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十三:水利发展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106
颗粒名称: 附录十三:水利发展规划
分类号: TV62
页数: 13
页码: 299-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水利局编制了一系列水利发展规划,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利的要求。其中,“十一五”规划提出完成4个100工程、5万亩围垦、5座中小型水库建设和25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目标。
关键词: 宁海县 水利 发展规划

内容

十几年来,宁海县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水利的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对宁海的水利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利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为了把宁海的水利建设搞得更好,宁海县水利局编制了一系列水利发展规划,提出今后宁海的水利发展目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宁海县水利工程“十一五”规划,在该规划里所计划要完成的工程可以用“45525”来概括,其含义为:第一位“4”即4个100:在“十一五”中完成100公里标准海塘维修加固、100公里清水河道治理、100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00公里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第二位“5”即完成5万亩围垦工程;第三位“5”为新建5座中小型水库;最后两位“25”即“十一五”期间完成25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水库工程
  2004年初,宁海县水利局编制出宁海县千库保安工程规划报告,计划在15年时间内实施加固现有水库、山塘586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50座及重要山塘527座的保安工程建设,至2006年底已完成的除险加固工程在本书第三章第六节已有记载,其它工程从2007年开始规划如下:
  2007年实施加固45座,其中中型:杨梅岭水库1座;小(一)型:长畈岭水库1座;小(二)型:桐山、狐狸洞、巴吉岙、曹坑、西湾、凤凰山、大庵堂、茅山头、上游、涨坑等10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18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15座。总投资5850万元。
  2008年实施加固47座,其中中型:胡陈港水库1座;小(一)型:红泉水库1座;小(二)型:上长潭、乌烟筒、红卫、上林、茶山等5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0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18座。总投资3902万元。
  2009年实施加固54座,其中小(一)型:西林水库1座;小(二)型:流水岩、塔里门、和尚塘、庙坑里、九炮龙等5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3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24座。总投资3200万元。
  2010年实施加固41座,其中小(一)型:一市港、申坎头水库2座;小(二)型:虎爬岭、桑洲上塘、红岩岭、双峰山塘、石砚等5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16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18座。总投资2666万元。
  2011年实施加固56座,其中小(二)型:九顷塘、大泄潭、罗丝潭、松木岭、沙帽顶等5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5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26座。总投资2601万元。
  2012年实施加固48座,其中小(二)型:箬帽岭、斧头岩、老鹰潭、陈西岙等4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0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24座。总投资2181万元。
  2013年实施加固41座,其中小(二)型:龟岩垅、朝定坑、洋山桥等3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2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16座。总投资2006万元。
  2014年实施加固45座,其中小(二)型:外庵、高增、滴水岩等3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4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18座。总投资2212万元。
  2015年实施加固50座,其中小(二)型:乌龟头、龙潭坑、庵前塘等3座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4座;1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21座。总投资2188万元。
  2016年实施加固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5座,总投资1525万元;2017年实施加固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0座,总投资1205万元;2018年实施加固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2座,总投资1320万元;2019年实施加固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4座总投资1440万元;2020年实施加固10万立方米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3座,总投资1380万元。
  通过水库、山塘的保安工程建设,将为本县水库管理建立起“工程安全、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的高标准水库管理体系,实现水库工程“安全、高效、美丽”。
  标准海塘
