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统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56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统计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6
页码: 464-4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自1984年建立统计局以来,逐步建立起全面的专业统计体系,包括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局、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统计网络。统计手段不断更新,实现了从人工到计算机处理的转变,特别是网上直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统计技术队伍逐渐壮大,统计教育和法规宣传得到加强。档案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达到了省级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的标准。统计调查工作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结合经常性抽样调查和必要的统计报表等,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在历次普查中,宁海县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先进集体及个人的荣誉。此外,宁海县还开展了多项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包括农村住户调查、农产量调查和专项调查,为“三农”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统计服务方面,宁海县编印了多种统计年鉴和资料汇编,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的统计信息。
关键词: 宁海县 统计工作 档案管理

内容

第一节 统计管理
  从1984年建立统计局开始至2008年,已陆续建立起工业、农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能源、科技、劳动工资、服务业、综合核算、城镇住户调查等13项专业统计,共有专业定期报表和年报报表100多种,承载各类指标3000余项。2000年始,已形成局、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统计网络。统计工作手段有较大的更新和提高,1987年县统计局开始启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2008年止,所有统计专业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其中工业、商业、投资、建筑业和服务业已采用微机进行网上直报,实现了从市、县、镇、乡到基层企业的系统化管理。
  技术队伍 2005年,成立法规教育科,从事全县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规范统计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及统计从业教育。到2008年,全县有1020人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其中677人取得了统计上岗证,566人参加了全县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共有高级统计师职称1人,统计师28人,助理统计师及统计员223人。
  综合档案 2004年及其以前年份,县统计局档案管理处于宁波市三级档案管理水平。2005年,落实专门人员、档案库房,增加硬件设备、加强制度建设、软件应用等各方面工作,2006年共整理各类档案629卷,其中文书档案118卷、业务档案290卷、会计档案197卷、设备档案9卷、特种载体档案15卷。2006年年底被省档案局、省统计局联合认定为浙江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档案分藏于宁海县档案馆(1995年以前的)和宁海县统计局档案室(1996年至今)。
  第二节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以周期性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通过整理综合,上报或公布统计资料,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领导单位和领导人决策服务。
  普查 根据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开展普查工作。每次普查抽调各相关单位人员组成普查办公室,负责全县普查的组织实施、骨干培训、业务指导、报表审核、录入汇总、上报验收等。重大的普查固定为10年3普查,即:经济普查(包括工业、三产、基本单位普查)逢3、8开展,10年2次;人口普查逢0开展,10年1次;农业普查逢6开展,10年1次。
  1990年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当年7月1日零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宁海县普查办公室,共动员2000多人参与。经普查,宁海县户籍人口为560922人。
  1993年宁海县首次开展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普查年度为1991—1992年。普查工作1994年12月底结束。经普查,到1992年年底全县第三产业单位共3248个,比1991年年底的3063个增长6.04%。在单位总数中,国有经济占30%,集体经济占67.6%,个体、私营和其他股份制经济占2.4%。从业人员总数27376人中,依次占56.15%、42.43%和1.42%。第三产业中,从业人数最多的是商贸批发、零售、餐饮业,占26.55%;最少的是房地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仅占0.54%和0.44%。
  1995年宁海县开展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本次普查共动员县、乡两级400余人参与。经普查,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230家,其中国有经济38家、集体经济479家、私营经济358家、个体经济310家、联营经济2家、股份制经济3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40家。从业人员70044人,全县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为712562.6万元。崔春阳被国务院工普领导小组授予先进个人。
  1996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宁海县共登记法人单位3282家,其中单产业单位3112家、多产业单位170家、产业活动单位915家。在法人单位中,企业单位1943家、事业单位387家、机关单位102家、其他单位851家。
