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图书 |
| 唯一号: | 113020020240001083 |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建立经过 |
| 分类号: | F325 |
| 页数: | 4 |
| 页码: | 103-106 |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1957年起,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许多地方开始合并大社以增强集体协作力量。1958年,中共中央通过并下发《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宁海县对规模过小的高级社做了调整,并在毛泽东主席视察后开始酝酿建立人民公社。9月26日,宁海成立五星人民公社,为全县第一个。到9月30日,全县报名入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9.1%。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建立26个人民公社。同时,发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公社体制和组织机构的规定。10月7日,宁海县建制撤销,与象山县合并。之后,对原宁海辖区人民公社规模做调整,建立13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既是经济组织又是基层政权组织。1961年,复区并调整公社,宁海辖区恢复多区和城关镇,将公社分为小公社。10月,宁海县建制恢复。至1983年,全县共7区1直属镇48乡。 |
| 关键词: | 宁海县 人民公社 建立过程 |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从土地改革到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的多个方面。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政策、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生态立县、新农村建设、农业区划以及农村工作组织机构等内容。此外,还包含了丛录、宁海实业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乡村振兴现场会专记和开发三门湾专记等附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