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统计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5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统计调查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2
页码: 465-4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统计调查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综合分析。普查工作包括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固定次数的普查。宁海县参与了多次全国性的普查和抽样调查,如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表彰。此外,宁海县还开展了多项其他调查,包括小城镇调查、人口抽样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等,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宁海县 统计调查 人口普查

内容

统计调查是以周期性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通过整理综合,上报或公布统计资料,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领导单位和领导人决策服务。
  普查 根据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开展普查工作。每次普查抽调各相关单位人员组成普查办公室,负责全县普查的组织实施、骨干培训、业务指导、报表审核、录入汇总、上报验收等。重大的普查固定为10年3普查,即:经济普查(包括工业、三产、基本单位普查)逢3、8开展,10年2次;人口普查逢0开展,10年1次;农业普查逢6开展,10年1次。
  1990年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当年7月1日零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宁海县普查办公室,共动员2000多人参与。经普查,宁海县户籍人口为560922人。
  1993年宁海县首次开展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普查年度为1991—1992年。普查工作1994年12月底结束。经普查,到1992年年底全县第三产业单位共3248个,比1991年年底的3063个增长6.04%。在单位总数中,国有经济占30%,集体经济占67.6%,个体、私营和其他股份制经济占2.4%。从业人员总数27376人中,依次占56.15%、42.43%和1.42%。第三产业中,从业人数最多的是商贸批发、零售、餐饮业,占26.55%;最少的是房地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仅占0.54%和0.44%。
  1995年宁海县开展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本次普查共动员县、乡两级400余人参与。经普查,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230家,其中国有经济38家、集体经济479家、私营经济358家、个体经济310家、联营经济2家、股份制经济3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40家。从业人员70044人,全县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为712562.6万元。崔春阳被国务院工普领导小组授予先进个人。
  1996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宁海县共登记法人单位3282家,其中单产业单位3112家、多产业单位170家、产业活动单位915家。在法人单位中,企业单位1943家、事业单位387家、机关单位102家、其他单位851家。
  1997年宁海县开展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标准时期为199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县共有4000多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参与。普查结果,1996年年末全县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村住户12.92万户,其中农业户比重占63.4%、非农业户占36.6%。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为31.24万人,其中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为13.46万人,占43.1%。在全部农村住户中,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占39.9%,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的占60.1%。全县832个行政村,通电的占100%、通邮的占99.2%、通公路的占80.6%、能接收电视节目的占99.9%、有自来水的占46.4%。此次普查数字准确率高,引起同行瞩目,经省、市推荐评比,宁海县农业普查办公室被国务院第一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先进单位,柴国平被授予农普组织工作全国先进个人。丁秉懋、刘忠法、顾中康、应国邦4位被授予全国先进个人。
  2000年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当年11月1日零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全县共动员3000余人参加普查工作,普查数据处理采用光电录入方式。经普查,全县常住人口518186人,外出县外人口79846人。由于工作出色,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授予宁海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国家级先进集体,授予杨谋贵、叶伟建全国人普先进个人。
  2001年进行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年度为2001年。经普查,宁海县共有法人单位3755家,其中单产业单位3581家、多产业单位174家、产业活动单位4431家。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2323家、事业法人340家、机关法人73家、社团法人94家、其他法人单位925家。宁海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胡飞超、叶伟建、储才淼被国务院基普领导小组授予基普先进个人。
  2004年宁海县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是集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普查为一体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本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经普查,全县共有法人单位4615家,其中单产法人4322家、多产法人293家、产业活动单位5495家;2243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83.34亿元(当年价,以下产值数字均为当年价),从业人员13.18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3家,工业总产值160.4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660家,工业总产值22.93亿元;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5家,建筑业总产值17.02亿元,从业人员19199人;资质以下建筑企业10家、建筑业总产值0.42亿元,从业人员248人;交通运输、仓储业法人单位40个,从业人员2391人,总产值2.39亿元;房地产业法人单位40个,从业人员780人,总产值3.6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302个、从业人员5187人,主营业务收入24.5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43个,从业人员2818人,主营业务收入2.08亿元,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912个,从业人员24405人,总收入21.41亿元。宁海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办公室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
  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苏永利被国务院农普领导小组授予农普先进个人。
  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结果:全县共有法人单位5958家,其中单产业法人5795家,多产业法人163家,产业活动单位6619家。县普查办公室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胡飞超、储才淼被国务院经普领导小组授予经普先进个人。
  其他调查 1996年开展宁海县农村小城镇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烟草消费调查;1997年开展全县小型贸易业抽样调查和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抽样调查;1998年开展全省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和企业景气调查;1999年开展对全县7000余家个体商贸、餐饮业一次性抽样调查;2001年后多次开展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统计监测调查;2005年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和宁海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资源调查,以及每年一次的“平安宁海”人民群众安全感调查;2006年开展全省5‰人口抽样调查、宁海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全县劳动力资源抽样调查;2007年开展全国残疾人监测抽样调查、全县服务业统计样本框摸底调查、全社会能源消耗监测调查、县科技进步监测调查和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调查;2008年开展宁海县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5‰人口变动、劳动力抽样调查、农村实用人才、人才资源抽样调查以及企业创新情况跟踪调查等。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