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3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路
分类号: U41
页数: 16
页码: 229-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海的公路建设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分别是70-80年代的山区公路建设、90年代的扶贫公路建设以及2001-2006年的新农村公路建设。至2008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01千米,包括489座桥梁和7座隧道,同时设有多个车站和停靠站。其中,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是重要的国道主干线,全长50.92千米,于2001年底竣工通车。
关键词: 宁海县 交通设施 公路

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海的公路建设经历了三个时期:70—80年代重点建设山区公路,1986年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457.07千米,实现了乡乡通公路;90年代突出扶贫公路建设,2000年年底公路总里程957.40千米,实现了全县行政村村村通公路;2001—2006年新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公路220千米,改建公路375千米,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及砼路面的目标。
  2008年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501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77.73千米;公路桥梁489座计长1672.68延米;公路隧道7座12道计长9875.330米;城区有站房的车站4个,公共汽车停靠站328个,各镇乡设立客运场站15个、港湾式停车站608个,货运车站51个。
  国道路线
  沈阳至海口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1996年立项时,称同三高速,即黑龙江大同至海南三亚。)G15系1988年交通部规划的“两纵两横”四条国道主干线之一,起自辽宁省沈阳市,经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至海南省海口市。其中,宁波市境内段起自杭州湾跨海大桥北端,止于宁海麻岙岭,长207.39千米。交通部于1996年11月13日批准立项,分期分段施工。
  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 北起西店箬帽岭,经西店镇、梅林街道、桃源街道、跃龙街道、黄坛镇、前童镇、岔路镇,南至桑洲镇麻岙岭新屋,长50.92千米,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沿海国道主干线。工程分冠庄至新屋、西店箬帽岭至冠庄两段,总投资24亿元,于1998年10月1日按山岭重丘高速公路标准测设施工,由土建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收费监控系统、隧道机电系统等组成。全段有沥青混凝土路面50.92千米,互通立交桥3座,桥梁99座计长5252.3延米,隧道4座8幅计长6163.8米,涵洞154道。沿途设宁海北(西店)、宁海、宁海南(岔路)3个收费站、梅林服务区和隧道管理所。2001年12月初竣工,16日全段通车。
  省道
  2008年年底,县境内有省道3条,总里程154.61千米。按公路等级分:一级公路60.96千米,二级公路23.45千米,三级公路40.7千米,四级公路29.5千米。按路面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44.12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03.64千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6.85千米。桥梁67座计长2594.8延米。
  S214甬临线宁海段 甬临线起自宁波,经鄞州、奉化、宁海至临海,是宁波通往浙西南、江西和福建两省的主干线,1989年全国公路普查时称34省道,2001年全国公路普查时改称214省道。宁海境内西店至麻岙岭段,长56.69千米。1987年铺设沥青路面50.77千米、水泥混凝土与块石路面6.71千米。1993年始,再次改造油路路面38.88千米。甬临线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是199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也是宁海县的首项“四自”(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工程。其中,桑洲岭隧道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1996年2月竣工,隧道长1225米,连接线长4.27米,投资3920.72万元。2001年甬台温高速公路建成后,该隧道划归甬台温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指挥部投资3185.5万元在该隧道东侧150米处新建长1385米隧道归还甬临线。西店至城区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于1996年2月2日开工,1997年2月28日竣工,同年3月28日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长28.37千米,路基宽26.6米,中间2米绿化隔离带,设计时速80千米、路面轴载BZZ100、桥涵荷载为公路-I级,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一级公路,投资1.85亿元;城区山河岭至黄坛杨家一级公路延伸段,长7.28千米,工程于2007年4月开工,2008年年底完工,改建桥梁5座计长225延米,新建公跨铁立交桥1座长444延米,投资1.2亿元。
  S215盛宁线宁海段 盛宁线起于鄞州盛垫,穿过象山县境,从西溪岭入宁海,经岭根陈、胡陈、力洋、茶院、路湾、亭头、白峤岭隧道至城北环岛,宁海境内段全长42.85千米。1989年公路普查时,改盛宁公路为71省道,2001年改称215省道。1991—1993年,投资247万元,实施路基拓宽与油路改建。
  西溪岭至路湾段 长28.40千米。2006年3月,投资2891.72万元,拓宽路基,修复重建桥梁湾,改建油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12月底改建工程完工。
  路湾至城北环岛段 起自路湾,经亭头、白峤、白峤岭隧道至城北环岛(甬临线K69+050处),长14.24千米。1998年宁波市计委立项批准将该段改建为一级公路,4月28日一期开工建设白峤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开工,2003年10月全线竣工。
