;合资企业101家,外商独资企业33家。产值640672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09978万元。2008年外资规模以上企业159家,产值760795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21.07%。2005—2008年引进外资25833万美元。
  集体企业 1987年,全县集体企业533家,产值4.0076亿元。其中乡镇办企业447家,从业24332人,产值2.8147亿元。1990年,集体企业578家,从业人员29856人,产值7.076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4.8439亿元。2000年,集体规模以上企业从1997年的64家减少到20家,产值从10.7311亿元减到2.8251亿元,固定资产原值从4.3909亿元降到1.0107亿元。2005年集体规模以上企业12家,产值1.7481亿元。2008年,集体规模以上企业3家,产值5467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0.15%。
  国有企业 1987年,全县国有企业94家,年末从业人数9545人,产值1.58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8.2%。1990年,国有企业103家,产值2.719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8%。1995年,产值6.074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6%。2000年,工业企业改制后,国有规模以上企业1家,产值341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13%。2008年,国有企业4家,产值65.815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8.23%。其中,国华宁海电厂产值53.1100亿元。1987年工业总产值7.97亿元,其中国营1.59亿元,集体4.08亿元,其他2.30亿元。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361.13亿元(现价),其中私营170.63亿元,集体0.50亿元,外资76.14亿元,股份48.05亿元.国有65.82亿元。
  第二节 企业分布
  跃龙街道 2008年工业企业2387家,产值76.42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5家,产值39.8021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3.96%,固定资产原值224641万元。2008年有志清实业公司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大鹏模具、万安股份、天普汽车等6家企业被评为县最具潜力20佳企业。
  桃源街道 2008年工业企业819家,产值51.288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2家,产值380935万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3.36%,固定资产原值161430万元。2008年有如意股份、康尔针织等家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普鲁司公司被评为最具潜力20佳企业。
  梅林街道 有“汽配重镇”之称。2008年工业企业560家,产值45.103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家,产值33.2768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1.67%,固定资产原值16.9166亿元。1993年宁海热电厂落户梅林。2008年有日升电器、赵氏集团、光明橡塑3家企业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永信汽车部件、捷豹集团、永信钢管等被评为县最具潜力20佳企业。
  桥头胡街道 2008年工业企业232家,产值16.390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产值10.1997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58%,固定资产原值3.6489亿元。宁波彬彬文具有限公司,是宁海县第一家在美国挂牌上市的股份企业。2008年卡倍亿电器公司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
  西店镇 2008年工业企业1500家,产值72.56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2家,产值45.2654亿元,占全县镇乡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5.87%,固定资产原值13.9579亿元。全镇有手电筒生产企业117家,年产量10亿支,是全国手电筒生产基地。2008年双林集团、吉德电器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震裕模具、俊均包装、锋亚电器3家被评为县最具潜力20佳企业等。
  强蛟镇 2006年,国华宁海电厂落户强蛟,240万千瓦一期工程竣工。2007年,新建下游企业海螺水泥厂和北新石膏板厂,海螺水泥厂生产水泥106.45万吨。2008年有工业企业235家,产值19.30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产值16.1038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65%,固定资产原值8.1421亿元。2008年,华东机电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保华工业、九龙五金企业被评为县最具潜力20佳企业。
  黄坛镇 2008年工业企业326家,产值30.83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产值27.9767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9.81%,固定资产原值7.4479亿元。2008年有得力集团、华成阀门、华平金属制品企业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2007—2008年,得力集团文具有限公司产值连续两年超过12亿元。
  大佳何镇 2008年工业企业248家,产值12.20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产值8.8206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09%,固定资产原值3.1877亿元。2008年,宁波杰友升电器有限公司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是全县灯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长街镇 2008年工业企业172家,产值20.964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产值18.2263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6.30%,固定资产原值78673万元。2007年有数控
  雕刻机厂15家,创产值1.1021亿元。2008年试制成功五轴联动机床并推向市场。2008年,奇精机械和好孩子公司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天虹文具被评为县最具潜力20佳企业。
  茶院乡 2008年工业企业156家,产值9.923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产值6.7352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36%,固定资产原值6.8326亿元。1980年创建的毛屿啤酒厂,1993年兼并国有天明啤酒厂,成立宁波大梁山啤酒有限公司,2002年重庆啤酒集团兼并该公司,改称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2008年实缴税费8227万元,创全县工业企业纳税第一位,并荣获宁波市“纳税50强”工业企业荣誉称号,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
  深甽镇 2008年工业企业390家,产值19.433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产值16.6871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85%,固定资产原值6.6126亿元。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是与美国雅宝有限公司合资的企业,是中国抗氧剂生产基地。2008年被评为县综合实力20强企业。
  力洋镇 2003年7月,宁东创新工业园落成。1991年,宁波力洋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在全省食品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92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1998—2000年全镇兴建了国盛、海静、卡依之、乡亲浓、振兴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蔬菜、水果罐头,外销日、美、英等国家。2008年有工业企业127家,产值9.29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产值6.4694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27%,固定资产原值2.2432亿元。
  一市镇 2008年工业企业55家,产值3.52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产值2.1428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0.75%。固定资产原值1.3169亿元。卫信实业公司GMD生产线改造投资2900万元,是镇最大的企业。
  岔路镇 2008年工业企业100家,产值6.94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产值5.2611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85%,固定资产原值1.4900亿元。2008年,华荣铜制品公司被评为县最具潜力20佳企业。
  前童镇 2008年工业企业106家,产值8.90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产值5.0340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77%,固定资产原值1.4245亿元。浙东新城集团是一家生产橡胶鞋的企业。2008年产值1.6400亿元,产品外销韩国、瑞典等80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
  桑洲镇 2008年工业企业37家,产值1.70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产值8304万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0.30%,固定资产原值3530万元。宁波法明文教用品公司2006年创产值5687万元,成为镇龙头企业。
  胡陈乡 2008年工业企业有65家,创产值3.29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产值2.1733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0.76%,固定资产原值9629万元。宁波润和化学工业公司被授予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
  越溪乡 2008年工业企业有101家,产值3.190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6家,产值2.0389亿元,占全县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0.72%,固定资产原值6200万元。
  第三节 规上企业
  1986年县政府确定工业产值超1000万元、利润超100万元为县级骨干企业。县棉纺织厂,通用机械厂,县阀门厂等6家企业首次被评为县级工业骨干企业。1987年县级工业骨干企业13家,1989年增至27家。
  1991年,县政府提出创建明星企业和亿元村、亿元企业活动。1993年实现县级骨干企业38家,明星企业1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城关西门村、西店王家村实现了亿元村。1996年,明星企业14家,产值超亿元8家。
  1998年,县政府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按销售、利润、出口值等项指标评选实力型企业20家、潜力型企业20家,苗子型企业40家。是年3种类型的80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3.3500亿元、销售产值127.0100亿元,利润总额9.2600亿元。1998—2008年,全县有42家工业企业进入实力型20强企业,连续11年进入20强企业的有如意股份、双林集团、捷豹集团3家公司。连续9年进入20强企业的有华成阀门和得力集团2家公司。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898家,产值361.125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5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4家,超过10亿元企业1家。国华宁海电厂产值53.1100亿元。实力企业20家,潜力企业20家。40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4.9800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9.07%,销售收入99.9800亿元,计税利润5.5100亿元,实缴税费5.8100亿元,自营出口55.5000亿元。