  根据宁波市从2006年~2008年分三年对沉降大于30厘米以上、渗漏严重、变形大的海塘和水闸进行全面除险加固的总体要求,宁海对全县所有海塘进行检查。经过检查结果,按要求全县共有14条海塘(总长46.88公里)、38座闸门需进行维修加固。2006年初,全县将需要维修加固的海塘纳入三年维修计划,其中2006年计划对群英塘、长街盐场塘、隔洋塘、草湖塘、双盘一期、伍山盐场塘、毛屿塘等七条海塘(总长24.26公里),水闸20座实施加固,计划完成土石方29.8万立方米,完成混凝土2.3万立方米,投资5121万元;2007年计划对南洋港、古渡塘、一市塘、岳井塘、国庆塘、农场塘等6条海塘(总长15.61公里),水闸14座实施加固,计划完成土石方18.49万立方米,完成混凝土1.29万立方米,投资2497万元;2008年计划对前横塘(7.01公里),水闸6座实施加固,计划完成土石方12.29万立方米,混凝土0.91万立方米,投资910万元。
  小流域治理
  宁海县小流域防洪标准低、抗洪能力弱,解放以来一直未对小流域进行彻底根治,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小流域现状,宁海水利部门对小流域治理进行了专项规划。1100多公里河道中,保护村庄、学校、企业、农田等设施的有351公里,其中51公里已达到防洪标准,其余300公里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制订了小流域治理的三个五年规划,总投资约10亿元。整个“十一五”期间,计划整治白溪、青溪、凫溪、力洋溪、茶院溪、石门溪、汶溪、五市溪、东岙溪、中堡溪堤防等保护村庄、学校、企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河段100公里,其中干流80公里,支流20公里,使其防洪标准、防洪能力达到设计要求,总投资约3.23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整治保护人口500人以上、2000人以下,农田面积在5000亩以上河段150公里,总投资约3.2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整治有保护人口,保护农田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河段163.9公里,总投资约3.2亿元。
  十一五期间后四年主要小流域治理工程具体计划如下:
  2007年度计划新建堤防23公里,总投资9800万元(其中政策处理费2100万元):(一)凫溪河道治理工程:凫溪治理工程深圳、大里及长洋段新建堤防7公里,使深圳镇区、大里、长洋等村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计划投资3600万元;凫溪治理工程格水王段新建堤防2.5公里,使格水王村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计划投资600万元。(二)茶院溪乡政府段,计划新建堤防3.5公里,使乡政府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计划投资1300万元。(三)黄坛杨溪治理工程,计划新建堤防3.5公里,使黄坛镇有关村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计划投资1900万元。(四)中堡溪治理工程,计划新建堤防3公里,使胡陈乡有关村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计划投资1200万元。(五)梁皇溪前童过镇段:计划新建堤防3.5公里,使前童过镇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计划投资1200万元。
  2008年计划治理河道总长20.5公里,总投资5700万元:白溪马婆园-石舌章段治理2.5公里,投资1500万元;中堡溪过村段3.0公里,投资1200万元;青溪过村段2.0公里,投资1000万元;大溪过村段13公里,投资2000万元。
  2009年计划治理河道总长28公里,总投资6600万元:白溪流域过村段治理3公里,投资2000万元;力洋溪、茶院溪过镇、村段10.0公里,投资3000万元;东岙溪等其它小流域过村、企业、学校段约15公里,投资1600万元。
  2010年计划治理河道总长23.4公里,总投资6794万元:白溪其他过镇、村段治理4公里,投资2500万元;石门溪、汶溪、五市溪过村段约17.4公里,投资3000万元;凫溪过村段2.0公里,投资1294万元。
  清水河道
  至2006年全县已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9条共88.2公里,从2007年起,针对河道现状,结合本县实际,县水利局进一步确定了以村级河道、集镇河道和城市河道为整治重点,提出清淤、清面、清水、护岸“三清一护”为主要内容,从河底、河面、河岸等全方位实施综合整治建设,明确了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分级负责、分年推进的实施原则,在今后四年时间内,再建设清水河道工程46条共147.9公里,计划投资2.5亿元,初步完成大规模的平原河道整治任务。
  农村饮用水工程
  2004年初,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饮水安全,提高供水质量,宁海水利局农村饮水工作小组成员在实地勘测、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讲究实效”的原则编写了《宁海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并通过了由水利、城建、卫生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审评小组的审评。
  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宁海县二水厂扩建工程和15座乡镇水厂建设以及337座村级水站建设,预计共需投资4.62亿元。根据优先解决饮水困难和对农民生活、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问题的原则,力争在2007年年底前解决8.08万饮水困难人口,明显改善31.95万农民饮水条件,实现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工程体系,彻底完善5.1万农村饮水基本安全人口,使其达到安全标准。届时工程受益人口中饮水安全人口将达40.9万,实现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 为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使水资源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宁海县政府高度重视下,从2003年3月开始,县水利局与县政协的领导一起对全县水资源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委托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宁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出《宁海县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
  根据调查,全县水资源总量17.55亿立方米,至2003年已开发水资源4.24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4%,根据规划,至2020年,全县水资源开发总量达到6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4.19%,其中每年向宁波市供水1.73亿立方米。
