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4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电力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14
页码: 265-2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年宁海县实现村村通电,1998年被命名为“农村电气化县”。至2008年年底,宁海县电力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包括建成大容量火力发电厂、多座小水电站并网发电,以及各级变电所和电网线路的全面建设。全县电力供应充足,供电量和用电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年人均综合用电量也显著提升。
关键词: 宁海县 电力工业 能源发展

内容

1991年宁海县实现村村通电。1998年2月宁海县被电力工业部命名为“农村电气化县”。2008年年底,宁海县建成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38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共3.544万千瓦并网发电;500千伏变电所1座,容量15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所2座,总容量54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所7座,总容量47.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所14座,总容量18.88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25条,204.62千米;10千伏线路138条,1864.5千米。最高负荷31.23万千瓦,供电量16.30亿千瓦时,用电量16.32亿千瓦时,年人均综合用电量2716千瓦时。
  第一节 供电
  供电区域
  城关 1973年3月,设立城关供电站。1993年,组建城关供电所,所置跃龙街道。2008年,城关供电所有用户35500户,其中35千伏用户2户,10千伏用户393户,低压用户35105户;10千伏线路25条,总长度104.54千米;低压线路375.6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684台,容量179675千伏安;年供电量26490.66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16.25%。
  宁西 辖区内有科技工业区块和新兴工业区块。1993年2月,由黄坛、一市、岔路三个供电所合并组建宁西供电所,所置跃龙街道。2008年,辖区内用电户82597户,其中35千伏1户,10千伏1234户,低压81362户;10千伏线路55条,总长度786.47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2096台,容量352269千伏安;年供电量60006.50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36.81%。
  宁东 该区为县内主要粮、棉产区。1993年2月,由长街、力洋2个供电所合并组建宁东供电所,所置力洋镇。1997年6月,象山县岭南乡的电力供应划归象山县。2008年,辖区内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35千伏变电所2座;用电户50829户,其中10千伏用户402户,低压50427户;10千伏线路16条,总长度443.74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824台,容量87271千伏安;年供电量13287.10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8.15%。
  宁北 1973年,设立桥头胡、西店供电站,1990年12月,增设深甽供电所。1993年2月由桥头胡、深甽、西店3个供电所合并组建宁北供电所,所置梅林街道。1998年9月,深甽镇马岙片由新昌县划归宁海县供电。2008年,辖区内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35千伏变电所1座,用电户48979户,其中35千伏1户,10千伏556户,低压48422户;10千伏线路27条,总长度386.06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977台,容量137453千伏安;年供电量31547.84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19.35%。
  西店 1997年1月,单独设立西店供电所,所置西店镇。是年,该镇供电量为4264.20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12.29%。2008年,辖区内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用电户24460户,其中10千伏用户395户,低压24065户;10千伏线路15条,总长度143.68千米;配电变压器613台,容量110358千伏安;年供电量22853.20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14.02%。
  供电构成1972年宁海县并入华东电网,以网供电量为主,小水电、小火电和自备发电辅之。
  2008年,全县有并网小水电站38座,装机56台,容量35440千瓦。
