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垦企业(含农业财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98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农垦企业(含农业财务)
分类号: F275
页数: 6
页码: 98-10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农业财务的多种会计制度,包括农垦、农业三场、林业、养殖、水库、公司经理部加工业以及行政事业等多种表报,以及不同行业的辅助核算制度。50年代初,农业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少,60年代初增加了一批新建单位。农垦企业建立初期生产、盈亏不稳定,后来制定了相关经费开支标准,并纳入国家预算管理。1980年起,农口主管部门事业费改预算包干,下属企事业单位也实行财务包干。1981年后,企业盈利部分用于奖励与职工福利基金和生产发展基金。1986年,财政部对国营农口单位预算和财务管理做出若干规定,部分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农业企业9户中,包括农垦、森工、事业等,利润和税金都有所增加。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包干结余资金管理和清理农村知青闲置房屋资金的情况。
关键词: 宁海县 企业 财务管理 农垦企业

内容

农业财务有七种会计制度,标准不一,有农垦、农业三场,林业、养殖、水库、公司经理部加工业以及行政事业等多种表报。一业之中又有畜牧、捕捞,及其他辅助核算制度。1980年3月22日财税局设股专管,其范围:将原预算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农、林、水、气8个局(站)及其下属的15个生产经营性的企业单位划入农业企业股管理。其中气象财务1981年改由省统管,县4个气象哨经费列地方附加费中一次性补助包干使用。
  一、农业企事业财务 50年代初,只有车岙港水库,农场和农林科领导的种籽站,兽医站、治虫站等事业单位。60年代初增加清泉抽水机站、杨梅岭、黄坛水库和国营青珠农场、跳头、梅林农场、县良种场、白莲寺桔场(1963年并为茶山林场的一个分场,1975年4月改红旗桔场)、茶山林场以及车岙港水产养殖场等一批新建单位。农垦企业建立初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差,又受其自然条件制约,第二、第三产业不发展,生产、盈亏不稳定,1962年农业企业经省批准,县财政退库41.32万元弥补,其中青珠农场25.98万元,车岙港场6.32万元,跳头场4.42万元,梅林场1.92万元,白莲寺场0.88万元,良种场1.44万元。1963年省颁“国营农牧场会计科目”,“水产养殖企业财务,财产成本管理暂行办法”,据以记帐核算。农垦系统农牧场纳入国家预算管理,根据“浙江省地方企业经费开支标准(草案)”,制订“宁海县农牧、林特场经费开支标准(草案)”,隶县预算范围,按经建事业管理,实行“收入上交、亏损拨补”或“差额补助”办法,财政以拨作支,由主管(科)局掌管。是年车岙港、跳头、梅林三农场裁撤、留青珠农场。1964年青珠农场划省级预算,所有补充流动资金、四项费用、基建投资、安置经费以及其他专案经费,由省主管厅直拨,其实现应交利润,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由县税务局监交就地入省库。水库贯彻以库养库,水利工程受益单位实行收水费,收入不纳入地方财政。
  1966年国营农场实行“定收定支、以收抵支”的财务管理体制。车岙港养殖捕蜻6192.92担,内加工蜻524.4担,每担成本鲜蜻11.21元,蜻干163.04元,盈利3.39万元,提奖励基金0.3万元,上交利润3.09万元。1979年县良种场、园艺特产场(红旗桔场)和茶山、伍山两林场为省定点场。
  1980年农口主管部门事业费改预算包干,核定预算,结余留用,超支自理。其下属14个企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包干,采用“超收留成、亏损不补、自负盈亏”,“核定亏损、超亏不补、减亏留用”和“定额补贴”三种办法。年终农口8个局,经费包干结余2万元,14个(含水产公司)财务包干单位,均实现生产超计划,成本费用下降,积累水平显著提高。
  1981年实行盈利40%作奖励与职工福利基金,60%为生产发展基金,坚持一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24个单位有16个开展工副业生产,计产值301.4万元,提供税收28.4万元,盈利90万元。1982年国营农业企事业有固定基金2528.87万元,流动资金265.06万元,专用基金310.61万元(大修理基金34.4万元,福利基金9.38万元,育林基金7.44万元),上交税收42.53万元,盈利保持1980年水平。盈利多的有青珠农场,红旗桔场、茶山林场,超亏的有胡陈港水库、良种场、水产养殖场。在20个单位中有15个仍不同程度享受国家各项补助或补亏,计115万元(其中水产公司核定亏损10万元,减亏六四分成、企业得六)。1984年工副业产值达619.7万元,利润177.5万元,比1979年分别增加483.3万元,160.5万元。
  1985年国营小型森工企业,利改税经宁波市财税局核定,依1983年基期利润1.6万元,应交所得税0.7万元,税率35%,职工奖励基金0.5万元。其余农垦企业继续实行财务包干办法。
