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干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0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干旱
分类号: X431
页数: 2
页码: 29-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4年至2006年,宁海县共发生7次旱灾,平均两年一次,7~8月为高发期。其中1995年、2003年、2005年为重灾年份,造成农作物受灾、减产及饮水困难等,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关键词: 宁海县 自然灾害 干旱

内容

宁海县境内干旱的发生,一般是在梅雨结束后7~8月的伏旱、伏后9~10月无台风活动时的秋旱,另外也偶而有冬旱发生,春旱比较少见。
  1994年至2006年,出现旱灾7次,平均两年发生一次,7~8月是旱情的高发期。其中受灾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重灾年份就有三次,分别出现在1995年、2003年、2005年。各次旱情具体情况如下:
  1995年7至9月宁海县遭受伏旱连秋旱,旱灾遍及全县19个镇乡。全县不同程度受旱农作物21.5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1.94万亩,旱地作物面积9.64万亩,减产粮食5.76万公斤,胡陈、越溪、长街、深圳、西店、桑州等沿海和山区镇乡30个村庄出现饮水困难人数2.3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191.5万元。
  1997年5至6月连续干旱,许多地区连一滴雨也没下,宁海各地用水紧张,旱情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6.80万亩,其中水田6.29万亩,旱地0.51万亩。
  1998年7至8月间,深圳、双峰等镇出现旱情,受旱面积2500亩,减产粮食35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75万元。
  2003年7至8月,宁海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有26天,极端高温40.5摄氏度,比宁海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度39.7摄氏度还高出0.8摄氏度,全县各地旱情严重,农田受旱面积达32万亩。因受旱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其中:农作物减产减收近7000万元;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损失近4730万元;工业、乡镇企业及其它经济损失47万元。是1994年以来旱情最为严重的年份。
  2004年2至4月雨量比常年偏少约150毫米,6至7月份也一直是高温少雨天气,全县受灾面积12.2万亩,其中成灾面积5.03万亩,绝收1.7万亩,减产粮食8000吨。
  2005年6月至7月,天气持续高温无雨,气温不断上升,7月4日最高气温40.7摄氏度,又创新高,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县受旱农作物面积22万亩,减产粮食2250吨,经济作物绝收1050亩,生活用水困难近12万人,饮用水困难32500人。旱灾造成全县的直接经济损失1100多万元。
  2006年9至10月降雨偏少,部分镇乡的农田出现旱情,直接经济损失90万元。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994~2006)》

本书记述了宁海县水利局编纂了1994年至2006年时间段《宁海县水利志》,记录了该县13年间水利建设及改革的成就,包括抗击台风、修建海塘、水库建设等。全书总结了水利建设经验,为宁海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欢迎指正。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