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深甽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213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深甽区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深甽区位于县境西北部,1986年总面积267.64平方公里,人口75717人,以农业和乡镇工业为主。
关键词: 宁海县 乡镇 深甽区

内容

位于县境西北部。东濒铁江,东南连桥头胡区,南邻黄坛区,西界新昌县,北与奉化县毗邻。区驻地深甽,直线距县城16公里。民国时期曾建新宁区。解放初建深甽区,包括今之深甽区辖地及凤潭、梅林等乡镇。1950年1月改称梅林区,1958年10月撤梅林区,分建西店、深甽2公社。1959年12月至1961年12月全区除今之凤潭乡、梅林镇外,曾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建深甽区,1962年4月原所属之凤潭、梅林、九顷3公社划属桥头胡区。1965年4月改为深甽特区,12月双峰、西溪2公社并入,属地、县双重领导。1969年撤深甽特区,复为深甽区。1973年双峰、西溪2公社划属黄坛区。地势西高东低,除沿海和香山乡为小平原外,余均山区。产粮食、油菜籽及竹木、茶叶、杨梅。牡蛎史有盛誉。乡镇工业为县内重点区之一。1986年,全区总面积267.64平方公里,其中海域23.65平方公里。辖8乡镇,共101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计22383户,75717人。有耕地47549亩。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8622万元(含区属工业),农业总产值5957万元。
  〔深甽镇〕 驻地深甽。解放前属三省乡。解放初沿旧,1951年置甽水乡,1956年甽水、三桥、大蔡3乡合并置长洋乡,1958年称深甽管理区。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同年置深甽公社,辖区为原甽水、三桥2乡及大蔡乡一部分。1983年改称深甽乡,1985年改为深甽镇。四面环山,涧谷交错。1986年,全镇总面积48.62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计2424户,7547人。有耕地435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地6万余亩,产木材、毛竹、茶叶等。镇西南之南溪温泉,为著名旅游疗养胜地。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1384万元,农业总产值782万元。
  〔紫溪乡〕 驻地集义。古为要隘,置缸窑关。解放前属紫文乡。解放初沿旧,1950年置紫溪乡,次年分建桥棚、凫溪2乡,1956年该2乡并入,1958年属西店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回归宁海县,置紫溪公社,1983年易今名。1986年,全乡总面积43.45平方公里,其中海域9.22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计3828户,13043人。有耕地9475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沿海产牡蛎等。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1269万元,农业总产值1185万元。
  〔西店镇〕 位于县境北端。驻地西店,为县北重要集镇之一,古为要隘,明置巡检司。解放前属义溪乡。1950年置西店乡,1951年分设团堧乡,1956年团堧乡又并入,1958年属西店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置西店公社,1983年改称西店乡,1984年改为西店镇。1986年,全镇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其中海域14.4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计4942户,16516人。有耕地7035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为全县渔业主要产区之一,尤以牡蛎著称。近年养鸭发展很快。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2555万元,居全县首位;农业总产值1567万元。
  〔香山乡〕 驻地石家。解放前属义溪乡。1950年置香山乡,1951年分设仁合乡,1956年又并入,1958年属西店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置香山公社,1983年易今名。1986年,全乡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计2822户,9848人。有耕地9323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山地2.35万亩,以杨梅为特产,产量居全县之首。近年养鸭发展很快。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1098万元,农业总产值998万元。
  〔大蔡乡〕 驻地大蔡。解放前属三省乡。1950年属长大乡,1951年析置大蔡乡,1956年并入长洋乡,1958年属深甽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置大蔡公社,1983年易今名。1986年,全乡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计1738户,5734人。有山地2万余亩,耕地3763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329万元,农业总产值256万元。
  〔大里乡〕 驻地大里。解放前属三省乡。1950年置里大乡,1951年分设五美、胜联、柘溪3乡,1956年3乡合并仍称大里乡,1958年属深甽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置大里公社,1983年易今名。1986年,全乡总面积34.5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计2972户,10655人。有耕地7050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山地5万余亩,除产木材、毛竹外,盛产茶叶。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941万元,农业总产值569万元。
  〔双湖乡〕 驻地上湖。解放前属三省乡。1950年沿旧,1951年置双湖乡,1956年龙宫乡及蒋坑乡一部分并入,1958年属深甽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置双湖公社,1983年易今名。该乡山峦起伏,山多田少。1986年,全乡总面积36.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计2249户,7617人。有耕地3704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山地5万余亩,产竹、木外,土纸制造为传统副业。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510万元,农业总产值387万元。
  〔马岙乡〕 位于县境西北隅。驻地马岙。解放前属双峰乡。1950年置马岙乡,1956年蒋坑乡一部分并入,1958年属深甽公社。1959年12月划属奉化县,1961年12月复归宁海县,置马岙公社,1983年易今名。境内山峦重叠。1986年,全乡总面积34.0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计1408户,4757人。有耕地2849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山地5万余亩,产竹、木和茶叶,其中望海岗所产“望海茶”,属省优名茶。是年,乡镇工业总产值450万元,农业总产值213万元。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宁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首冠序言、概述、大事记,设专志25编。配以地图10幅,图表200余张,彩色、黑白照片100余帧。如实地展现了宁海的政治、经济、自然、人文、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全貌,观点新颖,史料翔实,文笔洗炼,风格独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并记载了宁海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各方面的演变和发展状况。这是一册记载宁海县情的学术资料,是一部服务当前、传诸后世的历史文献。

阅读

相关机构

深甽公社
相关机构
巡检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深甽区
相关地名
桥头胡区
相关地名
黄坛区
相关地名
西界
相关地名
新昌县
相关地名
奉化县
相关地名
新宁区
相关地名
深甽区
相关地名
梅林区
相关地名
凤潭乡
相关地名
梅林镇
相关地名
桥头胡区
相关地名
双峰县
相关地名
香山乡
相关地名
深甽镇
相关地名
大蔡3乡
相关地名
长洋乡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
大蔡乡
相关地名
深甽乡
相关地名
紫溪乡
相关地名
缸窑关
相关地名
紫文乡
相关地名
凫溪2乡
相关地名
西店镇
相关地名
义溪乡
相关地名
置西店乡
相关地名
团堧乡
相关地名
西店乡
相关地名
仁合乡
相关地名
香山区
相关地名
南大里乡
相关地名
柘溪镇
相关地名
双湖乡
相关地名
上湖乡
相关地名
龙宫乡
相关地名
蒋坑乡
相关地名
双湖县
相关地名
马岙乡
相关地名
双峰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