  小水电资源开发 宁海县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山多溪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到2006年末,全县已开发水电站36座,总装机容量32560千瓦,年发电量7850.7万千瓦时。为充分合理的利用水力资源,受县水利局委托,宁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04年12月编制出《宁海县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根据规划,全县可开发单座装机容量100千瓦、年发量10万千瓦时以上水电站99座,总装机容量62425千瓦,年发电量14033.15万千瓦时。
  水土保持
  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2000年8月,受县水利局委托,根据省水利厅[2000]8号文件精神,宁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出《宁海县水土保持规划(2001—2020)》,并经宁海县人民政府批复后组织实施。
  根据规划,水土保持的近期目标(2001—2010年)是:广泛开展流域综合治理,计划山地营造生态效益林171.57万亩(含林相改造),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0.123万亩,平原绿化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重点综合治理白溪(包括杨溪)、青溪、凫溪、中堡溪和颜公河五大流域,疏浚主河道160公里,总疏浚量2000万立方米,建设堤防300公里,新建西溪水库等30座,除险加固水库500座及其它各类水保设施,包括利于退耕还林以求土地动态平衡,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蛇蟠涂围垦,共投资12.4亿元,使全县的86%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能得以治理,建立水土流失监察网络体系和制止新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远期目标(2011—2020年):通过近期目标的努力和实现,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形成全民自学投入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消除,在巩固白溪、青溪、凫溪、中堡溪和颜公河等五大流域水土保持成果的同时,积极治理其它小流域,疏浚河道200公里,总疏浚量1000万立方米,建设堤防200公里,新建水库(电站)20座,除险加固水库300座,全面完成全县水土流失的治理任务。
  白溪流域防洪及水资源利用
  白溪是宁海县最大的溪流,而大溪又是白溪最大的支流,以前该流域只有一座中型水库(黄坛水库),1997年来又相继建成白溪水库、西溪水库两座大中型水库,大大提高了白溪下游的防洪能力。但由于白溪水库坝址以下干流两岸现建有的防洪堤坝标准不一,影响了整个流域的防洪效果,如2005年卡努台风就给白溪下游水车带来了较大洪灾。为了加大对白溪流域的防洪治理力度,宁海县水利局2005年9月编制出《白溪流域防洪治理治理工程规划》,对白溪流域防洪进行有效治理。
  白溪规划长度36.92公里,此次规划治理33.945公里;大溪规划长度12.475公里,其中已达标2.4公里,此次规划治理10.075公里;其它支流规划长度80.35公里,此次规划治理38.05公里。总投资34328万元,计划分五年实施。
  由于白溪水库的建成并向宁波供水,下游地区如岔路镇、前童镇的缺水水问题日益凸显,为科学分析白溪中下游水资源形势,预测供水,进行供需平衡,并提出水资源解决方案,2005年11月,县水利局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宁海县白溪流域中下游水资源综合规划》。白溪规划长度36.92公里,该规划于2006年底完成。规划从白溪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现状出发,调查白溪干流中下游社会经济、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水资源现状、供水情况等,分析白溪中下游水资源形势,预测需水,进行供需平衡,提出白溪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宁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在对白溪流域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蓄水工程:新建吴坑岙水库为桥头杨水厂供水,工程投资502万元;新建大坑里水库供辛王村,工程投资167万元;新建妙山地下水库供白溪下游一般工业及农灌用水。
  (二)引水工程:(1)岔路水厂引水工程:白溪水库下游的岔路、前童片村庄集镇较为密布,拟新建岔路水厂,实现集中供水,水厂供水设计规模为4万立方米/天,引水设计流量0.51立方米/秒,水源为白溪水库。该工程计划投资4879万元。(2)西溪水库置换引水工程:白溪水库引水至宁波的管线经过黄坛水库下游,设计从西溪、黄坛水库向宁波市区供水,从白溪水库置换一定的水量供向岔路、前童、竹林一带。西溪水库引水置换工程主要是为补充白溪水库向下游供水后的不足,引水规模为12万立方米/天,引水流量为西溪水库的水放入黄坛水库,再由黄坛水库引水入白溪水库向宁波供水主干线。西溪水库在近期水平年(2010年)每年向宁波补充水量1145万立方米。西溪水库引水工程投资1903万元。(3)黄坛水库引水工程:黄坛水库作为宁海县城市水厂的主要供水水源,与西溪水库联合向第二水厂、黄坛水厂供水。现状以城北灌溉总渠引黄坛水库水供第二水厂,目前已建成10万立方米/天,达到第二水厂的设计供水规模。根据《宁海县中北片给水工程规划》,黄坛水厂分二期建成,一期供水规模6万立方米/天,终期供水规模16万立方米/天,原输水管一次性建成,工程投资1193万元。
  (三)供水工程:供水工程主要为集中供水的水厂或供水站,本次规划范围内拟新(扩)建2座城市水厂,分别为第二水厂和黄坛水厂,供水规模分别为10万立方米/天、16万立方米/天,供水范围为黄坛镇、宁海城区(规划城区);建一座镇级水厂(岔路水厂),供水规模为前童镇规划建成区。另外,拟新(扩)建村级水厂25座。供水工程计划总投资22567万元。
  (四)配套工程:配套工程主要包括白溪水库灌区、黄坛水库灌区的渠系改造,提高其水利用系数,近期灌溉水利用系数目标为0.6,远期灌溉水利用系数目标为0.7。另外,为改善下游农业灌溉引水条件,规划新建5条低矮堰坝,分别为渡头堰坝、白岭根堰坝、石舌章堰坝、赵家山堰坝、黄坛关溪堰坝。堰坝投资合计31911万元。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本书记述了宁海县水利局编纂了1994年至2006年时间段《宁海县水利志》,记录了该县13年间水利建设及改革的成就,包括抗击台风、修建海塘、水库建设等。全书总结了水利建设经验,为宁海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欢迎指正。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胡陈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