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型水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4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型水库
分类号: F426.9
页数: 5
页码: 204-20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宁海县的多个水库,包括西溪水库、黄坛水库、杨梅岭水库、胡陈港水库、车岙港水库和力洋水库。这些水库在防洪、供水、灌溉和发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水库的建设背景、工程概况、功能效益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数据被详细阐述。其中,西溪水库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发电,是中等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黄坛水库经过多次停建和续建,最终成为以灌溉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杨梅岭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兼以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胡陈港水库是浙江省最大的堵港蓄淡工程,以灌溉为主;车岙港水库是浙江省建成的第一座截咸蓄淡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围垦海涂、排涝;力洋水库则以供水、防洪为主,结合灌溉。
关键词: 宁海县 水利工程 水库建设

内容

西溪水库 位于宁海县黄坛镇沙地村,距县城16千米。
  西溪水库工程设计以河海大学和宁海县水利局编制的《浙江省宁海县主要河流综合利用及治理规划报告》《白溪流域水利水电梯级开发规划报告》为基础依据,在黄坛水库上游建设西溪水库。
  2001年9月6日,西溪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成立。2002年8月30日,宁波市计委审批通过宁海县西溪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作为工程建设的依据。2003年6月,宁波市计委审批通过西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3年9月4日完成主体工程的招投标,同年10月西溪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向宁波市计委呈递开工申请,并得到批复,同意西溪水库工程开工。
  西溪水库工程由宁海县西溪水库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测,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承建。西溪水库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业主负责项目筹资、建设管理和经营发展。工程于2003年10月28日开工,2004年2月28日水库大坝成功截流,2005年7月26日水库顺利实现了下闸蓄水,2006年3月2日电站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006年8月25日大坝混凝土浇筑完成,2006年12月底,西溪水库建设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西溪水库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的三等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引水系统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95.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46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1.09亿立方米,总库容0.85亿立方米。水库年供水总量0.57亿立方米,受灌溉、防洪保护农田面积2.96万亩,受保护人口10.6万人。水库正常蓄水位147.0米,相应库容0.71亿立方米,相应水库面积2.48平方千米;死水位100.0米,相应库容0.03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52.02米;校核洪水位152.45米;防洪库容0.171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68亿立方米。水库坝后装有2台单机容量为3.0兆瓦卧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1272万千瓦时。
  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53.0米,最大坝高71.0米,坝顶宽7.0米,坝顶全长243.15米,布置了2个溢流坝段、10个挡水坝段、1个引水坝段、共13个坝块。溢流坝全长39.0米,堰顶高程142.0米,溢洪坝段共设3个表面溢流孔,每孔净宽10.0米,用弧形闸门启闭,采用宽尾墩、消力池、二道坎联合消能。
  西溪水库建设征地主要涉及黄坛镇的方田、大庙坪、下潘、徐家、瓦窑山及沙地等6个行政村,需迁移1206户3524人,机关部门事业单位13个,工矿企业27家,拆迁移民及机关部门企业房屋16.75万平方米,征用库区及建设场地用地4139.15亩。
  西溪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5.455亿元(工程建设费用3.017亿元,政策处理费用2.438亿元),其中市补资金8182万元,银行贷款2.7亿元,宁海县筹措1.9368亿元。水库建设完成工程量为土石方明挖12.61万立方米、石方洞挖0.026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22.36万立方米、常态混凝土5.75万立方米、钢筋制作安装1860吨。
  黄坛水库 位于大溪中游黄坛西北1.5千米的燥枝山脚,集雨面积114平方千米,总库容183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5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
  工程由宁波专署水利局规划设计,1958年7月动工,1960年停建,坝型为黏土心墙沙砾坝。1965年7月报浙江省水利局批准缩小规模续建。1969年又扩建,1972年暂时停建,对土坝进行灌浆等施工质量处理.1979年完成上游坝壳砂卵石填筑和干砌块石护坡,工程规模与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1987年,经省、市有关专家鉴定,黄坛水库被列为省级中型病险水库。
  1988年7月29日,黄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指挥部成立。1989年3月2日,宁波市计委批复同意黄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同月,市计委批准黄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宁海县“七五”期间重点工程,正式列项建设。工程规模按100年一遇标准设计。坝高从27米加高至35.5米,坝顶加宽至5米,正常库容从480万立方米增加到1150万立方米,总库容达1830万立方米。
  黄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1989年6月10日开工,1994年年底完工,总投资1940万元,工程完成土石方34.05万立方米,混凝土2.77万立方米。工程建设共征用土地21.4亩,大坝两端保护区山林64.4亩。同时,征用了库内北侧高程82.25米以下,南面黄西公路以下淹没区的山林330亩,耕地65亩,非耕地61.4亩。