  1997年宁海县开展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标准时期为199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县共有4000多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参与。普查结果,1996年年末全县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村住户12.92万户,其中农业户比重占63.4%、非农业户占36.6%。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为31.24万人,其中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为13.46万人,占43.1%。在全部农村住户中,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占39.9%,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的占60.1%。全县832个行政村,通电的占100%、通邮的占99.2%、通公路的占80.6%、能接收电视节目的占99.9%、有自来水的占46.4%。此次普查数字准确率高,引起同行瞩目,经省、市推荐评比,宁海县农业普查办公室被国务院第一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先进单位,柴国平被授予农普组织工作全国先进个人。丁秉懋、刘忠法、顾中康、应国邦4位被授予全国先进个人。
  2000年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当年11月1日零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全县共动员3000余人参加普查工作,普查数据处理采用光电录入方式。经普查,全县常住人口518186人,外出县外人口79846人。由于工作出色,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授予宁海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国家级先进集体,授予杨谋贵、叶伟建全国人普先进个人。
  2001年进行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年度为2001年。经普查,宁海县共有法人单位3755家,其中单产业单位3581家、多产业单位174家、产业活动单位4431家。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2323家、事业法人340家、机关法人73家、社团法人94家、其他法人单位925家。宁海县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胡飞超、叶伟建、储才淼被国务院基普领导小组授予基普先进个人。
  2004年宁海县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是集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普查为一体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本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经普查,全县共有法人单位4615家,其中单产法人4322家、多产法人293家、产业活动单位5495家;2243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83.34亿元(当年价,以下产值数字均为当年价),从业人员13.18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3家,工业总产值160.4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660家,工业总产值22.93亿元;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5家,建筑业总产值17.02亿元,从业人员19199人;资质以下建筑企业10家、建筑业总产值0.42亿元,从业人员248人;交通运输、仓储业法人单位40个,从业人员2391人,总产值2.39亿元;房地产业法人单位40个,从业人员780人,总产值3.6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302个、从业人员5187人,主营业务收入24.5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43个,从业人员2818人,主营业务收入2.08亿元,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912个,从业人员24405人,总收入21.41亿元。宁海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办公室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
  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苏永利被国务院农普领导小组授予农普先进个人。
  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结果:全县共有法人单位5958家,其中单产业法人5795家,多产业法人163家,产业活动单位6619家。县普查办公室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胡飞超、储才淼被国务院经普领导小组授予经普先进个人。
  其他调查 1996年开展宁海县农村小城镇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烟草消费调查;1997年开展全县小型贸易业抽样调查和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抽样调查;1998年开展全省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和企业景气调查;1999年开展对全县7000余家个体商贸、餐饮业一次性抽样调查;2001年后多次开展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统计监测调查;2005年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抽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和宁海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资源调查,以及每年一次的“平安宁海”人民群众安全感调查;2006年开展全省5‰人口抽样调查、宁海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全县劳动力资源抽样调查;2007年开展全国残疾人监测抽样调查、全县服务业统计样本框摸底调查、全社会能源消耗监测调查、县科技进步监测调查和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调查;2008年开展宁海县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5‰人口变动、劳动力抽样调查、农村实用人才、人才资源抽样调查以及企业创新情况跟踪调查等。
  第三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调查对象,以抽样调查为手段,调查所取得的资料直报浙江省农调队,为国家决策“三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农村住户调查 农村住户调查是以农村居民为对象,以取得有关社会经济资料为目的。1984年年底,宁海县按照全国统一调查方案,遵守随机对称等距抽样的原则在全县抽选10个村为农村住户调查点,在每个点抽选10户农村居民家庭为调查户,全县共抽取了100户农村居民家庭开展农村住户调查。1985年100户农村住户常住人口492人,整半劳动力284人,人均全年总收入592元,人均纯收入436元;人均全年总支出637元,其中人均生活费支出456元;同时还取得了大量能够反映农村居民生产、分配、积累、消费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内容的统计数据资料。之后,分别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对调查样本进行了轮换,调查网络不断完善,调查内容及指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亦大量增加。2008年,农村居民全年总收入人均12755元,人均纯收入10332元;全年总支出人均11999元,其中生活消费支出9183元;年末人均住房面积52.33平方米。
