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巷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3675
颗粒名称:
巷弄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17
页码:
56-72
摘要:
本文描述了宁海县城关镇在1986年底时的主要巷弄布局、名称由来、历史背景、现状及所属街道等详细信息。
关键词:
巷弄
宁海县
城关镇
内容
1986年底,全镇主要巷弄有48条。
西大街所属巷
西山巷 北起西大街,南至环南中路。长300米,宽2~4米,卵石路面。巷内有西山殿,即以殿名巷,1986年更名西山巷。东侧属城南街道,西侧属城西街道。门牌1—51号。
杏树巷 旧名上项畈、杏树脚。北起西大街,南至上隍畈路。长100米,宽3米,卵石路面。因地近上隍畈,旧时即以上项畈为地名;又因位于西大街古银杏树之前(南),亦称杏树脚。1986年更名为杏树巷。属城西街道。门牌1—9号。
后街所属巷
八士巷 南起后街,向北曲折延伸至后洋头(田畈)。长350米,宽2~4米,卵石路面。宋、元、明时,该处先后曾出名士八人,故称八士巷。属城西街道。门牌1—25号。
泊所塘巷 南起后街,北至大夫第巷。长80米,宽2米,卵石路面。明正统九年(1444),该处设河泊所大使厅,其旁有水塘,即称泊所塘,巷以塘命名。今泊所塘尚存。属城西街道,门牌1—15号。
县前街所属巷
后井巷 西起小北门路,向东延伸折南至县前街。长160米,宽1~1.5米,卵石路面。巷位于旧县署之后,有古井,名“后郭井”,故名。巷属城北街道,门牌1—25号。
中大街所属巷弄
大米巷 东起桃源北路,向西折南至中大街、西抵水角凌路。长170米,宽3~4米,卵石路面。该巷原有18家米行,故称大米巷。门牌1—46号。城关财税所、义务消防总队及一分队、城北街道办事处及城乡招待所设于巷内。
体育巷 东起水角凌路,向西折南至中大街。长150米,宽1.5~3米,卵石路面。该巷在旧商会前,曾名商会巷,1982年,以县体委设巷内。更名为体育巷。属城北街道,门牌1—23号。巷内有薛公井。
市门头巷 南起中大街,向北延伸折西至小北门路。长167米,宽3~4米,卵石路面。巷内原有“市门古庙”(现改为职工宿舍),故名。西端为关岳庙(现改建为县中心幼儿园),民国时期以此曾称宣武巷,1968年改称建设路,1982年复名。属城北街道,门牌1—45号。燃料公司、石油公司等设巷内。该巷有市门井。
龙灯墙巷 北起中大街,南至环南中路。长265米,宽3米,卵石路面。该巷原有孔庙(文庙),旧称文明巷。1968年改称文宣巷。以孔庙围墙起伏如龙灯状,俗呼龙灯墙。1982年命名龙灯墙巷。现孔庙改建为县招待所,庙内旧泮池仍存,南宋初钱浚建,池上跨有圜桥,明正统朱学谕建。城南小学、城南街道办事处设于巷内,此巷门牌1—49号。
万家巷 东起龙灯墙巷,西至西山巷。长115米,宽3米,卵石路面。昔时以万姓主居,故名。属城南街道,门牌1—-14
避司弄北起中大街,南至文明巷。长120米,宽3米,卵石路面。该弄当县前街之南。古时行人逢有司官员出入县衙,即回避入此弄,故名。1968年改称武装巷。1982年复名。属城南街道,门牌1—24号。
柴家墙弄 曾名新华巷。从中大街新华书店向南40米,东西分开,东至桃源南路,西至解放路。中段岔向北至中大街。长290米,宽2~3米,卵石路面。该弄原以柴姓主居,故名。属城南街道,门牌1—24号。县百货公司办公楼在此弄内。
北大街所属弄
北胡同(弄) 南起北大街,北至中医院路。长130米,宽1.5米,泥路、路两侧系新建住宅区。属城北街道,门牌1—24号。黄坛区派出所设此。
东大街所属巷弄
北蔡家巷 别名保健巷。南起东大街,北至东后墙头巷。长150米,宽2米,卵石路面。该巷原有蔡姓居住,位在东大街之北,故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12号。
南蔡家巷 曾用名保健巷。北起东大街,南至环南东路。长465米,宽2~4米,卵石路面。该巷原有蔡姓居住,位于东大街之南,故名。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在此巷内,1968年曾改称保健巷,1982年复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74号。巷内有文化电器厂。
袁家巷 北起东大街,向南折西至一善巷。长190米,宽1~4米、卵石路面。该巷原有袁姓居住,故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24号。巷内有一井,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光绪宁海县志》称此井“久旱不干,清新冽重胜他水,作酒甚佳。”现在巷东南丝厂内。
