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路
分类号: F552.755
页数: 4
页码: 247-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境西南处三门湾畔,东接象山港尾,拥有多处港湾和岛屿,内陆有55条溪流注入海中。历史上设有多个渡口,至2008年后保留6处渡口,其中部分渡口已改为汽轮渡。现存渡口包括中央山岛渡、横山渡、李家渡、岳井渡和大周渡。宁海还有松岙至台宁航线和胡陈港至三门县健跳航线。自1987年以来,宁海修建了多个码头,包括强蛟码头、横山码头、国华宁海电厂卸煤码头和磨盘山码头等。沿海港区设有6座航标。
关键词: 宁海县 交通设施 水路

内容

县境西南处于三门湾畔,东接象山港尾。三门湾环抱宁海东南长街、力洋、茶院、越溪、一市等5个镇乡,自东向西,分布着岳井洋、胡陈港、力洋港、白峤港、旗门港与青山港;象山港尾有铁江港、黄墩港,将西店、梅林、强蛟、桥头胡、大佳何等5个镇乡摆布成“山”字形。两处港湾海岸线蜿蜒曲折,海域内分布着44个岛屿,内陆有55条溪流注入海中。
  渡口
  宁海境内港湾水道纵横,溪流密布。为出行方便,设有大小渡口40余处,其中置渡船的渡口32处。1987年前撤渡15处,2008年前又撤渡13处。2008年后保留6处,其中1处渡口改为汽轮渡,现属宁海县管辖的有3处、象山县管辖的1处、三门县管辖的1处。
  1987年前撤渡13处
  上金渡、岩下渡、双港渡、山前渡、亭头渡、亭头下义渡、三岔渡、凫溪渡、洞下渡、毛屿渡、桐洲渡、龟屿头渡、黄墩渡。
  2008年前撤渡13处
  铁江渡 曾名“宏伟渡”,设置年月无考。象山港北分支,横渡铁江,往返于西店与强蛟镇加爵科村之间,渡运距离3.6千米。1972年改为机动船,定额限载33人,日渡运量约60人次。1989年12月,涨家溪至强蛟码头公路通车,1990年渡废。
  峡山渡 亦称“双港渡”,设置年月无考。往返于峡山与大佳何镇双港埠之间,水域宽约3.4千米。1975年改为机动船,定额限载20人。1981年改为80客位的航船,日渡运量约120人次。1992年撤渡。
  薛岙渡 又名砂碕渡,设于宋代。往返于薛岙村与大佳何镇溪下王村茅山道头之间,横渡黄墩港,水域宽约3.6千米。1974年改为机动船,定额限载35人,1995年改建一艘40座钢质机动船。由于乘客不多,1999年撤渡。
  岩陡渡 又名沙头渡,设于宋代。往返于跃龙街道港头村与跃龙街道蒲岙村之间,水域宽80米,置限载定额17人木船1艘,日渡运量约50人次。1998年,水车至蒲岙扶贫公路通车,撤渡。
  牵〓渡 力洋镇东山村,水域宽约80米,1966年专为力洋、东山、双屿等村民至对岸耕耘增设,木质舢舨船1艘,载客3人~5人。2006年建成简易桥,渡废。(牵渡:无渡工,船上绳索系两岸,凭渡客牵引绳索与船一起抵对岸故名)。
  新城渡 1990年1月增设,横渡胡陈港,往返于长街镇新城埠与力洋镇海头埠之间,渡运距离约3.00千米。1996年撤渡。
  黄公渡 设于宋代,横渡胡陈港,北靠胡陈乡下张屿头(盛宁公路),南至半山埠,水域宽约80米,日渡运量约80人次。1990年,黄公渡桥建成,撤渡。
  梅岙渡 横渡白峤港,往返于梅岙村与红旗塘之间,1975年专为村民过港耕耘而设,渡距为150米。1989年撤渡。
  沥头渡 设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横渡胡陈港,往返于长街镇沥头与力洋镇洞门之间,渡运距离1000余米,1991年购置钢质“三防”渡船1艘,日渡运量约150人次。2003年,胡陈港大桥建成,撤渡。
