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办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白石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35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村办工业
分类号: F123.82
页数: 8
页码: 93-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60年代末,大队开始开办小型工厂,70年代为发展时期,80年代逐渐铺开。村办工厂以医药仪器厂为主,还有其他类型的工厂。这些工厂通过生产销售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并为农村积累资金、解决剩余劳动力等问题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宁海县 工业 村办

内容

60年代末,大队开办小型工厂,开始有了村办工业。70年代为发展时期,8年代渐趋铺开。办工业一来为积累资金,以厂养农,促进农业机械化,二来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培养技术人员,加快农村面貌的改变。
  村办工厂以医药仪器厂为主,晶体管厂、药检仪器厂及无线电器件厂均为其派生分设,厂房在同一地点。另外还有塑料橡胶厂、白石米厂及小岭脚老鹰坑石宕等。
  白石医药仪器厂 1969年2月筹建,始称白石五金综合厂,为村工业之始。开办时,大队拨款1525元,第1生产队借款200元,第2生产队借款115元,进厂社员投资948元,其他借款377元,合计人民币3165元,作为开办经费。厂址设在大队办公室(司马第后院)西厢,计平屋4间。4月9日立杆接电线,6月正式投入生产。厂内分车木、五金2个车间。车木车间对外称车木厂,刻有公章,单独核算,实际上与五金综合厂无关系。生产纱管、刀柄等产品,销往上海、宁波等地。五金车间(仪表车间),对外又称五金厂、农机修造厂。主要产品为织袜机英制螺钉配件及仪表螺钉、嵌件等。当年购置设备及工具,车木车间用3693.54元,仪表车间为2613.36元。工资开支,车木车间为358.94元,仪表车间为3181.62元。原材料、动力等成本支出,仪表车间为2866.84元。销售收入:车木车间为1651.69元,仪表车间为8791.30元。至年终,车木车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发生亏损,大队于12月10日专题开会研究决定停办。仪表车间1970年总产值9416.24元。1971年正式开始生产定点产品牛津杯(小钢圈),业务渐趋稳定。是年工业总产值达18200.61元,实现利润4462.00元,始成大队资金主要来源。1972年,新产品钢管放置器投入生产,年产值达79728.28元,实现利润26082.68元,比1971年分别增长4倍和6倍多,1973年由于工厂生产发展,原厂房已不能适应需要,大队决定在八角楼巷龚家门前,安排土地1.2亩,建造厂房及大队办公室。1974年1月,新厂房全部竣工并迁入。至11月,新产品电动生理记纹鼓试制成功,全国各地医药、科研单位纷纷前来订货,产品供不应求。1975年钢管放置器、电动生理记纹鼓、小钢管、钢管检验器,出口越南、阿尔巴尼亚。企业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是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69元万元,利润6.24万元,为城关镇各大队之首。1976年5月,又试制成功“BJY—63型片剂崩解时限测定仪”,并批量投入生产。1977年开发新产品,薄层涂布器。专供药物层析研究,有机化工、生化制品科研部门的检测仪器。是年8月,根据生产迅速发展需要,又在龚家门前安排2亩土地,扩建厂房。五金综合厂名已与生产品种不符,经上级批准,改名为宁海城关白石医药仪器厂。1978年销售记纹鼓180台,产值274525.00元;崩解仪151台,27056.28元;放置器60台,39570.00元;牛津杯162352只49882.00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45636.61元,利润(巳除税金)189992.14元,超过全大队农业收入的1倍半,69名职工人均创利2753.51元。1979年又投产生理记纹鼓附件:水银检压计、玛利氏气鼓、单电磁标、万能滑车、蛙心杠杆、双凹夹、心动描记杠杆等。1980年7月,为了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水平,厂部举办了《机械工人识图》学习班,35名职工参加了职业培训。是年又生产抑菌圈测量仪及小白鼠条件反射仪。1981年6月15日接上级指示落实经济责任制,大队管理委员会与厂签订了企业承包合同。