  附:
  2008年全县工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简介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黄坛镇,创建于1982年。2003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更名为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厂区用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资产19580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7284万元。下属“中外合资宁波得力文具有限公司”“宁波得力文教用品有限公司”等6家分公司。生产办公文具、学生文具、书写工具、纸制品等产品。注册“得力”商标。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西安、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40家销售分公司。1998年通过ISO9001认证,得力文具评为宁波市名牌产品。通过ISO14000认证,得力文具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2006年“得力”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实现生产、销售、财务、仓储、办公网络化。2008年从业人员4128人,实现工业产值12.8402亿元,销售收入14.0165亿元,实缴税费8569万元,计税利润1.0382亿元,自营出口额3612万美元。
  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 位于梅林街道,创建于1986年。生产模具、塑料产品。2001年生产太阳能灯具、草地灯、树脂工艺灯、LED低压灯等5大系列8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欧美、亚非、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国内市场。公司总资产5360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099万元。厂区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143平方米。2005年9月通过ISO9001:2000、CE、UL、GS、KOHS、TUV、IE、EMC等国际认证。2008年从业人员450人,实现工业产值9.7343亿元,销售收入9.0177亿元,实缴税费4715万元,计税利润8597万元,自营出口额1366万美元。是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西店镇,创建于1985年。2007年获名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有生产汽车配件、家用电器、模具产品的子公司16家和宁海县双林职业学校。生产系列产品品种2000多个,其中一体化输出变压器骨架、高压聚焦电位器、电动座椅水平驱动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拥有检测中心、实验中心、CAD/CAM/CAE网络集成系统。配置UE、Pro/E、CIMA-TRON、Moldflow等计算机软件。产品为日立、夏普、索尼、松下、通用、大众、长安、康佳等公司配套,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国内市场。厂区用地面积16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80219平方米,总资产13851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7129万元。先后通过ISO9000、QS9000/VDA6.1、TS16949、ISO14000认证。2005年建立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8年从业人员2500人,实现产值3.4425亿元,销售收入3.9964亿元,实缴税费3706万元,计税利润4975万元,自营出口额1757万美元。
  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 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80年。1995年兼并国有天明啤酒厂;1996年改制为浙江大梁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组建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生产大梁山牌系列啤酒,年产量16万千升。总资产2.8000亿元,固定资产原值2.5085亿元。厂区用地面积134401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1988年“大梁山”啤酒被评为部级优质产品。1997年公司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是年通过ISO9002认证。1994—2007年“大梁山”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4年企业商号被确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2006年12月公司通过ISO14000认证。2008年从业人员869人,实现产值3.0358亿元,销售收入3.1070亿元,实缴税费8227万元,实现计税利润796万元。
  宁波华成阀门有限公司 位于黄坛镇,创建于1989年。公司生产各种青、黄铜阀门,公司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销量居全国同行首位。厂区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总资产45464.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395.6万元。1998年,公司通过ISO9002认证;美国和加拿大CSA认证、美国AGA认证,评为浙江省重点私营企业。2000年评为“浙江省百强出口创汇私营企业”。2004年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2006年,“精益”商标被认定为宁波市知名商标;通过宁波市机械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定;通过马德里商标注册。2008年从业人员420人,实现工业产值4.3013亿元,销售收入4.1068亿元,实缴税费978万元,计税利润5057万元,自行出口额5082万美元。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宁海科技工业区块,公司前身是宁海县塑料九厂,始建于1985年2月。1996年10月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改名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与德国永恒力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德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手动液压搬运车、电动液压搬运车、系列拉紧器、风动工具、高档电动游览车等机电产品。2007年生产电动叉车,2008年4月又研制成功防爆电动叉车,并获得国内三项首创。产品销往35个国家和地区。厂区用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总资产3.2900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5786亿元。1991年11月,手动液压搬动车获“GS”认证。1995年9月通过了德国TUV“CE”认证和ISO9000认证。2002年分别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项认证。2006年“西林”牌商标被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西林”牌手动液压搬运车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2007年“西林”牌手动液压搬运车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公司还被评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先进企业、浙江省乡镇骨干企业。2008年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年从业人员931人,实现工业产值6.5028亿元,销售收入6.4028亿元,自营出口7271万美元,实缴税费2088万元,计税利润650万元。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梅林街道。创建于1984年,1999年改名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发动机支承、变速箱支承总成,轿车整体窗密封条等产品。从国外引进的UE、MARC等开发软件和橡胶密封条微波硫化挤出流水线3条。建立省级汽车橡塑零部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产品内销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沈阳金杯、安徽奇瑞等国内企业,出口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厂家。厂区用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资产3.8603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2530亿元。2000年通过QS9000、VDA6.1及ISO/TS16949认证,2005年通过ISO14000认证。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奥迪C6轿车门窗密封条获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年从业人员800人,实现工业产值3.6000亿元,销售收入3.7112亿元,自营出口361万美元,实缴税费3809万元,实现计税利润4094万元。
  宁波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位于长街镇。1996年9月,由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宁波天浩投资有限公司、Geoby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成的中外合资企业。2000年7月迁入宁海县科技工业区块。生产各种型号的婴儿推车、儿童自行车、儿童床、儿童餐椅、办公椅、场馆椅等产品及其零部件。注册“好孩子”商标。好孩子婴儿用车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8%。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33%。厂区用地面积65256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公司总资产2.1511亿元,固定资产原值8324万元。1999年公司通过了ISO9000认证。2002年评为浙江省自营出口优秀生产企业。2008年从业人员2100人,实现工业产值4.1589亿元,销售收入4.2283亿元,实缴税费698万元,计税利润641万元,自营出口额5192万美元。
  宁波吉德电器有限公司 位于西店镇,1981年始建。1996年5月组建为宁波吉德电器有限公司。产品有4.6Kg~7.0Kg九大系列全自动洗衣机、双桶洗衣机,注册“吉德(JIDE)”商标。公司采用ERP制造软件实现信息化管理。在全国销售网点300个,产品90%销国内市场,还销往伊朗、印度、非洲、南美、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总资产2726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226万元,厂区用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平方米。1999年通过ISO9001认证,具有抗菌功能的全自动洗衣机获得中国抗菌标志产品认定证书,还通过国家“3C”认证、抗菌认证、德国莱茵技术公司(TUV机构)CE认证和东南亚CB认证。2004全自动洗衣机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吉德”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公司被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在华的独资企业评为“优秀供应商”。2008年从业人员560人,实现工业产值3.8000亿元,销售收入3.3796亿元,实缴税费1549万元,计税利润1495万元,自营出口额771万美元。
