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劳动模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3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劳动模范
分类号: K825
页数: 12
页码: 174-1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宁海县人士因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杰出贡献,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关键词: 宁海县 劳动模范 汪永琪

内容

褚孟形(1966.9—) 现任宁海县委常委、副县长。曾任宁海县发改局局长、县重点办主任,期间牢牢把握课题、规划、项目三大重点,带领全体干部务实创新开展工作,尤其在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率先垂范,全面协调有关部门专题论证、科学决策,成效显著。县发改局于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省发展和改革系统综合优秀奖,2005年县级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名列全县前茅。县重点办多次被宁波市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市重点工程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叶政(1957.2—) 宁海县铁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2006年切实履行分管工作职责,克服铁路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等各种难题,提前稳妥完成土地征地、房屋拆迁、坟墓迁移等政策处理工作,保证工程的按时开工。在征迁工作中,他组织人员挨家挨户多次上门做工作,高度重视并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未发生过一起集体性上访和阻工事件,实现打造无障碍施工环境的工作目标。2008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市重点工程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闫子政(1964.6—) 原籍山西祁县,现任神华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作为国内第五个、神华国华电力首个百万机组项目工作,闫子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在他的直接主持下,通过在二期基建过程中全面、深入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工程质量持续提升,工程节点准点实现,项目投资严格受控,员工队伍始终保持纯洁稳定,企业与地方干群关系融洽和谐。2008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市重点工程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褚孟法(1965.5—) 现任宁海县下洋涂围垦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在工程建设中,攻坚克难,创新举措,扎实抓好项目审批、工程质量、政策处理等各项工作。尤其在2008年,工程建设遇到原材料紧张、人工工资暴涨、流动资金短缺等困难。他迎难而上,组织合力攻坚,逐个破解难题。工程顺利进展,超过预期进度,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的105%。在工程建设中,他妥善处理好各类政策处理工作,为工程营造和谐的建设氛围。2008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市重点工程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钱保和(1953.4—) 曾在宁海县冷藏公司工作,以共产党员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把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工作极其负责,一心扑在“公”字上。负责筹建的食品公司冷库,是当时全县最大的一座冷库。作为制冷专家,工艺设计、锉铣操作、电焊作业等流程他都能运作自如,并能创新实践。负责建起一条日产100万支棒冰的生产线,并当年即收回全部投资成本,为集体盈利、国家创税作出贡献。198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张心秀(1935.10—) 成长在长街镇农村,从事的是农业,承包土地耕种。数据能说明他的工作量和成果:1984年种植水稻13亩、棉花8亩,出售粮食9700斤、皮棉1000斤;1985年种植水稻22亩、棉花13亩,出售粮食13500斤、皮棉1500斤;1986年种植水稻20亩、棉花30亩,出售粮食15000斤、皮棉4000斤……八年中出售的粮棉竟近20万斤。1986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洪焕森(1937.11—) 原籍浙江温州。1985年8月负责创办宁海第一职业中学,努力按照上级要求,招收四个专业班,确保在9月1日按时开学。外聘12个专业的教师,开辟钳工、电工、服装实习工场,开办校办工厂,既供学生实习又可开展对外服务。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尊重与依靠全体教师办学。1986年底,市教委对全市十余所职业中学进行综合考评,认定该校在办学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收到较好的办学效果,考核成绩名列全市第二。洪焕森当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顾必伟(1952.9—) 1984年宁海县个体协会成立后,担任副会长职务多年。其间,积极发挥个体协会在政府和个体经济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替个体户排忧解难,为个体经济能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两次出席全国个体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6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汪惠君(1952.5—) 原籍浙江慈溪。从事过的行业较多,无论在宁波港会战,上海港建设,还是纺织行业工作,都是积极负责、踏实肯干,从不考虑节假日休息。不管工作岗位轻重,总能保质保量、按时超额完成任务。1983年调入宁海县棉纺厂后,为熟悉本行业产品,从设备管理、生产流程等方面掌握每道生产工序;为提高企业效益,与生产经营部门一起研发推广色纺纱新产品。1987年被评为市特等劳动模范。
  赵轩斌(1957.3—) 现任宁海县西溪水库指挥部副总指挥。自1972年起在县粮机厂工作近20年,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组织生产经营,经济指标连年上升。敢于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超定额计件工资制,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制度。本人兼任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建立起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开发,创办机械工人中级技术培训班。工作认真负责,企业遭受1988年“7·30”洪灾袭击时,坚持日夜奋斗在抗灾第一线,仅用5天时间就使工厂恢复生产。1987年被评为市特等劳动模范。