  杨梅岭水库 位于凫溪下游杨梅岭村边,集雨面积17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732.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6亿立方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4.11米,正常库容833万立方米,总库容153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7万亩,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以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水库工程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底基本竣工,主坝长110米,高22.3米,副坝3条,共长2120米,高9米,大坝为黏土斜墙坝。1973年水利大检查被列为危险水库。1975—1986年国家拨款185万元,对水库主坝、副坝、过水土坝、隧洞等进行了维修加固。
  1995年1月,因杨梅岭水库溢洪设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宁波市计委批复同意杨梅岭水库活动闸门改建工程立项。原溢洪设施由浆砌块石实用堰溢洪道、过水土坝及3孔排洪闸组成,在实用堰和过水土坝上装有77扇平板活动门,活动门依靠人工启闭,很不安全。主要改建方案为:原三孔小闸位置建WES实用堰,堰顶高程24.11米,长28.8米,堰顶上面建交通桥;在原实用堰段建每孔宽6米的排洪闸9孔,总宽65.6米,净宽54米,闸门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闸室段顺水流长10.5米;闸室下游为WES陡坡段,闸底上游有宽5米混凝土铺盖;在原过水土坝头部加高,长为72米,坝顶高程为24.11米。
  活动闸门改建工程于1995年11月动工,1997年7月完工,主要工程量为石方开挖4万立方米,混凝土7800立方米,浆砌块石1800立方米,钢筋及金属结构150吨,固结灌浆1665米。工程总投资942.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补助200万元,宁波市拨款300万元,其余资金为宁海县自筹。
  闸门改建完成后水库年平均供水总量从9500万立方米增至12000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从1120千瓦增至136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从120万千瓦时增至220万千瓦时。
  胡陈港水库 位于三门湾北侧,是浙江省最大的堵港蓄淡工程,集雨面积196平方千米,总库容8172万立方米,正常库容6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
  胡陈港工程于1973年开始建设,1977年1月堵口成功,1979年10月工程竣工。胡陈港工程属于中型水库,其大坝又属于宁海县标准海塘,大坝全长1810米,高17.5米,是长沥海塘闭合线的组成部分。水库大坝在1997年“8·18”台灾中遭到严重损坏,1997年底被列入县新标准海塘建设一期计划。胡陈港新标准海塘工程按二级海塘50年一遇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指标为:塘顶高程7.0米,顶宽5米;防浪墙顶高程7.5米(其中主坝采用7.5米~7.8米的差动式顶高)。主要工程结构为主坝的迎潮面高程3.0米以下采用混凝土灌砌石,护面在3.0米~7.0米的直墙结构的基础上贴30厘米厚的混凝土加固;高程7.0米以上为50厘米~80厘米的差动式混凝土防护墙。内坡高程4.5米以上采用1∶3的干砌块石护坡结构,下接闭气土体。塘顶采用混凝土路面。副坝的迎潮面高程5.0米以下为混凝土面厚30厘米,其余结构与主坝相同。工程于1998年2月25日开工,1999年8月竣工,完成土石方3.89万立方米,混凝土0.40万立方米,总投资954万元。
  车岙港水库 位于长街镇东北部,是浙江省建成的第一座截咸蓄淡水库,集雨面积31.57平方千米,总库容132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0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围垦海涂、排涝的中型水库。
  车岙港堵港工程于1951年3月动工,1952年10月堵港成功。1955年年底兴建车岙港水库,1956年10月竣工。大坝长1547米,高4.5米。1978年对大坝进行加固,由原来的均质坝改为心墙坝,坝顶加宽到4米。1984年对153米渗漏地段进行灌浆处理。2004年年初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车岙港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9月20日,水利部大坝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核查,经安全鉴定,车岙港水库被定为三类坝。
  2005年10月,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车岙港水库除险加固的初步设计,11月30日通过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对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12月14日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复除险加固工程性投资为2423万元。工程总工期两年。工程主要项目及内容为:坝体防渗及加固处理;增设观测设施;泄洪闸重建、泄水渠道整治工程;输水涵洞加固;坝后公路及进库道路改造;管理房改造、管理区场地整理、绿化等管理设施配套改造;九江沿山渠道和翻水站改建;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对水库停止集约型养殖、工程用地征用和泥、石料场等进行政策性经济处理兑现等。
  2006年6月车岙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办公室建立,10月28日,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截至2008年年底,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土石方21.92万立方米,混凝土0.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400万元。
  力洋水库位于力洋镇北面,茶山脚下,集雨面积16.1平方千米,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结合灌溉的综合性中型水库。
  1958年12月动工,1959年下半年停工;1971年重建,1979年完成一期工程。水库大坝高26.10米,坝型为黏土心墙砂壳坝。正常水位36.53米,正常库容460.3万立方米,未达到设计标准。
  2004年3月,力洋水库续建加固工程领导小组成立,2004年8月,宁波市计委审批通过《宁海县力洋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续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加固、加高,上下游坝坡砌石,坝顶及防浪墙,大坝观测系统安装等;溢洪道上的溢流堰加高及下游河道的整治;放水隧洞及闸门工程的维修加固。工程开工于2004年10月8日,2006年年底完工,共完成土石方6.6万立方米,混凝土2万立方米,总投4799.68万元。
  经过续建加固,水库坝高从26.1米增至31.9米,防浪墙顶高程为48.8米,溢洪道堰顶高程为44.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4.5米,总库容1351.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03万立方米,水库日供水能力为2.8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00亩。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1987-2008

《宁海县志1987-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分设45篇,包括政区、自然环境、土地、城乡建设、农业、工业、旅游、金融业、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新闻媒体等,全面记述了1987年至2008年浙江省宁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