  1993年9月3日,宁海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又称宁海热电厂,有13家单位和企业参股。装机容量为2台15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号发电机组于1995年7月并网发电。2号发电机组于1996年7月并网发电。1995—2006年上网电量为15.57亿千瓦时,2007—2008年上网电量为219.20万千瓦时,2月,该电厂停发。
  2008年,全县有自备发电用户787家,装机容量118161千瓦。其中装机容量在1000千瓦以上的有10家,容量16904千瓦。
  调度自动化建设1994年年初,调度自动化,选用宁波天明电子有限公司的TM-950分布式电网监控系统,由调度主站系统、通道和厂站系统三部分组成。是年6月35千伏城东变和城西变投入使用。1995年9月,系统更新为TM-2000,处理11个厂站的信息。2001年,35千伏城东、城西、黄坛、一市变电所实行无人值班。2003年3月,全县9座35千伏公用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
  第二节 用电
  1987年宁海县用电量13287.68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242千瓦时。1997年,用电量35147.41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610千瓦时。2000年用电量51821.15万千瓦时。2007年经浙江省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考评验收组考评验收合格,宁海县为“新农村电气化县”。2008年用电量163168.07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2716千瓦时。
  用电平衡 1995年宁海县用电量31944万千瓦时,分到统配电量5600万千瓦时,当年用电缺口26344万千瓦时,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1996年及以后几年以节约用电、集资办电、购买用电权、认购电力债券和合资自备发电机组等措施,解决电力紧张问题。2003年,各企业购置自备发电机组,维持正常生产。2004年,电力部门采用“停三供三”的措施,拉闸限电7580条次,以维持电网安全运行。2005年,省内新的发电机组投产,向外省(市)增购电量,采取避峰、错峰、限电等有序用电方案。当年拉闸限电2787条次。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四川地震,夏季电源性缺电问题再次凸显。是年夏季,发生拉闸限电117条次。
  工业用电 1996年全县工业用电量达20376.96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57%。其中纺织业用电3417.23万千瓦时;金属制品业用电量2240.53万千瓦时。尔后,工业用电量以年均17.54%的速度递增。2008年全县工业用电户14647户,装置容量623425千瓦,年用电量117407.22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71.95%,年用电量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16.26%,交通运输、电气、电子、制造业占12.53%,设备制造业占6.21%。
  第三节 电力管理
  1984年4月,成立宁海县供电局。2007年7月供电局职能科室有办公室、生技科、营销科、财务科、安全监察科、基建科、人力资源科、政工科、工会。二级机构有调度所、科技信息中心、变电运行工区、修试工区、城区供电所、宁西供电所、宁东供电所、宁北供电所、西店供电所、车队、电费账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供电局所属雁苍山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电力设备的施工。2008年年底,全局共有职工787人,其中全民职工244人(技术管理人员19人、专业管理人员70人、技能人员144人、其他人员7人),农村电工378人,劳务派遣人员165人。
  计划管理 宁海县供电局于1985年编制《宁海县“七五”电力发展规划》;1990年编制《宁海县“八五”电力建设规划》。是年10月,《宁海县“八五”电力发展滚动调整及“九五”电力规划设想》。2004年编制《宁海县电力发展“十五”规划及“十一五”预测(初稿)》。2008年编制《宁海县电力设施布局规划》。
  三电管理 1978年1月成立县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群众办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三电办。1984—1989年,集资办电资金2900万元,认购电力建设债券65.25万元。1992年认购电力企业债券90万元。1985—1993年购买用电权资金1200万元。与镇海电厂、溪口蓄能电站、镇海燃气轮机合资合作办电资金2165万元。投资宁海热电厂工程与建设2100万元。1984—1996年宁海县投入集资办电资金共计8520.25万元,到位集资电量13.45亿千瓦时。2004年4月,成立县三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有序用电办公室。是年6月,成立县三电协调领导小组。
  线损管理 1977年,开展用电普查,采取及时抄表、更换表计、改善电网结构、经济合理调度等措施减少线损。1987年11月,开展反窃电专项整治。查获窃电、违章用电46起,追回被窃电量11.69万千瓦时,追补电费57153.65元,收取罚金8980.63元。1999年10月建立用电稽查队。1999—2004年共查处窃电用户42户,违章708户,追补电量238.67万千瓦时,电费168.90万元,违约金215.25万元,治安拘留2名,刑事拘留1名。2008年线损率为6.85%。