  农产量调查 1984年,按照全国统一调查方案,遵守随机对称等距抽样的原则在全县抽选24个村为农产量调查点,从1985年春粮开始,开展粮食产量实测实割抽样调查,在调查点通过踏畈估产、排队抽样抽取实测地块,放样、取样、晒干、实测水分、扣除割拉打损失等,以推算粮食亩产和产量;同时在调查点农户中开展农作物种植安排情况调查。
  1985年实测春粮亩产199公斤、早稻亩产348.5公斤、晚稻亩产352公斤。1989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对原有调查样本点进行了首轮全面轮换,从1990年开始,农产量调查点调整为20个村;其后农产量调查网点又分别于1995年、1999年进行了样本轮换,2000年开始增加了畜牧业抽样调查项目;2004年年底,宁海县被确定为全省开展第三批耕地及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的县(市、区)之一,同时开展农产量调查网点轮换,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直接抽中宁海县36个村为耕地及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村,在所有抽中村进行耕地面积普查,逐块田地进行面积丈量,按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块登记造册,绘制村的耕地分布图,然后按图划分单位区,在单位区中抽样调查农业生产情况。2005年开始,在60个样本单位区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在200户样本户中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意向调查,在15个样本单位区开展粮食产量实测实割调查,在20个村开展畜牧业生产情况调查。
  专项调查 20多年来,宁海县农村抽样调查队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情况、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农产品生产价格、中间消耗调查等乡村社会经济调查。1986年开展了烟草消费情况调查;1987年开展了全国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1990年开展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儿童基金会、国际食品与营养监测计划联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布置的食品消费、营养及卫生健康调查;2003年开展了“农村居民收入及生活质量调查”“农村居民非典型肺炎问题问卷调查”“非典疫情对农户生产经营收入影响情况调查”“标准农田面积快速调查”“粮食问题快速调查”“农产品流通体系调查”“非选择性除草剂问卷调查”“农户耕地占用后生活情况紧急调查”“农村寺庙情况调查”“村级土地情况调查”等;还开展了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农村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情况调查,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监测调查,宁波市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等专题调查。
  1993年8月和2004年10月,顾中康与丁秉懋被国家统计局分别授予全国农经调查先进个人和全国农村统计调查先进个人。
  第四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
  统计资料
  自1984年始,每年编印《宁海统计年鉴》。1985年起每月编印《宁海统计月度信息》资料,主要反映当月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988年编印《宁海县建国四十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8年)》,1996年编印《宁海县“八五”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0—1995年)》,1997年编印《宁海县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建筑企业荟萃》,1999年编印《宁海县建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8年)》,2001年编印《宁海县“九五”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5—2000年)》,2006年编印《宁海县“十五”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1—2005年)》,是年起开始编印《宁海概览》,向外推介宁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分析与信息
  1985年起每年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6月,《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一文,在《浙江统计》第12期刊出。2002年《应对国际市场推进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研究课题,经宁波市统计局专家组评审,2003年5月公布为优秀课题,同年,被浙江省统计局评为三等奖。2006年,共撰写《今年上半年我县工业经济增长平稳效益下降》和《宁海县上半年GDP分析》等各种统计信息、统计工作动态及统计分析材料142篇。《加强宁海县科技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课题通过市级评审获奖,同时入选2006年度全省统计系统优秀统计分析报告,获三等奖。2007年,《开展宁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分析》被市统计局、市统计学会确定为市级重点研究课题;撰写的《切实加强宁海县能源统计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新宁海——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引起县领导的重视,县委书记专门作了批示。统计分析分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撰写。
  宁海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利用大量丰富的调查数据,围绕农村工作重点,对农村经济社会现象和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撰写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报告,办有内部刊物《宁海农村调查》,共编写调查报告、统计分析、农村调查信息550篇,多篇被省、市、县刊物、报纸、电台采用,在省、市统计部门获奖。
  统计执法监督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颁布实施后,在全县范围内组织贯彻学习,1996年《统计法》重新修订颁布,依法办事、依法统计的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普法教育进一步深入。1987—2008年,全县先后组织统计执法联合检查11次,涉及机关、事业和基层企业。在自查的基础上,全县共抽查了738家各类单位和企业,其中:立案60件、罚款处理22件、罚金4.34万元,通报批评3件、警告57件。
  2008年开始,统计执法工作步入以统计稽查为主的正常性执法轨道,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县累计稽查统计单位69家,其中:工业能源、建筑企业39家,服务业、商贸企业20家,劳动工资和农业分别为6家、4家。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