  S311象西线宁海段 东起象山县丹城,入境宁海,经大佳何、桥头胡、梅林、深甽、上湖、马岙松木岭,西至新昌县西山,宁海境内段长57.47千米。1958年动工,分井栏至桥头胡、桥头胡至梅林、梅林至深甽、深甽至上湖、上湖至马岙松木岭5段修建。1983年12月全线贯通,为砂石路面公路。1989年公路普查时称38省道,2001年后改称311省道。1995年8月至1997年12月,将长1千米的大佳何段砂石路面,铺设成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将上湖至松木岭段长17.60千米的砂石路面,铺设成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将桥头胡穿村西段、梅林穿村段长1.22千米的砂石路面,铺设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年,改建大佳何镇双港路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桥头胡穿村东段长0.77千米砂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1999年,改建桥头胡至梅林5.07千米路段。桥头胡、梅林两穿镇段按城市次干路面三级标准设计,其余按二级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两侧各设2米宽绿化带,涵洞16道,设计时速80千米。同年12月,梅林至西吕段划归县道梅茶线。
  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对象西线K45+082至K46+189段、大佳何穿村1.11千米段,按山岭重丘二级、城市道路三级技术标准测设施工,由沥青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大佳何井栏至梅林三军庄段 象西线一级公路改造段。为了让象山县公路与高速公路相连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象西线象山丹城至梅林三军庄段,新建为国道主干线象山连接线。其宁海境内大佳何井栏至梅林三军庄(梅林新村甬临线K64+100处)段,1998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交通设施第六批“四自”工程,全长17.9千米,其中新建8千米。工程于1999年12月15日竣工验收,投资1.31亿元。
  梅林至深甽段 长12.9千米。2001年7月,经宁波市计委立项、宁波市交通委批准,投资2800万元,按二级公路标准将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同年12月竣工。
  深甽至松木岭段 2005—2006年,投资2200万元,改建K74+000至K87+000段、K67+150至K74+000与K87+000至K90+800段沥青简易铺装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县道
  2008年年底,全县有县道公路23条,通车里程391.49千米。按公路等级分:一级公路36.57千米,二级公路9.36千米,三级公路123.49千米,四级公路222.1千米。按路面类型分:水泥混凝土路面137.62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31.22千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222.65千米。内含隧道1座长385米,桥梁105座计长4075.4延米,涵洞1502道。
  奉化尚田至岭口公路(场上至岭口段) 起接奉化场上杉树岭(尚田至岭口公路K17+180处),至西店镇岭口舒村与西温线K7+880处相接,四级公路,长1.39千米。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测设,1992年1月动工修建,同年9月23日,近村路段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工程施工中止。1995年,避开泥石流地段,投资94.5万元,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技术标准重新测设施工,于1998年3月竣工。2006年,投资70万元,路基拓宽至7米,将砂石路面改建成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冠庄至桥头胡公路(冠桥线) 起接冠庄(甬临线K65+915处),经竹口、科技园区、西洋、塘溪、上尤、陆家至桥头胡(梅茶线K3+800处),全长8千米。分冠庄至山水、山水至桥头胡两段分期测设、施工、建成。1990年、2003年将冠庄至山水、山水至桥头胡两段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2003年,投资520万元,将冠庄至科技园区段和塘溪至西洋段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科技园区至塘溪段和西洋至桥头胡段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陈家至桥头胡公路(陈桥线) 起自梅林上陈家,接甬临线K58+915处左弯,经下陈家、皂浦、涨家溪、潘家岙、加爵科、磨盘山、国华电厂、峡山、下蒲、上蒲、薛岙、茶场、店前王至桥头胡,相交于梅茶线K3+600处,全长29.26千米。分上陈家至皂浦、皂浦至涨家溪、涨家溪至强蛟码头、强蛟码头至峡山、峡山至薛岙、薛岙至桥头胡分段测设、施工,总投资757万元,自1971年动工修建,1999年全面竣工。2001—2006年投资1400万元,进行路面改建和部分路基扩建。将陈家至磨盘山段建成路基宽10米、混凝土结构路面宽7米、双车道三级公路;将磨盘山至国华电厂段建成路基宽9米、混凝土结构路面宽6米、双车道四级公路;将茶场至店前王段建成路基宽27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21米、四车道一级公路。
  梅林至茶院公路(梅茶线) 起自梅林(甬临线K61+380处)左转,经桥头胡、西吕、上庙、铜岭祝、道士桥、铜岭脚至茶院(盛宁线K119+000处),全长18.14千米(其中黄墩桥头至西吕0.37千米为省道311线重复线)。分梅林至桥头胡车站、桥头胡车站至西吕、西吕至上庙、上庙至道士桥、道士桥至茶院等5段,分期建成,总投资41.5万元。1999年梅林至西吕段从省道象西线划归县道。1996—1999年三年中,投资1860万元,将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力洋至胡陈公路(力胡线) 起自力洋(盛宁线K117+950处),经古渡、前横、胡陈港、青珠、山头、长街至胡陈(盛宁线K107+050处),全长40.18千米。公路呈U形环抱力洋、长街两个沿海乡镇。分力洋至前横、前横至胡陈港、胡陈港至青珠农场、青珠农场至长街、长街至胡陈等5段,始建于1969年,竣工于1996年,历时27年建成。1996年,将力洋至胡陈港大坝西段和胡陈港大坝东至长街段改建为路基宽8.5米~9米、路面宽6米~7米的双车道、沥青简易铺装结构三级公路;1999年,将胡陈港大坝段改建为路面宽7米、双车道混凝土结构三级公路;2002年,总投资1200万元,将长街老车站至胡陈段改建为路基宽6.5米、路面宽5米、沥青简易铺装四级公路。
  越溪至沙柳公路(越沙线) 起自越溪乡亭头村(省道盛宁线K134+230处),过越溪大桥,经越溪、七市、一市、东岙至沙柳镇(1983年划归三门县),全长23.74千米。1969年按六级(甲)公路标准测设,分亭头至一市、一市至东岙等两段,1969年6月开工,1978年10月竣工,投资104万元。1996年,全线投资400万元,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改建砂石路面为5.5米~6米宽的沥青简易铺装路面。2006—2007年,投资792.47万元,将K11+400至K22+520长11.38千米段改建路基宽5米~6.5米、路面宽5米~6米的水泥混凝土四级公路,修建桥梁3座计长70延米、涵洞54道。
  城区至松木岭公路(城松线) 起自城区兴宁路老车站(城白线K0+500处)右转,经范家桥、草湖、黄坛水库、双桥洞隧道、榧坑、澄深、耐烦岭至松木岭(象西线K95+000处),全长44.99千米。公路位于西部山区,山岭陡峭,沟壑纵横,施工难度大。分城区至黄坛、黄坛至西溪、西溪至大平路、大平路至榧坑、榧坑至澄深、澄深至深坑岭、深坑岭至耐烦岭、耐烦岭至松木岭等8段,自1958年开始测设施工,1998年全线建成通车。
