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南溪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92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 F303.3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南溪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世纪50年代起,全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倡导家庭文明,2016年有多户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2005年,村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2012年成立了村红十字会及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负责应对突发灾害。此外,村红十字会服务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招募志愿者,开展人道传播等活动。红十字志愿者享有基本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2001年,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提供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如文明交通、关爱残疾人、义务植树等,统筹协调资源,建立志愿服务团队,设计志愿服务项目,表彰优秀志愿者等。
关键词: 东南溪村 村庄建设 环境卫生

内容

◆五好文明家庭
  20世纪50年代,全村创建“五好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是在全国所有家庭中开展的以“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为内容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1982年,全村响应全国妇联的倡导,发起了“争创五好家庭”活动。1985年,“五好家庭”活动纳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规划,出台五好家庭的标准:政治思想好、生产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计划生育好;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好;邻里团结、文明礼貌好。1996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全村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根据全国妇联的精神,村“五好家庭”活动更名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全村“五好”条件的新规定,即:“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2016年,陈开法家庭、陈银撑家庭和陈梦生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普法教育
  2005年,村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点,聘请叶旭、应峥峰担任村法律顾问,以公告栏的形式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点的工作职责和法律顾问的信息。法律顾问的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驻点时间,还标明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宁海县司法局制监督电话。公共法律服务点工作职责包括:①为村民、居民及时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②接收村民、居民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与诉讼活动;③定期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宣传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④参与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纠纷调处工作;⑤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社和其他管理规定,为村(社区)治理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⑥建立、管理司法行政第五级微信工作群。
  ◆红十字会
  2012年成立了村红十字会,由理事会进行日常的管理,对于辖区内突发灾害设立应急预案,以公告栏的形式明确村红十字会的工作职责以及红十字会志愿者的权力和义务。陈才撑任理事会会长,陈茂波任副会长,陈宝浓任秘书长、李成林、陈贤荣、陈掌良任理事。
  ◆红十字赈济救援队
  由村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组成,在本村红十字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当辖区内突发灾害时,根据应急预案,可以开展快速、有序的需求评估及物资救援。具体工作职责:①遵循红十字运动宗旨,积极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②掌握辖区内的最易受损群体分布和灾情隐患。③组织参加赈济救援培训、演练。④灾害发生后,即使开展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灾情和需求评估、报灾工作;在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执行振祭救援任务,管理、发放赈济物资;核实、登记受助家庭;监督和记录物资分发情况,确保救援物资快速、有效、有序地发放给受灾群众。
  ◆村红十字会服务站
  主要职责如下:①在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开展红十字会工作;②负责制定红十字会服务站的工作规划、计划,并进行工作总结;③招募志愿者,管理、监督、指导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及其活动;④管理村红十字服务站,组织会员和志愿者开展人道传播、宣传“三救三献”知识、组织救护培训等活动;⑤及时向上级红十字会报送活动信息、工作情况;⑥完成上级红十字会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红十字志愿者
  基本权利包括:①获得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计划的拟定、设计、执行及评估等相关信息,接收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②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保障;自身需要他人帮助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③对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④注册志愿者有要求出具服务证明、参加评比和接收表彰的权力;⑤有退出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的自由;⑥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赋予的其他权力。义务包括:①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红十字有关章程、规定,志愿提供人道服务,不计报酬;②遵循红十字运动宗旨,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③自觉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和声誉,不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营利性质活动或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不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变相收取报酬④保护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他人隐私及其它以法保护的信息,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⑤正确使用红十字志愿者标识,妥善保管志愿者证件。
  ◆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
  2001年,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并设立专门的组织网络,分设站长、副站长和联络人三个职务。服务项目包括:手机充电、爱心诚信雨伞、饮用水纸杯、失物招领、应急药箱、针线包。全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按照月份分为十二个活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关爱残疾人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春风护绿义务植树活动、河道护绿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平安巡查志愿服务活动、清洗牛皮癣志愿服务活动、茶院中小学交通疏导服务活动、国庆平安知识宣传、老年人免费体检志愿服务活动、平安巡查志愿服务活动。基本职责包括:①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各类资源,建立发展志愿服务团队;指导所属志愿服务团队加强能力建设,培育孵化专业志愿服务队伍。②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在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发布岗位、认领项目、管理记录等。③围绕本行政区域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开发专业服务岗位,为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④代理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需求发布岗位,对接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⑤接受县志愿者协会委托,对所属志愿服务组织发布的岗位项目、志愿者(团队)的服务记录实施初审。⑥培育、宣传、表彰本行政区域内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并做好推荐上报工作。

知识出处

东南溪村志

《东南溪村志》

本志书是东南溪村的村庄志书,内容全面,涵盖地理建置、人口姓氏、村庄建设、村务管理、经济发展、文化风俗、教育体育医疗、村民生活、人物传记、村民历史回忆、文献资料及村民名册等多个方面。其中地理建置介绍位置环境沿革,人口姓氏概述人口家庭婚姻控制及姓氏变迁,村庄建设详述道路生活设施环境卫生和精神文明,村务管理介绍机构沿革村委会及村务,经济总情涵盖农工商业及知名企业,文化风俗包括文化生活设施古迹乡风,教体医卫涉及教育体育医疗,村民生活描述社会保障衣食住行农耕,人物传录记录历史人物,村民说史讲述村庄历史变迁,文献丛录收录村规族约诗文等,最后附村民名册和后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开法
相关人物
陈银撑
相关人物
陈梦生
相关人物
叶旭
相关人物
应峥峰
相关人物
陈才撑
相关人物
陈茂波
相关人物
陈宝浓
相关人物
李成林
相关人物
陈贤荣
相关人物
陈掌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宁海县司法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南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