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民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3113
颗粒名称: 序言
页数: 3
页码: 1-2

内容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又促进盛世向前发展。
  1985年4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一国务院办公厅发了(1985)33号文件,转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志编纂工作领导报告》的通知后,全国编纂新地方志工作蓬勃开展起来。宁海,在中国共产党宁海县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和县志编纂办公室热情辅导下,各部门,各单位纷纷成立专志编写机构,组织资料收集。在这大好形势下,民政局也不例外,于1986年下半年开始成立编志组织,落实编写人员,搜集资料,进行编纂。经通二年多的努力,这本《宁海县民政志》终于脱稿成书,和大家见面了。
  民政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他的特点是多元性、群众性和社会性;面对困难,面对贫穷,面对残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他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宁海县民政志》的编纂出版,将为研究历一史,了解现状,探索未来的民政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也可充分发挥志书“备查”“资治”、“教化”的均功能。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宁海县民政志》的编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详今略古,着重记述宁海县现代历史和当然状况。即从民国初年以来到1986年为止的七十多年时间民政事业的概貌。其中用更多的篇幅,以翔实的史料,将建国以后的37年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三次中央全会以来,民政工作贯彻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以改革总揽全局,实事求是地根据八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的业务活动范围,记载了有关宁海县的行政区划,基层政权建设,救灾救济,拥军优属,复退安置,社会福利,婚姻登记,收容遣送,殡葬改革,移民支边等方面的历史沿革和业务活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海县民政历史的进程。其重要意义在于“以史为鉴”,为我们今天和将来从事民政工作的同志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历史参考资料。
  宁海建县以来历史悠久,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志书以大量的事实反映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下民政工作的实质和人民生活,从中可以看到宁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斗争,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人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和衷共济,团结奋进。
  《宁海县民政志》所记载的建国后的史实,就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共宁海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从事民政工作的同志与全县人民共同奋斗而创建的光辉业绩。在此谨向过去和现在所有从事社会主义民政事业并为之献出青春年华的同志,以及一切支持民政事业的志士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由于档案资料不全,编写人员少,经验缺乏,水平有限,仓促成书,因此志书在内容取舍,文字推敲上都存在着欠妥之弊,疏漏差错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和从事民政工作的同志和读者批评、指教。
  宁海县民政局局长倪金顺
  一九八九年六月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民政志

《宁海县民政志》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体,分列民政机构、基层政权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双拥优抚、灾害救济、社会福利、老龄工作等18章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倪金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