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户和专业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0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大户和专业户
分类号: F321
页数: 8
页码: 164-1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宁海县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领域,导致一些田地、山林荒芜。于是,一些能手开始承包这些荒芜田地、山林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逐渐形成了种粮、植棉、多种经营的大户和专业户。宁海人还在外地承包土地进行种植和养殖。县委、县政府给予“两户”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及银行贷款和物资支持。随着“两户”的发展,涌现出专业村、乡,形成了宁海县十大农产品基地,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雏形。截至1994年,全县共有种养业大户4846户,各类专业村436个,占全县总村数的47.8%。
关键词: 宁海县 农业产业化 专业户

内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全县有1/3左右的劳动力转移到乡、村企业和加工、运输、商业、建筑、服务等领域,农村的一些田地、山林逐渐荒芜,缺人管理。于是,一些种粮、植棉、多种经营、山林管护能手开始承包这些荒芜田地、山林,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逐步形成了种粮、植棉、多种经营的大户和专业户,并且得到迅速发展。除土地逐步向“两户”集中,宁海人还在三门、象山等县承包棉地1万余亩,在宁波、镇海郊区承包蔬菜基地,在上海郊区承包养鸭基地,甚至在苏北承包植棉、江西承包柑橘山等。1984年,全县“两户”有29545户,占总农户的22.7%,其中,售粮万斤以上的有57户,售棉花1吨以上的有1764户。为了使“两户”在发展商品生产上更好地起带头示范作用,县委、县政府于1983年3月召开了首次“两户”代表会议,总结交流“两户”生产经营经验,表彰了65户生产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向国家提供商品多的勤劳致富积极分子,向他们颁发奖状,并奖励自行车、缝纫机120辆(台),对养猪状元杨根木特别奖励价值500元的饲料配套机械一套。在资金上,银行贷款给予优先照顾。1983年先后贷给“两户”发展生产资金200余万元,有关部门还提供水泥、钢材、木材、柴油、煤炭等平价物资,支持“两户”发展商品生产。县委、县政府连续数年召开全县“两户”代表会议,给“两户”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两户”生产的众多商品性农产品需要走向市场,又催生出众多的农产品购、销户,逐渐形成农产品购销大户。2006年始,县委、县政府加强对农产品优秀购销大户的扶持工作,每年评选20户优秀购销大户,颁发奖状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两户”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村、乡,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形成了宁海县十大农产品基地,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县多种经营办公室资料显示,截至1994年11月18日,全县共有种养业大户4846户,比上年的2500户增加93.8%。其中,蔬菜134户、茶叶124户、蚕桑33户、柑橘576户、葡萄或猕猴桃60户、其他水果67户、药材4户、笋竹两用山739户、雷竹等小竹10户、板栗等干果9户、杉木20户、其他花卉等种植业19户;母猪9户、肉猪78户、蛋鸭1316户(含肉鸭2000羽以上225户)、肉鸡40户、菜羊45户、蜂53户、兔19户、其他珍禽异兽20户;蛏子346户、蚶子221户、牡蛎72户、对虾216户、青蟹205户、泥螺67户、淡水鱼71户、牛蛙180户、河蟹86户、其他水产大户7户。
  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村436个,占全县总村数的47.8%,其中,柑橘76个、海涂养殖72个、杉木70个、茶叶60个、笋竹两用山54个、板栗36个、蔬菜8个、雷竹7个、蚕桑3个、水果23个、香榧1个、母猪2个、蛋鸭2个、山羊2个、近海捕捞11个、淡水养殖2个、海上运输1个、加工业5个、小商品1个。

知识出处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从土地改革到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的多个方面。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政策、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生态立县、新农村建设、农业区划以及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等内容。此外,还包含了丛录、宁海实业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乡村振兴现场会专记和开发三门湾专记等附加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