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村饮用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05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村饮用水工程
分类号: TV62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2004年调查显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众多,为此制定了《宁海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采用多种方法建设饮水工程,至2006年底,全县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2.4%,但仍有部分村庄未能喝上自来水。
关键词: 宁海县 其它工程 饮用水

内容

2004年,按照水利部联合卫生部颁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要求,宁海对全县饮用水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县自来水农村受益人口454110人,自来水普及率87.49%,其中普及率最高的乡镇为大佳何镇、强蛟镇及胡陈乡,都达到了100%;普及率较低的乡镇为西店镇和前童镇,分别为46.51%和35.72%。全县饮用水安全及基本安全人口共有217532人,其中饮用水安全人口165114人,尚有30多万农民饮水不安全,严重影响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为了确实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提高农村供水质量,宁海县根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讲究实效”的原则,编制了《宁海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饮水工程项目分三步实施,第一步解决饮水困难、未能接上自来水及水质污染严重的244个村153945人口;第二步解决饮水不安全的224个村147040人口;第三步落实规划再解决184个村99205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
  根据地理条件及饮水工程建设的特点,主要采用四种方法进行建设:(一)对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且条件适宜的村选择原有大水网延伸供水;(二)对较大规模的村或几个村联网建成一定规模的水厂;(三)对偏远贫困的山区,采用筑堰坝、打水井、修水渠、建翻水站、修建水库等办法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若群众承受能力低,且居住点分散,根据具体情况建造分散式供水工程,或通过移民来搬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四)对偏远海岛或缺乏好水源的乡村,限于条件,只能选用水质超标的水源时,采取必要的净化工艺,比如长街镇隔洋塘村就是采用水质超标但水源充足的西边港港水为水源,采用膜处理技术净化后符合饮水标准,解决了当地农民吃水难问题。
  截止2006年底,全县共完成农村改水村767个,已有村级水站包括镇乡水厂556家,有211个村与各镇乡街道水厂联网,全县农村478995人用上了自来水,还有65个村近3万人口未能喝上自来水,全县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已达到92.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本书记述了宁海县水利局编纂了1994年至2006年时间段《宁海县水利志》,记录了该县13年间水利建设及改革的成就,包括抗击台风、修建海塘、水库建设等。全书总结了水利建设经验,为宁海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欢迎指正。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大佳何镇
相关地名
强蛟镇
相关地名
胡陈乡
相关地名
西店镇
相关地名
前童镇
相关地名
隔洋塘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