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信息中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民政志:1986~2008》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1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信息中心
分类号: D632
页数: 4
页码: 234-2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民政局信息中心于2004年成立,高标准完成局域网建设,合理规划信息中心机房,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民政外网系统,开通内部信息网,建立婚姻登记网络平台,加强民政干部信息化水平,提高机关效能,积极搞好通讯报道和信息工作。
关键词: 宁海县 信息中心 民政

内容

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行使着国家管理的许多重要职能。在新的形势下,工作地位日益突出,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成为实现民政事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宁海县民政局信息中心于2004年5月正式建立,信息中心内有信息中心机房和信息中心培训机房。信息中心机房投入将近20万元资金设备。中心机房有专人承担网络建设和计算机日常应用、维护及信息化推进工作,中心机房有比较完备的辅助保障系统: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不间断电源系统、空调、静电地板、防雷接地等系统。信息中心成立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高标准、高速度地建起局域网,建立了信息中心机房、信息中心培训机房,落实了信息中心专职技术人员,完成了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民政外网的规划设计工作,开通了民政内部信息网,建立了婚姻登记网络平台,加强了民政干部信息化使用水平。民政网络延伸到镇(乡)、社区,县级民政部门与上级民政部门以及镇(乡)、社区之间,实现公文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通过民政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规范了服务行为,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宁海县民政工作水平。
  一、高标准完成宁海县民政局局域网建设
  信息中心对局机关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制定了《宁海县民政局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经局领导同意,邀请宁海县网通公司等3家公司对民政局信息系统进行投标,由宁海县网通公司作为局信息系统建设承建单位。目前,局机关的信息点达200多个,大大满足了局机关信息交流的需要。与此同时,局机关还投资购买了一批先进的电脑和网络设备(基本实现了每个部门一台打印机,每人一台电脑),为民政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7月,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公安、政法等部门检查,一致认为宁海县民政局信息网络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网络建设规范化要求,并进入县级机关和县级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先进行列。10月,实现与县委、县人民政府,市民政局、民政部等部门计算机之间的联网工作,使局机关干部职工可以方便地与县委、县人民政府、市民政局之间进行文件、电子邮件传输、资料查询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网上发文、网上投诉、网上宣传、网上先进性教育学习,网上传递报表等已成为民政工作的日常办公方式。原来,县民政局与镇(乡)、社区之间的信息交流,靠传统邮寄的方式,至少需要2天甚至3天时间才能到达,如今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弹指间即可完成。
  二、合理规划建设民政信息中心机房
  局领导对民政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认为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快慢、信息化程度高低,事关民政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开展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是改变管理方式、转变工作方法、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局领导组织人员去县工商、公安、国税等一批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单位,进行取经考察,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信息中心机房、信息中心培训机房,落实信息中心专业工作人员,负责承担民政局网络建设和计算机日常应用、维护及信息化业务指导推进工作。信息中心机房有比较完备的辅助保障系统: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不间断电源系统、空调、静电地板、防雷接地系统等。
  三、积极搞好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民政外网系统的前期开发规划设计工作
  宁海县民政局原先的硬件设施与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差距,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办公设施环境,无固定的机房,无网络服务器和一些重要的网络设备,网络只是通过简单的网络设备进行连接,与民政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差距甚远。更重要的是,民政局电脑设备比较落后,电脑设备基本上都处于淘汰状态。现今硬件设备大大改善,已经走在同行业的前列。民政局有专门的信息中心机房和信息中心培训机房,有专人承担网络设计和计算机日常应用、维护及信息化推进工作。电脑和网络设备均采用国内外品牌,局机关电脑基本上实现人手一台。在网络建设上,严格按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内外网均实行两条线路,确保网络系统安全可靠。信息中心从客观实际出发广泛征求意见,将办公自动化系统按各部门的要求设计为具有收文、发文、催办、档案、流转统计等功能,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后将根据形势发展和条件许可在民政外网建设方面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民政系统公共网站,向全世界宣传宁海县民政工作,并结合“政务公开”,建立起一条较为方便、快捷的与公众交流的渠道,树立宁海县民政系统良好的形象。
