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新农村建设成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126
颗粒名称: 第八节新农村建设成效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5
页码: 322-3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新农村建设活动自2003年6月至2017年取得了显著成绩。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大幅增长,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展了标准厂房、农民公寓、服务设施等产业,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门路。宁海县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建立了城乡衔接、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群众享受到便利、安全、高效、多样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 宁海县 农村工作 建设成效

内容

宁海新农村建设活动从2003年6月开始,一直到2017年,10多年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201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42.2亿元,为2003年的5.41倍;财政收入90.08亿元,为2003年的6.48倍;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95亿元,为2003年的195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0元,比2016年增长8%,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增长6.1%。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1.25亿元,为2003年的2.99倍。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郊村,把村庄整治、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与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标准厂房、农民公寓、服务设施等产业;地处生态源头地区、山区和渔区的村庄,把村庄环境整治、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结合起来,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的门路;在欠发达的山区,发展“农家乐”更是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捷径。据2012年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星级“农家乐”经营点(户)76个,其中,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7个、示范点11个,从业人员6000人。
  至2017年,宁海县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2003年被水利部、财政部授予“第四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称号,2004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2012年获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旅游示范县,2015年被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2016年成功创建宁波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7年,成功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全县累计创建全面小康村161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84个、县级68个;建成中心村20个、特色村40个,其中,市级19个、县级21个;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23个、示范村10个、合格村85个,建成美丽庭院整村179个,拥有森林城镇省级7个、市级14个、县级18个,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3个。
  2007~2009年和2012年度,宁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县农办作为新农村建设牵头和具体实施单位,于2004年、2006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5年,获全省农办系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2007年、2009年,县农办在市委农办对县、市、区年度考核中获一等奖。宁海县因农村“两化”工作突出被评为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优胜单位,并在省、市有关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多次发言,突出而许多县、市(区)前来学习、借鉴。
  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面貌变样、农民行为转变。宁海把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庄道路建设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基本要求,抓好村庄的改路、改水、改厕和改塘工作,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的现象明显减少;农村积极向上的“草根”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步树立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进。
  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各有关部门把各自承担的“生态村”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建设、“森林村庄”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统筹城乡发展系列工程,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机结合,整体完善。
  新农村建设建立了以中心镇为依托、以中心村为节点,城乡衔接、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电通信、文化设施、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群众享受到便利、安全、高效、多样的公共服务。

知识出处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从土地改革到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的多个方面。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政策、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生态立县、新农村建设、农业区划以及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等内容。此外,还包含了丛录、宁海实业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乡村振兴现场会专记和开发三门湾专记等附加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