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2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分类号: D412.6
页数: 3
页码: 94-9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海县总工会通过多种措施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资矛盾,促进和谐,包括建立维权网络、提供法律援助等。
关键词: 宁海县总工会 职工权益 劳资矛盾

内容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满目疮痍、百废待举。职工的合法权益往往不能得到保障,当时各地普遍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有的地方随意降低工资、发坏粮、多发粗粮、不按时发粮等;不少私营企业发生经营困难,劳资纠纷屡有发生。其中,有资本家缺乏经营信心,提出歇业而解雇职工的;有行业性改组企业被淘汰的;有职工检举资本家不法行为而遭打击报复的。工会按照“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参与调解处理,维持生产,维护职工劳动的正当合法权益。
  1991年11月4日,建立县总工会领导接待日制度,接待职工来信来访,听取各级工会有关职工问题反映,直接研究并组织疑难案件的调处,直至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2001年,获得年度宁波市规范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有:城关镇、供电局、邮政局、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胡方丁、杨为民、王小官、朱玉海等被评为优秀劳动争议调解员。获得年度市“三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的有:深甽镇政府、工商银行宁海县支行、城关镇北山村、城关镇政府、宁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胡华桂、孔三安、张光伟、华良忠、姚小平、林永宽、孔佳恩、潘红月等被评为市“三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
  2002年,宁海县政府发文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挂帅的县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4月,开通“12351”维权热线电话。2004年1月4日,县总工会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建立,主要职能是信访接待、特困救助、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全年共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57次、132人次,办结率达100%。签订企业职工集体合同的累计1368家,覆盖职工人数7.86万人,其中是年新增138家,累计签订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议368家,新增138家。全县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机构共有458个。
  2005年,县委、县政府联合发文成立由分管副书记挂帅的县工会维权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县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工会维权律师顾问团由5家有名的律师事务所主任担任顾问团成员,为职工群众提供免费服务。顾问团成立不到一个月,就为27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经法院调解,讨回了长期拖欠的劳动报酬。这是全市工会中的首创工作,被《浙江工人日报》刊登报道。全县各镇乡(街道)也纷纷成立相应的组织,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维权服务中心、劳动关系调解组织等。是年“五一”前夕,县总工会宣布,凡是加入工会的职工可享受到法律援助、职工培训、特困救助、购物看病等优先、优惠待遇。
  2006年12月1日,深甽镇工会职工维权中心正式挂牌。至此,4个街道和5个中心镇工会都建立了职工维权中心,标志着县总工会与职工两级维权网络初步建成。本年度宁波豹王电池有限公司工会被授予省工会维权工作先进单位,县总工会胡华桂被授予省工会维权工作先进个人;跃龙街道工会金志军、长街镇工会陈余岳被授予市工会维权工作先进个人。
  2007年,县总工会维权服务中心接待职工来电来访86件,结案率100%;基层工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616个,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43件,涉及职工890人,结案率100%;工会维权律师顾问团累计为职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94件;签订集体合同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议累计达1992份,覆盖职工10.4万人;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615份,覆盖职工3.1万人。
  2008年,整合资源,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与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为广大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困难救助、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是年,县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共接待职工来电来访41件,上访6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40%,结案率100%;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共受理案件288件,涉及金额568.61万元,结案率100%。
  2009年2月9日,县司法局、县总工会联合举办“百名律师进千家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与县司法局联手,面向全县当前面临困难或急需法律服务的企业,聘请15名律师进60家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或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92次364人,进企业开展讲座等法制宣传46次1296人,对企业规章制度进行法律体检54次。主动调处或参与调处劳动争议275件、543人,涉及金额381.38万元。县职工服务中心信访接待81件,207人次,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65%,信访办结率为95%。
  2010年3月,县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成立。由县总工会、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和县司法局抽调人员联合办公,聘请5名资深律师,成立县工会职工维权律师顾问团,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负责法律法规的咨询宣传、劳动纠纷的联合调处。在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工作中县总副主席夏慧辉,被授予2010度年全国工会系统“五五”普法先进个人称号。4月,县总工会开通“12351”职工维权热线。6月30日,县职工服务(维权帮扶)中心成立。在基层普及调解网络,全县18个镇乡(街道)、369个行政村、23个社区已全覆盖建立组织,200人以上的企业基本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是年,全县建立三方调解机制19个,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465个,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465个,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组织857个。从而形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调解组织“四驾并驱”的架构。2010年以来,职工维权帮扶中心接待信访81件,涉及职工207人,信访办结率达100%。全县其他工会组织调处或参与调处劳动争议275件,涉及职工543人,涉及金额381.38万元。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组织共受理案件54件。

知识出处

宁海县工会志

《宁海县工会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志记述起自1927年,迄止2010年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记述宁海工运事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在国家建设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华桂
相关人物
孔三安
相关人物
张光伟
相关人物
华良忠
相关人物
姚小平
相关人物
林永宽
相关人物
孔佳恩
相关人物
潘红月
相关人物
胡华桂
相关人物
金志军
相关人物
陈余岳
相关人物
夏慧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
宁海县司法局
相关机构
宁海县总工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