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税制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102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税制演变
分类号: F810.424
页数: 2
页码: 244-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所得课税历史悠久,西汉末年的“利贡”为其起源,但因苛细烦杂被废止。1798年英国开征“三级税”,后各国仿行改革。清末曾拟订所得税法规但未实施。民国成立后,因国库贫乏仿日税制,1914年颁布所得税条例,但征收受阻,直到1935年才正式实施。解放后,中国对所得税进行了多次调整,1958年所得税成为单独税种。近年来,中国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关键词: 宁海县 所得税 税制演变

内容

所得课税,始于西汉末新始建国二年(10)的“利贡”。《汉书、食货志下》记载“诸取众物鸟兽鱼鳘百虫于山林水泽及畜牧者,嫔妇桑蚕织纴纺织补缝,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皆各自占所为于其在所之官,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敢不自占,自占不以实者,尽没入所采取,而作县官一岁”。当时征收面既广,且又苛细烦杂,遭民群起反抗,卒于新地皇三年(22)废止。1798年英国开征类所得税的“三级税”后,各国相继仿行并不断改革。清代末期在洋务运动影响下,曾拟订所得税法规,未颁行。
  民国成立,国库贫乏,仿日本税制订定所得税条例27条,于民国3年(1914)颁布,4年4月又颁发施行细则,以当商、盐商、公司、行栈、议员岁费、官吏俸给等项作为第一期先征,时值讨袁护国战争告停。民国9年9月由大总统明令公布,决定于民国10年起开征,除官俸所得一项陆续征收外,其他各项所得遭各地商会反对而搁延。民国23年(1934)5月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重议旧案后,于25年7月21日,8月2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所得税暂行条例》和《所得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宁海于是年10月1日实行征收公务员薪给报酬所得与证券存款利息所得。营利事业所得税推迟至民国26年开征。民国27年7月开征战时过分利得税,民国32年开征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同年2月17日所得税暂行条例改称《所得税法》。提高税率、起征点、缩短申报期限、违章处罚加重。民国35年4月16日修正所得税法为七章四十二条,征税范围统一为财产租赁所得、一时所得、营利事业所得、薪给报酬所得、证券存款利息所得五项。民国36年开征特别过分利得税。民国37年币制改革有关规定作了修正。所得税为直接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税种。
  解放后,暂定营利事业所得、存款利息所得和薪给报酬所得征税。营利事业所得即为工商业税组成的所得税。1950年6月决定薪给报酬所得税暂不开征。1956年前主要课征对象为资本主义工商企业。1958年所得税成为一个单独税种,称“工商所得税”。1959年起停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工商所得税既是国家参与集体所有制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调节个体经济收入和个体劳动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手段。1963年4月国务院第130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调整工商所得税负担和改进征收办法的试行规定》税率,征税制度作了较大了改革,贯彻“个体经济要重于集体经济,合作商店要稍重于手工业合作社和交通运输合作社及其他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之间的负担要大体平衡”。1978年后贯彻开放、搞活方针,对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多次调减税负,加以扶植发展。1981年实行城镇集体企业增长利润减半征税,以1980年核实利润为基础,一定三年。1980年9月10日公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1982年开征外国企业所得税。1983年国营企业利润改征所得税。1984年至1986年公布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等所得税条例。1984年至1985年开征奖金税和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本书是一部关于宁海财政税收史的详细记录,内容涵盖从古代到1986年的财政体制、收支、财务管理、债券、税收体制、各类税收(包括农业税、工商税、所得税、盐税等)、税收征收管理以及机构与人事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宁海财政税收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此外,还附有田赋制度史料、人丁税役史料、工商税史料、古税文录、税源调查、税收统计资料以及财税学会等相关学会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