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堤冲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0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海堤冲毁
分类号: U656.31+4
页数: 1
页码: 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7年8月18日,宁海县遭遇百年一遇的11号强台风袭击,导致全县120公里标准海塘岸大量被毁,共损坏70.95公里,冲毁46.83公里。被毁原因除了罕见的狂风暴潮,还有海塘本身技术标准不高。因此,宁海县需要建设真正高标准的海塘来保护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宁海县 海塘 海堤冲毁

内容

1997年8月18日,宁海县遭到百年一遇的11号强台风袭击,该台风强度强、范围广,且正遇农历七月半天文大潮,出现风、雨、潮三碰头,胡陈港潮位达到5.52米,一市港潮位5.70米,越溪群英塘潮位6.1米,胡陈港潮位比当时有记载的历史最高潮位4.74米(1974年)还要高出0.78米。台风带来的海浪冲击柱高达10余米,在百年未遇的高潮袭击下,全县刚苦心建成的120公里标准海塘岸毁于一旦。在此次台风中全县共损坏海塘岸70.95公里,冲毁46.83公里,被冲缺口580处,损坏闸门120座,沿海255个村庄海水倒灌,12万人被围,5万多人一时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回,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标准海塘被毁固然是因为遇到罕见的狂风暴潮,但标准海塘本身技术标准不高也是重要原因。此次被毁的标准海塘始建于1990年,1995年初基本完成,其主要的设计依据是1980年省水利厅颁发的《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设计标准偏低,抗大灾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防浪墙堤顶高程低,保护石体为干砌块石,堤身单薄,闭气土方不够厚,存在着渗水、漏水等现象,经不起特大潮水和台风的袭击。因此,为使宁海县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真正强有力的保护,就只有建设真正高标准的海塘。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本书记述了宁海县水利局编纂了1994年至2006年时间段《宁海县水利志》,记录了该县13年间水利建设及改革的成就,包括抗击台风、修建海塘、水库建设等。全书总结了水利建设经验,为宁海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欢迎指正。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