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1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分类号: F327.554
页数: 3
页码: 360-3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农村管理机构的历史变迁。在1949年10月以前,宁海县无专门的农业管理机构,历经多次变革,包括实业局、建设科等。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宁海农村工作开始,成立农民协会等机构。1949年10月至1966年10月,农村工作管理机构多次变动,包括县政府生产系统党组、县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等。1966年10月至1976年10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农村工作部门停止工作,职能由县人武部生产办公室和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履行。1977年5月以后,恢复建立县农业办公室等机构,后更名为县农业委员会、中共宁海县委农村工作部等。2001年后,多个单位合并成立县农林局。为便于农村工作,县委设立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 宁海县 组织机构 机构沿革

内容

一、1949年10月以前的农村管理机构
  民国以前,宁海县无专门的农业管理机构。民国初,县农会虽然建立,但无工作内容,亦未设置有效的农业管理机构。民国15年(1926),县设实业局管理农业等工作。翌年7月,省政府公布《县政府建设科规程》及《县建设委员会规程》,通令各县撤销实业局,农业由建设科管理。民国19年(1930),设立建设科,民国22年(1933)改称二科,民国24年(1935)复称建设科,民国37年(1948)改称四科,至宁海解放。建设科总理农、林、牧、渔、水利、合作社、工商等科务,内设技士、技佐、技正或科员等,分管各项事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宁海农村工作于1949年4月18日始,由中共台州工委,协助宁(海)新(昌)县工委先在桑洲,后到干坑召开400人参加的西南区农民协会代表大会,成立宁海县农民协会,主任李黎,副主任李辉。职责是把农民尤其是贫雇农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协会,开展“二五减租”,改造旧政权,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二、1949年10月至1966年10月的农村工作管理机构
  1949年7月5日,宁海解放。6日,宁海县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政府建设科(1950年12月从实业科分设建设科),分管农村实业工作。1949年11月2日,在宁海中学召开宁海县解放后的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成立新的宁海县农民协会委员会,县委副书记杨民奎兼会长,副主任李辉。会后,在县工作队的帮助下,各地陆续建立起区、乡及村农民协会和行政委员会。根据1950年7月14日中央政务院颁布的《农民协会组织通则》规定,各级农民协会特别是村级农民协会是农村实行土地改革的合法领导和执行机构。县农民协会在1951年1月成立的宁海县土地改革指挥部的领导下,全力做好土地改革,至1952年8月土地改革复查结束后,职能弱化。随着形势的发展,1954年5月,将县农会组织改为县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
  1952年10月以后,农村工作管理机构变动较多,或由中国共产党党组织领导,或由党组织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进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共同领导,按先后排列分别是:1952年10月至1954年4月,县政府生产系统党组;1954年5月至1958年9月,县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1956年4月改名为县农业生产合作部,6月,县渔盐工作部并入县农业生产合作部,简称“农工部”;1958年10月,宁海县建制撤销,宁海、象山两县合并为象山县,建立县委人民公社管理部,1959年4月改为县委农村工作部,1961年9月复建宁海县,县农村工作部延续至1962年5月撤销;为填补农业领导机构空白11964年5月27日,建立县农村工作办公室,6月改名为县委农业办公室,原农工办副主任芦彬华任农业办公室副主任,并主持工作;1965年3月26日,县农业办公室与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至1966年10月。
  三、1966年10月至1976年10月的农村工作管理机构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深刻影响宁海,各级农村工作部门相继停止工作,其职能由县人武部生产办公室履行;1968年11月至1977年5月,由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接替;1972年3月至1977年4月,建立县生产指挥组党委,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
  四、1977年5月以后的农村工作管理机构
  1977年5月至1981年2月,建立县农业办公室;1981年3月,县农业办公室更名为县农业委员会。1984年2月,撤销县农业委员会,建立中共宁海县委农村工作部,内设秘书科、经营管理科和农林科及挂靠单位——县政府多种经营办公室①。4月27日,增挂县农业委员会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1988年5月,撤销中共宁海县农村工作部和县农业委员会。6月15日,建立县农村经济委员会,列入县政府序列,内设办公室、经营管理科和农林科及挂靠单位——县政府多种经营办公室、县老区山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办公室②。2001年12月,县农村经济委员会、县老区山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办公室、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县农业局、县林特局5个单位合并成立县农林局。
  为便于农村工作,县委于2002年1月在县委办公室设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该办主任由县委办副主任金伟平兼任。随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2003年4月县委决定单独建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并增挂“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党、政共管的农村工作机制,内设办公室、综合调研科、经济发展科、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知识出处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从土地改革到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的多个方面。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政策、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生态立县、新农村建设、农业区划以及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等内容。此外,还包含了丛录、宁海实业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乡村振兴现场会专记和开发三门湾专记等附加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