  大青渡 也称小青渡,设置年月无考,横渡胡陈港,往返于长街镇大青村与力洋镇小青村之间,渡运距离850米,1991年购置钢质“三防”渡船1艘,核定限载25人,日渡运量250人次。2003年,胡陈港大桥建成,废渡。
  伍家屿渡 又名遮口山渡,设置年月无考。横渡车岙港,往返于伍家屿与新塘缺之间,水域宽约200米。1999年,车岙港大桥建成,废渡。
  燕楼山渡 往返于力洋镇燕楼山村与长街镇沥头村之间,渡运距离5.500千米,年渡运量0.2万人次,设置年月无考,1992年9月,新建1艘25客位的钢质机动渡船,替代木质渡船。2003年,胡陈港大桥建成,废渡。
  柴溪渡 横渡象山港,往返于强蛟镇峡山村与象山县柴溪之间,渡运距离8千米。先前为木帆渡船,1980年改为限乘35人的机动船,每日往返一次。该渡由象山县柴溪村经营,象山县管理。1994年撤渡。
  现存渡口5处
  中央山岛渡 农业部直属中央山岛动物隔离饲养场自备轮渡船,往返于峡山与中央山岛之间,水域宽约5.5千米。1982年10月,置机动船1艘45客位,专供场员往返及生活补给渡运。
  横山渡 往返于峡山、横山岛、中央山岛、白石岛之间,渡运距离9.3千米,年渡运量0.3万人次。以往上岛作业的农渔民,都是乘舢舨、渔船往返。20世纪80年代后,旅游业的兴起,上岛游客越来越多,为确保游客安全,1993年10月,建造钢质40客位机动船1艘投入渡运。2000年9月,又建18座玻璃钢船1艘,投入使用。2003年4月,再建16座玻璃钢船1艘投入运营。
  李家渡 又名英山渡,横渡白礁水道(岳井洋),往返于长街镇岳井李家与象山县大塘乡英山之间,渡运距离1.5千米。原有木帆渡船2艘过往,后改为机动船,现为汽轮渡。该渡由象山县英山村经营,象山县管理。
  岳井渡 又名王家渡,设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横渡白礁水道(岳井洋),往返于长街镇岳井村与长街镇隔洋塘村之间,渡运距离1.3千米。1978年改为机动渡船,定额限载40人。1990年建钢质60客位机动渡船1艘。1999年9月,提前3年更新机动渡船,又建1艘钢质60客位机动船。2007年8月,投入20客位6车渡船1艘,将岳井渡改造成汽轮渡,年渡运量约为1万人次。
  大周渡 又称小河塘渡,设渡历史无考。横渡旗门港,往返于一市镇小河塘村龙头埠与三门县葛岙乡大周村老鼠嘴之间,渡运距离300米。1990年改为6.5马力机动渡船,限载乘客15人。由三门县大周村经营,三门县管理。
  航线
  松岙至台宁航线 航程2.2海里。原称松岙渡,又称红卫渡、伍山汽轮渡。位于长街镇松岙村东宁松线K36+358处,横渡白礁水道(岳井洋),水域宽约3千米,往返于长街镇松岙与象山县台宁村之间。1987年,松岙村自建40客位木质机动渡船1艘,1990年又建相同渡船1艘,象山县台宁村添置个体经营相同机动船1艘,则此航线由3艘渡船经营。1998—1999年,经宁波市计委审核批复,在宁海松岙与象山台宁各建1座500吨级可容100客位4辆车的汽轮渡码头。2005年8月,宁海红大港埠有限公司购置1艘15车48客位的客滚轮投入运营,先前3艘渡船退役。自此,松岙渡改名为伍山汽轮渡,定正式航班,从渡口转为航线。
  胡陈港至三门县健跳航线 航程15.5海里。1983年开航,宁海、三门两县客轮对开,宁海方由宁海塘厂运输组的宁航1号85客位的木质客轮经营。1997年2月4日,塘厂运输组更名为明港镇客运公司。1997年6月6日又更名为宁海县风顺客运有限公司。1997年7月1日,客轮更新为80座钢质船舶。2002年6月6日改为50客位。后水运被便捷的陆路交通取代,2008年2月28日,省交通厅批复,撤销胡陈港至三门健跳航线,宁航一号客船停航。
  码头