  1986年贯彻财政部“对国营农口单位预算和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分别对号入座:农科所、围垦公司仍按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规定执行,县良种场,中央山岛种畜隔离饲养场,红旗桔场仍按财政部、农牧渔业部的有关规定办理,农口所属13个事业单位已有11个实行企业化管理,除茶山、伍山两林场,考虑林区条件仍较差,县财政每年给予定额补助,(1986年不含省补助12万元)外,良种繁育场、良种公司、农业部中央山岛隔离饲养场、红旗桔场、机电排灌站,以及水利局下属5个国营水利工程管理处不再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包括1985年工资改革的费用和离退人员增发工资或补贴,均由企业负担,国家不再专项拨款)。
  是年底农业企业9户(包括三场4户),内农垦1户、森工1户、事业3户,利润168万元(其中红旗、良种、茶山、伍山林场盈利77.51万元)比上年114.4万元增加46.9%,税金65.1万元,比上年55.3万元增加17.7%。5户企业变化如下:
  (1)森工企业 木材价格开放后,采购量增40.7%,销售额增8.5%,利润增11%,上交国家增14.2%,企业留利增10.4%,职工奖励增33%。
  (2)水产养殖场 1963年建,1972年起场外围垦海涂增多,引起海涂上涨,潮流减缓,每年四、五月雨期时潮落淡水多,蜻子死亡逐年上升,产量由200万斤至1979年减为30万斤。至1984年办场21年中,7年盈利上交21.59万元,14年亏损达92.23万元。1979年计划亏12万元,实亏10.89万元。1980年采取直接成本包干到各生产组,盈利,企业得60%,职工奖40%,实亏3.84万元。1981年再补贴每亩成本20.4元,盈利改七、三分成。1982年改总成本包干,基本工资浮动20%,盈利七、三分成。1984实行包干到劳,工资浮动,盈、赔,场70%,场员30%比例分成。1985年起停止补贴,亏损降为1.88万元。
  (3)县良种场 办场27年,21年亏损32万元,专用基金超支7.2万元,负债20万元。除1980年盈利3.08万元,1981年至1985年五年又亏15.01万元,1986年在原有兽药厂、玻璃仪器厂两厂基础上办起麦芽厂、家用电器一厂、二厂,办好职工家庭农场,盈利13.91万元,其中五个厂盈利15.67万元,上交税金10.31万元。
  (4)青珠农场 1956年建,至1983年有畜、牧、渔、工副业及家庭农场承包户等232个结算单位,以棉为主,棉粮结合,并有砖瓦厂、农机厂、罐头酱菜综合厂、棉油加工厂、预制品厂、服装厂、蜊灰厂及其他商业服务等综合性生产场,经济收入283万元,比1956年的4880元增加到579.9倍,盈利58万元。办场27年上交税金75.17万元,经营利润320.45万元,内有10年亏损88.73万元。1981年起从四定一奖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职工家庭农场实行核定上交,一年一定,多收归己,少收不补和按月预借80%工资,生产责任制实行定员、定面积、定产量收入,定预借成本,定上交利润。
  (5)县农机公司 1979年至1982年共盈利28.23万元。
  二、包干结余资金管理 1984年县财税局与有关主管局研究规定:(1)当年留利和包干结余,按核定比例提取,先提先用,主要作为生产发展基金,用于生产技术措施,部分作为职工奖励基金,用于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安全支出;(2)核留以丰补欠储备基金,单独设帐,平时可参加生产周转年底补足外,限于解决因灾而发生亏损。1984年核定提留储备基金60万元,其中:青珠农场30万元,红旗桔场10万元,胡陈港水库5万元,水产养殖场、良种场、车岙港、杨梅岭、黄坛三水库各3万元。(3)使用基金应向主管局,财税局编报用款计划,,经批准才能动用。
  三、清理农村知青闲置房屋资金 1964年至1978年,共安置下乡知青5390人(含外省外县婚迁补办的知青750人),投入建房资金49.45万元,建房1059间计21356平方米。1979年起知青回城后,为免失管损失,县府规定:1972年前国家拨款120—160元集体建造的住房,按国家投资额每间回收30%,质差酌减;1973年至1978年国家拨款集体建造的,视房质酌收投资额40%—50%;知青本人回城,其家属仍使用,产权属国家,维修由使用人负责;如产权归使用人所有,经当地乡村政府同意,国家与集体适当收回部分投资。1982年止共变价546间,计11208平方米,产权归知青所有33间666平方米,空房480间9662平方米。

知识出处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本书是一部关于宁海财政税收史的详细记录,内容涵盖从古代到1986年的财政体制、收支、财务管理、债券、税收体制、各类税收(包括农业税、工商税、所得税、盐税等)、税收征收管理以及机构与人事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宁海财政税收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此外,还附有田赋制度史料、人丁税役史料、工商税史料、古税文录、税源调查、税收统计资料以及财税学会等相关学会的资料。

阅读

相关机构

宁海县税务局
相关机构
宁波市财税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