  电价管理 1997—1999年,宁海县电价构成,有国家统配电价、加工电价(议价)、集资电价以及各类附加等20多种。其中除中央规定随电费征收的附加费外,浙江省确定随电费代收的有水利建设资金、新安江水库建设移民费、山区基金、扶贫基金。1998年代收本县海塘建设资金(时限一年)。2006年1月全省实行统一销售电价。
  安全管理 1989年供电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配专职安全员。2000年成立安保科,各生产班组配兼职安全员。2002年10月进行“安全评价”工作。2003年9月宁波电业局验收合格。2005年,开展“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安全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安全文化主题活动。1989年至1995年9月,宁海县供电局最高连续累计安全生产日达2361天。2003年至2008年12月,累计安全生产日1947天。
  财务管理 1987年宁海县供电局与宁波电业局签订利润承包责任合同,实现利润116.96万元。1995年8月,获全省工业最佳经济效益证书。自1994年1月,实施新的财务会计制度。1999年省电力公司对宁海县供电局实行代管,原电力资产隶属关系不变,趸售政策不变,纳税体制不变。2008年宁海县供电局利润208.09万元。
  电力服务 1988年7月30日特大洪灾,造成10千伏线路停电24条。全局职工日夜抢修被毁供电设施,用6天时间,恢复供电。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7·30”洪灾抢险救灾先进集体。1993年农村照明电价每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025元,减轻农民负担113.58万元。1999—2001年,投入资金1.276亿元,实施城网改造、农网改造、城乡同网同价工程。2003年全县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2001年推出首问责任制、设立服务联系卡、开通“95598”供电服务电话等,实施“一口对外”和“一条龙服务”机制。2006年11月,宁海县供电局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称号。2008年1月26日,遭受冰雪袭击,全县123个自然村、4600户用户断电,10千伏线路倒杆89基,低压线路倒杆、断杆114处,受损线路54千米。供电局春节不放假、全力抗冰雪。从2008年1月28日至2月10日,仅用12天时间,恢复供电。
  第四节 电网建设
  0.38/0.22千伏电网 1985—1996年,建成农村用电标准村、合格村285个。1999—2006年,全县农网改造(35千伏及以下)共投入资金1.09亿元,完成网改村683个。2007年实现了新农村电气化县。2008年,全县农网改造380伏线路2531.6千米(其中电缆线路177.20千米),220伏线路1854.4千米。
  10千伏电网 截至1986年,全县完成715千米二线一地改三线工作,10千伏电网实行三线制运行。1996年,新架及改造10千伏线路811千米,改造配电变压器659台,更新高能耗配电变压器428台,新装配电变压器1867台。2008年,有10千伏线路138条,计1864.50千米,其中架空裸导线1657.30千米,架空绝缘导线296.40千米,绝缘化率15.17%,电缆207.20千米,电缆化率12.5%;有10千伏环网站24座,柱上真空断路器526台,可环网线路83条;有配电变压器5194台,总容量89.95万千伏安。
  35千伏电网 2008年年底,宁海县公用变电所8座。长街变电所建于1976年7月,2004年主变压器容量2×80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6回。岔路变电所建于1980年7月,1996年因新建高速公路,迁建新址,2001年,主变压器容量2×80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6回。城西变电所建于1992年,2003年主变压器容量2×125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8回。深甽变电所建于1989年9月,2002年主变压器容量2×160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7回。黄坛变电所建于1999年12月,2008年主变压器容量2×125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8回。一市变电所建于1997年12月,2005年主变压器容量2×80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1回,10千伏出线3回。明港变电所建于2001年,2007年主变压器容量2×5000千伏安,35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4回。强蛟临时箱变建于2007年6月,主变压器容量12500千伏安1台。此外有用户专用变电所6座,分别为棉一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2×1600千伏安;棉二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1600+1000千伏安;宏通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5000千伏安;国浙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8000千伏安;海螺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12500千伏安;宁兴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2×2500千伏安。
