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石油、煤炭、燃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6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石油、煤炭、燃气
分类号: F426.2
页数: 4
页码: 282-285
摘要: 本文回顾了宁海县能源销售的发展历程,包括石油成品油、煤炭和燃气的销售情况。从1987年至2008年,各类能源销售量均有大幅增长,特别是汽油、柴油和煤炭的销售量分别增长了19倍、11.7倍和1.74倍。石油成品油的经营逐渐融入市场,中石化成为主要供应单位。煤炭销售经历了从计划供应到市场决定的转变,国华电厂的投产使得煤炭消耗量剧增。液化石油气在宁海县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天然气管道建设也逐步推进,2008年铺设管道33.43千米,销气量7108吨。
关键词: 宁海县 经济效益 能源销售

内容

1987年,汽油、柴油、煤炭销售量分别是2600吨、7773吨、112889吨。随着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建筑业的发展,各类机械、车辆增多,城市农村燃料随之变化,燃油、煤炭、燃气等能源的消耗量剧增。2008年汽油、柴油、煤炭销售量分别是52225吨、99102吨、197000吨,(不包括国华电厂590.8万吨)。2008年汽油、柴油、煤炭销售量分别是1987年的19倍、11.7倍和1.74倍。液化气日益普及,天然气管道开始建设。2008年,铺设管道33.43千米,销气量7108吨。
  第一节 石油成品油
  1978年县商业局组建宁海县燃料公司,经营石油、煤炭。1985年9月,分设县石油公司(专营成品油)和县燃料公司(经营煤炭)。1993年4月,县石油公司更名县石油总公司。1996年4月,县石油总公司转由县商业集团公司主管。1998年6月,划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石油成品油经营融入市场,中石化成为宁海县石油供应市场的主体单位。2005年5月,宁海中石化公司,又分为中石化宁海支公司(经营批发)和中石化BT宁海区域经营部(零售)。1980年按计划燃油定额供应,民用煤油,按人口持证购买;企事业单位,定量到户、包干使用、一年一定、分季安排、按月供应。全年国家分配宁海县汽油2500吨、柴油6000吨、煤油600吨;“调剂油”实行议购。农用柴油计划价每吨525元,议价为1600元,价格差3倍多。
  1987年全县按计划销售汽油2600吨、柴油7773吨,煤油615吨、润滑油518吨,合计11506吨。此后10年间,除煤油外,销售量平稳上升。1997年销售汽油5280吨,柴油11585吨,煤油222吨,润滑油820吨,合计17907吨,分别是1987年的2倍、1.5倍、0.4倍、1.6倍、1.6倍。2007年汽油销售70132吨,柴油138470吨,煤油3048吨,润滑油1950吨,四大成品油总销量213600吨,分别是1987年的18.56倍、26.97倍、17.81倍、4.96倍、3.76倍。
  2008年宁海县域内销售成品油的有58家,其中加油站33家,加油点25处。全县共有各类储油罐161个。其中2000立方米以上大罐3个,100立方米~600立方米罐21个,50立方米~90立方米罐74个,50立方米罐63个。分别为汽油罐61个,容积6122立方米;柴油罐96个,容积
  15024立方米;煤油罐4个,容积104立方米。2007年共销售四大成品油211650吨,分别为:中石油4家10892吨;中石化26家155742吨(其中批发8家91641吨、零售18家64101吨);个体企业28家45016吨。按成品油品种,分别是汽油33家70130吨,柴油58家138470吨,煤油7家3048吨。此外,多家销售润滑油1950吨。2008年销售汽油52225吨、柴油99102吨。
  第二节 煤炭
  1987年全县销售煤炭112889吨(其中计划统配煤55361吨、协作煤57528吨)、焦炭2098吨。居民生活用煤17836吨,占销售量15.8%。居民用煤,按季定量,每人45公斤;服务业和企事业机关食堂用煤45713吨,按审批计划供应煤块、煤球或煤饼,煤饼售价每公斤0.13元;工业用煤45373吨,按县计划委员会下达生产企业的指标供应,其中县属工业占27.4%,乡镇企业占72.6%。统销煤不足部分,从外地自行采购协作煤弥补。1988年宁海县与陕西神木县签署用煤意向书,向山东枣庄市组织煤炭1400吨。1991年全县销售煤炭140265吨,焦炭2192吨。计划统配煤占销售量的9.8%,煤饼售价提高到每公斤0.22元,工业用煤大户自行外购。