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投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1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市投递
分类号: F632.755
页数: 2
页码: 5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民国4年(1915年)建局以来,城关地区邮政投递经历了多次调整。初期,城关配信差1名,一日投1次。随着业务量增大,投递区域和次数逐渐增加,信差人数也随之增多。1985年后,开始配置三轮摩托车和自行车,并设立了投递班,分多段进行投递。同时,还开展了“学雷锋百日红旗邮路”竞赛等活动,提高了投递质量和服务水平。至1990年代,城关地区已分为九段,每日投递1次,投递员和投递班也获得了多项荣誉。
关键词: 宁海县 邮政业务 解放初期

内容

民国4年(1915年)建局时,城关配信差1名,一日投1次。民国31年,配信差2名,分甲、乙两段。甲段系城关大部分,乙段为中街北首、北门及秧田头和车站接送邮件,一日投2次。民国35年,信差1名,一日投1次,并兼收信箱及平信分拣。城关设有信箱5只,即春浪桥柴成大和市门头徐步升鞋店邮票代售处,桃源桥久和糕饼店和牌坊脚尤信昌纸店代办所及邮局门口。
  1949年~1952年,城关投递复为两段。1963年,随业务量增大,原乙段投递兼接站,工作量较大,划出中街,自鸡巷口至桃源桥下、狭墙弄、陈家三台至北大街东侧、大北门口、下叶巷、小米巷,另立丙段,由平信分拣兼封发人员兼投。
  1971年,城关有甲、乙、丙三段,投递员3名,即东、西两段及县府大院、公安、法院、市门头巷并兼车站接送站为丙段。
  1985年配置三轮摩托车,辟大户投递路线。翌年底,城关投递员增至8名,设投递班。配自行车7辆,三轮摩托车1辆。分六段,一段:车站支局、桃源南路(东)、健康路、白石头路、南蔡家巷、道义坊、东大街、桃源北路(东)、后洋头、变电所、东郊路、环城东路;二段:车站支局,中大街(北)、桃源北路(西)、淮河路、颜公河路、气象路、中医院路、北大街、蒲湖路、水角凌路、秧田头路、县前街;三段:车站支局、中大街(南)、桃源南路(西)、塔山路、解放路、滨溪路、环南中路、柴家墙弄;四段:车站支局、车站路、北星路、北斗路、小北门路、后街、西大街(北)、环城西路;五段:车站支局、西大街(南)、纺织路、西郊路、环南西路、南门菜市场、龙灯墙、将军路、上隍畈路、西山巷、环南中路(解放路西段);六段(三轮摩托车投递段):车站支局、水产公司、老车站、五金仪表厂、房管会、土特产公司、公安局、法院、城关中学、印刷厂、废旧品仓库、动配厂、塑料二厂、橡胶厂、水泵厂、针织厂、人民医院、总工会、二轻局、种子公司、毛麻厂、农业局、中医院、农机公司、黄坛区委、城建局、模具塑料厂、塑料件厂、环卫所、西门砖瓦厂等。1987年,摩托车投递段撤消,分两段。总为七段。1989年,置高层住宅信报箱23只。
  1990年3月,开展“学雷锋百日红旗邮路”竞赛,投递72.05万件,其中投妥疑难信件272件。投递员王景春被宁波市团委授予“学雷锋标兵”和县团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当选共青团宁波市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4月1日,增开小北门经济开发区及南门厂矿和范家村、溪南片2投递段。至此,城关九段,每日投递1次。翌年3月,投递员王景春当选为宁海县第五届政协委员;同年,投递班被评为省邮电系统先进集体,1994年被评为宁波市先进集体,1995年获团县委、县文明办授予“十大青年文明岗位”称号。

知识出处

宁海县邮电志

《宁海县邮电志》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全面概述了宁海县邮电事业的发展历程,从邮驿、邮局、电信机构到邮电局的沿革,详细描述了邮政、电信两大领域的邮路邮运、分拣封发、投递、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以及企业综合管理、党群组织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专题研究,展现了宁海县邮电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反映了邮电事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