  110千伏电网 2008年年底,宁海县公用变电所7座。梅林变电所于1972年7月建成,2004年8月原地重建,主变压器容量2×31500千伏安,110千伏进线2回,35千伏出线4回,10千伏出线10回。力洋变电所建于1995年11月,2007年5月主变压器容量为31500+40000千伏安,110千伏进线2回,35千伏出线3回,10千伏出线6回。桃源变电所建于2001年9月,2003年7月,主变压器容量2×40000千伏安,110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20回。西店变电所建于2001年11月,2005年6月,主变压器容量31500+40000千伏安。110千伏进线2回,35千伏出线1回,10千伏出线13回。黄墩变电所建于2004年1月,主变压器容量40000千伏安1台,110千伏进线1回,35千伏出线2回,10千伏出线1l回。兴海变电所建于2005年5月。2008年主变压器容量2×50000千伏安,110千伏进线2回,10千伏出线15回。竹口变电所建于2005年10月,主变压器容量50000千伏安,110千伏进线1回,35千伏出线2回,10千伏出线9回。
  220千伏电网 1992年9月建成跃龙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15万千伏安1台。2000年12月新增2号主变压器容量15万千伏安,2008年增为2×18万千伏安。2007年4月建成雁苍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18万千伏安。
  500千伏电网 2005年县境内共建成8条500千伏线路。同年8月建成宁海变电所,一期主变压器75万千伏安1组,500千伏出线8回,220千伏出线5回,2007年8月新增2号主变压器75万千伏安1组,220千伏出线2回。
  第五节 节能降耗
  1987年,列入原材料、燃料考核的企业56家,节电319万千瓦时,节煤5965吨,节油522吨,回收煤渣9444吨。1990—1995年更新高能耗风机、水泵、炉窑183台2654千瓦,变压器296台18450千伏安,万元工业产值电耗逐年降低,节电1923万千瓦时。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1吨标准煤。
  2006年用于企业节能、清洁生产等项目的补助和奖励专项资金300万元。国华宁海电厂一期工程投产,全年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耗1620804.94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519.9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64吨标准煤。宁波豹王电池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改造,年节电34.3万千瓦时,节水5500吨,节约各种原材料20余吨,减排烟气6.6万立方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84吨标准煤。实施清洁生产方案330个,投入资金5976万元,节电639.33万千瓦时,节煤4043吨,节水48.88万吨,节蒸汽1.91万吨,节燃料油26.7吨,节约原材料760余吨,减少废水排放45.55万吨,减少固体废料排放1107.9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212.97万元。有32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1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创造省、市级绿色工厂企业8家。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和宁波吉德电器有限公司评为2007年度“宁波市节能先进企业”。
  2008年,关闭小造纸企业2家、铝氧化企业4家、铸钢企业5家;对18家铸钢企业作出限期治理决定,9家电镀企业依法实施断电,13家专业电镀企业搬迁至电镀城。关、停未并网柴油发电机组1.27万千瓦;淘汰小锅炉37台150蒸吨,减少能源消耗9.28万吨标准煤。宁海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采用预粉磨技术和冷却水循环利用,吨水泥粉磨电耗从40千瓦时/吨下降到30千瓦时/吨,年节电2200万千瓦时,节水156万吨。国华宁海电厂的能量系统优化综合改造和重啤大梁山公司的二次蒸汽回收利用综合改造项目被省节能办评为“浙江省节能优秀示范项目”,年节能量达8万吨标准煤。商贸服务业年节约标准煤1500余吨。建筑交通业实施节能建筑项目39个,交通领域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期比例下降5%;教育系统完成37所学校推广节能灯,计2万盏(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灯具、风力发电系统和风光互补灯具,LED灯泡和日光灯、煤粉化节能设备等新产品开发,节能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是年,兑现节能专项资金418.2万元。1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累计通过验收企业34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915个,投入资金1.78亿元,年节能量7.18万吨标准煤,年减排废水和固体废物79.74万吨,产生年直接经济效益1.32亿元。浙江省绿色企业1家,累计省级绿色企业4家;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工厂3家,累计创建市级绿色工厂8家。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