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5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业
分类号: X321
页数: 2
页码: 371-3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末,宁海县开始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镇饮用水源建设和保护、生态农业及生态镇乡(村)建设等。通过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等措施,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保持和改善。同时,针对重点污染区域如凫溪水系和深甽长洋铝灰加工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果。至2008年,宁海县农村面貌有所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关键词: 宁海县 环境管理 污染防治

内容

20世纪末,宁海县开始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开展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镇饮用水源建设和保护、生态农业、生态镇乡(村)建设等,农村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农村面貌有所改善。
  污染状况
  禽畜 2000年年末宁海县畜禽存栏总数为213万头(只),畜禽养殖业呈现出区域化分布和集约化生产的特点。畜禽污水产生总量为91.1万吨,直接排放畜禽粪尿总量为18.8万吨,占产生总量的69.4%。畜禽粪尿使用总量为8.3万吨,绝大部分还田,占产生总量的30.6%。
  化肥 宁海县共施用化肥65506吨,平均每公顷土地使用量(折纯)水田为386.1公斤,旱地为595.2公斤,园地494.1公斤。氮肥流失率为:水田22.9%,旱地12.0%,园地11.0%;磷肥流失率为:水田4%,旱地5%,园地5%。过量的氮、磷,特别是氮素向水体和大气迁移,已对水体和大气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危害。象山港和三门湾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趋势。
  农药 2000年年末,宁海县农药施用总量为水田419.19吨,旱地83.46吨,园地198.26吨。主要品种为三唑磷、甲胺磷、草甘膦、杀虫双、扑虱灵。农药施用水平为水田26.23公斤/公顷,旱地12.02公斤/公顷,园地29.57公斤/公顷。农药使用对环境已造成污染。
  污染整治
  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通过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强禽畜养殖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2003年9月,宁海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禁养区内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场,在2004年年底前按规定完成关、停、转、迁;非禁养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即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标准规模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污染治理任务;规模以下的畜禽养殖场在2006年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2005年4月,县人民政府转发《县农林局关于宁海县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对全县常年存栏数在50头猪以上(其他畜禽按标准折合成50头猪)的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综合治理,推行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力争到2007年年底前,畜禽养殖粪便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率达90%以上,规模化养殖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同月,县生态办对全县50个养殖场下达了畜禽养殖污染沼气化治理任务。到2005年年底,52家畜禽养殖场完成沼气化治理,沼气池总容积达4650立方米。
  2008年年底,全县配方施肥25.7万亩,秸秆还田17.2万亩,综合防治12万亩。
  附录:
  重点项目整治
  凫溪水系整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凫溪上游的造纸厂排放污水,使大里、双湖一带的溪水污染,严重影响水系景观,危害居民的用水安全,制约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7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对凫溪水系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同年县政府制定《宁海县凫溪水系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分三个阶段治理凫溪水系水环境。至2000年年底,强制性关闭土法电镀加工点10家,小造纸厂11家,小熔炼厂17家,搬迁电镀厂2家;11家造纸、1家电镀、1家化工、16家铝制品厂的污水治理设施完成改造,年削减六价铬0.6吨,镍、铜和锌3.5吨,COD850吨,造纸行业一年可回收短纤维580吨。同时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电镀企业之间尝试排污权的有偿转让。2001年4月,县政府颁布《关于禁止在凫溪流域违法排污的通知》,从5月9日开始,县环保部门24小时公开受理群众对凫溪流域内违法排污、污染水体行为的举报,对查实的举报者给予重奖。凫溪通过深甽镇政府、城关镇政府和县环保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的齐抓共管,以及沿溪各企业和群众的积极参与,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果,基本实现了凫溪水系水体变清、水质达到环境保护功能区划要求的目标,2002年通过宁波市政府对5年整治工作的验收。为巩固整治成果,2004年,县政府对10家造纸企业下达废水限期治理令,要求企业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造纸废水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到年底,6家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4家停产治理。2007年继续整治凫溪流域环境,关闭了3家造纸企业和4家铝氧化企业,限期整改6家铝制品企业,凫溪水质达到了三类功能区要求。
  深甽长洋铝灰整治 深甽镇长洋村铝灰加工是一个有50年左右历史的传统行业,在当地已形成企业群体。该加工行业采用落后的坩埚生产设备,以焦炭为燃料,废铝边角料和铝灰下脚料为原料,加工生产成铝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烟尘、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1998年《宁海县凫溪水系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部署集中整治铝制品行业。整治后的长洋铝熔炼行业实行了铝灰集中堆放。2006年年底,长洋村47家铝灰熔炼企业全部从村庄周边迁出,并在新加工点投入250余万元,每家配备水膜除尘器,对拌灰炉产生的烟尘、碾子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废渣运输到金华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废渣的收集和运输由行业协会统一监管。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