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6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家畜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544-5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的养猪业经历了从传统副业向规模化饲养的转变,受外地猪调入影响曾一度下滑,后通过生态治理和规模化养殖逐渐复苏。岔路黑猪为当地优质品种,受到保护。养牛业以耕牛为主,数量逐年减少,奶牛业曾经历起伏,现已逐渐恢复。养羊业有较快发展,引进外地品种改良本地羊。养兔业以长毛兔和獭兔为主,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关键词: 宁海县 畜牧业 经济发展

内容

猪 养猪是农民家庭的传统副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家庭散养减少,逐渐向专业户规模饲养方向发展。1987年全县猪饲养量21.9万头,其中存栏13.29万头,出栏8.64万头。1992年最多饲养量达到23.79万头。1995年养猪农户3.94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5.9%,其中养猪20头以上101户。
  1996年开始外地猪调进数量增多,本地猪收购价格被压,严重挫伤了养猪农户的积极性,全县生猪饲养量迅速下滑。1997年降到12.53万头。而且养猪专业户在逐年增加,1998年猪存栏20头以上150户,全县猪饲养量开始以年均增加1万头速度回升。2002年猪饲养量上升到17.76万头,养猪50头以上专业户387户,养猪39191头,其中养猪500头以上有8个场(户),3000头以上3个场(户)。
  2003年10月宁海县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畜禽饲养区受到一定限制,公路两旁、饮水源头、城镇规划区内不能养殖。2005年县政府提出加强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实行畜禽养殖—沼气池—沼液无害化综合利用工程,猪存栏50头以上场、户要求综合治理。2006年在限养区内搬迁养殖户126户,生猪7300头,共迁移棚舍44500平方米。2007年全县猪饲养量21.58万头,养猪农户8318户。2008年猪饲养量24.31万头,其中存栏10.22万头、出栏14.09万头,养母猪户1152户,能繁母猪12851头,养猪50头以上644户,规模养殖场48个,其中千头以上养猪场13个,万头以上养猪场4个。猪种以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最普遍。宁海地方品种岔路黑猪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浙江省14个地方品种之一,为浙江省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宁波市绿色农产品。黑猪体型中等,肌肉结实,多为单背,毛色黑亮。1992年5月县政府拨专款85万元在梅林建成岔路黑猪良种繁育场,进行保种繁育,1994年列为省一级种猪场。2003年12月与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合股成立宁海县绿生牧业有限公司,养母猪80头,公猪4个家系,2005年岔路黑猪存栏1836头,出栏2615头。青珠农场养猪场1995年建成长白猪种猪场,列为省二级种猪场,引进良种公猪和长白纯种母猪137头,年提供长白公母猪种500余头。2008年全县引进优良种用公母猪360头。
  牛以耕牛为主,多为农户散养。除耕牛外,还有少量奶牛、菜牛。1987年全县存栏27993头,出栏1400头。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平原地区机耕面积扩大,农户饲养耕牛数量逐年减少。1998年存栏14436头,2001年存栏下降到9718头。2008年存栏6830头,出栏1502头。1996年后养牛专业户发展较快,全县养牛3头以上有179户,2002年增加到380户,养牛1115头。2005年大佳何外袁村一农户养牛35头。
  奶牛,1987年全县550户农户饲养奶牛910头,主要在岔路、黄坛、桥头胡、力洋等地,日产鲜奶70吨,年产2500多吨,全部由县乳品厂收购加工。1990年前奶牛业效益下滑,农民大量宰杀奶牛,到1994年全县奶牛只剩75头,1995年县乳品厂停办,1998年只有奶牛24头。2001年城关、前童、西店、大佳何等地有10余家农户饲养奶牛。2002年桥头胡屠家村永兴奶牛场建立,占地10亩,有奶牛16头。2003年9月长街伍山村成立宁海县利丰牧业有限公司,占地154亩,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引进奶牛330头,年产鲜奶1400多吨,拥有4幢牛舍和1条无害化处理有机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万吨乳品。2008年全县有奶牛550头,品种为黑白花奶牛,年产鲜奶2037吨。
  羊 1987年全县存栏1.49万只,出栏0.71万只。1993年后养羊专业户发展较快,养羊30只以上有50多户,1996年养羊30只以上专业户增加到182户。2001年251个专业户养羊8040只,其中20只以上140户,50只以上47户,100只以上12户,当年存栏2.5万只,出栏1.57万只。2008年全县存栏1.02万只,出栏1.28万头,养羊专业户380户,其中30只以上127户,100只以上3户。
  羊种以本地白山羊为主。1991年从四川引进黄山羊67只,建立4个种羊场、12个配种点,改良本地羊350只,产羊羔640只,1993年黄山羊发展到500多只,有纯种黄山羊128只。1999年黄坛、力洋、前童等地先后引进南非波尔山羊公羊7只,萨能母山羊32只,波萨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体重能增加30%以上。力洋塘厂村林永江羊场,在县残联帮助下建立种羊场,2008年存栏300只,其中波尔山羊50只、波萨山羊240只,出售羊种50只。
  兔 养兔作为农民家庭副业,过去以农户零星散养长毛兔为主,生产兔毛、兔皮和兔肉,养兔业的发展受市场收购价格影响较大。1987年全县存栏6.7万只,出栏3.02万只,产兔肉38吨,兔毛30吨。此后逐年下降,1997年存栏6247只,产兔肉4吨,兔毛0.45吨。主要在黄坛、岔路、桑洲、深甽等地养殖长毛兔。
  1998年开始在黄坛、桑洲、梅林等地养殖獭兔,学名力克兔,出产兔肉和兔皮,发展速度较快,1999年全县养兔100只以上专业户有88户。2000年黄坛镇横坑村杨美莲獭兔存栏4000多只,出售6000多只,并办起了兔种场,有公兔95只,母兔510只,带动了全县养兔业的发展。2001年全县存栏8.11万只,95个专业户养兔30164只。出产兔肉123吨,兔毛11.1吨。此后养兔业逐渐下滑,2008年存栏0.45万只,其中长毛兔0.03万只,兔种为德系安哥拉兔,出栏0.78万只,出产兔肉14吨,兔毛1吨。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