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岭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276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气候
分类号: P468
页数: 10
页码: 028-0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岭南村属中纬度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以气温划分,春秋短,夏冬长。其中春季平均为75天,夏季平均为105天,秋季平均为62天,冬季平均为123天。气候特征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冷,四季分明。
关键词: 宁海县 气候 春季

内容

岭南村属中纬度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以气温划分,春秋短,夏冬长。其中春季平均为75天,夏季平均为105天,秋季平均为62天,冬季平均为123天。气候特征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冷,四季分明。
  一、四季气候
  春季 从3月27日至6月9日,历时75天。分孟春、仲春、季春3个阶段。孟春,从3月27日至4月26日,计31天,平均气温12.3摄氏度左右。仲春,从4月27日至5月23日,计27天,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左右。季春,从5月24日至6月9日,计17天。平均气温21. 6摄氏度左右。春季冬季风衰退,夏季风北进,交替激荡,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增热,气温波伏上升,天气变化多端,常出现低温阴雨或倒春寒和晚霜现象。有“清明断
  雪。谷雨断霜”之农谚;有“春天孩子脸,一日变三变”和“一日脱赤膊,三日头冻缩”的天气特征。全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左右,降雨日约40天,降雨量约362毫米,日照约329小时。
  夏季 从6月10日至9月22日,历时105天。分孟夏、仲夏、季夏三个阶段。孟夏,从6月10日至7月10日,计31天,平均气温25. 5摄氏度左右。仲夏,从7月11日至8月24日,计4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7摄氏度上下。季夏,从8月25日至9月22日。计29天,平均气温25. 4摄氏度左右。夏季气候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冷空气北退,夏季风占绝对优势,多东南风,常出现高温、干旱或雷暴雨天气,亦是热带风暴、台风影响最频繁季节。
  有“六月尽、七月半、八月十六勿用算”的天气谚语。全季平均气温26. 2摄氏度左右,降雨日约53天,降雨量约790. 3毫米,蒸发量约590. 7毫米,日照约674. 8小时。
  秋季 从9月23日至11月23日,历时62天。分孟秋、仲秋、季秋3个阶段。孟秋,从9月23日至10月15日,计23天,平均气温20.8摄氏度左右。仲秋,从10月16日至11月4日,计20天,平均气温17.6-18摄氏度。季秋,从11月5日至11月23日,计19天,平均气温12.7-13.1摄氏度。秋季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南移,大陆冷高压已基本形成并渐增南下,与减退的暖湿气流交汇,气温波伏下降,有“一阵秋雨一阵冷”的天气特征。秋季,天高气爽,晴朗回暖,俗称“十月小阳春”。全季平均气温17.4摄氏度左右,降雨日约22天,降雨量约207.8毫米,日照约312.2小时。
  冬季 从11月24日至次年3月26日,计123天。分初冬和隆冬两个阶段。初冬,从11月24日至12月27日,计34天,平均气温9.9摄氏度左右。隆冬,从12月28日至次年3月26日,计89天,平均气温5摄氏度左右。冬季气候主要受北方干冷极地、大陆气团的季风所控制,冷空气不断南下,西北风盛行,气温下降,常出现雨、雪、霜冻。冬季后气候变冷,有“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灶塘佝佝”的气候特征。有“冬至前后,沙飞石走;冬至月头。日佝夜佝;冬至月中,日风夜风;冬至月尾。好在年里”之谚语。全季平均气温6.9摄氏度左右,降雨日约55天。降雨量约295毫米,日照约569小时。
  二、全年气候概况
  全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一9.6摄氏度左右。年平均日照1886小时,年降水日170天,降雨量1456毫米,无霜期230天左右。占全年63%。无霜期最多259天,最少207天。每年结冰期平均为110天,最多147天.旱、涝、台风三者为害最烈,冰雹灾害性天气均有出现。
  当地还流传着相关气候的谚语,现选录部分如下:
  春雾雨,夏雾暑,秋雾风,冬雾雪。
  春东风,雨做工;夏东风,井底空;秋东风,烂草棚;冬东风,要旱冬。
  云走东。车马通;云走南,雨漂船;云走西,马溅泥;云走北,好晒谷。
  雷响天边,雨在眼前;雷响头顶,有雨勿紧。
