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图书 |
| 唯一号: | 113020020240001100 |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家庭农场 |
| 分类号: | F321 |
| 页数: | 3 |
| 页码: | 172-174 |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家庭农场是农村种养业大户发展形成的新型组织形式,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宁海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南门村等地出现了最早的家庭农场,之后一些规模大户通过承租、承包等形式集中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并进行工商注册登记。2013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宁海县家庭农场迅速发展。到2015年底,宁海县已有729家家庭农场,其中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1家,市级10家。家庭农场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改变了农民老龄化、兼业化等问题。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宁海县农林局出台评选管理办法,每年评定20家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并给予奖励。 |
| 关键词: | 宁海县 农业产业化 家庭农场 |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从土地改革到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的多个方面。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政策、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生态立县、新农村建设、农业区划以及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等内容。此外,还包含了丛录、宁海实业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乡村振兴现场会专记和开发三门湾专记等附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