  黄坛过镇段 因修建西溪水库,原过镇段道路过于狭窄,抑制大型车辆通行。2003年7月,投资143.8万元,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测设改建,起自甬临线黄坛桥头,沿洋溪南岸大坝直上,经牛头山、黄坛水厂与城松线K9+200处相衔接,长2.26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利用老桥1座,增设涵洞6道。
  沙地至西溪岭段 西溪水库蓄水后,原公路大部分路段和西溪桥被淹没,则城松线沙地至西溪岭段公路改线上移。按山岭重丘三级标准测设施工,起自沙地桥头南端(城松线K14+100处),跨黄坛坑(野鹤湫)溪流,绕牛屁股山腰,过水库坝顶,穿双桥洞隧道至西溪岭,与城松线K18+815处相衔接,全段长3.79千米(较老路缩短0.98千米)。建造隧道1座、小桥1座、涵洞24道。2004年12月竣工,投资1860万元。
  沙柳至羊店公路(下沙地至江滩岭顶段) 起接于三门县书带看公路K5+000处,自下沙地,经下洋周、桑洲、中央溪、坑口、上叶、里畈砩至江滩岭顶(入天台县境),长9.69千米,其中桑洲(甬临线K94+000)至坑口段的2.19千米公路,为214省道甬临线的重复线。分下沙地至桑洲、坑口至里畈砩、里畈砩至江滩岭顶等3段,历时11年建成,总投资434.7万元。1999—2003年,投资540万元,改建沙地至桑洲3.59千米段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双车道三级公路;改建坑口至江滩岭6.1千米段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单车道四级公路。
  长洋至畈坑公路(长畈线) 起自长洋村(西温线K11+550处)折北,经大蔡、岭徐至奉化畈坑,相交于奉化尚界线K25+912处,四级公路,全长8.01千米。分长洋至大蔡、大蔡至畈坑2段,从1971年始建至1983年竣工,历时12年建成,总投资10.2万元。2005年,投资640万元,改扩建成路基宽6.5米、路面宽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
  西店至山下坪公路(西山线) 起自西店(崔邵线K2+100处),经铁场岭、溪头、五市街、岭口舒、长洋、深甽、南溪温泉、鹿颈峧(温泉至鹿颈峧南长5.8千米段待建)、十一桥至沙地,交接于城松线K13+678处,全长36.64千米。分西店至长洋、长洋至深甽、深甽至温泉、鹿颈峧南至十一桥、十一桥至沙地等5段,分期施工。
  西店至深甽段 长11.5千米。1978—1989年,对溪头桥、阆风桥、庆丰桥、长洋桥等进行加宽和桥面改造。1992年,将铁场岭最大纵坡10%降至8%。1995年,将路基扩建为三级,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2000年,将深甽穿镇段长0.24千米公路,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双车道三级公路。同年投资123万元,在深甽老桥下游5米处,新建1座长68.2延米、桥面净宽9米桩柱式墩台板梁桥。2006年7月,投资120.7万元,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改扩建西店至溪头长1.25千米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
  2008年,总投资710.2万元,按二级公路标准大修西山线岭口段公路(K5+000至K9+440.5段),长4.45千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为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桥梁3座计长36.7延米、涵洞25道。长洋至深甽段的改建工程,起自K9+850处,经长洋前郭村东,跨长洋溪至鱼山村西,过桥回到长洋溪右岸,跨凫溪,相接于象西线K66+625处,终点桩号为西山线K15+681。新建桥梁6座计长408.4延米、涵洞28道,长5.831千米。总投资2300万元。
  深甽至温泉段 长5.5千米。1959年,为了开发南溪温泉,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修建,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除了靠近温泉500米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均为泥结碎石路面。1984年,投资80万元,路基扩建至7米,将砂石路面改建为宽5米沥青简易铺装三级公路路面。2001年7月,投资700万元,将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宽7米的水泥混凝土三级公路路面。
  鹿颈峧南至十一桥段 鹿颈峧南至十一桥段为四级公路砂石路面,长1.69千米,1997年12月建成。2004年,将该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十一桥至沙地段(西溪库区重建段) 起自十一桥,沿山展线,经水库坝顶,跨洋溪与城松线K13+678处相接,长8.65千米。为修建西溪水库,瓦窑山公路山下坪至十一桥段长4.53千米道路和徐家、瓦窑山两桥被淹没。2002年,投资1090万元,控制标高在淹没线上,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测设改道十一桥至沙地段,新建桥梁5座计长135.46延米、涵洞37道。2004年将该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榧坑至大同公路(榧大线) 起自榧坑村大平路(城松线K23+145处)左转,经杨染、大陈、张辽、逐步至信山,出县境至天台县大同,四级公路,全长20.22千米。
  1983年,省交通设计院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统一测设,分榧坑至大陈、大陈至张辽、张辽至洋茅山、洋茅山至逐步、逐步至大坑、大坑至信山等6段,总投资190万元。(信山至天台县境0.7千米段待建)
  2006年,投资1020万元,改扩建榧坑至逐步段为长17.5千米、路基宽6.5米、路面宽5米的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公路;改扩建逐步至信山段为长2.73千米、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的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公路。
  黄公渡至山前公路(黄山线) 起接黄公渡北(盛宁线K112+285处),左转过黄公渡桥,经车家、新城、田坑、大青、青珠农场、永宁、月兰、松岙至小水埠(山前岭脚),交于泗长线K22+400处,全长29千米。1995—2000年,分黄公渡至新城、新城至田坑、松岙至小水埠等3段,按平原微丘四级标准修建(其中田坑至松岙外塘17.7千米段待建),总投资305万元。2005年、2006年两年投资462万元,将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越溪至白鹤庙公路(越白线) 起自海头(越沙线K0+680处)左转,经下弯、小宋、青山脚、兰头、牛台、小河塘、东岙、下洋陈、草坦头至白鹤庙,接下陈至水车公路K1+120处,四级公路,全长47.83千米,(其中1.34千米与越沙线重复,外塘至龙头14.3千米段待建)。分越溪至田岙、田岙至外塘埠、龙头至东岙、东岙至下洋陈、下洋陈至白鹤庙等5段,投资712万元,分期施工。2005—2006年,投资2000万元,将24.89千米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将6.95千米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桑洲岭至泳溪公路(桑泳线) 起自桑洲岭顶(桐洲至中央溪公路K2+100处),经外岗、塘孔、上屋基、高塘至大路下,长9.07千米。1972年1月竣工验收,国家投资22.1万元,其余群众自筹。2002年,又投资450万元,将全线改建成路基宽8米、路面宽5米的沥青简易铺装四级公路。