  宁波市奇精机械有限公司 位于长街镇。创建于1968年;1993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组建为宁波市奇精机械有限公司。公司下属独立核算分公司5家。产品有:洗衣机、汽车、摩托车、电机轴类和组件,长尾票夹系列、书圈系列等,其中洗衣机轴类专为无锡“小天鹅”、合肥“荣事达”、杭州“金松”、广东“威力”、青岛“澳柯玛”等国内名牌洗衣机厂家配套。生产齿轮轴、波轮轴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企业文具类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产品注册“奇精”商标。年产轴套2900万件,洗衣机离合器100万件。公司总资产4378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821万元,厂区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1998年通过ISO9000认证,2004年通过了ISO14000认证,2007年“奇精”牌全自动洗衣机离合器被评定为宁波市名牌产品,“奇精”商标被认定为宁波市知名商标。2008年从业人员1272人,实现工业产值3.5723亿元,销售收入3.5750亿元,实缴税费1124万元,计税利润1132万元,自营出口额1282万美元。
  宁海华联纺织有限公司 位于跃龙街道。始建于1982年3月;1995年6月以浙江宁海棉纺织厂为核心,兼并宁海布厂、宁海天衣织造总公司,收购宁海丝织厂,组建成浙江跃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中央直属企业华联发展集团兼并浙江跃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宁海华联纺织有限公司。具有10万纱锭生产规模,产品有:各档精普梳纯棉、化纤、混纺纱、色纺纱及气流纺纱等十大系列1000余品种,注册“跃龙”商标。其中精梳纯棉18texk、普梳纯棉27.8texk纱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9年开发的18.2texk纯棉混色纱和18.2texk涤棉混色纱填补省内空白,并获得浙江省优秀新产品奖。1992年又成功开发多色混色纱,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总资产298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1827万元,厂区用地面积103650平方米,建筑面积64458平方米。从1994年被列为“全省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获得全国棉纺织行业前五十强“排头兵企业(集团)”荣誉称号。2001年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2008年从业人员1476人,实现工业产值2.9437亿元,销售收入3.6241亿元,实缴税费3038万元。连续10年实现产值超亿元,税利超千万元。
  宁波捷豹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梅林街道,创建于1985年。生产汽车橡胶密封件、橡塑密封件、汽车及工业用橡胶传动带等。1998年起自营出口到欧美等国外市场。公司有总资产2964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3163万元。厂区用地面积8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2006年3月通过ISO9000认证,12月通过ISO14000认证,通过QS9000及VD6.1认证。2007年橡胶汽车配件商标“捷豹”被认定为宁波市知名商标,公司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从业人员622人,实现工业产值2.1572亿元,销售收入2.1909亿元,实缴税费1680万元,计税利润520万元,自营出口额373万美元。
  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位于强蛟镇。建于1984年。产品有华东牌真空吸尘器,汽车、摩托车塑料件,各类家电、电动工具、电子通讯、物流器材、医疗食品注塑件,高精密注塑模具、游艇等。拥有全自动装配流水线10条及产品零配件检测、试验设备,还装备了全电脑5万克注塑机。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产品销往北美、欧洲、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厂区用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资产3.0273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2164亿元。2000年3月,公司通过ISO9002认证,ISO14000认证,家电产品通过CE、UL、SASO、EMC等认证及国家家电产品强制性“3C”认证。获得“浙江省优秀民营企业”等称号。2007年“华东”商标列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8年从业人员7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5660亿元,销售收入2.1525亿元,实缴税费1174万元,计税利润694万元,自营出口额1356万美元。
  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位于桥头胡街道。1991年5月创建。2004年3月定名为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是中外合资。生产有德国、美国、日本标准系列的。多种标准汽车电线,注册“协成”商标。产品被应用在大众、奥迪、克莱斯勒、福特、雷诺和依维柯等各大品牌汽车。总资产833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33万元,厂区用地面积6566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1996年、1997年公司分别被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评为“浙江省行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浙江省行业最大工业企业”,2002年5月通过TS06949认证和VDA6.1认证。2007年初企业开始推行和运用ERP和OA软件。是年年底通过ISO14000认证。2008年从业人员120人,实现产值2.0300亿元,销售收入1.8742亿元,实缴税费360万元,计税利润2519万元,自营出口额3万美元。
  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 位于深甽镇,1990年10月创建。1993年10月转制后更名宁海县金海化工有限公司,2000年和美国雅宝企业有限公司合资。生产抗氧剂、烷基酚及专用聚合物复合稳定剂系列产品。1995年复合抗氧剂系列产品获得国家级新产品二等奖。公司建有省级技术中心,被中国助剂学会推荐为抗氧剂1010、1076、168、3114、626产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抗氧剂AT-3114产品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3年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抗氧剂系列产品销往省内外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地。2006年12月“金海雅宝”牌产品列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厂区用地面积506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655平方米,总资产1474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130万元。2006年先后通过ISO9001、ISO9002认证。2008年从业人员224人,实现工业产值2.4250亿元,销售收入1.9254亿元,实缴税费1071万元,计税利润843万元,自营出口额1095万美元。公司获得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和浙江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称号。
  宁波杰友升电气有限公司 位于大佳何镇。创建于1992年9月。2001年3月定名为宁波杰友升电气有限公司。公司下辖9家支公司。生产石英灯、卤素工作灯、红外线感应器灯、庭院灯、草坪灯、埋地灯、铜灯、高档路灯、大型泛光灯、太阳能灯等灯具和全自动车库门升降器。1992年生产出口灯具,销往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地。厂区用地面积23.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资产4713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692万元。2000年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各类产品取得美国UL、加拿大CSA、欧共体CE、GS、中东地区SASO、芬兰Fl和中国长城、3C等国际和国内标准认证,获得22项国家专利。1998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民营企业。2000年列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2005年9月“杰友升”牌室外灯被认定为中国名牌。2006年12月“杰友升”牌灯具系列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2008年“杰友升”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8年从业人员1350人,实现工业产值39278万元,销售收入36974万元,自营出口额2564万美元,实缴税费639万元。
  宁波华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位于科技工业区块。公司创建于2003年。生产青、黄铜两大系列的球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锅炉阀、角阀、管件及各种铜配件。产品全部外销,出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总资产765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54万元,厂区用地面积25308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2004年3月获美国UL认证。系列产品均通过CSA、CE、NSF认证。2008年从业人员177人,实现产值1.3520亿元,销售收入1.3240亿元,实缴税费476万元,计税利润1690万元,自营出口额1339万美元。
  宁波康尔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位于科技工业区块。创建于1987年。生产各种内衣、春秋休闲装、夏季体恤及运动装、家居装。注册“康尔”商标。营销网络遍及国内各大、中城市。总资产293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989万元,厂区用地面积6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71245平方米。通过ISO9001∶2000认证。2005年康尔牌针织服装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知名商号。2006年针织内衣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7年通过ISO14000认证。“康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从业人员531人,实现产值3.7268亿元,销售收入2.4909亿元,实缴税费1227万元,计税利润436万元。
  宁波光明橡塑有限公司 位于梅林工业园区。公司创办于1994年1月。产品为汽车发动机阻尼线高压护套、汽车摩托车用系列橡胶制品、电动工具及电器用橡胶零件系列。产品内销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重庆、苏州等地,外销欧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与德福尔、百得国际集团、通用、福特、富士重工、铃木、大众、博世等跨国公司的产品配套。总资产713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372万元,厂区用地面积12376平方米,建筑面积10660平方米。公司先后于1999年和2000年通过了ISO9002和ISO9000认证。2004年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08年从业人员281人,实现产值6721万元,销售收入7263万元,实缴税费1058万元,计税利润1960万元,自营出口额447万美元。
  宁波志清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位于黄坛镇。1984年3月创建;1991年3月迁入跃龙街道;1996年组建宁波志清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子公司4家。生产阀门、调压器、消防器材、园艺工具和管件等,注册“ZQ(志清)”商标。产品国内客户1300多家,出口欧美市场。厂区用地面积302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00平方米,总资产1867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048万元。1996年通过ISO9001认证,1998年通过美国和加拿大UL产品安全认证,2000年通过美国和加拿大CSA产品认证。2004年通过欧盟CE产品认证和压力管道元件安全认证、ISO14000认证。2005年ERP正式上线运行,“ZQ(志清)”牌阀门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公司在5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志清”商标。2006年通过浙江省二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验收和浙江省清洁生产标准验收,通过美国UPC和NSF认证。2007年通过ACS认证,“图形”商标再次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8年从业人员609人,实现工业产值1.8080亿元,销售收入1.6493亿元,实缴税费1047万元,计税利润336万元,自营出口额1243万美元。
