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共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8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公共建筑
分类号: TU984.255
页数: 8
页码: 321-328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宁海县行政、司法机关用房,学校教育用房,金融与商业用房,交通用房,文化、体育用房,以及医疗、卫生、福利等用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1986年至2008年,各类用房的建筑面积和设施均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和改善,反映了宁海县在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 宁海县 城乡建设 区域规划

内容

行政、司法机关用房
  1986年年底,县政府及直属各机关和城关镇政府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共计4.44万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部分机关先后选址新建办公大楼。1997年,人民路高18层的外经贸局大楼建成,该楼顶还安装四面都有钟面的钟楼,是当时县城最高建筑。2000年6月,地处人民路75号的城关镇政府新大院建成。县前街18号县府大院内相继拆掉了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新建了框架结构、高4~6层的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和纪委机关办公大楼。进入21世纪,行政中心规划在城北竹口组团中,沿桃源北路东侧陆续建造了公安大楼、财税大楼、消防大楼、广电大楼等。2008年年底,县城主要机关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共计24.83万平方米。
  学校教育用房
  1986年年底,县城学校教育用房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县城共有各类学校11所,其中中学3所,小学4所,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卫生学校、职业高中各1所。
  2008年年底,县城学校教育用房建筑面积48.57万平方米。有各类学校31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11所,教育中心(内设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和电视大学)、高级职业技校、城关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宁海机电学院各1所。各学校建筑风格各具特色,配套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宁海中学 1998年8月从桃源南路迁入学勉路。校园占地221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科技楼、综合电教楼、700个座位的多功能报告厅、2500个座位的体育馆、4000多平方米的艺术馆、藏书15万册的图书馆、省Ⅰ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楼、多媒体教室以及足球场和环形塑胶跑道在内的田径场等。桃源南路原旧址新办了跃龙中学。
  致远外国语学校 地处城南大溪南岸,占地6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于1999年7月建成。主要建筑有多媒体教室、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楼、微机室、语音室和宾馆式的学生宿舍等。
  实验小学 地处城北路,占地22.23亩,1993年8月建成,建筑面积10755平方米,内设35个教室、1个222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及各种配套的教育用房,建有环形塑胶跑道在内的8000平方米的田径场。
  宁海机电学院 地处檀树路,占地150亩,2005年12月开工,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26802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08年11月开工,定于2009年6月竣工,建筑面积7987平方米。该校主要建筑包括实验培训大楼、学生宿舍楼、图书馆、体育场、食堂、配电房和实习工厂等。
  金融与商业用房
  1986年年底,县城金融与商业用房建筑面积共计16.67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中大街和桃源南路两侧,其中较突出的建筑有百货大楼、五金交电大楼、北湖饭店、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糖烟酒大厦、水产大楼、桃源楼、供销大楼和工业大厦等,层高大都是5~6层,县城最高的建筑是坐落桃源桥的8层糖烟酒大厦。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县城区域面积扩大,新的金融与商业用房向北面迁建,主要建造在人民路、中山路、兴宁路、北斗北路、气象北路和桃源中路。1994年竣工的宁海大厦商城,建筑面积9705平万米,是县城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场。1996年竣工的跃龙菜市场,中间是二层商场,建筑面积25460平方米,南、西、北三面是4~5层的沿街商住房。1997年建成的中国银行宁海支行大楼,高10层,建筑面积4944平方米,为当时县城金融机构的最高建筑。2001年竣工的开元新世纪大酒店,高17层,建筑面积30426平方米,为县城规模最大的酒店。2003年建成的徐霞客大道北侧商业用房,采用仿古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马头墙,高3~5层,总建筑面积27050平方米。其中兴宁南路西侧建筑面积13900平方米,为酒店、娱乐、休闲用途;兴宁南路东侧建筑面积13150平方米,为商住综合、文化展览用房。2006年建成的龙珠大厦商城,为商住综合建筑,1~3层商场,建筑面积26876平方米;4~30层住宅,建筑面积58746平方米。商业用房除单位建设外,居民临街房屋大都建造为底层商用,二层以上为住宅。2008年,县城主要金融与商业用房建筑面积共计40.71万平方米。
  交通用房
  县汽车客运总站 位于兴宁中路129号,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其中车站广场和停车场面积1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9平方米,其中主站房2972平方米,为框架结构,内设候车大厅、售票厅、行李托运厅;5层综合楼1517平方米,为框混结构,内设办公室、餐厅、商店。1995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
  汽车客运东站 位于正学东路与华山南路的交接处,占地面积31267平方米,建有站务用房168平方米,停车棚300平方米,其他棚屋384平方米,室外混凝土停车场4670平方米。2001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
  汽车客运西站 位于山河路东、车河路南侧。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混凝土场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有停车棚896平方米;办公及商业用房384平方米,于2000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
  文化、体育用房
  1986年年底,县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有新华书店、剧院、电影院、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站、电视转播台、游乐场和灯光篮球场等;共计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县城新建的主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有新华书店、越剧团暨小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潘天寿艺术中心、十里红妆民俗馆、广播电视大楼和体育中心(含体育馆、游泳馆、有环形塑胶跑道和足球场等标准田径场)。截至2008年,共计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福利等用房
  1986年年底,县城有人民医院、城关医院、妇幼保健所、中医院和卫生防疫站等医疗卫生机构用房,建筑面积共计2.98万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年底,上述这些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都得到了扩大。其中人民医院改名为第一医院,于1998年从桃源南路迁址桃源中路,新址占地95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是旧址的4倍左右。城关医院于1999年从西大街迁进桃源南路原人民医院旧址,并对原院房进行了翻新扩建,建筑面积达10200平方米;西大街旧址仍为城关医院分院。卫生防疫站改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址至塔山路,1988年之后,先后扩建了办公楼,建筑面积3816平方米。县妇幼保健所于1994年从环南东路迁址于兴宁中路,分两次进行扩建,至2003年,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并更名为县妇幼保健院。
  地处桃源街道的冠庄医院,占地1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2003年11月建成。地处松竹路的天童骨伤医院,占地2.4亩,建筑面积2396平方米,1994年建成,2005年进行扩建。2008年,县城主要医疗、卫生用房建筑面积共计8.51万平方米。
  福利院 进入20世纪90年代,县城开始新建福利院。截至2008年,县城福利院建筑面积有19430平方米。其中闻裕顺福利院建筑面积2230平方米,社会综合福利院建筑面积17204平方米。
  殡仪馆1989年,在城关白峤岭脚建仅供守灵、悼念之用的殡仪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01年8月停用。2000年,在前黄村西南侧新建县殡仪馆,占地35466平方米,建筑面积5623平方米,由悼念厅、火化炉、休息室、行政楼、停车场等组成,2001年8月建成使用。
  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位于兴海南路,占地35亩,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5幢,3至7层,有培训大楼、康复中心、门诊、住院和辅助器械供应楼等建筑,于2007年8月竣工。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