  雨打鸡啼丑,雨伞不离手;雨打天亮头。晒死黄枯牛。
  预测天气的谚语,仅作参考。预测天气应以气象台天气预报为准。
  村民们经过多年的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变化情况较多,其中九九歌、二十四节气顺口溜、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现记述如下。
  (一)九九歌
   一九二九,滴水不流。
  三九二十七,屋檐挂冰。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照门户。
  六九五十四,笆头长嫩刺。
  七九六十三,铺盖两头担。
  八九七十二,黄狗伏阴地。
  九九八十一,飞爬一齐出。
  说明:冬至为九九第一天,冬至后八天称“一九”,余类推。
  (二)二十四节气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二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三)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
  立春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立春打了雷,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雨水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
  惊蛰
  惊蛰至。雷声起。
  冷惊蛰,暖春分。
  惊蛰刮北风,从头淋过冬。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春分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绵绵。
  清明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淋。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谷雨
  谷雨天,忙种烟。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淋。
  谷雨下雨,雨生百谷。
  立夏
  春争日,夏争时。
  雨打立夏,呒水洗耙。
  立夏雨少,立冬雪到。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成。
  小满
  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小满,麦粒饱满。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芒种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芒种勿落雨,紧割小麦二日半。
  夏至
  夏至无雨,缸里无米。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无响雷,大水十几回。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小暑
  小暑有雨旱,小暑有雨冷。
  小暑下几点,大暑落勿歇。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大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冬。
  立秋
  雨打秋,件件收。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旺。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处暑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
   处暑处暑,处处要水。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白露
  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秋分
  秋分节,早晚凉,午后热。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有雨地不干。
  秋分有雨来年丰。
  寒露
  寒露无雨,百日无霜。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得慌。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
  霜降
  霜降无雨,暖到立冬。
  霜降见霜,立冬见冰。
  霜降不降,百廿日糊荡荡。
  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
  立冬
  立冬晴,一冬晴。
  立冬天气冷,一年冷气多。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小雪
  小雪无云大旱。小雪晴天,雨至年边。
  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
  小雪雪漫天,翌年必丰产。
  大雪