合同规定:承包期为3年,大队分配进厂务工社员65人,核定全年基本工资34140.00元,按工资总额另加提取15%,计5121.00元,上交大队作统一处理,所得净利润30%上交大队,35%留厂扩大再生产资金,35%作职工奖金,大队保障工厂生产经营、供销业务、职工工种调配、内部计酬分配、规章制度等各项企业自主权,务工社员向生产大队交钱买口粮。1982年2月5日,厂部又按生产内容,分4个小组(车间),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各车间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第1组10人,生产片剂崩解仪,生理记纹鼓及其附件,小白鼠条件反射仪,薄层涂布器。第2组10人,生产抑菌圈测量仪,1984年又生产改进型JY84—3柳菌测量仪。第3组10人,生产钢管放置器。第4组26人,均为女职工,生产牛津杯。1985年1月20日,除第1组另建厂外,其余3组,直接与村签订了经济承包合同。第2组(测量仪车间),承包人龚以广、王总宪、承包期2年。1985年核定工业产值5万元,利润0.8万元,上交村积累0.3万元,留厂生产发展资金0.2万元。第3组(放置器车间),承包人龚以斌、陈台民,承包期2年。1985年核定工业总产值5万元,利润0.8万元,留厂生产发展资金0.2万元。第4组(牛津杯车间),承包人叶荷妹、胡杏娟、刘彩娥,承包期2年。1985年核定工业总产值5万元,利润1万元,上缴村积累0.55万元,留厂生产发展资金0.2万元。以后每组每年各项经济指标以10%递增。第2组(测量仪车间)1987年底停产。第3组(放置器车间)1988年1月至1988年5月由龚以斌、葛伟强承包,1988年5月至今由龚以斌承包。第4组(牛津杯车间)1987年12月至1988年底由叶荷妹、刘彩娥,叶小英承包,1989年至今止由叶小英、邵桂卿、葛爱春承包。
  该厂自60年代末购置9台仪表车床开始,20余年来,陆续添置了车床、刨床、铣床、钻床、冲床以及空压机、电焊机、砂轮机等30余种机械设备,总动力达82千瓦,70年代中期,还先后建了翻砂、喷漆车间,能翻制各类铜、铝铸件。
  宁海县晶体管厂 1978年全国黑白电视机电子元件紧缺。大队获得信息后,决定筹办电子器件厂,派员培训,采购材料,建造了恒温测试室,购置了12千瓦发电机、高压测试仪、扩散炉、切片机、磨片机、超声波清洁器等。1979年2月13日,从医药仪器厂单独划出,正式建厂,定名为“宁海县白石半导体高压器件厂”,为当时宁波地区社队企业中唯一生产半导体硅整流器件的专业厂,厂长龚国申。产品为硅整流二极管2CG、2CN、2CQB。第一•批产品,由于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经使用单位验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电子工业部颁发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电器市场需要。先后有硅单相桥式整流器、高低频硅整流堆、硅代整流器件投入生产。1983年12月1日改名“宁海县晶体管厂”。1985年经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严格检测,所有产品各项技术标准完全符合规定要求。1986年又经国家电子工业部审查通过,发给生产许可证。具体工作、生产技术由龚以培负责,其他工作由陈令捷、杨声昌、蒋廷汉负责。至1990年底,巳有各种测试仪器及机械设备,总值11.53万元,总功率6。千瓦。由于产品质量好,被北京电视机厂的牡丹牌、石家庄电视机厂的环宇牌、唐山电视机厂的凤凰牌等电视机、以及诸多的收录机厂家作电子器件应用。硅代整流管可代替广播电台发射机上的电子元件,而旦性能比电子管稳定可靠、省电,亦为省内外电台所广泛应用。1981年6月15日,大队管理委员会与厂签定企业承包合同,落实经济责任制,工厂法人代表龚国申。合同规定,大队安排务工社员57人,核定全年基本工资为2694.00元,由厂直接支付给务工社员。厂另再提取工资总额的15%,计4011.00元,上交大队作支农经费。工厂净得利润的分配为:39%上缴大队,35%留厂作企业生产发展资金,35%作职工奖金。1982年2月19日,签定第二轮承包合同,工厂代表龚国申、章一波,承包期3年。1985年1月19日,签订第3轮企业承包合同,承包人龚国申,承包期为2年,1985年1月至1986年12月。1985年大队确定承包基数,产值为35万元,利润4万元,上缴大队积累1.45万元,留厂扩大生产资金1.666万元,第二年各增10%。1987年章一波任厂长,年底龚国申复任厂长。