  城区至岭头陈公路(城岭线) 起自老城区东门口(城白线K2+100处)右转,过跃龙山桥、黄土岭、下陈、竹林、前童、岔路、上金、白溪至岭头陈(与桑泳线交接),全长35.19千米(内含0.66千米与甬临线重复,白溪至岭头陈段6.8千米待建)。分东门口至官地、官地至前童、前童过镇段、前童至岔路、岔路至白溪等5段,分期测设,投资190万元,1974年开工,1990年完工。1994—1996年,投资638万元,将东门口至岔路段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简易铺装路面。1995年,投资59.5万元,将砂石路面改建为宽6米的沥青简易铺装路面。1996年,因修建白溪水库的需要,投资537.8万元,将岔路至白溪段改建为山岭重丘三级公路,并将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原白坑桥为2孔20.81米长的高水位桥。2006年,投资800万元,改建K2+695至K5+000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二级公路。
  梁皇至书带看公路(梁书线) 起自梁皇村(甬临线K83+685处)左转,经小汀、前童、杨家桥、吴坑岙、杨家山至书带看(入三门县境,与沙羊线相接段待建),四级公路,全长11.83千米(其中前童穿村0.4千米段与城岭线重复)。分梁皇至前童、前童至吴坑岙、吴坑岙至近岭头、近岭头至杨家山等4段施工。1990年,重建遭1988年“7·30”洪灾被毁的小汀桥和黄洋市桥。2000年,投资260万元,重建前童前溪大桥。1995—2006年,投资380.5万元,将全线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桐洲至中央溪公路(桐中线) 起自岔路镇桐洲,过桑洲岭至桑洲镇中央溪,沥青简易铺装路面,四级公路,长4.48千米。原属214省道,1996年6月桑洲岭隧道开通后,过岭段划归县道。
  城区至白峤岭公路(城白线) 起自人民大道、中山路与兴宁路交会处(白鹤城雕环岛,新山线K7+600处)向南,经小北门折东,沿北大街,过大北门、东门口、岭脚、白峤岭至白峤岭右隧道入口处(盛宁线K137+610处),全长4.49千米。该段原属盛宁线,2000年白峤岭隧道开通后,盛宁线改道,该段划归县道。
  崔家至邵家公路(崔邵线) 长4.42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二级公路。原属214省道甬临线过镇段,1997年甬临线按平原微丘一级公路标准改建,改线后该段划归县道。
  新村至山河岭公路(新山线) 起自梅林街道新村(甬临线K63+300处),经冠庄村、上下桥、客运总站、白鹤城雕大转盘,沿中山西路折西至山河岭,长8.71千米(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7.77千米,三级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0.94千米)。1997年甬临线改道竹口后,该段划归县道。2003年,县城建部门,将梅林新村至时代大道长5.8千米段,改建成60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车道15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7米,绿化带各2米,路肩各15米,人行道各3米)。
  桥头胡至国华宁海电厂公路(桥国线) 即临港公路。起自桥头胡(象西线K47+350处),穿桥头胡街道,经丁家村、店前王、长畈岭、团结塘、陈西岙水库至国华宁海电厂,一级公路,全长11.87千米。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6.72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5.15千米。有桥梁8座计长92延米,涵洞65道。2003年1月20日开工,2004年1月15日完工,总投资1.226亿元。
  宁海至松岙码头公路(宁松线) 即宁波市沿海南线宁海段。起自宁海跃龙街道城北环岛(甬临线K69+050处),经华山村,过白峤岭隧道、白峤、雪坡、梅岙、路湾、毛屿、毛屿港大桥、叶家、洞门、胡陈港大桥、沥头、娘娘宫、石桥头、庙树塘、车岙港大桥、松岙至松岙码头,一级公路,全长36.39千米,是象山石浦连接沈海高速公路最便捷的通道(其中,城北环岛至路湾长14.24千米段与盛宁线重复)。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1998年10月开工,2000年4月3日完工;二期工程于2000年9月8日开工,2月28日完工。2003年6月20日全线通车,总投资3.127亿元。
  泗洲头至长街公路(大麦塘至长街段) 起自象山县大麦塘与宁海县新塘交接处(泗长线K18+400),经新塘、岳井、山前岭、山前桥、洋湖至长街,四级公路,全长9.6千米。该公路是继省道盛宁线、象西线后,沟通宁(海)象(山)两县的第三条公路。分大麦塘至岳井、岳井至长街2段测设施工,投资34.5万元,分1974年和1992年两期建成。2001年,投资380万元,改建山前桥,将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简易铺装路面。
  乡村道路
  乡道 1986年乡道公路22条,通车路程90.12千米,均为砂石路面改四级公路;2008年年底,全县有乡道公路147条,通车里程510.08千米。其中:三级公路22.1千米;四级公路487.98千米。按路面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0.86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347.45千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86.04千米;砂石路面75.73千米。桥梁130座,计长2624.7延米。
  村道 1986年通村道路以机耕路为主,路程约1100千米,均为砂石路面。2008年年底,全县有村道公路410条,通车路程393.9千米。其中:二级公路9.06千米;三级公路10.01千米;四级公路247.59千米;准四级公路2.71千米;等外级公路124.5千米;按路面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39.75千米;水泥混凝土288.25千米;沥青简易铺装路面0.48千米;砂石路面65.41千米。桥梁88座,计长2185.5延米。
  桥梁
  2008年年底,境内有公路桥梁489座,计长1672.68延米。
  互通式立交桥
  三军庄互通式立交桥 位于梅林街道梅林新村东三军庄,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K82+200处,立交桥区范围为K81+600至K83+180,全长1580米。立交区由9条匝道和1个收费站组成,与甬临一级公路连接(即宁海新城区周边车辆上下高速公路的连接线)。立交区设计行车时速:主线最高120千米、匝道40千米。设计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工程于1998年10月开工,2000年10月30日竣工。总投资2545万元。
  西店互通式立交桥 位于西店镇邵家村南,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K69+420处,立交区范围为K68+820至K69+860,全长1040米。立交区由5条匝道和1个收费站组成,与甬临一级公路连接(即西店镇周边车辆上下高速公路的连接线)。立交区设计行车时速:主线最高120千米、匝道40千米。设计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工程于1999年8月动工,2001年6月竣工。总投资1210万元。