  第二章 企业经营
  第一节 产业门类
  20世纪90年代,宁海县工业企业逐步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传统工业企业优化提升,特色工业企业脱颖而出,新材料、新技术、新兴产业培育成形。按照国家工业经济的分类,主要有30个产业门类。
  传统工业 有纺织业、服装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化学制品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1987年乡镇以上传统工业企业208家,从业人员20226人,工业产值2.7342亿元。1988年,县政府将传统工业列为骨干企业,1991年又列入生产发展重点企业。2000年传统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11家,从业人员20613人,产值31.2919亿元。2005年传统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06家,从业人员32884人,产值57.3014亿元。2008年,传统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92家,从业人员33669人,工业产值84.1544亿元,占全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3.3%,比1997年产值26.2164亿元增长2.2倍,比1987年乡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7342亿元增长30.7倍。
  特色工业 2002年,全县已形成模具、文具、灯具、五金工具、汽车配件等五大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71.300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3%。2004年,模具、文具、汽车配件、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六大行业成为宁海县工业特色行业。在同行业中建立行业协会,实行行内企业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08年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42家,从业人员71758人,实现产值193.6303亿元,与2003年比较,规模以上企业增加253家,从业人员增加20230人,产值增加112.0633亿元。与2005年比较,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179家,从业人员增加7920人、产值增加81.7521亿元。
  新兴产业 2008年全县工业中有数控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休闲用品等工业企业。
  第二节 技术改造
  为提高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政府和企业加强技改资金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
  技改资金投入 1986—1990年,技改项目428项,总投资1.0602亿元。1991—1995年,技改项目740个,投资总额14.0000亿元,开发新产品618只。1996—2000年技改项目950个,投入资金32.6000亿元,新增工业产值893000万元,创利税135000万元。2003年,建新股份有限公司轿车整体车窗密封条技改项目,获国债资金资助84万元。2004—2008年,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76个。其中2008年投入技改资金26.3000亿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20项,用汇1200万美元。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投入技改资金6000万元,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开发电机铁芯八大系列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销量均居第一。公司自行设计制造C48型开列空调电机铁芯高速冲级进模,在第26届上海国际模具技术设备展览会上获得了二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
  高新技术企业 2000年,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2.4000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8.6%。2005年,宁波申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宁波市天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对63项创新产品投入技改资金9523万元,新增产值12.7812亿元,新增利税2.4460亿元。2007年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共85.00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82.0000亿元人民币,创利税11.500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3.8000亿美元。2008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产值104.28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102.930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6.6700亿美元。
  工业产品创新 1993年,宁波天明电子有限公司研制的“天明牌”计算机控制调度模拟屏,获国家“火炬计划”优秀项目奖。2006—2007年,开发新产品223项,属国际领先技术25项,国际先进技术31项,国内领先技术94项,国内先进技术42项,填补国内空白17项,省内先进技术14项;其中投入开发资金3.7795亿元,新增产值25.7582亿元,新增利税9.5124亿元。2006—2008年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开发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天使灯、手摇发电机等9项新产品,投入开发资金6000万元。2008年开发新产品产值9.7343亿元,销售收入9.0177亿元,实缴税费4715万元,计税利润8597万元,自营出口1366万元。是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75.6400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电子商务建设 2008年898家规模以上企业,使用计算机15127台,拥有网站595个,实行电子商务采购的153个单位,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9.1286亿元。实行电子商务销售的155个,电子商务销售金额23.7712亿元。
  商标 2004—2008年,工业企业共获各类商标65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只,浙江省著名商标8只,宁波市知名商标47只。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林加图”电子产品,宁波云峰文具有限公司“云峰”文具,宁波康尔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康尔”针织服装,宁波松鹤文具有限公司“图形”文具4只商标,获2007年中国驰名商标。宁波杰友升照明有限公司“杰友升”照明器和宁波市奇精机械有限公司“奇精”传动装置获2008年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华东”电子电器商标、宁波一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一休”服装等7家企业获浙江省著名商标,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大梁山”啤酒获2007年、2008年的浙江省著名商标。
  名牌 2000—2008年,工业企业获各级名牌产品41只,其中国家级名牌产品3只,省级名牌产品16只,市级名牌产品22只。其中宁波杰友升电器公司的室外灯、豹王电池公司的无贡碱锰干电池和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西林”手动液压搬运车获国家级名牌产品;得力集团的文具系列、华成阀门的铜制阀门、大梁山啤酒和宁波市云峰电器有限公司“云峰”订书机等企业的产品,获省级名牌产品。
  第三节 企业管理效益
  工业企业经营管理随着其体制的改革而改进。财务、计划,生产、技术、营销网络、产品质量等管理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财务计划管理 规模以上企业制定和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企业经济核算、资金管理、费用管理、利润管理,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规模以上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008年为1.53次,2007年1.78次,2006年1.74次,2005年1.70次。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2008年为10.15元,2007年12.64元,2006年9.88元,2005年10.00元。企业亏损率,2008年为8.97%,2007年4.53%,2006年5.36%,2005年3.34%。
  生产技术管理 规模以上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制图配料,落实计划,督促生产计划执行,检验产品质量,完成生产计划指标;管好生产设备,做好设备的添置、改造、维修等工作;负责生产协调工作,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制定生产技术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协助企业做好各项考核,提出合理化建议。
  营销网络管理 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信息,建立营销网络;开拓营销新网络、新市场,开展广告宣传;参加各种类型的订货会、展览会,提高产品知名度。1998年,大梁山啤酒集团的营销人员157人,集团设立经营公司,下设6个分公司和6个办事处,营销人员遍布全省各地。得力集团在北京、广州、西安等30多个省、市设立40家销售分公司,并在美国、加拿大、古巴、英国、俄罗斯等50个国家设立60个营销分公司及办事处。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品产销率达98.19%,比2005年提高0.83%。
  产品质量管理 规模以上企业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道道工序把好质量关,培训质检人员,提高“质量第一”的意识。向国内外引进高素质人才,解决质量技术问题。2005年,规模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有如意股份、华成阀门、万安股份、日升电器、杰友升电器等企业,还取得北美、欧共体以及中东地区的质量认证。是年,宁波志清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07—2008年,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获宁海县县长质量奖。由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加强,全县工业企业在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税金、利润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益。
  工业总产值 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31.3730亿元,比1987年的7.9731亿元增长53.12倍。销售收入346.2154亿元,比1987年的4.7210亿元增长72.34倍。税收总额16.0493亿元,比1987年的2342万元增长67.53倍。企业利润21.3293亿元,比1987年的3424万元增长61.29倍。
  综合考评 2007年、2008年宁海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宁波市11项经济效益综合考评中总得分分别为222.88分和227.80分,名列宁波市第一。
  第三章 传统工业
  宁海县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橡胶塑料、金属制品,造纸印刷、化工产业等传统工业企业不仅家数较多,而且产值可观,其中有部分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形成规模。1987年,纺织服装业产值1.04亿元,食品饮料业产值8296万元,橡胶塑料业产值2250万元,金属制品业产值4775万元,造纸印刷业产值393万元,化工产业产值1198万元。
