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211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沿革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4
页码: 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历史悠久,历经多次区划调整,县境范围有所变化,现总面积1879平方公里。
关键词: 宁海县 区划调整 县境范围

内容

第一节 隶属
  春秋战国时,宁海县境属越国。约在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于楚。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下设鄞县。县境北部为鄞县境,属会稽郡,南部属闽中郡。
  西汉始元二年(前85),置回浦县,属会稽郡。县境分属鄞、回浦县。东汉建武初年,改回浦为章安,则为鄞、章安2县所属。
  三国吴太元二年(252),分章安县置临海县。吴太平二年(257)析会稽郡置临海郡。县境为鄞、临海2县地,分属会稽、临海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晋将王浚平吴,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设白峤,属临海郡。宁海始立县。
  隋开皇九年(589),废宁海县,并入临海县。先后属处州、括州、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于临海县置海州。并析临海复建宁海县,治设海游,属海州。次年改海州为台州,宁海属台州。武德七年,又省入章安县。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复置宁海县,治设广度里(今城关镇),属台州。
  五代时,宁海为吴越国地。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纳土归宋,宁海为宋地,仍属台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台州为台州路,宁海属之。
  明代,宁海属台州府。
  清袭明制,宁海归属如旧。
  民国初,撤销府级建制,宁海直隶浙江省。民国3年(1914),宁海属会稽道。民国16年废道,又直隶浙江省。民国24年,省设立行政督察区,宁海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又相继改属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宁海属台州专区。1952年10月,改属宁波专区。1957年9月,复划属台州专区。1958年10月,撤宁海并入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至原宁海城关,属台州专区,次年1月改属宁波专区。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县治设城关镇,仍属宁波专区。1970年,宁波专区改为宁波地区,宁海属宁波地区。1983年7月,撤销宁波地区,宁海改属宁波市至今。
  第二节 境域
  宁海建县之初,县境范围无文字记载。辖地相当于今宁海及象山、三门2县之大部。唐神龙二年(706),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象山县。
  宋嘉定《赤城志》载:宁海县境东西宽190里,南北长265里。其四至:东130里至西溪岭入象山县,西60里至筋竹岭入天台县,南115里至宁和岭入临海县,北60里至栅墟岭入奉化县,东南250里至牛头洋入临海县,西南80里至白溪源入天台县,东北120里至柴溪岭入象山县,西北80里至杉木岭入奉化县。
  元、明、清时期,县境范围无重大变化。
  民国29年(1940)7月,划南部永丰、六鳌、琴江、蛟龙、龙山、双溪、海游(镇)、上叶、葛岙、悬渚、任邵、杨家、包家、梅家、石娄、珠溪、高吴等17乡镇归新建之三门县。民国34年修正的《宁海县兵要地志》载:宁海县境,东至岳井与象山县属大泥塘接界,东南临蛇蟠洋,南至沙柳与三门县属海游交界,西南至麻岙与三门县属娄坑交界,西至榧坑与新昌“飞地”及天台县属大同等地接界,西北至马岙、里岙与新昌、奉化县接界,北至西店与奉化县属下陈交界,东北至柴溪与象山县属西周交界。
  1949年8月,新昌县“飞地”(包括逐步、张辽、大陈、杨染、清水染、王家染等村)划归宁海县。1951年12月,天台县大同乡澄深行政村划归宁海县。1957年12月,柴溪、蒋家岙、万金山3村划给象山县。1959年12月,西店、深甽2公社划属奉化县,至1961年12月复归宁海。1983年11月,沙柳乡划属三门县。1986年,县境南北长49.4公里,东西宽64.4公里,总面积1879平方公里。其中内陆1634.6平方公里,海域244.4平方公里。
  县境四至为:
  东至岳井乡隔洋塘村以东大塘港;
  南至满山岛南面海域;
  西至双峰乡望海尖;
  北至香山乡龙王堂岗。
  与邻县界线为:
  东北起峡山镇白石山岛北部以东海域,往西南沿白石水道入陆至圆山,折东南经大斗山、牛塘岗、大岭头、六架尖、分界岗、香山岗、小洋尖、东搬山、牛料岗、木勺湾山、上了山、小尖岭、逃羊岗(九龙山)、廿四炮、西溪岭头、大尖山、小尖山、马岙岭头、白岩山、后门山、苏岙岭、车岙岭、凤凰山,转东经洞头山,入白礁水道(岳井洋),折东北至大青山岛以北滩涂,过崇门头,经上岙猛闸门、竿头门,至中岙猛闸门复入白礁水道,南下至满山岛东及东南部海域,与象山县为界。
  东南起满山岛以南海域,往西经猫头水道(猫头洋)、蛇蟠水道,沿旗门港主航道上溯至将军山西部入陆,经跳头吕西南140高地、黄力岭头、行者山村西南159高地,折北至高育山、盖山湾、两头翘峧(金板山371高地)、金板山、山头螺峧(金板山373高地),折西南经岭脚、龙潭背山、白岩寺、香老山头、清溪与白岩坑溪交汇处、鸡冠岗、双尖山、珍山村西南、仙照山,转西经甬临线103Km+300处、龙湾岗、新岭,折向西北至里岙庄以南天灯盏,与三门县为界。
  西南起天灯盏,往西经马家线岗,折北经叉角平(水田山)、四布机山,长坑溪与清溪交汇处,折西北至茅山,转西经江家屋基、鸡冠尖、石牛栏岭,折北经杨家山、望海尖、油木坑山、黄金坑溪,至摘星岭以西,与天台县为界。
  西起摘星岭以西,往北经蟹背尖,折东北至望海岗、耐烦岭、松木岭,转北经金狮坪、交叉绕峧、大尖头、薄刀峰岗、大洋岗,至罗汉畈岗,与新昌县为界。
  西北起罗汉皈岗,往东北经火棍岭、第一尖、马眠岭顶、石壁岗、大龙头、黄家岭、长水岭顶、大山尖岗,折东北经赤岭、黄登尖、高岭岗、薄刀岭岗、桠叉岗、凤凰山、里步岙、牛求岙、化星岗、见坑岗、黄蛇岗、洞公岭顶、龙王堂,折东经大炮头、滴水、箬帽岭下庵山、栅墟岭北之猪屏山与望登山、甬临线49Km+251处,沿三山港、塘港入象山港狮子口,经横山岛、历试山岛北面海域,至白石山岛北面和东面海域,与奉化县为界。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宁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首冠序言、概述、大事记,设专志25编。配以地图10幅,图表200余张,彩色、黑白照片100余帧。如实地展现了宁海的政治、经济、自然、人文、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全貌,观点新颖,史料翔实,文笔洗炼,风格独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并记载了宁海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各方面的演变和发展状况。这是一册记载宁海县情的学术资料,是一部服务当前、传诸后世的历史文献。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