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3659
颗粒名称: 地理环境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宁海县城关镇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地质结构、气候特征、水文状况、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详细描述。
关键词: 地域 宁海县 城关镇

内容

城关镇位于宁海县中部,东经121625′32″,北纬29°17′7″(桃源南路55号,镇政府驻地)。西枕崇寺山,东扼白峤岭,南依大溪,抵黄土岭,北接城北平原。东西相距3.6公里,南北相距4公里。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内建成区面积2.78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略有起伏。西郊崇寺山(清泉山)最高,主峰海拔126米,为镇西屏障。沿西郊路向东,地势显著下降,至西门口,海拔高度降至26.6米。沿西大街向东至解放路北端(三隍堂口),又升高到30.72米。再往东至东门口,复下降至28.47米。东郊东冠山海拔45.2米。跃龙山崛起东南,主峰海拔78.8米,隔大溪与飞凤山(海拔48.9米)遥遥相对,为镇东南咽喉。
  建成区以东西大街为山脊(标高28~31米),向南北两侧倾斜。北侧坡度缓和,高差1~4米;南侧坡度稍大,高差8~12米。大街南侧,有南北走向的西山岭、墈头岭、金竹岭和塘头岭。倘若通过桃源路,由北向南作一幅地形剖面图,建成区地势大街高,南、北两侧低的特点,就更为清楚。
  地表耐力较大,一般可达16吨/平方米。1976年省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在跃龙山大桥附近勘探,为第四系全新世砂卵砾石,厚度7.15米;在北郊良种场附近钻探,为第四系上中更新世砂卵砾石,含粘土,厚度18.25米。1981年勘探纱厂厂址,地层状况从上到下:第一层,系耕植土、粘土,地耐力8~10吨/平方米;第二层,系砂卵石、粘性土,地耐力16~18吨/平方米;第三层,系圆砾细砂或细砂,地耐力14~16吨/平方米;第四层,系砾砂卵石层,地耐力25~30吨/平方米;第五层,系圆形砾石,密实粗砂,地耐力30~35吨/平方米。
  本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热较优”的特点。年平均日照1885.3小时;日照率43%,月最大日照率57%,月最低日照率32%。年太阳总幅射量104.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6.2℃;冬夏温差较大:一月平均气温4.5℃,七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71年,为39.7℃,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9年,为-9.6℃。无霜期229.8天。年平均降水量1655.3毫米。月最大降水量261.3毫米,月最小降水量45.6毫米。最大雪深50厘米。年平均蒸发量1401.1毫米;月最大蒸发量198.7毫米,月最小蒸发量61.7毫米。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6%,月最小相对湿度75%。常年主导风向北、东北方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7~9月,常有台风过境。全年平均风速3米/秒。大于8级的大风,年平均6.5天。
  大溪发源于县境西北马岙乡第一尖南麓,流经龙宫、西溪、黄坛、草湖,于清泉山南麓流入城关镇,经屠呑胡,至水车乡马婆园汇入白溪,注入三门湾,全长37.2公里。该溪城关地段(崇教寺至针织厂),习惯上称南门大溪。主溪道全长3公里。建国后最高洪水位为1956年8月的19.76米。南门大溪治理后,最宽处为130米。溪水最深2.9米。最大流量1206.02立方米/秒。流速2.716米/秒,最小流速0.836米/秒。许家桥至南门铁桥的溪底高程为15.5米。南门大溪两岸有农田千余亩。并有通用厂、自来水厂、棉纺织厂、食品厂、化肥厂等重要工厂。南门大溪为城关镇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水稻田土壤,有老黄筋泥土、狭谷泥砂土、砾质泥砂土、黄泥砂土和砾心紫泥砂土五个土种。老黄筋泥土分布在北郊,垦植历史悠久,土体深厚,耕作层14~18厘米。底土密集不透水,终年有滞水层存在于底部。土质轻粘到中粘,保肥保水性能良好。PH值4.8~5.8,呈酸性、强酸性反应。狭谷泥砂土分布在东郊。土质轻松,带砂性。耕作层14厘米左右。底层以下有砾石塥,影响根系下扎。因砂砾石影响,易漏水漏肥,保肥保水性能差。PH值5.2~6.2,呈微酸、酸性反应。作物易早发,后期易早衰。砾质泥砂土在大溪沿岸。土体各个层次均有粗砂和砾石,含量多寡不一。耕作层12~14厘米。极易漏水漏肥。PH值5.2~5.5,呈强酸性反应。作物易早发,亦易早衰。黄泥砂土分布在郊区山垅。土层较厚,质地较轻松。保肥保水性能中等。耕作层15厘米左右。PH值5.2~5.7,呈酸性、强酸性反应。作物前期能正常生长,后期亦不早衰。但有冷水影响,气温低,光照少,土温、水温上升缓慢,作物常迟发。砾心紫泥砂土分布在黄土岭缓坡及山垅一带。耕作层13厘米左右。保肥保水性能一般。PH值5.5,呈酸性反应。作物易迟发,早衰。上述土壤PH值大都在4.8~5.8之间,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低、很低水平。偏酸占1/2,缺氮占1/4,缺磷占1/4,缺钾占1/4。经济作物土壤,有山地土和溪滩土两种。已育和待育林地的山土,主要有红泥土、黄泥砂土、石砂土、和紫砂土四个土种。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宁海城关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宁海城关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时间跨度上溯至历史发端,下限原则上至1986年(部分篇章延至1987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