  岔路互通式立交桥 位于岔路镇前后娄村东,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K106+652,立交区范围为K106+100至K107+040,全长940米。立交区由8条匝道和1个收费站、1个收费管理所组成。立交采用B型单喇叭形式。设联络道800米,与甬临公路K94+800处相接(即岔路镇周边车辆上下高速公路的连接线)。设计行车时速:主线最高120千米、匝道40千米。设计荷载标准汽-超20、挂-100。1998年10月开工,2000年8月竣工。总投资1653万元。
  公跨铁立交桥 位于跃龙街道双水村东北,桥中心桩为甬临线K73+852,跨越甬台温铁路。
  长444米(跨径组合22米×20米),双向四车道,肋式桥台,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设计荷载标准公路—I级。2008年12月建成,是宁海县内第一座公跨铁分离式立交桥。
  大型公路桥梁
  单孔跨径大于40米小于99米或多孔跨径大于100米小于999米的桥梁为大型桥梁。2008年,全县有大型桥梁28座,计长5712.2延米。
  溪头大桥 位于西店镇溪头村西,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66+767,跨越五市溪。桥分左右行线两幅,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桥台为扩大浅基础肋板式台身,桥梁全长133.4延米。设计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工程于1999年6月开工,2001年4月30日完工。总投资366万元。
  凫溪大桥 位于梅林街道与西店镇接壤处,在凫溪原大桥上游,跨越凫溪。桥净高13.5米,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75米,分左右行线两幅。凫溪左线大桥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76+349,桥梁全长608延米,30孔,跨径组合20×30。凫溪右线大桥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76+416,桥梁全长518延米,17孔,跨径组合17×30。桥体构造:上部采用30米长预应力简支T形板梁;下部为桩柱式桥墩,桥台为扩大基础肋板台。设计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工程于1996年6月开工,2001年1月30日竣工。总投资2152万元。
  杨梅岭立交桥 位于梅林村北,杨梅岭水库东,跨越省道甬临线,桥净高5米,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分左右行线两幅。杨梅岭立交左线桥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76+914,桥梁全长125.4延米,6孔,跨径组合6×20。杨梅岭立交右线桥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78+834,桥梁全长125.4延米,6孔,跨径组合6×20。桥梁结构:下部为桩柱式桥墩,扩大基础肋板式台身;上部采用预应力简支T形板梁。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工程于1999年6月开工,2001年1月竣工,总投资900万元。
  杏蒋立交桥 位于桃源街道杏蒋村北,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83+536,跨越省道甬临线。桥分左右行线两幅,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桥梁结构:下部为多柱框架式桥墩,桥台为扩大基础肋板式台身;上部采用预应力简支T形板梁。全长154.5延米,单幅行车道宽11.75米,净高5米。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2000年12月竣工,总造价834.1万元。
  洋溪大桥 位于黄坛镇东南,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93+545,跨越洋溪。桥分左右行线两幅,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上部系8孔装配式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为单幅双柱式桥墩,净高8.5米,全长175延米。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1998年10月1日开工,2000年3月30日竣工。总投资962.5万元。
  白溪大桥 位于岔路镇前后娄村东,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107+037,跨越白溪。桥分左右行线两幅,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双向四车道,上部系16孔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为单幅双柱式桥墩、U形桥台,全长334.4延米,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工程于1998年10月1日开工,2000年3月31日竣工。总投资1805.8万元。
  白溪二号桥 位于岔路镇渡头村东北,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107+078,跨越白溪支流。桥分左右行线两幅,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左行桥全长155.8延米,右行线桥全长155.81延米,跨径总长140米。上部系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为单幅双柱式桥墩、U形桥台。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1998年10月1日开工,2000年3月31日竣工。投资841.3万元。
  清溪大桥 位于桑洲镇坑口村南,沈海高速公路宁波段,桥中心桩号为K112+525,桥长304延米,跨越清溪。桥分左右行线两幅,双向四车道,单幅行车道宽11.25米。桥体结构为上部系装配式先张法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桥墩、肋板扩大基础桥台。设计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1998年10月1日开工,2000年3月30日竣工。总投资1641.6万元。
  凫溪桥 分左右两幅。凫溪桥(左幅)位于西店镇凫溪村南,省道甬临线,桥中心桩号为K57+332,跨越凫溪。1986年7月省公路管理局批准。上部空心板梁、下部双柱式灌注桩、高5.8米、长144延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1988年7月30日,桥南台接线处水毁,由省公路管理局抢修加固,桥面净宽11米,新增2孔,全长增至192延米,于1989年6月30日完工。凫溪桥(右幅)位于凫溪桥(左幅)的上游9.5米处,桥面净宽15米,全长187.7延米。上部空心板梁,桩柱式墩台,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1996年2月动工,于1997年2月竣工,被评为优良工程。总造价450万元。
