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效益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1
页码: 2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国华宁海电厂是宁海县及浙江省的重点工程,2006年至2008年间发电量与产值逐年增长,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高,回收期短,对宁海县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宁电工程形成了“煤—电—粉煤灰—水泥”和“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两条循环产业链,吸引了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工程建设期间带动了当地多个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
关键词: 宁海县 经济效益 宁电工程

内容

国华宁海电厂是宁海县首个百亿元工程,又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元重点工程之一。2006年该厂部分机组投产发电量达65亿千瓦时,产值22.24亿元;2007年发电量为141.7亿千瓦时,产值48.46亿元。2008年发电量150.4亿千瓦时,产值53.11亿元,利税14.38亿元,其中利润8.88亿元。
  经测算,在还贷期间含程上网电价为0.321元/千瓦时的情况下,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8.65%,投资回收期12年零4个月。宁电项目有较强的竞争力,较好的经济效益。宁电工程使宁海县经济总量扩大,发展后劲增加,经济机构优化,产业升级。宁电一、二期工程带来180亿元的投资,使全县几年来投资率保持在40%以上。2006年一期工程使县GDP增长7.9个百分点,使县财政每年增收7亿元。宁电与地方政府联手,强化了“外源”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宁电循环产业链:“煤—电—粉煤灰—水泥”循环产业链,将煤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运至水泥厂做原料,每年增收1000多万元;“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循环产业链,将脱硫后产生的石膏运至纸面石膏企业做原料,每年增加工业产值2.1亿元。宁电一、二期的投产吸引了海螺水泥、北新建材等众多下游企业,发挥了“羊群效应”,形成了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建设期间集聚了200多支施工队伍,各类工程师、技工近万人。工程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村旅游业、运输业、建材业、房屋租赁业、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使当地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