  第一节 纺织服装
  纺织 1987年纺织工业48家,从业人员7703人,产值1.0430亿元。产棉纱7427吨,布1056万米,毛线203吨,呢绒0.76万米,丝织品90.35万米。棉纱产品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并销往中国香港等地区。
  1990年,县属集体、乡镇办企业发展到58家,从业人员8827人,工业产值2.2694亿元。年产棉纱9449吨,布1350万米,毛线136吨,呢绒5万米,丝29吨,丝织品172万米。“跃龙”牌65/3529,4号纱评为市优质产品;C18texk纱、CJ18.2texk纱、C36tex、C27.8tex纯棉纱评为省优质产品;C18tex纱、27.8tex纯棉普梳纱评为部优质产品,并开发出麻灰混色纱产品。
  1995年,工业产值4.0897亿元,产纱11723吨,布2419万米,毛线513吨,丝23吨,丝织品516万米。1991—1995年,宁海棉纺织厂引进了涤丝加弹机、剑杆织机、喷气织机、自动缫丝机、自动络筒机等设备。A16.9tex腈纶纱评为省优质产品,拥有纱锭7.5万锭,并被列入全省经营规模最大工业企业行列。
  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4806人,产值5.6706亿元。实力型企业1家。引进了清钢联、全自动络筒机、立式拼条机、片梭织机、洗缩联合机等设备。是年,产纱11939吨,布210万米,毛线215吨,丝织品751万米。产品远销美国、德国等地。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18家,从业人员5319人,产值6.2079亿元。产品有色纺纱、有色纺线、全棉坯布、气流纺纱、精梳纯棉彩色混纺纱、麻灰彩色纱、OE彩色混纺纱、高档特种纤维色织面料彩色纱等。引进气流纺纱机,特种天然纤维并色机、带电脑络丝机、有电脑控制自动滴液配色打样、电脑花型设计、染色机等设备。企业先后通过ISO9000认证,是年,产纱16439吨。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33家,从业人员6870人,产值16.1909亿元。产纱20260吨,其中棉纱19824吨、混纺纱436吨,织布221.63万米。
  服装 1987年服装工业乡办以上企业8家,从业人员1174人,产值986万元。产针织品(折用纱)471吨,服装36.17万件。1990年乡办以上服装企业9家,从业人员1288人,产值2957万元。是年,产针织品(折用纱)965吨,服装166万件。
  1995年产服装2059万件,布鞋2248万双。宁波一休童装厂成为全县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一休”牌童装产品通过ISO9000认证,并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1991—1995年,有部优产品“紫翎”牌纯毛精纺男式羊毛衫,市名牌产品“一休”牌童装和“万里春”牌羊毛衫系列产品,远销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并销往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11家,从业人员2706人,产值4.8677亿元。“一休”童装获省名牌产品,服装“小雨点”获省著名商标,“万里春”羊毛衫再次评为市名牌产品。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从业人员2587人,产值4.4775亿元。产品有丝绒衫、全棉四面弹针织服装,高支数、细针距、环保型高档羊毛衫系列产品及家居装、春秋休闲装等内外衣。“康尔”针织服装评为省名牌,有6家企业商号被认定为省知名商号。企业服装产品通过ISO9000认证。是年,产服装1321万件,其中梭织服装62.24万件(为儿童服装)、针织服装1258.92万件。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从业人员1302人,产值1.6370亿元。产服装2372.76万件,其中梭织服装269.76万件(含儿童服装174.59万件),针织服装2103万件。
  第二节 食品饮料
  1987年食品饮料工业乡办以上企业89家,从业人员5835人,产值8296万元。其中食品加工、制造企业55家,从业人员3203人,产值4008万元。生产各类罐头6333吨、乳制品391吨、饮料酒24148吨。“大梁山”牌啤酒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8—1990年,开发精制红茶、芦笋、五香酥鱼、美雪牌矿泉水等新产品。瓶装矿泉水、矿泉雪柠、矿泉杭菊露、矿泉山楂露饮料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宁海食品罐头厂生产的橘子罐头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1990年食品饮料乡办以上企业为76家,从业人员4422人,产值9909万元。其中食品加工、制造企业47家,从业人员2375人,产值4265万元。生产各类罐头4402吨、精制茶1764吨、饮料酒23633吨(其中啤酒17863吨)、无酒精饮料5986吨。1991年120优级啤酒评为省优质产品,“大梁山”商标成为省著名商标。1995年,生产各类罐头13295吨、精制茶2747吨、水产加工品1233吨、无酒精饮料14640吨、饮料酒74041吨(其中啤酒67640吨)。产值2.2329亿元。
  2000年食品饮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从业人员2543人,产值4.6393亿元,实现利润1422万元,上缴税金4422万元。橘子、水煮笋罐头产品销往中国香港和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传统产品芝麻油京枣和豆酥糖被誉为省内优质产品,生产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望海茶、“粒立”麦芽成为宁波市名牌产品,望府茶、“大梁山”啤酒评为省名牌产品。海静公司等制造的去囊衣糖水橘罐头产品获省出口罐头质量评比第一。饮料业引进了德国产克朗斯贴标机、麦汁冲氧设备、酵母添加设备、罐装压盖机、日本产数字喷码机等设备。食品加工业引进了日本产低温连续杀菌机、橘瓣分级机、M14封口机、高低温杀菌机、淋碱去皮机等设备。是年,产各类罐头16669吨、啤酒95478吨。
  2004年食品饮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3.4%。2007年,水果罐头生产线、啤酒生产线、全自动啤酒罐装线、矿泉水生产线、水果基料全自动生产线投入使用,产品均通过ISO9000认证。有市名牌产品2只、省名牌产品3只、市知名商标8件、省著名商标1件。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啤酒酿制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啤酒生产实现微机自控技术,引进德国产克朗斯纯生罐装设备,并通过了ISO14000认证,“大梁山”获得省著名商号;宁波海静食品有限公司连续12年产品商检合格率百分之百,建立了种植面积3.8万亩的柑橘、竹笋、板栗、枇杷生产基地;2007年宁波国盛食品有限公司橘子罐头产量达2.9万吨;宁波草湖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中、西式糕点、饼干、炒货等产品,品种达200多种。
  2008年食品饮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1家,从业人员3243人,产值10.7721亿元。其中饮料制造业12家,从业人员1347人,产值4.7032亿元。产糕点625吨、罐头75273吨、饮料酒173887千升(其中白酒321千升、啤酒166671千升、黄酒6895千升)、精制茶2966吨、瓶(罐)装饮用水11552吨。
  第三节 橡胶塑料
  橡胶制品 1987年橡胶工业乡办以上企业19家,从业人员1843人,产值2250万元。1988年,产布面胶鞋131万双,全胶鞋244.5万双,工矿靴11.37万双、消防靴1.08万双,工艺鞋14万双、橡胶杂件2105吨。出口产品避孕套、乳胶手套评为市“四新产品”。生产汽车橡胶件企业11家,从业人员872人,产值1181万元,产品为“桑塔纳”“北京吉普”“丰田”轿车生产企业配套。
  1992年橡胶制品乡办以上企业53家,产值19423万元,胶鞋产量1009万双。汽车橡胶件产品128个。医用丁基瓶塞通过鉴定取得生产许可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纺织、电子、电器橡胶配件企业,主产纺织丁晴皮辊、皮圈,外文打字机橡胶轴,电子、电器、家用电器等橡胶配件,年产量2000余吨,“梅林”牌棉纺牵伸胶圈评为省优质产品。
  1995年胶鞋生产企业11家,产胶鞋1602万双,产值1.5573亿元。车用橡胶件形成多系列、多品种。《宁波化学工业志》称宁海为“橡胶产品加工县”。
  2000年橡胶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3010人,产值2.4046亿元。“建新”“捷豹”等企业橡胶产品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BBDC、沈阳金杯通用、武汉神龙、安徽奇瑞等国内轿车生产厂家配套。出口欧美医用包装橡胶件(丁基瓶塞)销往华北、石药、哈药、山东鲁药、四川制药等集团公司。家用电器橡胶件与“西门子”“美菱”冰箱,“飞仕达”空调,“松下”吸尘器,“伊莱克斯”电器相配套。胶鞋企业以生产中、高档产品为主。宁波新成鞋业有限公司,生产五大系列80个品种的全胶鞋,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洲、北美洲、亚洲的20多个国家。宁波大洋实业有限公司产混凝土输送泵车端部橡胶软管、石油输送软管20余种,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基建单位。有混凝土泵车输送橡胶软管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轿车燃油系统橡胶管获宁波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并评为国家级新产品。汽车前独立悬架用扭杆弹性衬套和缓冲块评为市级新产品。是年,生产胶鞋147万双。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29家,从业人员5436人,产值6.7778亿元。引进日本、德国、美国、英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橡胶自动射出成型机、高性能注橡胶成型机、油压成型机、热压成型机等制造机械,还有各种测试、测量仪设备和全自动密炼生产线等。是年,产胶鞋357万双。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31家,从业人员4761人,产橡胶靴鞋(胶鞋)443.5万双,产值95380万元。全钢帘缠绕复合橡胶输送软管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塑料制品1987年乡办以上塑料制品企业94家,从业人员4686人,产值9793万元。产品有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壳体。年产塑料制品9950吨。1990年村办以上企业154家,从业人员6893人,产值1.5048亿元(乡办以上企业1.1102亿元)。1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19家,10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4家。拥有2000克~8000克大型注塑机36台,引进了中国香港地区产电脑注塑机。产量8654吨。
  1995年,生产塑料制品32198吨,产值1.4504亿元,塑料制品有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配套的大中型塑料件,文具、灯具等小型塑料件,包装类用品、装饰性材料,塑橡制品,塑钢型材,办公、文化用品等。添置了10000克的注塑机、CTU彩电回扫变压器等。“丽生”牌棉纱用经纱塑料管评为省优质产品。
  2000年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7家,从业人员1362人,产值2.1864亿元。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56家,从业人员5256人,产量18125吨,产值101243万元。有塑料铲板、置物箱、垃圾桶、多功能工具箱、折页架、网箱支架、玩具、旅游用品、通信线路护套管、工艺品、DVD塑料件、卫浴系列等产品外销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并销往中国港、澳、台地区。PE通讯专用护套管产品列为国家重点产品试产项目。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71家,从业人员5358人,产值12.1143亿元。产塑料制品54798吨,其中塑料制管及其附件499吨,塑料包装箱及容器7755吨,日用塑料制品17243吨。热熔黏合整体型塑料排水带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四节 金属制品
  1987年金属制品乡办以上企业47家,从业人员3406人,产值4775万元。年产日用精铝制品1125吨,中小农具18.24万件。
  1990年金属制品乡办以上企业85家,从业人员5591人,自动点火液化气灶、铜闸阀、双保险压力锅、钢瓶、阀门等产品,产值1.0819亿元。其中10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2家,1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10家。“宁安”牌液化石油气瓶阀、“星光”牌打气筒、“万起”牌自动螺丝批、“大地”牌铜闸阀、“长空”牌家用减压阀、“钻石”牌冲击螺钉旋具、“宁桥”牌挡圈钳和“元牌”管路连接件等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是年,产手工具165万件、低压阀门373吨,日用精铝制品1335吨,中小农具33万件。