  双港桥 位于大佳何镇双港,省道象西线,桥中心桩号为K37+805,跨越双港。上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钢筋混凝土板桩柱式墩台,为双向四车道,单幅桥面净宽14米,桥梁全长117.5延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1998年11月25日动工,1999年11月竣工。总造价373.28万元。
  前溪大桥 位于前童镇前童村南,县道梁书线,桥中心桩号为K4+593,跨越白溪。上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钢筋混凝土桩柱式墩台。全长227.7延米,桥面净宽7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2001年1月验收竣工,被评为优良工程,总造价260万元。该大桥是宁波市境内跨度最长、投资最大的扶贫公路大桥。
  范家桥 位于跃龙街道范家村北,县道城松线,桥中心桩号为K1+964,跨越洋溪。原为多孔石条桥,1983年被洪水冲毁。1984年1月改建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漫水桥,1988年又被“7·30”特大洪水冲垮。1994年3月,城关镇政府将桥加高加固后,建成13孔跨径组合13×8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上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钢筋混凝土桩柱式墩台,桥面净宽7米,全长106延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5级、挂-80。1994年10月竣工,总造价19.1万元。2004年年底,县城建部门维修桥面铺装层、拆除桥面两侧损坏的钢筋混凝土护栏,改换成青石材护栏,安装上路灯。
  黄坛大桥 位于黄坛镇黄坛村东南,桥中心桩号为甬临线K76+852,跨越洋溪。2007年4月,城区山河岭至黄坛杨家段改建为一级公路,将1976年1月建成的7孔全长124.6米的桩柱式墩台双铰平板拱钢筋混凝土桥拆除,重建成跨径组合为7×20,双向四车道,分左右两幅,单幅行车宽12米,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大桥,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2008年12月建成。
  毛屿港大桥 位于茶院乡毛屿村东,县道宁松线,桥中心桩号为K18+052,跨越毛屿港。上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钢筋混凝土多柱式墩台,全长336.06延米。双向四车道,单幅桥面净宽14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建于2003年,总造价1086.08万元。
  胡陈港大桥 位于力洋镇与长街镇交界处,县道宁松线,中心桩号为K23+763,跨越胡陈港。上部空心板梁,下部多柱式钢筋混凝土墩台,全长636延米,双向四车道,单幅桥面净宽14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建于2003年,总造价2390.08万元。
  车岙港大桥 位于长街镇庙树塘村东,县道宁松线,桥中心桩号为K33+804,跨越车岙港。上部空心板梁,下部双柱式墩台,全长218延米,桥面净宽9米,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1998年9月2日开工,1999年7月24日竣工。总造价425.1万元。
  石舌章桥 位于跃龙街道石舌章村南,乡道下陈至石舌章线,桥中心桩号K1+450,跨越白溪。上部实心板梁,桩柱式墩台,全长156延米,桥面净宽7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级,履带-50。建于1987年,总造价70.6万元。2006年被洪水冲毁。
  下明桥 位于跃龙街道水车村东南,乡道下明桥至蒲岙线,桥中心桩号为K0+162,跨越白溪。上部实心板梁,下部桩柱式墩台,全长121.4延米,桥面净宽7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建于1996年,总造价51万元。
  天河大桥 位于岔路镇白溪村与里王村之间,横跨白溪。为建设白溪水库需要,由白溪水库建设指挥部投资兴建。桥型结构为上部采用25米长简支预应力T形板梁,两头各设重力式U形挡土墙及片石混凝土桥台,下部为双柱式钻孔灌注墩柱,全长110延米,桥面净宽9.7米,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1996年5月开工,同年12月建成并交付使用。
  江金大桥 位于岔路镇江家村北,跨越白溪。桥梁结构为上部铺16米长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置钻孔灌注桩柱,浆砌双柱式墩台,两岸为U形桥台,全长128米。设计荷载标准汽-10、履带-50,工程于1999年10月开工,2000年10月建成,总投资70万元。
  大娄桥 位于岔路镇大娄村东,兆岸村桥头至大娄公路,桥中心桩号为K0+063,跨越白溪,桥面净宽5米,全长115延米。上部系钢筋混凝土板梁,下部为桩柱式墩台。1986年建成,总造价30万元。
  清溪二桥 位于桑洲镇桑洲村,跨越清溪、连接桑洲村南北,桥面净宽9米,全长113.2延米。其构造:上部铺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为钻孔灌注桩柱,双柱式,桥台加设台背挡土墙,设计荷载汽-20、挂-100。工程于1998年8月开工,1999年5月完成,10月10日验收。总造价108.7万元。
  双溪桥 位于城关镇水车下陈村东北,横跨大溪,为城关镇通往双溪村的主要通道。上部铺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采用双柱式钻孔灌注桩墩、重力式U形桥台,桥面净宽7米,桥长171延米。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工程于1998年2月开工,同年9月竣工。总造价123万元。
  跃龙山桥 位于跃龙山南,县道城岭线,桥中心桩号为K1+483,跨越大溪。全长121.2延米,5孔,跨径组合:5×20,桥面净宽7米,高6.8米,上部空腹式双曲拱梁,重力式墩台,设计荷载标准汽-15级、挂-80。1977年11月开工,1978年9月5日竣工,总造价26万元。
  越溪桥 位于越溪乡越溪村北,县道越沙线,桥中心桩号K0+421,跨越白峤港。始建于1976年10月,总造价61.1万元。桥梁全长138.2米,跨径总长115米,高19米,2孔,跨径组合1×75+1×40,上部桁架拱梁,重力式墩台,荷载标准汽-15级、挂-80。至2007年,该桥接近使用年限,经批准在桥的下游新建11孔T形梁桥,跨径组合为8×30+2×45+1×30,桥长365.66延米,桥宽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级。总投资1270万元,尚未完工。
  中、小型公路桥梁
  单孔跨径大于20米小于39米或多孔跨径大于30米小于99米的桥梁为中型桥梁。2008年,全县有中型桥梁87座,计长5121.49延米。单孔跨径大于5米小于19米或多孔跨径大于8米小于29米的桥梁为小型桥梁。2008年,全县有小型桥梁375座,计长5899延米。
  隧道
  宁海地处丘陵,岵岫岭、桑洲岭、麻岙岭、白峤岭等是几条交通主干线的必由之路。20世纪60年代修造的砂石路,弯曲、盘缠、陡峭,险象环生,阻碍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力的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1994年4月动工开凿县内第一座隧道桑洲岭,至2008年底县内有隧道7座12道,总长9875.3米。