  大雪不冻倒春寒。
  大雪下雪,翌年雨不缺。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冬至
  阴过冬至晴过年,晴过冬至阴过年。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
  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小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不寒,清明倒春寒。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大寒
  大寒不寒,来年多有虫害。
  小寒不如大寒寒。
  大寒之后天渐暖。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三、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变化,可能出现大风、台风、大雨、暴雨、雪霜、冰雹、干旱、冷害、热害等自然灾害。以下记述的是自1920年至2019年村内出现过的自然灾害。
  民国九年(1920)七月十五日,遭大风暴雨,田毁屋倒。
  民国十年(1921)七月,淫雨连旬,洪水泛滥,多道地坝冲毁。
  民国十一年(1922)八月初一至初二日,降暴雨。是年遭5次大雨,田禾杂粮无收。
  民国十八年(1929)七月十七日,遭大风暴雨。九月底遭狂风暴雨5昼夜。十月初又遭大雨袭击5昼夜,大水泛滥,民大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大旱,旱情严重,秋歉收,米行断米6市,饥民告籴无门。
  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旱连夏旱,早情严重,八月发台风,山洪暴发,倒房屋,淹田禾。
  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多雨水,豆麦减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六月大雨夹风,农田被淹,粮食歉收。
  民国三十二年(1943),遭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树木被折,房屋倒塌12间,损失严重。
  民国三十三年(1944),旱,且螟虫为害,轻者只收四五成,重者只收二三成。
  民国三十四年(1945),二月初五下午至初六日降大雪,积雪盈尺,为十数年所罕见。
  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寒多雨,夏又虫灾,夏、冬旱情严重,粮食歉收。
  民国三十六年(1947),夏旱连秋旱,50%的农田颗粒无收,余下农田歉收。
  1951年,6月旱,7-8月又旱,旱情严重,粮食歉收。
  1952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倒春寒,春季作物损失较大;夏旱严重,农田龟裂;8月17日台风过境,农作物损失严重。
  1953年5月11日,降冰雹,农作物严重受损。
  1956年8月1日,强台风在象山港登陆,风速每秒40米以上,最大风速达每秒65米;日最大降雨量195毫米,村内毛竹被毁50%以上,山上树木多被台风吹折,村民房屋瓦片多被吹翻,村里芭头千年以上大三围有余的蟠龙古松亦被台风吹折,损失惨重,无法统计,为历史上罕见之灾,因其在8月1日发生。称此次灾害为“8•”台灾。
  1957年,夏旱,9月14日降暴雨,村内300多亩水稻、玉米、番薯等作物被毁。
  1958年1月11-1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村内最低气温降至一9. 6摄氏度,雪后冰冻.毛竹、树木多被压折,损失严重。
  1960年4月12-21日,倒春寒,烂秧严重。8月24日大风暴雨袭击,房屋倒塌,水稻被淹,农业歉收。是年,村里食堂断粮,社员只得以秕谷、米糠、番薯藤、玉米芯、乌糯根、野菜等充饥。
  1961年2月14-16日,大雪,积雪厚50厘米,交通受阻,为历史所罕见。5月19日始,大风暴雨持续35小时,农作物被淹。6月16日至9月中旬,夏早,耕地受旱,晚稻无法下种。
  1962年9月4日,遭受台风袭击,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损失严重。
  1967年,夏旱连秋旱,自8月1日至11月6日98天中,降雨量不到30毫米,村内溪流断流,农田龟裂,遍野赤地,后季无收。全村井水枯竭,村民饮水困难。
  1971年,夏旱,自6月11日至9月30日111天中,降雨量仅21.8毫米,村内农田龟裂,严重缺水。
  1973年,5月梅汛期降暴雨,降雨量达486.6毫米,为历年同期极值。小麦赤霉病严重。
  1974年8月19日,受台风在三门登陆影响,村内降雨量达526-579毫米,农田受淹。
  1977年8月22日,受台风影响,暴雨成灾。石视水库大坝过水,全村总动员抢险。门前溪七石坝被冲毁,毁田50余亩,灾情严重。
  1980年,4月13-15日、24-26日,平均气温低至8.8摄氏度,出现倒春寒,早稻烂秧。7-8月,出现“伏天做梅”,连续降雨26天,因低温降雨,早稻湿谷发芽,损失较大。
  1982年7月30日,受台风在福建登陆影响,降暴雨,日降雨量为23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农田被淹。
