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镇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村镇规划
分类号: TU984.255
页数: 3
页码: 309-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编制并实施了多项城镇和村庄规划。临港开发区总体规划定位为重要制造业基地和旅游基地;宁东工业新城总体规划以工业为主,融合居住、研发等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工业新城;西店镇、长街镇、岔路镇和前童镇总体规划明确了各自的城镇性质、职能、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调整了行政村布局,并规划了中心村和基层村的公共设施;城市规划区农居布点规划涉及117个村庄的拆迁和改造;前童大郑村村庄建设规划形成了“四片一带”的结构和“一环一横一纵”的路网格局;深甽镇清潭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旨在保护传统风貌和特色,促进村庄旅游发展。
关键词: 宁海县 城乡建设 区域规划

内容

宁海县临港开发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规划区范围为东至大佳何镇界,南至县城总体规划界线,西至西店镇界,北至西店镇及奉化市桐照镇界,包括强蛟镇全境及桥头胡北部地区,面积约76.28平方千米。规划性质是宁海县域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以海岛风光、滨海休闲旅游及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基地,宁海中心城区的工业、旅游卫星城。
  宁海县宁东工业新城总体规划 2003年编制,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规划用地范围北至力洋镇区、茶院乡驻地以北浅山区,南至沿海南线以南500米,西至71省道以西500米,东到力胡线以东500米。功能定位为以一、二类工业为主,融居住生活、研发培训、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的宁海县东部工业新城。规划用地范围的面积约40.98平方千米。
  西店镇总体规划 2007年8月批准实施,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分为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范围即西店镇行政管辖范围,面积约102平方千米,辖22个行政村;镇区西至甬台温铁路线,东南至铁江港,东北至望海公园,西北至山体,面积约24平方千米。城镇性质为浙江省中心镇,宁波南部生态型工业城镇。镇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近、远期分别为5.5万人和8.0万人,镇域实际居住人口8.3万人和10.5万人。镇域规划形成“一心两轴”的空间布局结构。镇区规划形成“一心二区,东居西工,山海成一体”的规划结构。
  长街镇总体规划 2007年8月批准实施,规划基础年2005年,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规划分为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范围即长街镇行政管辖范围,面积约272.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42个行政村;镇区西至香花山,南至大湖村,北至旗头山东至规划道路东一路,面积约450公顷。城镇性质为宁波东部和三门湾北岸的中心镇,宁海发展的重要储备区。主要职能为集现代农业、特色工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海城镇。人口规模近、远期分别为镇区人口1.8万人、3.5万人,镇域人口6.8万人、7万人。镇域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镇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的规划结构。
  岔路镇总体规划 2007年8月批准实施,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分为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范围即岔路镇行政管辖范围,面积约108.4平方千米;镇区西至甬台温高速公路,东南至白溪和规划道路,北至镇域行政界线,面积5.2平方千米。城镇性质为宁波市中心镇,宁海县西南部中心,以现代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城镇。城镇职能为宁波市水源地,宁海县西南部山林经济基地,宁海县西南部交通枢纽,全县生态涵养区。人口规模近、远期分别为镇区实际居住人口1.1万人、2.1万人,镇域常住人口3.0万人、3.6万人。镇域规划形成“一心两轴”的T形空间布局结构。镇区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三区”。“三区”指中部的生活居住区和南北两片工业区。
  前童镇总体规划 2007年8月批准实施,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分为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即前童镇的行政管辖范围,面积68.77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镇区西至上溪村,西北至甬临线,南至白溪,东至官地村,北至栅下村、严家村,总面积约8平方千米。城镇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浙东民俗旅游基地,宁波市特色休闲重点镇。城镇职能为发展旅游,包括古镇文化景观游、生态景观游、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等,镇区以旅游集散服务功能为主,以工业、商贸为辅。人口规模近、远期分别为镇区实际居住人口1.0万人、1.8万人,镇域常住人口2.8万人、3.5万人。镇域规划形成“一带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带即岔路—前童发展带,三片即北片梁皇山,中片规划镇区,南片白溪以南。镇区规划结构为“一核两轴三区”“一核”即前童古镇,两轴即沿北大街和府前路的前童东西向生活轴线,沿梁皇路和鹿山路的产业联系和旅游轴线,三区即北为生活新区,西为镇西(省道边)工业区,南(古镇至白溪)为旅游发展区。
  宁海县县域村庄布点规划调整 2004年批准实施,2006年进行调整。全县有行政村807个,按照“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布局结构进行村庄布点规划。2008年调整后行政村为369个。规划基层村一般不设公共设施,中心村规划设置包括行政办公、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市政设施等。
  宁海县城市规划区农居布点规划 2004年1月批准实施。规划范围为89.87平方千米的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共涉及117个村庄,6.8万农村人口。老城区内的11个村庄,统一纳入旧城改造范畴。必须拆迁安置的村庄共29个,指与总体规划用地性质不相一致以及与城市建设目标不相符的村庄。允许就地改造的村庄77个,指与总体规划用地相兼容、对城市建设、城市景观环境矛盾不大的村庄,包括城市规划区周边的村庄。
  前童大郑村村庄建设规划 2005年4月批准实施。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660人,建设用地规模7公顷。规划形成“四片一带”的结构,四片为公建区、保留梳理区、拆迁新建区、中心绿地区,一带指河滨绿带。规划道路交通形成“一环一横一纵”的路网格局。
  深甽镇清潭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2006年编制,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500人,建设用地规模22.1公顷。规划目标,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引导村庄由单一的居住向旅游、商业、居住的混合体发展;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传统风貌等,继承并延续传统特色;改善居住环境,保护人文景观,促进村庄旅游发展;营造宁波市郊休闲文化游览场所,再现古村遗风,打造体验传统乡村生活,猎奇觅趣的休闲胜地。规划已通过技术会审并上报市规划局,至今未审批。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