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5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场管理
分类号: F123.82
页数: 3
页码: 481-4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自1987年起,工商部门投入资金对多个农贸市场进行新建、改建,至2008年,全县市场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市场规模扩大,市场成交额大幅提升。市场管理逐步由工商局主管转变为对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并实施了不良信用记录办法和食品准入制管理,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检测体系,保障市场交易食品安全。同时,宁海县积极开展文明市场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活动,多个市场获得省级荣誉。
关键词: 宁海县 工商管理 市场管理

内容

市场建设和交易 1987—1991年,工商部门筹资315万元,对城关南门、北门、长街、力洋、梅林、桥头胡、西店等12个农贸市场进行新建、改建,增加市场硬化地面3.6万平方米,棚顶面积2.3万平方米。1991年,全县有市场44个,市场成交额7078万元。1992年后,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出现两大变化,市场设施由棚顶结构向室内化、楼层化发展;市场建设资金由工商部门为主出资向社会筹资发展。至2008年,全县共投入市场建设资金2.39亿元(其中工商0.37亿元),建成永久性室内市场8个、棚顶市场7个,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其中有跃龙综合市场、红枫建材市场、百农农产品市场、西店禽蛋饲料批发等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较广的辐射面。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设施的改善,带来市场交易的兴旺繁荣。2008年,全县有市场46个,市场成交额40.75亿元。
  市场管理和规范 1987年以来,市场由工商局干部主管,土地征用招工的专职市场管理员分管,聘用的市场协管员协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认经营者资格,管理上市商品、市场卫生、划行归市、维护交易秩序、设立公平秤检查度量衡、受理市场消费者投诉、查处违章违法活动等。2001年12月,工商部门与所办市场完全脱钩,不再负责市场的物业管理,市场管理的重点转为加强对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2002年,制定并实施《宁海县市场经营者不良信用记录办法》,将经营者的信用建设纳入市场管理。2004年开始,对百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食品准入制管理,之后对跃龙、长街等7个主要农贸市场的肉类、豆制品类、禽蛋、副食品四大类食品实行准入制度。2005年1月1日起,建立检测中心、检测车、检测箱、检测点“四位一体”的检测体系,每天对市场交易的食品进行抽查检测。至2008年4年间,共检测市场交易食品160707批次,其中检测发现不合格食品1059批次,销毁不合格食品12433公斤。
  按照“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建立市场管理责任制,创建文明市场。城关南门市场1987年被评为省级“五好市场”,城关北门市场1989—1992年连续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集贸市场”。1997年起,在创文明市场基础上开展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活动。经省、市工商局考核认定,2008年跃龙市场、红枫市场为省“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南门市场、兴宁菜场、长街、梅林、西店农贸市场、华庭菜市场为省“一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