  1986年8月26日,受台风影响,农作物倒伏,粮食歉收。
  1988年7月29日,傍晚至次日晨,降雨量为519毫米,30日降暴雨,形成特大洪水,山洪暴发,冲毁九曲溪上石板桥4座,冲走后门坑旁5户人家房屋7间,门前山脚大坝倒塌1000米以上,多数甽砩被毁,农田被毁60多亩,受淹100余亩,大坍洪30处,此次洪灾史无前例,后称“7•0”洪灾。
  1989年7月20日,受8909号台风在象山县南部登陆影响,村内风力达11级,竹木被折。
  1992年9月22日,受9219号台风在温州附近登陆影响,村内强降雨引发山洪,农田受淹。
  1994年6月中旬梅雨期,因连续遭梅季暴雨袭击,农作物受淹。
  1997年8月18日。11号台风在温岭县石塘镇登陆。宁海县遭受这次强台风的正面袭击。村内普降大暴雨,降雨量达318. 4毫米。洪水暴涨,农作物受灾。
  2001年6月23日,受台风“飞燕”影响,强降雨造成农田受淹。
  2004年8月12日,受台风“云娜”在温岭石塘镇登陆影响,村内风力达12级,房屋瓦片被吹翻多处,竹木被折。9月13日,受台风“海马”在温州市永强镇登陆影响,村内遭狂风大雨,农田受淹,瓦片被吹翻。
  2005年8月6日,受台风“麦莎”在台州市玉环县(现为玉环市)登陆影响,村内降暴雨,农作物受损。9月11日,受台风“卡努”在台州市金清镇登陆影响,村内降大雨,农作物受淹。
  2007年10月6日,受台风“罗莎”在苍南登陆影响,村内出现强降雨,洪水成灾,道路多处受损。
  2009年8月9日,遭受第8号台风“莫拉克”袭击,村内洪水泛滥,农作物受损。
  2012年8月6--9日,台风“海葵”来袭,村内遭狂风暴雨,降雨量为300毫米,风力达12级,农林俱有损失。
  2013年,7-8月出现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加上降水少,蒸发大,供电供水和农业生产及安全等造成严重影响。
  2014年9月20-23日,受台风“凤凰”影响,村内降雨量为300毫米,风力达11级,农作物普遍受损。
  2015年7月10-12日,受台风“灿鸿”影响,村内出现大暴雨,风力达12级以上,农作物受损。9月28-30日,受台风“杜鹃”影响,村内降雨量达310毫米,水稻受灾。是年,粮食歉收。
  2019年8月9-10日,受台风“利奇马”在温州登陆影响,村内遭强风大雨,农作物受到影响。
   附:村内房屋失火火灾情况
  村内房屋失火火灾情况
  民国三十三年(1944)清明日,清明祭祀之时,族人不慎,因纸钱之火引发火灾,烧毁陈氏宗祠(祠堂)正厅房屋3间,损失30余万元。
  1957年12月4日(农历十月十三)晚上6时许,下街头道地房屋失火,失火原因是老人用苎麻秆照明寻找拦腰,不慎碰到易燃物起火,引起火灾,烧毁楼房5间,平房6间,直接受灾7户,20人,烧毁粮食4500余斤,家具、农具多件,损失约30万元。
  1967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十七日)晚上7时许,东溪中塘道地房屋失火。失火原因不明,烧毁楼房5间、平房3间,直接受灾4户,17人,烧毁粮食1000余斤,家具、日用品、农具多件,损失达15万元。
  1968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廿四日)。下街头房屋失火,失火原因不明,烧毁楼房3间、平房1间,直接受灾3户,10人,烧毁粮食3000余斤,家具、日用品、农具多件,损失10万元。
  1995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七)中午,前堂屋三串堂电线短路失火,烧毁楼房29间、平房4间,直接受灾15户,间接受灾13户,损坏楼房15间、平房55间。烧毁粮食4万余斤,现金3.09万元,总计损失近400万元,损失惨重。灾后,政府赈济村民,捐助现金2500多元、粮食1000余斤。
  2000年1月25日(农历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凌晨2时许,下份道地房屋失火。失火原因不明,烧毁楼房30间、平房3间,直接受灾16户,80余人,烧毁粮食1万余斤,家具、农具多件,总计损失近200万元,损失惨重。灾后,政府赈济各户衣服、现金等,其中现金共计3000多元。
  2005年11月3日(农历十月初二)下午2时许,塘下里道地房屋失火。失火原因不明,烧毁楼房16间,受灾16户,28人,烧毁粮食6000余斤,家具、农具多件,总计损失近100万元。灾后,县保险公司按各受灾户被火烧毁的房屋面积,发给房屋保险金。
  2017年2月15日(农历癸丑年除夕夜),响亭山桥头庙庙宇失火。失火原因是上香者不慎,烧毁庙宇平房4间、佛像多尊,损失10万元。翌年,村民集资重建庙宇4间,佛像重奉。

知识出处

岭南村志

《岭南村志》

本书上溯事物发端,下限迄至2018年底,记述了岭南村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26章,内容包括:置村沿革、人口、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工业、林业、商贸服务业、水利、交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岭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