  1995年,金属制品乡办以上企业产值4.4857亿元。推出多用途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燃气远红外取暖器、HD-4系列法式挡圈钳、互换式螺钉旋具、防爆压力锅、“九星”牌自鸣茶壶等产品。喷水器填补省内空白、Q16-105型球阀填补国内空白。“万安”牌钢瓶阀门获国优银奖,“宁安”牌钢瓶阀门获部优,“凤喜”牌铝盆获市优,子午线轮胎钢帘线列为市重点新产品,“志清”防泄漏球阀获市名牌。引进了金属丝绳加工设备和旋具专用设备等。是年,日用精铝制品10023吨。
  2000年金属制品规模以上企业32家,从业人员4460人,产值6.7453亿元。浙江爱妻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妻”牌压力锅、铝锅系列产品评为省名牌,报警压力锅为国内首创,“爱妻”牌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精益”牌铜制阀门评为市名牌,恒温差式蒸汽疏水阀获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钢基复合材料轴承列为市级新产品,R134a汽车空调膨胀阀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多功能挡圈钳填补国内空白。是年,产手工具1626万把,日用精铝制品8285吨,日用不锈钢制品1153吨。
  2005年金属制品规模以上企业55家,从业人员7045人,产值12.3019亿元。金属制品业先后获得省名牌产品1件,市名牌产品3件,省著名商标1件,市知名商标10件。引进千吨摩擦压力焊机、转塔冲床、全自动电镀生产线、模具生产的数控加工中心、精密慢走丝机床,以及检测装备和辅助设施。规模以上企业产品全部通过ISO9000认证,33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
  2008年金属制品规模以上企业76家,从业人员8205人,产值19.6459亿元。华成阀门、志清实业、万安股份等企业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年,产金属切削工具2523万件,日用不锈钢制品2829吨,滚动轴承9054.26万套,阀门21124.65吨,金属紧固件8131吨。
  第五节 造纸印刷
  造纸及纸制品 1987年,造纸及纸制品乡办以上企业11家,从业人员489人,产值393万元。设备有槽式打浆机、圆网纸机、制浆机、复卷机、分离机、瓦楞机等造纸专用设备和锅炉、浆泵等配套设备。是年,产机制纸及纸板2421吨。
  1990年造纸乡办以上企业14家,从业人员494人,产值1001万元。产机制纸及纸板3526吨。1995年造纸企业产值3400万元。年产机制纸及纸板4995吨。
  2000年造纸规模以上企业8家,从业人员814人,产值2.0595亿元。宁波宁申包装有限公司扩建年产700万平方米EBC1600型七层超薄型瓦楞纸生产线;天明纸业有限公司扩建年产4200万只纸纤维餐具系列产品生产线。超薄型保健卫生巾被评为市级新产品。是年,产机制纸板27165吨。
  2005年造纸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从业人员1265人,产值3.2198亿元。2001年后造纸企业添置有WPS-1AB-1600五层瓦楞纸生产线,WBS-1AB-1800-Ⅱ电脑控制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年产18000吨高强度瓦楞纸生产线,3200型造纸生产线、长网多缸造纸机、复式纤维分离机、双锥体高浓度除渣机、双圆盘磨浆机等先进设备。是年,产机制纸板27780吨。
  2008年,造纸及纸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9家,从业人员1922人,产值7.1080亿元。产机制纸及纸板77347吨,其中箱纸板57498吨;纸制品53957吨,其中纸箱53358吨。
  印刷1987年印刷乡办以上企业7家,从业人员337人,产值305万元。产品有印刷纸制品、塑料薄膜袋等,设备有平板、凹板印刷机,制版机,装订机及辅助机械。1990年印刷企业发展到11家,从业人员572人,产值1133万元。此后,企业逐步添置设备,发展铝罐、玻璃瓶、塑料瓶等印刷。至1995年,宁海彩色印刷厂、宁波彩印软包装厂引进德国产海德堡102V四色胶印机、日本产六色照相凹板轮转印刷机和干式薄片复合机组各1台(套)。是年,产值3159万元。
  2000年印刷规模以上企业3家,从业人员245人,产值5599万元,销售收入5248万元。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11家,从业人员1265人,产值1.7976亿元,销售收入1.6175亿元。宁波大梁山彩印有限公司、宁波佳何彩印有限公司、县华宝纸制品有限公司引进德国、日本产四色胶印机,日本产多色高速胶印机,美国产滚筒式扫描仪、电脑照排机,购置中国台湾产全自动过油机、裱糊机等先进设备。是年,上缴税金693万元,利润138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166亿元。
  2007年全县各类包装印刷企业3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1053人,产值1.7847亿元,销售收入1.729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0077亿元。2008年印刷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从业人员2256人,产值7.6541亿元。单色印刷品2837令,多色印刷品101173对开色令。
  第六节 化工产业
  1987年,化工产业乡办以上企业14家,从业人员950人,产值1198万元。产品有碳酸氢铵、农用化肥、原盐氯化钠等。产合成氨5675吨,农用化肥(折纯)4143吨。1989年,宁海化肥厂试制蚧螨灵石油乳剂,通过市级鉴定。1990年,村办以上企业19家,从业人员1458人,产值251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13万元。1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6家,1000万元以上产值企业1家。产合成氨3094吨、农用化肥2291吨。1991年,宁海县化工五厂生产1010抗氧剂,产量150吨。宁海日用精细化工厂“美美多”牌调料香波评为市优质产品,食用添加剂乙酸乙酯填补省内空白。1995年,金海雅宝的抗氧剂AT-215产品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工业产值4277万元。产合成复合肥料3095吨。
  2000年,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6家,从业人员640人,产值21586万元,主要产品有复合肥、油漆、涂料、阻燃剂、氧化钴、硫酸钴、酒石酸、气雾剂、浴液、再生胶、三氯、乙烷、胶鞋亮油及化学试剂等。宁波市飞轿油漆有限公司生产中高档乳胶、环保防锈系列产品漆,品种多达100余种,产油漆4737吨。
  2007年,化工产品有抗氧剂、烷基酚、聚合物复合稳定剂、纺织印染助剂、油漆、氯化钾、电池化工原料、香精、高级润滑油、高效生化净水剂、化学纤维、北京奥运场馆旗杆等。抗氧剂AT-3114产品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设备有德国产离心机,国产反应釜、结晶釜、交换釜、热溶釜、过滤机、“三废”处理装置及各种检验、检测等设备。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抗氧剂生产采用国际标准和计算机集散管理,部分产品远销美国。宁波市润禾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为宁波市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生产纺织印染助剂,部分产品销东南亚、澳洲、欧美各国。
  2008年化工产品规模以上企业23家,有3家企业产品通过了ISO9000认证,从业人员1679人,产值64909万元,润禾化学工业公司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涂料(油漆)6094吨,化学试剂7018吨,香精及其他香料混合物(香料)26吨。
  第四章 特色工业
  第一节 模具
  1987年,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宁波申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生产模具的企业建成投产。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厂研制双桶洗衣机连体桶注塑模具,重10.5吨。嗣后,相继研制国内54厘米、64厘米彩电塑壳模具和国产17厘米彩星塑壳模具。
  1990年,从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引进模具加工设备和检测工具。加工汽车、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大中型模具和注塑件,及文具、电子配件、厨房用具等小型模具和注塑件。模具及制品销往国内汽车、家用电器生产企业,远销国外。1998年,宁海县模具行业协会成立。
  2002年宁海县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称号。2003年模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8家,从业人员4778人,工业产值8.5亿元,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东南亚各国,并销往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销售额1亿元。2004年全县拥有年锻件能力4000吨,有30吨自由锻造电液锤等设备,能承接制造30吨重量的大型模具。一模二件长抽芯散热器片压铸模成为国内首创。是年,产模具17085套。2005年,举办首届中国(宁海)模具资源博览会。
  2006年,模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7家,从业人员4927人,产值9.3393亿元,占文具、灯具等六大特色行业产值的7%,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7%。通过ISO9000认证34家,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4家。宁海模具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宁海)模具城”称号。是年举办第二届中国(宁海)模具资源博览会。有5家企业的5套模具分别获得全国模具行业“精模奖”。易利模具塑料厂薄壁整体成型技术,制造出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宁波双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申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评为县模具行业龙头企业。是年,产模具9605套。
  2007年,模具行业有数控机床设备3000余台,其中有加工中心700余台,高精度、高转速五轴连动加工中心。采用电脑设计、数控加工、专用器具检测等手段和高速加工、精密加工、依托精密测量逆向数字化、快速原形、热流道、气辅等技术。产品技术指标精密塑料模具加工精度达到0.005毫米,工作寿命大于100万模(次);精密级进模加工精度达0.002毫米,工作寿命大于2500万模(次);橡胶模具加工精度达到0.003毫米;模具精密检测精度达0.0005毫米。是年模具行业中列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年产模具10535套。
  2008年模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5家,从业人员5375人,产值13.0280亿元,占特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6.73%。高档汽车内饰件低压注塑模具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大鹏模具、方正汽车模具、跃飞模具、第一注塑模具等企业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宁海)模具资源博览会。是年,产模具13466套,其中有自重70吨的大型底座模具。
  第二节 文具
  1987年“企鹅”牌多用卷笔刀评为省优质产品。1989年,长街新城文具厂成功开发国际通用长尾票夹,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地。2000年产量1800万元,世界市场占有率为80%。
  2001年全县文具生产企业100家,产值1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生产长尾票夹、胶水、美工刀、打孔机、PP文件夹、记事本、碎纸机、教学仪器等系列产品。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46家,产值15亿元。得力、彬彬2家企业生产文具削笔器40余种款式,年产量1200万只,居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60%。松鹤文具年产固体胶水3000万支,产量居国内同行业第三,产修正液200吨,居国内同行业第二。文具行业的产品文件柜、文件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卷笔刀、打孔机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
  2003年,县文具协会成立。宁海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授予“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称号。2004年,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2家,从业人员1090人,产值21.8833亿元。出口额14.1248亿元。外销欧洲、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得力文具企业商号被评为省知名商号。
