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蛇蟠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0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蛇蟠涂
分类号: S277.4
页数: 4
页码: 116-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蛇蟠涂围垦工程位于三门湾内,由宁海县和三门县合围,围涂面积20762亩。工程于2004年9月22日正式动工,至200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4500万元,大坝堵口已合拢,部分水闸建成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 宁海县 围垦工程 蛇蟠涂

内容

蛇蟠涂围垦工程位于三门湾内,地处宁海县南端,围涂面积20762亩,由宁海县和三门县合围,其中宁海县17777亩,台州市三门县2985亩。工程概算总投资32593万元,宁海县和三门县各自分担的具体金额由双方根据有关协议计算确定。
  工程主要建筑物等级为4级,海堤、水闸挡潮防浪标准按20年一遇高潮位加风浪组合(不允许越浪)设计;龙口渡汛标准按汛期10年一遇、龙口合拢按非汛期5年一遇标准设计;排涝水闸按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36小时排完设计;纳潮闸按大潮换水率30%、小潮换水率10%设计。整个围垦工程共新建海堤6366米,其中北堤长2390米,南堤长3976米;加固东沙友谊塘1100米;建设北堤双盘排涝与排水闸(兼纳潮闸)4×4米,三门排水闸2×2.5米,三门纳潮闸2×2.5米,南堤兰头排涝闸3×3米,大黄泥排水闸3×3米,白旗纳潮闸5×3.5米。
  2003年11月6日,宁海县与台州市三门县就蛇蟠涂围垦范围、面积分成、合作方式、项目申报、经费分摊、前期投入等达成协议;2003年11月22日,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通过省海洋部门评审,市、县海洋渔业局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颁发了海域使用权证;2003年12月16日,宁波市计委批准蛇蟠涂围垦工程立项;2004年4月1日,市计委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7月28日,市计委批复通过工程的初步设计。
  2003年7月16日蛇蟠涂围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同年10月30日建立蛇蟠涂围垦工程指挥部。2003年12月5日和2004年5月9日《关于蛇蟠涂围垦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宁海县蛇蟠涂围垦工程政策处理若干规定》由县政府批准公布实施。县政府政策处理方案公布后,指挥部在一市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策处理工作。(一)围区滩涂,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对收回的4700亩原发放的海域使用权证在建设期间给予每年每亩55元的海域使用权证收回补偿费,保障村民的权益;(二)将围区可耕面积8%使用权无偿分配给当地各村,增加当地村民的生产用地和经济收入,解决村民们今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三)对个人未批自围的158亩低标准小塘,通过价格重置评估,给予合理补偿筑塘成本费,依法收回滩涂使用权;(四)在围垦建设期间对300亩坝基养殖物、250亩闸门外养殖物所受到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同时,在围垦建设期间对白岐、葛岙、东沙三只近3000亩内改塘进排水有影响的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给予解决,保障养殖户的利益;(5)工程所需的山林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坟墓迁移,做到程序合法、补偿合理、手续齐全。共征用林地(料场)286.12亩、水田123.93亩、旱地51亩、水库10亩、殖棚屋(房屋)586平方米、迁移坟墓465穴、报废小船100艘。
  2004年9月22日工程正式动工建设,至2006年底,大坝堵口已合拢,南、北两堤均全线贯通,7386米石坝抛石全线达到5.5米以上高程,闭气土方达到5.0米高程,护坡砌石12000立方米,砼地梁完成5600米,栅栏板安装完成16000只。兰头闸、双盘闸、白旗闸、大黄泥闸建成,并通过阶段性验收,投入通水调流。前岙闸基本完工,启闭机安装完毕,沿山主干河道和闸门引河全部挖通。至2006年底,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131万立方米,混凝土3.2万立方米,打设排水板131.06万米,铺设土工布77.646万立方米,总完成投资14500万元。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本书记述了宁海县水利局编纂了1994年至2006年时间段《宁海县水利志》,记录了该县13年间水利建设及改革的成就,包括抗击台风、修建海塘、水库建设等。全书总结了水利建设经验,为宁海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欢迎指正。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台州市
相关地名
三门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