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系 水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国土资源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338
颗粒名称: 二、水系 水资源
分类号: P641.8
页数: 3
页码: 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水系丰富,水资源总量16.41亿立方米,水质好,人均地表径流量高于浙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 宁海县 自然地理 水资源

内容

(一)水系
  宁海山多水也多。水系依山势走向,从山区流向大溪再入海。全县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直接入海的独立水系有13条,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山地河流42条,河宽5米以上、河长500米以上的平原河网355条。
  宁海县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白溪、清溪、中堡溪、大溪、凫溪、茶院溪、颜公河、混水溪、大松溪,其中最大的白溪、清溪、中堡溪、大溪、凫溪五条河流并称为五大溪流。
  白溪 发源于天台华顶山北麓,自西向东至白峤港入海。境内全长72千米,流域总面积624平方千米,年径流量6.8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5.7万千瓦,是宁海县开发价值最大的一条水系。流域内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清水溪、混水溪、红岩坑、下木坑、大松溪、桥坑、梁皇溪、大溪、盈坑、里岙溪、干溪、龙眼溪、白峤大坑13条。
  大溪 古称石瑜溪,为白溪最大支流。出自马岙第一尖南麓,至黄坛,黄坛以下称杨溪,于马婆园汇流注入白溪。全长36千米,流域总面积201平方千米,流域内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盈坑、里岙溪、干溪、龙眼溪4条。
  清溪 发源于天台苍山北麓。于宁海县桑洲镇上叶村西北部入境,至旗门港出海。全长40千米,流域面积164平方千米,宁海境内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西洋坑。
  中堡溪 发源于茶山东麓牛料岗,自北向南至胡陈港入海。全长31千米,流域面积211平方千米,流域内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虎溪、平林溪、梅山坑3条。
  凫溪 发源于马岙第一尖东麓。有1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6条:长洋溪、南溪、兰丁溪、上大溪、溪边溪、双湖坑,流经深甽、凤潭、梅林,至凫溪注铁江入海。全长27千米,流域面积184平方千米。
  此外,古称淮河、北河的颜公河,源出城关杜鹃山,向西北流经竹口、山水,至桥头胡入海,流长18千米,流域面积86.9平方千米。
  (二)水资源
  全县山多溪多水也多,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好。据调查,产水面积184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99毫米,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9.9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蒸发量849.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6.4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16.22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0.19亿立方米。人均地表径流量2655立方米,高于浙江省人均1750立方米及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6.41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15.07亿立方米(包括地下径流量),平原区1.34亿立方米(含潜水部分)。
  地表水 年径流量为16.22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14.89亿立方米,平原区1.3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01.4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1014毫米,整个由西向东逐步递减,有2个高值区、2个低值区。西部高值区位于西溪、马岙、双湖、双峰等地,年径流深为1200毫米;东部高值区以茶山山脉为中心,位于东仓地区附近,年径流深为1000毫米。两个低值区分别位于城北平原和长街平原,年径流深在650~800毫米。
  地下水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造成地下水分布不均,地区性差异较大。全县地下水径流量0.19亿立方米,其中,山丘0.17亿立方米,平原区0.02亿立方米。地下水类型是松散岩类孔隙水、海相沉积隙潜水、红层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知识出处

宁海县国土资源志

《宁海县国土资源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环境与资源、土地制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与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土地赋税低价规费等11章,记述了宁海县土地、地矿的历史和现状,改革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