  1987年境内有船舶停靠码头27处。1988年4月始,相继修建3000吨级的强蛟码头、500吨级的松岙汽轮渡码头、100吨级的峡山横山客运旅游码头。1991年,三门湾沿海有码头13处,象山港沿岸有码头15处。2000年以来,为国有浙江国华宁海发电厂配套,在宁海境内新建1座3.5万吨级卸煤码头、前沿配有2个3.5万吨级泊位,新建1座5万吨级卸煤码头泊位和2座3000吨级综合码头。2006年县属3000吨级的强蛟码头划归宁海强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重新在铁江港区新建1座5000吨级磨盘山散杂深水码头和1座3000吨级的磨盘山战备滚装码头。2007年,海螺水泥厂在强蛟码头外侧又新建1座5000吨级码头。
  强蛟码头 地处象山港区强蛟镇北端、黄墩港与铁江港的交汇处。1987年,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兴建500吨级码头,会审后改为兴建1000吨级码头,1989年又经宁波市计委批准扩建为3000吨级岸壁式码头。1988年动工兴建,1990年10月12日主体工程竣工。建成后的码头前沿长80米,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吞吐量32万吨,主体工程总造价258万元。1990—1998年,投资720万元,陆续建造候工楼、宿舍楼、辅助用房、堆货场及配置装卸设备、短驳机械等配套设施。1991年码头开始试运行。1993年9月2日,首次成功接纳1艘1000吨级货轮。同年10月27日,3800吨级的明州11号轮从连云港首航强蛟码头,28日正式开港。2006年6月,转让给海螺水泥厂。2007年,海螺水泥厂在强蛟码头外侧又新建1座5000吨级码头,预计2009年年底建成。
  横山码头 位于强蛟港区,横山岛西南原渡埠旧址。1999年,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投资130万元,在横山岛新建1座100吨级的旅游客运码头,2000年4月建成。
  国华宁海电厂卸煤码头 位于象山港区强蛟镇北端。距上海187海里,离黄骅港830海里;陆上交通距国道沈海高速宁海出口16.70千米,距宁波80千米,至杭州230千米,距宁海24千米,离强蛟镇1.5千米。
  2003年,国家计委批准新建国华宁海电厂。为解决发电厂一期4x600兆瓦工程,年需600万吨燃煤的海上运输进口,交通部批复建设3.5万吨级卸煤专用码头及前沿2个3.5万吨级泊位。2003年11月27日开工,码头工程于2005年5月5日竣工,2号泊位工程于2006年4月30日竣工,2006年11月20日全部投入使用。一期工程总投资4.75亿元。为解决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需燃煤410万吨,另新建一个5万吨级卸煤码头和一个3000吨级综合码头。2006年11月开工,2009年建成并实现双机投产。
  磨盘山码头 位于象山港区强蛟镇北端,距强蛟码头西南2.0千米处。由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前沿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和3000吨级战备滚装泊位组成。主体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总投资2.35亿元,预计于2009年年底完工。
  航标
  沿海港区有航标6座,其中狗山南嘴灯桩、铁砂暗礁灯浮、野猪礁立标、沙背灯浮等4座分布在象山港区,双礁灯桩、大礁(头礁)灯桩等2座分布在三门湾区。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