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科技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63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业科技化
分类号: F326.6
页数: 4
页码: 555-5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7至2008年间,宁海县农林系统科技人员在农林牧生产技术推广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共获得365项次各级奖项,包括部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奖项。全县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开发出多个名特优农产品,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农业科技项目涉及良种引进繁育推广、高产模式栽培、大棚蔬菜瓜果栽培等多个方面,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林特科技项目包括良种引进优化培育、名茶开发研究等,提高了林果品质和效益。畜牧科技项目则注重优良品种引进和杂交改良,推广全价饲料和畜禽疫病综合防控,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 宁海县 农业经济 农业科技

内容

1987—2008年宁海县农林系统科技人员,在从事农林牧生产技术推广研究工作中,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共获得部、省、市、县级农业丰收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实用技术推广奖365项次,其中部级奖16项、省级奖67项、市级奖125项、县级奖157项。
  全县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开发出望海茶、望府银毫、振宁土鸡、泉丰西瓜、甬丰大米等名特优农产品,在国际、全国和浙江省农博会、茶博会上多次获得金奖。宁海白枇杷为国家级良种,岔路黑猪为浙江省14个地方品种之一,杂交水稻甬优6号高产攻关田亩产834.04公斤,创2006年宁波市单季稻亩产最高纪录。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增加值从1987年25135万元增加到2008年226041万元,增长7.99倍。
  农业科技项目主要有良种引进繁育推广、高产模式栽培、水稻轻型栽培、两旱一水种植模式、大棚蔬菜瓜果栽培、配方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等。1987—2008年引进推广粮油作物种子110多个,蔬菜瓜果种子220多个,生产繁育杂交稻、常规稻种子425万公斤,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高产模式栽培的推广提高了全县科学种田水平。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节省了成本,使种粮大户的人数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种粮大户从1993年333户,增加到1997年1189户,承包总面积从5059亩增加到3.06万亩,100亩以上经营大户从1997年11户增加到2008年123户。两旱一水多种种植模式的推广优化了种植业结构,提高了种植效益。大棚蔬菜瓜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填补了淡季蔬菜的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配方施肥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降低了农作物受害损失。
  林特科技项目主要有良种引进优化培育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名茶开发研究、柑橘高接换种、宁海白枇杷品种培育、竹笋两用栽培技术和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等。1987—2008年引进各种水果良种80多个,朋娜、纽荷尔脐橙、宁海白枇杷获“中华名果”称号。柑橘高接换种,改良了品种,提高了品质,增加了效益,受到了橘农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宁海白枇杷品种的选育成功,成为宁海特色农产品,推广至全国8个省市。望海茶、望府银毫等名茶的开发,使宁海茶叶成为全国名茶之一,浙江省名牌产品,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竹笋两用高产技术的推广增加了竹区农民收入。
  畜牧科技项目主要有优良品种引进、杂交改良繁育推广、蛋鸭关栏圈养、土鸡生态养殖、全价饲料推广、畜禽疫病综合防控等。引进黄山羊、萨能奶山羊、波尔山羊等良种,杂交改良本地白山羊,体重增长30%以上,提高了养羊经济效益。引进瘦肉型猪种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等提高养猪户经济收入。岔路黑猪保种繁育成功,使宁海猪种得到保存和发展。蛋鸭关栏圈养和土鸡生态养殖,使家禽饲养量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宁海牧业一大产业,饲养量从1987年的131万羽增加到2008年1134万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宁海土鸡成为浙江省十大名牌产品。全价饲料推广加快畜禽生产速度,提高出栏率,生猪出栏率从1987年的65%提高到2008年的138%,家禽出栏率从56%提高到188%。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