  张兴高(1955.9—)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早在1987年就是县优秀先进专业户,专于务农,也精于农务,承包了几百亩土地,从事棉花种植,但他并不满足于种植大户的称号,决心在产量上不断突破。经种植技术改良,产量从最初的20—30公斤/亩提高到80公斤/亩。先进的棉花高产技术在慈溪等地得到推广,促进棉花种植事业的发展。1990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俞益庭(1948.12—) 现任宁波天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几十年来,坚持科技兴厂的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把大量的心血倾注在企业科技进步和发展上。主持企业大型技术项目改造,开发多项国家级新产品和十余项专利技术,企业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是一位刻苦钻研的人,自己也荣获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科技人员、优秀企业家称号。1991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王财进(1947.9—) 1991年冬,村里大量土地抛荒无人耕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为国家任务和农业税不能完成而发愁。1992年春,在承包的300余亩土地上种了早稻,农业成本是向信用社贷的款。当年就取得早稻大丰收,后来又与镇农技部门进一步总结科学种田的经验,用直播、抛秧等方法来提早收获季节;合理采用生态除草、科学施肥等科技手段,承包田连年高产。1992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王林根(1962.4—) 1992年接手濒临倒闭的国营宁海啤酒厂,开创了浙江省乡镇企业兼并国营企业的先河。1997年进行企业股份制改组,明晰产权,迈出现代企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善于学习,勇于开拓,经营的大梁山啤酒企业曾排名浙江省啤酒行业前十名,是县内排名前列的纳税大户。后与上市公司重庆啤酒集团合作,成立了重庆啤酒集团宁波大梁山有限公司。现大梁山啤酒实现年创税利上亿元,成为浙江省最具潜力的大型啤酒企业。1992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胡传明(1949.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主创业,从事钟表修理工作。在长期的经营中做到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曾力所能及地参与抗击“7·30”洪灾、亚运会捐款、结对助学、救助灾区等行动,得到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1992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叶元富(1951.11—) 1970年10月招工进入宁海县糖厂工作,1985年3月调任宁海金属制品机械厂车间主任。为克服自身文化水平低的不足,坚持努力学习;做到早上班,迟下班;主动配合生产管理部门做好全厂的生产协调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后调入宁海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检修分场,从事检修工作。身患高血压病,但积极工作,总是抢先接受工作任务并竭尽全力。199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金慰祖(1944.8—) 从事小学教育四十余年,先后任职宁海县实验小学校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兼任县人民政府督学。身为校长、书记,但始终没有离开课堂,其艺术化课堂教学风格深受同行称赞、专家好评,多次在县内外教研会上上观摩课,作专题学术讲座。实行和谐治校,所任职的学校先后获得多项省市级先进。1990年8月被省政府授予“省特级教师”称号,2001年被评为县“首届名师”,2002年被评为市“名师”,199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储吉旺(1942.12—) 1985年2月,创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宁海塑料九厂。经过25年的发展,如意公司已成长为手动液压搬运车、电动叉车等机电产品的生产、出口企业,属国际上最大的搬运车制造商。公司“西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向教育、卫生、民政等捐款近5000万元,获得2005年度“中华慈善奖”。还兼任县文联副主席,著有《风雨四十年》等多本著作。作为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多次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多次随同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出访。199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徐新苗(1957.1—) 宁海凫溪香鱼曾是清代朝廷贡品,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特产在县内几近绝迹。为挽救名优特产,他动足脑筋,长期研究试验香鱼养殖。2000年,凫溪香鱼终于被养殖成功。2004年至2007年,带动加盟养殖户15家,每年养殖尾数达250万尾,销往宁波、上海、南京等地,并远销日本;近几年,出口量以年增加50%的幅度上升。1996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施全方(1949.5—) 1972年开始在宁波轴瓦厂从事电镀工作,一干就是三十九年,直到退休。工作中,专注于技术革新,经他改良的好多种产品还远销国外。工作勤勤恳恳,参加工作以来,从未请过假,有几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稍作休息后又继续工作。因工作需要,办理母亲丧事后也是放弃休息继续回到工作岗位。1996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薛宽平(1956.12—) 1972年始从事海洋捕捞业工作,1988年带领村民80余人,投资60余万元打造了一对捕捞机帆船,当年每人赢利万元以上。1992年,为解决海产品保鲜难题,创建薛岙水产冷冻厂。1995年,率先开始海水网箱养殖,成立东海养殖有限公司,并向附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使薛岙海域成为全市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1998年,投资600万元,运用先进科技进行工厂化养殖、育苗,使养殖户育苗难、买苗难、选苗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98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冯锡聪(1956.3—) 女。