司马第巷 西起南蔡家巷,向东折南至白石头路。长190米,宽2~3米,卵石路面。以巷内有古司马第,故名。该巷属城东街道,门牌1—34号。
道义坊巷 北起东大街,南至白石头路。长200米,宽2~3米,卵石路面。该巷在石牌坊“道义坊”东南,故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28号。
一善巷 曾名东风巷。北起东大街,南至白石头路。长230米,宽1.5~3米,卵石路面。清雍正年间(1723~1735),该处王肇基两次捐金共四千两赈饥,得制军赐额“乐善好施”,一善巷之名由是始。1968年曾改称东风巷,1982年复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30号。巷内有财税印刷厂、明崇祯时所建王国章全樟木宅第古建筑。
三坊墙弄 南起东大街,北至环城北路。长280米,宽1.5~2米,卵石路面。该处原有三座牌坊。古称集三坊,因名三坊墙弄。属城东街道,门牌1—45号。西郊路所属巷
崇寺巷 东起西郊路,向西延伸折北至崇寺山。长310米,宽2~4米,泥路。二侧均为新建住宅区,以崇寺山命名。属城西街道,门牌1—35号。
环城西路所属巷
西后墙头巷 东接大夫第巷,向西延伸折北至环城西路。长260米,宽1~4米,卵石路面。该巷在城西北隅后洋头田畈之南,曾称西门新村,1986年改名西后墙头巷。属城西街道,门牌1—27号。巷北有城西小学。
水亭庙巷 南起大夫第巷,北至环城西路。长225米,宽2~3米,卵石路面。因巷内有水亭庙,故名。属城西街道,门牌1—17号。
环南西路所属巷
登瀛巷 北起环南西路,南至菜市巷。长165米,宽1~2米,泥路。该路在小南门西面,小南门名登瀛门,故名。属城西街道,门牌1—33号。
樟树潭巷 北起环南西路,南至旧小南门外地片,泥结沙石路。该处原有水潭称樟树潭,故名。属城西街道,门牌1—6号。巷北有计量仪器厂,广播转播台。
环南中路所属巷
菜市巷 北起环南中路,南至南新巷。长380米,宽3~5米,卵石路面。该路二侧为新建住宅区。地处城关南部,故曾称南门新村。巷在南门菜市场之南,1986年更名菜市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57号。教师进修学校在巷内。
下金竹岭巷 北起上金竹岭巷,南至环城南路。长105米,宽3米,卵石路面。该巷地势倾斜,古时多金竹,故称金竹岭。
又以其上称上金竹岭巷,因改称下金竹岭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16号。巷南有一古井,冬夏不竭,水味甘美。
环城北路所属巷
东后墙头巷 别名蔡家巷后墙头。西起北蔡家巷,东至三坊墙弄。长242米,宽1.5~2米,卵石路面。路两侧为新建住宅区。该处原为田畈,在柏屏黄氏住宅之后,称后洋头。以巷西起于蔡家巷,曾名蔡家巷后墙头,1986年更名东后墙头巷。以城西街道亦有后墙头,分别加“东”、“西”以示区别。属城东街道,门牌1—75号。
柔石路所属巷
正学巷 东起杏树巷,西至城关中学操场。长320米,宽2~4米,卵石路面。因城关中学原为正学小学旧址,故名正学巷。属城西街道,门牌1—49号。
纺织路所属巷
泰山殿巷 旧名它山殿。西起纺织路,向东延伸折北至环南西路。长750米,宽1.5~2米,泥路。以该处大溪旁有古它(读作tuo)山殿,因以为名。1986年更名为泰山殿巷。属城西街道,门牌1—18号。它山殿,旧志称它山庙,已废。
气象路所属巷
拱辰巷 东起气象路,西至金属压铸厂围墙。长150米,宽3米,泥路。该路在大北门外,大北门原名拱辰门,故名。路两侧为新建住宅区。属城北街道,门牌1—21号。
小北门路所属巷
大夫第巷 东起小北门路,西接西后墙头巷。长220米,宽2~4米,卵石路面。因巷内有大夫第,故名。属城西街道,门牌1—22号。大夫第,《光绪宁海县志》作“都宪第”,为明嘉靖副都御史石简宅第。县供销社及供销幼儿园在巷内。
二亩园巷 东起小北门路,西至环城西路16弄。长150米,宽2~4米,卵石路面。清光绪秀才徐抚九晚年于该处营建“二亩园”,即以二亩园为地名,1982年以该巷位于小北门路两侧,命名为小北门西路,1986年复名称二亩园巷。属城西街道,门牌1—35号。
蒲湖路所属巷
下叶巷 南起蒲湖路,北至蒲湖。长180米,宽3米,卵石路面。该巷旧名下檐,后谐音为下叶。属城北街道,门牌1—30号。
城中巷 南起大米巷,北至蒲湖路。长140米,宽1~4米,卵石路面。因位于城关中心地段,且巷内有城中小学,故名。属城北街道,门牌1—16号。巷内原有古寺,建于梁天监元年(503),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起称妙相寺,今改建为粮站。城郊乡人民政府设于巷内。
水角凌路所属巷
县后巷 东起水角凌路,西至小北门路。长255米,宽3~5米,卵石路面。该巷在旧县署(今县人民政府)后,故名。属城北街道,门牌1—38号。巷内有县房管处、校办企业公司、五金仪表厂等。县圃村委会设该巷28号。