  塔珠岭隧道(右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塔珠岭。隧道中心桩号为K1550+806,穿越塔珠岭,长449米,净宽8.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第三工程处施工,浙江省公路水运监理咨询公司负责质量监理。1999年6月开工,2001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
  塔珠岭隧道(左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塔珠岭。隧道中心桩号为K1551+399,穿越塔珠岭,长385米,净宽8.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海县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第三工程处施工,浙江省公路水运监理咨询公司负责质量监理。1999年6月开工,2001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左右两隧道,工程总投资3095万元。
  岵岫岭隧道(右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黄坛镇与前童镇交界处。隧道中心桩号为K1570+835,穿越岵岫岭,长345.4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施工,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1998年10月动工,2000年10月9日建成通车。
  岵岫岭隧道(左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黄坦镇与前童镇交界处。隧道中心桩号为K1571+304,穿越岵岫岭,长345.4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施工,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负责质量监理。1998年10月动工,2000年10月9日建成通车。左右两隧道工程总投资2861万元。
  桑洲岭隧道(沈海高速公路左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岔路与桑洲两镇交界处。隧道中心桩号为K1584+252,穿越桑洲岭,长1240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施工,浙江省公路水运监理咨询公司负责质量监理。1998年10月动工,2000年10月9日建成通车,总投资2976万元。
  桑洲岭隧道(沈海高速公路右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岔路镇与桑洲镇交界处。隧道中心桩号为K1582+881,穿越桑洲岭,长1171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该隧道原为省道甬临线“四自”公路隧道。工程由宁海县交通局组织建设,宁波市交通设计院测设,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和台州交通工程公司分段承建,分别于1994年4月和6月开工,至1996年2月竣工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总造价2432.05万元。1998年,通过技术鉴定,按高速公路要求,衬砌面层,改造排水沟,拓宽北端连接线,增设防撞墙,更新全部机电设备,划归沈海高速公路使用。
  麻岙岭隧道(右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桑洲镇新屋与三门县交界处(麻岙岭右幅隧道的中点)。隧道桩号为K1589+326至K1590+462,穿越麻岙岭,长1136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第五工程处施工,浙江省公路水运监理咨询公司负责质量监理。1998年10月动工,2000年10月9日建成通车。工程投资3749万元。
  麻岙岭隧道(左幅)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宁海段桑洲镇新屋与三门县交界处(麻岙岭左幅隧道的中点)。隧道桩号为K1589+327至K1590+419,穿越麻岙岭,长1092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冀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检测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第二工程处施工,浙江省公路水运监理咨询公司负责质量监理。1998年10月动工,2000年10月9日建成通车。工程投资3605万元。隧道机电设施由北京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投资1300万元。一座两洞分离式隧道宁海段总投资8654万元。
  桑洲岭隧道(甬临线) 位于甬临线宁海段桑洲岭东。隧道中心桩号为K92+665,穿越桑洲岭,长1385米,净宽10.6米,净高5米,人行道宽2×0.75米,人行道净高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端墙式洞口,曲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装有监控、通信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同三高速指挥部组织建设,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设,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施工,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于1999年11月25日开工,2001年5月8日建成。工程总投资3185.5万元。按同三高速指挥部与宁波交通委“以洞还洞”的协议,交付省道甬临线管理使用。
  白峤岭隧道(右幅) 位于盛宁线宁海段白峤岭。隧道中心桩号为K138+094,穿越白峤岭,长850米,净宽11米,净高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端墙式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机械通风,装有监控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测设,铁道部工程局宁波工程公司施工,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于1998年5月动工,2000年4月30日建成通车。工程总投资1955万元。
  白峤岭隧道(左幅) 位于盛宁线宁海段白峤岭。隧道中心桩号为K137+941,穿越白峤岭,长1095米,净宽11米,净高5米,人行道2×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端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机械通风,装有监控设备。工程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建设,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测设,铁道部隧道局中铁十二局施工,宁波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于2000年9月开工,2003年4月3日建成,同年6月2日通车。工程总投资2518.5万元。