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她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善于创新,提出并实施的“顶岗培训”新思路,在全省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制定的实名信访函告信访人办理制度被市纪委采纳,为有效减少重复信访起到积极的作用。多年来加班加点工作。近两年来,就受理群众来信1000余件,接待来访、来电300余批(次),立案查处近50余件。她不怕得罪人,经得起“人情”与“党纪”的考验。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信访纪检工作先进个人,于2000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王志军(1963.10—) 原籍浙江奉化。从警20余年,一直战斗在最艰苦的刑侦岗位,历任情报资料员、痕迹技术员、副大队长、副教导员、大队长等职务。带队侦破多起重大恶性案件,所负责的各种案件专案组取得突出战果,荣立多次集体二、三等功。坚持在岗自学和理论研究,所写的十余篇业务文章在全国、省、市等公安刊物上发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为县公安系统培养了一支凝聚力强、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刑侦队伍,为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作出了贡献。2001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徐正益(1946.11—) 原籍浙江鄞州。1971年始相继在几家县内纺织行业企业连续担任法定代表人30多年。依靠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组织新产品研发,在棉纺织产品品种的开发与批量生产中,为我国的有色纺纱生产行业开辟了一条捷径。在他精心管理下,企业经济效益曾经迅速得到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在全国纺织行业中一度名列第一。2001年被评为市特等劳动模范。
  葛更波(1956.3—) 1980年1月,慈溪锦堂师范学校数化专业毕业,1982年调入宁海中学任教。教学中刻苦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力求课堂生动、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的教学效果。经常为县内化学教师作业务讲座或开设示范课;及时进行教学总结,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专业报刊上发表。自2001年以来,一直担任宁海中学生化、化学教研组长,曾担任四届宁波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及学科评委。2000年、2004年被县政府授予首届、第二届“名教师”称号,2001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仇贤坤(1969.2—) 从事交巡警工作近20年,曾12年驻守在宁海、三门、天台三县交界的麻岙岭卡点。辖区山体连绵,路况复杂,连接甬台温的34省道从卡点经过,日车流量超过9000辆次。紧急疏通、抢救伤员、拦截逃犯,为了省道平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怨无悔。高度负责的工作业绩受到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卡点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已无法用数据来统计。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2002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公安民警,2003年被评为宁波市级优秀党员。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
  叶培华(1955.10—) 现任宁海县培华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先横乡各村盛产柑橘等农作物,丰收的农民总为销路不畅而发愁。他走南闯北,跑市场、寻客户推销各类农产品,柑橘、西瓜、蔬菜,农户种什么他就销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他告诉农户种什么。现在全国各大城市与他长年保持联系的客商有100多个,拥有多处自销果品市场,并建立了代销网络。每年都能为当地农户销售柑橘5000余吨、西瓜10000余吨。200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赵志东(1966.8—) 县海洋渔业局总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淡水养殖专业,先后在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宁海县大佳何镇等单位工作,致力于海水养殖,负责设计实施的池塘内循环集约化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得到成功推广,使对虾亩产突破1000公斤,比传统常规养殖亩产提高近10倍,创下宁波市对虾养殖单产最高纪录。项目被专家称为适合浙江实际的“对虾精养模式”。2003年被评为“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
  陈开国(1947.1—) 宁海县第一医院脑外科主任医师。1971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潜心钻研临床业务几十年,是宁海县脑外科学术带头人,主持的多项科研课题荣获科技进步奖,较多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星期两次的专家门诊,他从不限号,为了病人方便,更是经常推迟下班时间。业务精湛,总在救死扶伤最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多次出色地完成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廉洁从医,深得患者好评,曾被评为宁波市首届“十佳医务人员”。200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娄甫君(1961.9—) 现任宁波得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开始涉足文具行业,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得力已发展成为中国文具行业的主导品牌,集团在县内企业综合实力名列前茅。形成坚实的三大基础平台——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制造、项目独立研发和遍布近30个省份的营销平台;为中国的文具企业树立向国际文具巨头抗衡的榜样。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已着手制定各类文具产品的行业标准,得力集团率先联合同行企业起草制定中国第一部削笔机行业标准。200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盛高成(1966.11—) 现任宁海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校长。1997年始担任宁海职教中心校长,当时学校留给他的是一连串棘手的难题,他积极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创办精雕模式等机械类技术专业。