  四、开通宁海县民政局内部信息网
  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光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没有软件设施,无疑是纸上谈兵。考虑到这个问题后,局领导高度重视,探讨出了民政软件信息化建设按计划进行的方针。先进行民政内部办公OA系统建设,实现民政办公业务数字化和网络化,实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接着进行民政因特网站、档案软件、民政业务软件等开发建设,并结合“政务公开”,建立起一条方便、快捷、与公众交流的渠道,树立了民政系统高效率办公的良好形象。信息中心按照局领导的指示,把信息网站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门户,作为宣传民政的窗口和阵地,作为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信息网站的开发工作。为节约局机关办公经费,信息中心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开发建立了宁海县民政局内部信息网,并与市民政局、县委、政府内部信息网相联,及时向市局领导和县领导及各部门提供民政动态、民政工作成绩、统计资料等信息。接着,信息中心对内部信息网进行了全面更新,采用动态网页技术,加大了信息量,丰富了网页内容,增加了民政电子信箱、民政论坛、区域查询、民政信息反馈、民政公告、天气预报、工作汇报等栏目,使民政内部信息网成为与市、县领导和县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的平台。
  五、建立婚姻登记网络平台
  信息中心采用民政局先进的网络设施,于2004年9月组建了宁海县民政局婚姻登记网络平台,使全县婚姻实行电脑网络集中登记、管理与查询,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2007年4月,宁海县婚姻登记联网工作纳入全省试点,在宁海办理的结婚登记,省民政厅的电脑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运用婚姻登记网络版软件,将婚姻登记信息与全省婚姻登记实现电脑实时在线联网。此次婚姻登记联网的试点单位在宁波市有2家,能落户宁海,得益于民政信息化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当市民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电脑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就会立即读出该人的婚姻状况。这还将有助于公安、司法等部门调查取证等工作的开展。此后,还将陆续开设宁海地名网、救灾救济网。
  六、准确及时地发布民政新信息、新动态
  民政内部信息网,每天准确及时地发布民政新信息、新动态,负责信息的采集、分析、编辑、传输、发布、储存,成为县民政局提供信息服务和展示自我风采的窗口。
  七、加强民政干部信息化使用水平建设
  民政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为的因素。由于县民政局原先硬件和软件设施比较落后,民政干部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大家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连基本操作也难以掌握。针对这个问题,县民政局领导定期组织人员安排对民政干部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民政干部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大大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观念,逐渐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八、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机关效能提高
  信息中心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局机关实行电脑指纹考勤,并通过民政内部信息网每天公布两次考勤情况。通过电脑指纹考勤工作,改进了局机关的工作作风,规范了机关行为,促进了机关效能的提高。
  九、积极搞好局机关通讯报道和信息工作
  在认真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搞好县民政局通讯报道工作,注重编写有价值的信息,使采编的信息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围绕一个核心,建立三项制度。围绕辅助领导决策这个核心。一是加大信息反馈力度,迅速、及时、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县民政工作进展情况,增强辅助领导决策的广泛性,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二是加大信息调研力度,针对民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搞好信息收集和调研,增强辅助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加大信息参谋力度,增强辅助领导决策的有用性。建立三项制度:一是信息需求定期发布制度。印发宁海民政信息月度需求要点,增强上报信息的针对性。二是信息采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通报月度信息采用情况,评选月度优秀信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三是重点报送单位联系制度。挑选信息上报数量多、质量高的单位为报送重点单位,定期与信息员联系,确定报送重点,提高报送信息量。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民政志:1986~2008

《宁海县民政志:1986~2008》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体,分列民政机构、基层政权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双拥优抚、灾害救济、社会福利、老龄工作等18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