  2005年,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7家,从业人员14687人,产值26.2931亿元。模具设计、制造采用CAD/CAM/CAE技术,数控加工中心得到应用。还有自动冲压、注塑、超声波焊接、磨刀、专用热处理、彩色钛离子镀膜、自动喷涂、自动灌装等,实行关键设备微机化。彬彬文具企业商号被评为省知名商号。2006年,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2家,从业人员14833人,产值30.2007亿元。全县文具行业累计注册商标共106件,占全县注册商标总数的6%。24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国家文教用品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宁海。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彬彬文具有限公司被县政府评为文具行业龙头企业,彬彬文具在美国成功上市。宁海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浙江省商标协会授予“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称号。
  2007年,得力、彬彬2家企业在国外23个国家和地区注册66件海外商标,并再次被评为行业龙头企业。
  2008年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2家,从业人员17126人,产值38.8801亿元,占特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0.77%。宁波得力胶粘制品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节 灯具
  1997年,灯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家。产品有卤素灯、宫廷灯、感应器铜灯、石英灯、草地灯、花园灯、防潮灯、泛光灯、工程灯、家庭装饰灯和各种塑料手电筒等。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荷兰、中东欧各国,并销往中国港、澳地区。电子节能灯评为市名牌产品。星光灯具、英达灯饰、旭佳灯具等分别通过了德国GS、欧共体CE、美国UL、澳大利亚SAA、中东欧SASO等国家产品安全认证。2000年,年产灯具570万只。
  2003年,灯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0家,从业人员9151人,产值11.9000亿元,出口额7.7000亿元。产品有路灯、大型泛光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地灯等800余种。2004年,70%灯具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备有线切割、高频切割机、多功能氩弧焊机、波峰焊接机、太阳能电池分选机、进口前哨三维坐标仪等。是年,灯具产量3341万只。高档产品与国内重点建设项目配套。宁海产照明灯具被北京奥运场馆、宁波天一广场首选使用。
  2005年,灯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3家,从业人员5598人,产值10.0652亿元。2006年,15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宁波杰友升电气有限公司、日升电器有限公司被县政府确定为灯具行业龙头企业。2007年,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7家。2008年,灯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4家,从业人员10115人,产值33.5550亿元。占特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9.29%。产灯具及照明装置36896139套(台、个)。
  第四节 汽车配件
  1985年,汽车配件行业乡办以上企业13家,宁波油管厂专业生产汽车油管,产值174.9万元。汽车灯泡厂专业生产特种灯泡,年产量53万只。1992年,汽车橡胶件生产企业9家,产品600余种,年产量2071吨。1997年全县汽车配件规模以上企业7家。产汽车橡胶密封件、螺栓、油管、齿轮箱、滤清器、发动机橡胶减震器、皮带轮、车灯、空调阀、钢芯密封条等。产品与北京、上海、长春、重庆等地轿车生产企业协作配套。是年从业人员576人,产值3800万元,创汇40万美元。
  2000年,宁波天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产轿车燃油系统橡胶管,获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并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宁波松鹰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产R134a汽车空调膨胀阀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宁波海灵汽车停油器有限公司产柴油发动机DDS型断油电磁阀列为市高新技术新产品。2004年,汽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1家,从业人员7041人,产值10.0424亿元。产汽车零配件57039万件。产品销往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
  2007年,产品液压铰链被列入市攻关项目及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奥迪C6轿车密封条评为市最佳自主创新新产品奖。2004年,23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家。宁海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配件协会授予“中国(宁海)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称号。2006年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宁波捷豹集团有限公司连续3年被县政府确定为汽车配件行业龙头企业。
  2008年,汽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0家,从业人员10559人,产值29.6082亿元,占特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8.20%。双林汽车配件公司、永信汽车部件公司等企业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林汽车部件公司和建新赵氏集团2家企业获县长质量奖,奥迪C6轿车门窗密封条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五节 五金机械
  1987年,五金机械工业乡办以上企业116家,从业人员7257人,产值1.0284亿元。1988年,宁海县粮机厂的MTP平转白粉级筛列为省优质产品,“仙鹤”牌GCP112×3平转谷糙分离筛获部优质产品称号。动力配件厂的高强度螺栓再次列为省优质产品。
  1990年,有村级以上五金机械工业企业703家,从业人员11058人,产值3.1181亿元,产手工工具165万件、低压阀门373吨、日用精铝制品1335吨、金属切削机床152台、泵100台、矿山设备20吨、金属轧机设备474吨。
  1995年,五金机械制造乡办以上企业产值6.7114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产值4502万元,金属制品工业产值44857万元,评为市品牌产品2只。县通用机械厂为全国钢丝绳设备主要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管式捻股机和成绳机市场占有率为50%。农用车制造厂生产各种规格农用车620辆。有气门座金刚整形刀产品成为国内首创。是年,产日用精铝制品10023吨、泵16562台、手工具2436万件、低压阀门4296吨、农用运输车423辆、自行车25640辆。
  1997年,五金机械制造规模以上企业49家,从业人员7556人,产值9.0789亿元。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大型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合成革生产线,纸品涂布设备。还为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生产“TES核废料处理系统”,年销售收入1678万元,出口额20万美元。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评为省科技进步优秀企业。轴瓦厂主产“塔山”牌轴瓦、衬套等系列产品近200种,销全国各省市农机、汽配公司,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华成阀门有限公司生产“精益”牌黄铜闸阀等系列产品,98%产品外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出口量均列全国同行前列。2000年,产手工具1626万件、低压阀门11464吨、建筑用金属制品915吨、日用不锈钢制品1153吨、轴承1900万套、铸件4990吨、日用精铝制品8285吨。
  2003年,五金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4家,从业人员12900人,产值19.3亿元,出口额8.9亿元。五金机械引进设备有电焊机器手、多功能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珩磨机,球面加工专用机。2004年产通用工具3297万把,专用手工具9077万把,家具用金属附件8170吨,谷物、干豆加工机械977台,邮资机11547台,数控铣床283台,搬运机械364196台,泵118566台,真空泵41153台,阀门24039吨,滚动轴承4915万套,齿轮传动带184242个,电动工具230台,衡器756740台,模具17085套。
  2007—2008年,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电动系列叉车,防爆电动叉车等系列产品出口欧美等地。浙江宁海蓝宝石燃气表具厂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红外线传智能燃气表评为市科技二等奖。有31家五金机械行业规模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
  2008年,五金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60家,从业人员21015人,产值56.9737亿元。占特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15.78%。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奇精”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HHP-AJBD2.5-SB红外数传智能燃气表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年,产金属切削机床904台(其中数控机床835台)、铸造机械43台,叉车885台、泵(液体泵)89840台、铸钢件10530吨。
  第六节 电子电器
  1987年,电子电器工业产品有电容、电动剃须刀、空气开关、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电器元件。1988年,宁波淋浴器厂产电热水器。无线电厂产KCB可燃气体测爆仪,产品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化肥、船舶行业,南极长城考察站。“金友”牌贮热淋浴器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9年,“明泉”牌3V电动剃须刀评为省优质产品。1990年,调度自动化成套设备厂(后更名为天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计算机控制调度模拟屏成套装置,获得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列为国家级新产品。是年,全县电子工业企业8家,从业人员690人,产值1640万元,其中1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3家,电子电器企业产电视机8800台,录放音机18.69万台,电子元件453万只。
  1991年,中美合资生产“大拇指”牌电热水器企业投产,品种达10种30多个规格,销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1992年,宁波海达精密电机有限公司产SYK系列空心杯伺服电机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993年,接插件总厂与香港协兴投资公司合资创办宁波协成电子电线有限公司,生产“协成”牌音频、视频电脑连接线等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29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系列可燃气体测爆仪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宁波生命力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理疗设备、电疗器械十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欧洲、亚洲、北美等地。“生命力”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是年,生产录放音机6400台、电子元件4476万只、电淋浴器82109台、电风扇8万台。