2003年4月,又与浙江大学等名校建立合作关系,创立浙大数控模具宁海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培训5000多人次,涉及财务会计、摩托车修理、烹饪等技术。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职教十大风云人物,并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丁志芬(1968.4—) 女。现任宁波波特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结合本企业的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扮演好职工代言人和保护人角色,成为广大职工可以充分信赖的娘家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力争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得益的“双赢”目标。在她的努力下,公司建立健全的职代会制度,从制度上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公司工会多次资助敬老院、慈善总会和学校。2007年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
  杨贤生(1956.2—) 1982年参加工作,长期服务在投递第一线。负责的投递区域是山区段道,山高路陡,村民散居。每天都要往返几十里,送出上百封信和上千份报刊。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开创两个服务先例:一是实行“名片承诺卡”服务,通过名片与用户进行联系与沟通,及时办理各项邮政业务;二是实行“即时”服务,可以上门服务,随叫随到。工作之余还要加班加点,从无怨言。2003年调任宁海县邮政投递公司经理。他表示“我的心只能属于邮政用户”。2007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何称松(1972.10—) 1995年毕业于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全方位地打理基本管理工作,成为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专家。2002年6月始,相继在岔路、梅林工商所任所长。提出的“一个时期,围绕一个重点,达到一个目的”的经检办案工作思路,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从2004年起,梅林工商所连续获得省级红盾风采——文明规范工商所、省级数字化工商所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帮助企业创建品牌,多数企业获得宁波市知名商标。2007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严光明(1962.10—) 现任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已生成生产规模、技术设备处世界领先地位的抗氧剂生产基地,企业总资产逾5亿元人民币,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内抗氧剂行业的领军者,产品获得浙江省和宁波市名牌产品称号,公司研发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上海建立抗氧剂研发中心,公司还是抗氧剂行业部分标准的主起草单位。他积极回报社会,服务当地建设,多次捐助资金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与爱心助学。2007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章仉香(1973.8—) 女。原籍江西抚州。1996年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1997年应聘到宁海。从一个普通的设计员,在技术岗位上经过10余个春秋的辛勤耕耘,成长为技术部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新产品设计、老产品改进、专利技术标准、产品认证和工程技术服务等工作。组织技术部门研发新产品2000多种,其中7类产品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带专利技术的产品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为企业创造利润800多万元。2007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裘银芳(1960.4—) 女。宁海县蔬菜果品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县果品流通协会会长等职务。坚持“强管理出效益,优机制增活力”的市场战略,根据季节变换,为经营户提供优质服务;对市场费率进行相应优惠调整。热心帮助当地农民引进名特优品种,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市场销售额和经营利润以年均25%以上的幅度稳步提升。宁海果蔬市场被列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成员单位,获全国优秀果品市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叶建波(1969—) 宁海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1994年应聘到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任新产品开发部经理。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技术标兵,并获得“西林杯”最高科技奖。在1994年至2005年期间,先后独立或负责开发SM风动工具三个系列、16个品种;ZLL型拉紧器四个系列26个品种;WF型、BF300型、BFJ型等三大类型的手动液压搬运车;CBD20等四个系列15个品种的全电动托盘搬运车等,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胡彩娇(1974—) 女。1993年进入工商银行,先后在支行营业部、财务部、梅林分理处工作。从事一线临柜工作十多年来,勤奋好学,敬业爱岗,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过硬的业务技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多次被支行评为先进工作者、优质服务明星、工行市级先进工作者、市分行“十佳”服务标兵、总行级优质文明服务先进个人及市分行优秀营业经理等。十年内连续参加四届省市工行业务技术比赛,被宁波市总工会授予“宁波市首席工人”称号,宁海县“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陈国盛(1966—) 2000年创办宁波国盛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罐头食品、保鲜和速冻蔬菜加工出口工作。目前为宁海县最大的省级骨干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农业部加工示范性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民增收,生产基地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科技研发示范基地等,并在山东、安徽等地投资建设加工基地。产品全部出口到日、美、加、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累计出资100多万元用于企业结对村基础设施改善,2008年出资500万元设立“国盛慈善助困基金”。