  宁海县白石药检仪器厂 于1983年II月8日,从村办医药仪器厂崩解仪车间分设建厂,当时定名为“宁海县城关白石药检仪器厂,为国内第一家以药检仪器命名工厂。分设时,从医药仪器厂划入流动资金4000元,暂借3900元,划拨车床、刨床、摇臂钻床、冲床以及台钻、仪表车、砂轮机等机械设备计9台,功率16.5千瓦,折价3万元,厂长潘国贤。1984年2月28日,改名为“宁海县白石药检仪器厂”。是年7月15日,潘国贤出席县科技会议,产品“BJY-C6管型片剂崩解仪”获县优秀科技成果奖。并于1987年又以“白石牌"商标进行注册登记。1986年9月,与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研究所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取得STV2型无菌检查薄膜滤器生产权。1987年即生产该仪器200台。1988年8月17日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成为宁海县乡镇企业第一项专利产品。1987年又上马自行设计的电惊厥仪。1988年,裘立德设计成功“药品匀浆仪”,7月份获得产品专利权。两项产品先后投产。1984年12月29日,厂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企业经济承包合同,落实经济责任制,承包期3年。1985年1月至1987年12月。合同规定:1985年工业生产值确定为10万元,利润为1.5万元,上缴村积累为0.3万元,留厂扩大生产发资金为0.4万元,以后每年各项递增10%。1985年11月26〜30日,潘国贤出席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神经药理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小白鼠条件反射仪的性能、操作技术》的学术报告。1988年3月,先后由裘立德、胡成江先后承包车间。
  宁海县白石药检仪器厂历年概况
  宁海县塑料橡胶厂 于1988年1.月筹建,厂长龚国强。总投资28.5万元,工厂主要设备有750克注塑机1台、可乐瓶专用生产设备一套、粉碎机1台、双排座货运车1辆、菠罗芨茨小车1辆,80KVA变压器1台。厂房有楼屋6间,平屋4间,计建筑面积560平方米。主要产品为申花牌洗衣机配套的大小面板、可乐塑料瓶。有职工3。人。建厂初期,借用村医药仪器厂金工车间,当年4月正式投产,至年底创工业总产值23万元。1988年9月,迁入环城东路47号新厂房(原村龙山游乐园游乐厅),次年初,与村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期为3年。是年创工业总产值140万元,税利14.6万元。1990年完成申花牌洗衣机大小面板1。万件,可乐瓶30万只,工业总产值达168万。
  宁海县城关无线电器材厂 1986年3月18日开办。主要设备SC910—2烘箱,2吨冲床及DN—5—12点焊机等10台设备,总功率9干瓦。厂长葛明岳。1988年生产热继电器一一水泵继电器,1990年生产JUC—1M超小型继电器。
  白石米厂 于1971年由大队筹办,当时称白石粮食饲料加工厂。厂址在东大街,厂长王修文。开办时,购置碾米机1台、磨粉机3台、饲料粉碎机1台。主要为本大队社员免费加工定粮部分粮食,1974年由赵水清负责。1980年3月6日,大队与米厂签订了企业经济承包合同,承包人王万锐、刘瑞才、潘金唐,由王万锐负责。合同规定,米厂每年上缴大队净利400元,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基金310元,其它一切由工厂自理。1981年1月7日签订第二轮企业经济承包合同,以上2项费用增至1500元。1984年1月31日,由王垣宪承包,2项费用为1200元,1989年3月米厂因故关闭。
  小岭脚老鹰坑石宕 1969年1月,镇域城建需要大量块石。大队获这一信息后,从所属各生产队抽调社员9人,派赵水清负责,筹办建筑材料生产企业老鹰坑石宕,开采毛块石。老鹰坑石宕,有丰富凝灰岩石料,埋藏浅,土方剥离少,岩层厚,开采容易,成材率高。经4个月准备,5月正式投产。当年采石余立方米,除供应大队修渠造路外,还向各基建单位销售100余立方米,年收入277.15元。以后,按"以销定产”方法,边采边售,每年开采销售800~1000立方米左右。石工按开采需要增减,多时为1。余人。1982〜1984年停开。1985年5月,落实经济责任制,由石工陈台训承包。合同规定:承包期为5年,每年上缴村山底费100元,还田押金费200元,土地赔偿费500元。并处理好机耕路、水沟等设施有关事宜。1984年7月,机耕路从岙口建至长山桥头,方便了石料外运。至1990年底,已累计开采毛块石1.4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白石村志》

出版者:团结出版社

白石村是浙江宁海县城东南隅的一个村落。本书记录了全村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上限村之发端、下限1990年底。

阅读

相关人物

龚以广
相关人物
王总宪
相关人物
龚以斌
相关人物
陈台民
相关人物
叶荷妹
相关人物
胡杏娟
相关人物
刘彩娥
相关人物
葛伟强
相关人物
叶小英
相关人物
邵桂卿
相关人物
葛爱春
相关人物
龚国申
相关人物
龚以培
相关人物
陈令捷
相关人物
杨声昌
相关人物
蒋廷汉
相关人物
潘国贤
相关人物
龚国强
相关人物
葛明岳
相关人物
王修文
相关人物
赵水清
相关人物
王万锐
相关人物
刘瑞才
相关人物
潘金唐
相关人物
王垣宪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白石村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