1992年计划取消,煤价由市场决定。是年,全县销售煤炭183618吨、焦炭2605吨。城区居民和部分镇乡居民使用液化气,生活用煤仅占2.5%。1994年民营企业开始经营煤炭。1995年县燃料公司与多家用煤大户确立供需业务关系,送货上门。1996年煤炭经营体制改革后,国有煤场和公司转为民营企业,是年销售煤炭111885吨、焦炭2894吨。供应发电厂用煤46000吨。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耗煤总量150625吨,是燃料公司销售总量10.4万吨的1.5倍;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耗煤总量218008吨,是燃料公司销售总量的1.7倍;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耗煤总量258115吨,是燃料公司销售总量的1.3倍;2006年下半年,国华电厂开始发电,用煤量剧增,是年规模以上企业耗煤达3356160吨,是燃料公司销售总量的18.9倍。截至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耗煤总量6095737吨,是燃料公司销售总量的39.1倍。是年,经营煤炭业务的有12家公司。其中,国有1家,为县燃料有限公司;民营11家,分别为财运、如意、金山(燃料)、恒源(橡塑燃料)、华能(建材)、金梅(燃料)、恒德、吉鹏、恒发、恒鑫和新建等煤炭有限公司。2008年新建煤炭有限公司歇业,其他11家公司照常营业,销售19.7万吨(不包括国华宁海电厂的售煤量)。国华电厂耗煤500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耗煤总量的95%。
  第三节 燃气
  液化石油气 1978年,宁海县阀门厂从国家建设委员会批来50只钢瓶,从上海充罐液化石油气,引进铸铁灶具,宁海居民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此后,企业及个人从浙江省煤气公司和杭州、上海、江西煤气公司及浙江炼油厂等单位组织计划外气源,供给有关用户。用气范围从城关逐渐延伸到乡村。
  1988年4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城关筹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1990年10月,建宁海县国有煤气公司,翌年4月营业,属全民性质企业,注册资金277万元。部分建设资金为个人集资,计150万元,3890户。可储备液化石油气300立方米,槽车3辆,吨位20.5吨。年供气量2000吨,用户2万户。1999年转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更名为宁海县华山煤气有限公司,2003年迁址城西山河岭。
  2003年成立宁海县燃气管理站,对全县液化石油气实行统一管理、储配。下辖8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分布于城区、西店、长街、力洋和岔路。从业人员600人(包括三轮车上门服务人员),并在跃龙街道设置罐气点(代办)8处。全县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量1475立方米。日均销气量19吨,年销气量7000吨,2007年液化石油气用户8万户。主要气源来自镇海炼化分公司和宁波兴光集团公司。2008年,液化石油气销量7108吨。
  天然气管道建设 2005年12月,县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资组建国有独资金桥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是年,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心气源站建设和城市天然气主干网铺设投资2.5亿元。2006年11月兴海家园小区液化石油气置换点火通气。2007年5月主干管网工程投入建设。位于桃源街道大金自然村的城市中心气源站(以下简称大金气源站)动工,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桃源北路、兴宁路、中山路、跃龙路、纺织西路、环城西路、华山南路、兴海路、科技大道完成主干管网铺设,计18.13千米。2008年,华山北路、东郊路、气象路、竹泉路、怡惠路等主干管网铺设,计15.3千米。是年,天然气管道用户6000户。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