  双桥洞隧道 位于城岭线松木岭处。隧道中心桩号为K16+956,穿双桥山,长365米,净宽7.5米,净高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双车道,无人行道及检修道,隧道两侧设避车台洞,端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自然通风。工程由宁海县西溪水库建设指挥部组织建设,宁海县交通勘察设计处测设,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公司施工,江苏盐城科兴监理公司监理。于2002年10月动工,2004年12月建成通车。工程总投资770万元。
  在建隧道
  枫槎岭隧道 位于跃龙街道与一市镇交界处,穿越枫槎岭,在沈海高速与尚未建成的浙江省沿海高速的连接线上。隧道设计单洞长2280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工程于2008年5月1日开工。
  马鞍岭隧道 位于跃龙街道与前童镇交界处,穿越马鞍岭,在甬临复线上。隧道设计单洞长2188米,净宽10.25米,净高5米。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计划在2012年建成通车。花山隧道(进入前期工作)、狮子岩隧道(在设计中)、乌岩山隧道(在设计中)。
  车站
  1991年客货车站153个。2008年,城区有县汽车客运总站、客运东站、客运西站、南门停车场等有站房的车站4个,公共汽车停靠站328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203个);各镇乡设立的社会车辆客运服务站13个,镇乡客运场站2个,镇乡港湾式停车站608个;个体、联户物流中心货运车站51个。
  城区客运车站与停靠站
  宁海县汽车客运总站 汽车客运总站其前身为宁海县汽车站,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原址在老城区小北门城墙北。1958年改建。1975年,将站址北移500米,在今中山西路与兴宁路交叉处建造新站,俗称新车站。1987年年底,有职工42人,日始发客车79班次,日过往停靠客车3班次,年客运量112.53万人次,年周转量4532.89万人千米。1993年3月,该站又北移1000米,择址兴宁中路129号,新建宁海县汽车客运总站(以下简称总站),于1994年6月20日全面竣工。客运总站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房屋总建筑面积4489.77平方米,其中主站房2972.34平方米。广场总面积18100平方米,站后车场可停放大型客车100辆。安装上电脑电子显示大屏幕,省内率先应用微机售票。总投资850万元,1995年3月投入运营,日发旅客7000人次,日发班车180班次。1999年,汽车总站成为宁海县公路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部门。
  2008年,日进场客车104辆,日发280班次。最长线路为宁海至山东石岛,全程1700千米。全年客运量159万人次,年周转量19412万人千米。
  县客运中心 址设城关桃源路与人民大道交叉处东南(人民大道232号)。总占地326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15平方米。199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集县第一运输公司、汽运公司、安良旅运公司及县长运公司发往县内东南线班车于一体,统一排班,分别售票,自负盈亏。1995年宁海县汽车客运总站建成使用后,国营和集体运输企业合并成立宁海县公路运输总公司,客运中心车辆全部集中到总站运营。客运中心改为东南线路7个镇乡100多辆社会客运车辆在城关的公用车站。2001年1月,汽车东站货运场地混凝土地面浇制完工,并搭建简易停车棚。东南线路的全部客运车辆改由东站停靠运营,客运中心停用。
  汽车东站 位于正学东路、华山南路与沿海南线交汇处。县交通局所属,2000年7月16日动工兴建,2000年年底建成。一期工程,用地面积31267平方米,总土建面积12717平方米,货运站务用房168平方米,停车棚300平方米,其他棚屋384平方米,室外水泥停车场4670平方米。2001年1月12日投入使用。2001年5月,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建成客运用房(含综合服务用房)5669平方米,货运用房3564平方米,2003年4月竣工并投入运营。两期工程总投资2068万元。供县内东南片长街、胡陈、力洋、茶院、越溪、一市等乡镇的社会客运车辆及城区公共汽车停靠、运营。
  城西社会车辆客运服务站 简称汽车西站。位于车河路与山河路的交汇处东南侧。系西门村集体土地投资创办,属村办企业,行业归属跃龙街道管理,县公路管理所负责业务指导。始建于1999年年初,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水泥混凝土地面2500平方米,内建停车棚896平方米,办公与商业用房384平方米,公共厕所1处。2000年8月竣工,10月20日投入使用。供西线桑洲、岔路、前童、双峰、黄坛以及辛岭片乡村社会客运车辆及城区公共汽车停靠、运营。
  南门停靠站 位于兴宁南路与环城西路交接处的西北侧,占地1200平方米,除车辆调度室71平方米外,均为水泥地面停车场,199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为107路公共汽车的始发站及停车场。
  跃龙大桥北与跃龙山脚停靠站 位于南门跃龙大桥北与塔山路口交汇处。1990年跃龙大桥通车后建站,分别供城区至莲头山、福泉寺的专线客车及城区至前童、水车方向的城乡客运车辆运营停靠。
  乡镇汽车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县长运公司车辆在县内的客运线路陆续停驶,所属车站随之停用。1993年,有站屋的乡镇汽车站35个。截至1998年年底,冠庄、长街、农场、胡陈港、胡陈、力洋、前横、叶家、茶院、苔芳、一市、七市、亭头、岔路、梁皇、竹林、桑洲、麻山、黄坛、西溪、双峰、梅林、凫溪、桥头胡、大佳何、西店、香山、大路、深甽、长洋、大里、上湖、龙宫、马岙、峡山等乡镇汽车站被全部停用。所有站房转为他用。
  镇乡社会车辆客运服务站
  1989年3月,桥头胡镇率先成立社会车辆服务站。截至1998年年底,全县已建立镇乡社会车辆服务站13个,为当地镇乡政府下属独立经营的集体企业,行政上隶属当地政府管理,行业上由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由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指导。
  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有桥头胡街道、西店镇、大佳何镇、梅林街道、深甽镇、桑洲镇、前童镇、岔路镇、黄坛镇、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茶院乡、强蛟镇等14个镇乡社会车辆服务站,合计停车场面积3.4万平方米,管理人员36人,始发车辆419辆,日发47850人次。
  县货运站 宁海县货运站于1959年建设,址设小北门老车站内。1961年建成站房场地,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7平方米。隶属于省汽车运输总公司。1975年,县客运站搬迁至新车站,老站房归货运使用。1976年老站房重建。1999年6月,县运输公司通过全额资产置换,转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大货车全部报废,货运站自然淘汰。
  县汽车东站货运站 址在县汽车东站西侧,站房面积3669平方米,停车场地与前广场面积2812平方米。于2000年2月动工兴建,总投资673万元,2002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