  1999年,宁波四维科技有限公司产EPM-2000发电商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年,GY型微电脑模糊智能安全止逆电热水器获科技进步三等奖,舰用可燃气体测报爆仪获二等奖。
  2004年,电子电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3家,从业人员7597人,产值11.6670亿元,利税7083万元,出口额7.1998亿元。是年,产视频(视像)监视器76台,显示器5843台,半导体器件207.63万只,组合音响204237台,电唱机193100台,电子计算器649403台。2007年,宁波吉德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
  2008年,电子电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1家,从业人员7568人,产值21.5853亿元。占特色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5.98%。乐星感应电器公司、科强电池公司、日升电器公司等企业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移动式全媒体影音播放系列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生命力电器有限公司获无行政区域名公司称号。是年,产家用洗衣机1127781台、家用电冰箱167064台、电热水器97046台、电饭锅39203个、电冷热饮水机63128台、电子元件4607万只。
  第五章 园区工业
  1992年5月,宁海县创建经济开发区,2000年投资建设模具城,2002年启动建设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1999—2001年,全县也形成不同规模的镇乡工业区块。园区工业以营造特色工业为导向,加快产业集聚、人才培育。园区外资利用能力提高,生产、出口、投资增长。
  第一节 宁海经济开发区
  宁海跃龙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北部,于1992年5月建立。初期基础设施投入101900万元。开发区面积8.5平方千米。1994年8月,改称浙江省宁海经济开发区。2002—2007年,经济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161家,外商投资总额8.024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08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079亿美元。工业总产值392.2000亿元,销售收入364.5900亿元。
  截至2008年,经济开发区所属的科技、新兴、宁东、塔山、梅桥、辛岭等工业区块及老区,累计开发面积为17.93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入19.1500亿元。入区中外企业702家,其中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韩国、阿根廷、荷兰、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英属维尔京群岛等24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外资、合资企业195家。外资及港澳台资总投资9.3200亿美元。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252家,年产值134亿元,从业人数45780人。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文具、模具、电子电器、汽配、灯具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区内企业已通过ISO9001认证139个,ISO14001认证66个、OHSAS18001认证5个。区内产品共获国家级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专利199件,外观设计专利531件,设有建新橡塑、如意股份、双林集团3家省级新产品研发中心,如意股份、建新橡塑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另有14家企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工业区块 位于桃源街道东北部,1999年11月1日,成立科技工业区块管理处,规划面积4.86平方千米,建成面积4.355平方千米。2000年6月,科技工业区块归宁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处更名为宁海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区管理处。2003年,有38家中外企业落户,总投资12亿元。2008年,区内有中外企业143家。其中内资企业41家,外资企业(含合资)57家,园区东扩部分有内资企业32家,外资企业(含合资)13家。
  新兴工业区块 位于跃龙街道北部,2000年6月22日成立宁海经济开发区新兴工业园区管理处。为机械、模具、五金、塑料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聚集区和商贸区。2008年新增规划面积8.92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2.416平方千米,模具城0.575平方千米,老区3平方千米),建成面积8.461平方千米。有318家企业进区,其中内资企业262家,外资(含合资)企业56家。
  宁东创新工业区块 宁东创新工业区块属宁海经济开发区。地处县城东部力洋、茶院区域内,规划总面积42.9平方千米。2003年7月,成立宁东区块建设领导小组。11月,用地3040亩。2005年5月,重组宁东创新工业区块。2006年7月由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2006—2020年宁东创新工业园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2007年,宁东创新工业园被列入县六大百亿工程。2008年7月《宁海县城总体规划》把宁东创新工业园定位为宁海东部融居住生活、研发培训、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具有产业特色的工业区块。
  2008年,宁东创新工业区块内路、电、水等配套工程,投资1.8亿元,41家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内资企业10家,外商独资企业21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企业投入外资2.0256亿美元,内资3.6243亿元人民币,企业用地457.91亩。产品有电子电器、五金机械、设备工具、汽配、灯具、文教用品、模具、橡塑制品、纺织品、工艺美术品、食品、文体用品、皮革制品、旅游用品等。
  环保工业区块 位于科技工业区块东北侧。2003年成立宁海县环保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地100亩。有13家电镀企业。基建资金5868万元。一期工程日处理能力2400吨电镀废水,2008年处理电镀废水6万吨,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
  塔山工业区块 位于梅林街道,用地990亩。2008年道路、水利、水电工程完工,有31家企业入区,投入外资392万美元,内资90160万元人民币。以五金机械、橡塑制品、文具、电子电器、汽配为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外资企业4家。
  外商投资区块 位于梅林街道与桥头胡街道之间,2008年,进区外资企业23家(含合资企业6家)。其中宁波金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000亿元人民币,用地60亩。22家外资企业总投资1.2472亿美元。
  辛岭工业区块 原属跃龙街道工业小区,2003年4月开发建设。2006年9月6日,得力集团有限公司落户。2008年,11家企业入区用地266.8亩,总投资5.0553亿元。另有17家企业待进。后并入科技工业区块管理。
  宁海经济开发区有14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20家销售上亿元的企业中,有新产品研究开发人员858人,工业总产值62.3692亿元。
  第二节 中国(宁海)模具城
  中国(宁海)模具城位于宁海经济开发区新兴工业区块内,2000年12月县供销联社投资建设模具城,中国轻骑集团、德胜钢材、上海宝钢集团等企业参与合作,用地1405亩。2002年5
  月,130多家模具企业入驻。是年3月13日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列为中国模具生产基地;2004年9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海机电分院落户模具城,成为模具行业的产学研基地;2005年,模具城被评为“省级塑料模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年被授予“中国(宁海)模具城”称号;2006年被宁波市经委授予“宁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宁波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称号。2002—2007年宁海模具到美国、印度、俄罗斯、中东等地参展,促进与国外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同时引进外资投资。2007年,模具城已建成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交易用房1.7万平方米,综合大楼6500平方米,累计投资4.5亿元,有270余家企业和230余家模具加工点入城生产。从业人员4500人,年产值10亿元。同年,模具城与美国通用机械、汽车配件商和企业家协会的副总裁洽谈业务,达1000万美元。
  第三节 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
  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象山港底部的强蛟镇。2002年年底开始启动,至2008年示范区总投资15.8亿元,入区企业31家,其中外资企业5家。2005年示范区被确定为宁波市循环经济示范区、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区,是浙江省循环经济“991”工程重点项目。示范区由工业生产、旅游度假、生活居住、生态涵养、物流仓储五大功能区块组成。规划总面积87.3平方千米(包括海洋部分)。是年投资2.02亿元,建成长10.8千米宁电大道,沿海岸陈桥线和区内道路;修理改造输电线路,建成临港水厂和杨梅岭水库到国华电厂的引水工程。
  示范区利用国华电厂生产的工业衍生物有粉煤灰、硝、脱硫石膏等副产品和废弃物,引进宁波海螺水泥厂、宁波北新建材纸面石膏板厂、宁海宏韵建材厂等企业。宁波海螺水泥厂利用粉煤灰生产优质水泥,年产水泥320万吨,年产值7.6000亿元,利税1.1000亿元。2008年5月,宁海宏韵建材厂利用脱硫石膏工业废弃物,生产混凝土墙材,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700万元。宁波七超板业集团利用毛竹篾白生产胶合模板。宁海富强再生资源材料厂利用电厂煤渣和粉煤灰生产墙砖。2008年7月,北新建材纸面石膏板厂投产,年产量3000万平方米,年产值2.0000亿元。是年5月,示范区与宁波浙东建材集团签订投资协议书,投资4.9000亿元,建厂生产墙砖。宁海变流设备厂投入1200万元建厂生产智能开关柜等。上述项目,2008年相继投资建设。
  第四节 镇乡工业区块
  1999—2001年,全县形成不同规模的工业区块16处。其中西店、岔路、长街3个中心镇的工业区块规模较大。大湾塘、华山、城关、梅林、花园、方前、梅深路、桥头胡、大佳何、越溪亭头、黄坛联溪、前童梁皇、胡陈等工业区块规模较小。
  西店镇工业区块 1995年开发,用地200余亩,落户企业14家。1999年开发西店、王家、团堧、樟树、凫溪工业区,用地430亩,落户企业61家。2003—2007年开发滨海工业区,用地1200亩,落户企业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用地面积388亩,建筑面积170400平方米。从业人数3116人,工业总产值6.7623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6.5334亿元人民币,利润2756万元人民币,税收2381万元人民币,外贸出口值5.8120亿美元。产品有日用品、文具、电筒、汽车配件、压铸件、橡胶件等。
  岔路镇工业区块 2004年启动,规划面积1.8平方千米。2007年落户企业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用地面积1050亩,注册资金5.6095亿元,从业人员2368人,实现工业产值6.3000亿元,创税利6338万元,外贸出口值1.5806亿元。工业区境内行业和产品有金属部件、压铸件、喷塑设备、摩托配件、汽车配件、铝棒型材的制造和外贸产品灯具、文具、功效音箱等。
  长街镇开发区块 创办于2001年,由长亭港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统一开发管理。第一期工程用地585亩,至2007年,有私营企业17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家。从业人员3421人,工业总产值7.7147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7.3790亿元人民币,利润5982万元人民币,税收3053.4万元人民币,外贸出口值2.7164亿美元。工业区境内有文具、数控雕刻机、五金机械、汽车配件、旅游用品、食品加工等企业。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