秧田头巷 东起水角凌路,西至小北门路。长215米,宽4~6米,卵石路面。该巷之南原有一片水田,常作秧田,故名。属城北街道,门牌1—50号。
桃源北路所属巷
杨柳巷 西起桃源北路,东至北蔡家巷。长110米,宽2米,卵石路面。该巷旧时西通桃源桥河步云桥,河畔有柳树,故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15号。杨柳村委会驻该巷17号。
桃源南路所属巷弄
影院巷 西起桃源南路,向东折南至白石头路。长125米,宽3米,卵石路面。巷内居民原以陈姓为多,旧称陈家墙弄,1986年以位于电影院后而命名为影院巷。属城东街道,门牌1—22号。
力行巷 东起桃源南路,西至解放路。长210米,宽1.5~3米,卵石路面。该巷包含应家墙弄、华家墙弄与孔家墙弄。1943年间推行“力行哲学”,以“力行”名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5号。
上金竹岭巷 东起桃源南路,西至解放路,长155米,宽3米,卵石路面,该巷在下金竹岭巷之上,故名。属城南街道,门牌1—16号。
南新巷 东起桃源南路,西至菜市巷。长270米,宽1.5~3米,卵石路面。该巷在南门外里溪(现已改为地下水道)之滨。过去是小猪交易市场,曾称猪场头,1986年命名南新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24号。巷内原有养济院,俗称“孤老院”,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解放后改为敬老院,现敬老院迁设城东,此处改为居民住宅。
狭墙弄 西起桃源南路,东至南蔡家巷。长170米,宽0.8~2米,卵石路面。该弄在原桃源桥河永春桥之东,旧墙弄甚为狭窄,故名。属城东街道,门牌1—18号。
解放路所属巷
文明巷 东起解放路,西至龙灯墙巷。长100米,宽3米,卵石路面。巷西即古孔庙址,取崇尚文明之意,命名文明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18号。
大茅园巷 东起解放路,西至菜市巷。长200米,宽4米,泥路。该处原称大茅园,1986年命名为大茅园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5号。
文昌巷 北起环南中路,南起解放路205弄。长150米,宽1~2米,卵石路面。巷在古孔庙之东南方,取昌盛文化之意,1986命名文昌巷。属城南街道,门牌1—15号。
白石头路所属巷
健康巷 北起白石头路,向南折东至南蔡家巷。长200米,宽1.5~6米,卵石路面。因巷西为人民医院,1982年命名健康巷。属城东街道,门牌1—22号。县人民武装部设在此巷。
八角楼巷 北起白石头路,向南折东至环城东路。长430米,宽2~4米,卵石路面。该巷原有古建筑八角楼,故名。又有梦园,龚文峰于清道光己丑年(1829)建造,内有假山、池塘、亭榭,俗称龚家花园,1962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拆除。此巷属城东街道,门牌1—30号。沿巷企业单位有白石医药仪器厂、东方防爆电器厂等。白石村委会驻此。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宁海城关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时间跨度上溯至历史发端,下限原则上至1986年(部分篇章延至1987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城关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西山巷
相关专题
杏树巷
相关专题
八士巷
相关专题
泊所塘巷
相关专题
后井巷
相关专题
大米巷
相关专题
体育巷
相关专题
市门头巷
相关专题
龙灯墙
相关专题
万家巷
相关专题
柴家墙弄
相关专题
北胡同(弄)
相关专题
北蔡家巷
相关专题
南蔡家巷
相关专题
袁家巷
相关专题
司马第巷
相关专题
道义坊巷
相关专题
一善巷
相关专题
三坊墙
相关专题
崇寺巷
相关专题
西后墙头巷
相关专题
水亭庙巷
相关专题
登瀛巷
相关专题
樟树潭巷
相关专题
菜市巷
相关专题
下金竹岭巷
相关专题
东后墙头巷
相关专题
正学巷
相关专题
泰山殿巷
相关专题
拱辰巷
相关专题
大夫第巷
相关专题
二亩园巷
相关专题
下叶巷
相关专题
城中巷
相关专题
县后巷
相关专题
秧田头秧田头巷
相关专题
杨柳巷
相关专题
影院巷
相关专题
力行巷
相关专题
上金竹岭巷
相关专题
南新巷
相关专题
狭墙弄
相关专题
文明巷
相关专题
大茅园巷
相关专题
文昌巷
相关专题
健康巷
相关专题
八角楼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