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陈跃通(1969—) 1989年8月宁波警校毕业,从派出所一名刑事技术专职干事到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二十年。曾9次受到县局嘉奖,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侦察(技术)员。2008年5月被评为县劳动模范,2009年1月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所写的论文在全国数届物证破案研讨会、全国刊物《刑事技术》等发表。2006年2月,他带领的技术中队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王声旺(1965—) 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是宁海消化内科的学术带头人,率先开展电子结肠镜诊断技术,其后又先后导入无痛内镜、急诊内镜、术中内镜等先进技术。立足本职岗位,努力钻研究医疗技术,在《浙江医学》、《浙江实用医学》、《浙江临床医学》等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5篇,他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低张充水法在消化管肿瘤的应用》曾获得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对患者满腔热忱,任劳任怨。节假日总是随叫随到,廉洁从医,拒收患者红包。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葛建光(1964—) 宁海县殡仪馆火化工。自2001年8月进入殡仪馆工作以来,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一心为丧户排忧解难。2001年刚推行火化时,要到一些乡村挖尸焚烧,这些尸首腐烂,恶臭难闻,他总是主动上前帮忙抬尸。宁海开始实行遗体火化时,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火化工经常要遭受丧户们没由来的辱骂和殴打,他总是默默忍受,每年春节,总有许多丧属到殡仪馆凭吊去世的亲人(骨灰寄存在殡仪馆)他都要值班接待。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薛瑞芬(1965—) 女。从教20多年来,从普通教师到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潜心教学和教研,不断积累创新,先后有三个课题获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有十几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先后荣获宁海县名教师、宁波市十佳创新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当选为宁波市人大代表和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汪永琪(1952—) 中共党员。1972年开始在长街镇大湖农机厂参加工作,历任生产主管、销售主管、厂长等职。1993年创办宁波市奇精机械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创立初期以洗衣机零部件为支柱,为谋求可持续发展,亲赴日本考察取经,引进当时世界领先的冷锻加工技术,成功开发和生产汽车方向机零部件,之后又不断研发新的汽车零部件产品。2001年又成功引入生产电动工具产品,企业飞速发展。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杨惠龙(1952—) 宁海人,宁海县下洋涂围垦工程指挥部负责围垦技术工作,对工程技术既科学严谨,又敢于创新,在围垦工程中大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海堤断面设计,单这一项就节约资金近2000万元。敢于超前,在海堤设计,实现海塘和景观的有机融合。坚持常年深入工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工程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工程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其管理经验,多次在省、市水利系统进行交流学习。廉洁自律,爱憎分明。2009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娄培育(1953.8—) 多年来一直奋战在重点工程建设的政策处理第一线,以“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难事巧办、笑脸相迎、客气接待”为原则,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克服征迁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先后圆满完成同三高速公路宁海段、国华宁海电厂、宁海磨盘山码头、同三高速宁海互通至浙江沿海高速蛇蟠互通连接线一期等省、市、县重点工程的征迁任务。2005年,被评为县级重点工程先进工作者;2010年1月,被评为2009年度宁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
  章立尧(1963.10—) 现任宁海县交通局副局长。在负责同三高速宁海互通至浙江沿海高速蛇蟠互通连接线工程中,认真组织做好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经常深入一线做好有关政策处理的协调工作,克服隧道工程进口段地质差、偏压严重、地下水丰实等困难,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工程施工安全无事故。在全市中质量安全大检查中名列前茅。2011年1月,被评为2010年度宁波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

知识出处

宁海县工会志

《宁海县工会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志记述起自1927年,迄止2010年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记述宁海工运事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在国家建设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褚孟形
相关人物
叶政
相关人物
闫子政
相关人物
褚孟法
相关人物
钱保和
相关人物
张心秀
相关人物
洪焕森
相关人物
顾必伟
相关人物
汪惠君
相关人物
赵轩斌
相关人物
张兴高
相关人物
俞益庭
相关人物
王财进
相关人物
王林根
相关人物
胡传明
相关人物
叶元富
相关人物
金慰祖
相关人物
胡锦涛
相关人物
温家宝
相关人物
江泽民
相关人物
李鹏
相关人物
徐新苗
相关人物
施全方
相关人物
薛宽平
相关人物
冯锡聪
相关人物
王志军
相关人物
徐正益
相关人物
葛更波
相关人物
仇贤坤
相关人物
叶培华
相关人物
赵志东
相关人物
陈开国
相关人物
娄甫君
相关人物
盛高成
相关人物
丁志芬
相关人物
杨贤生
相关人物
何称松
相关人物
严光明
相关人物
章仉香
相关人物
裘银芳
相关人物
叶建波
相关人物
胡彩娇
相关人物
陈国盛
相关人物
陈跃通
相关人物
王声旺
相关人物
葛建光
相关人物
薛瑞芬
相关人物
汪永琪
相关人物
杨惠龙
相关人物
娄培育
相关人物
章立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