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道与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68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道与礁
分类号: K928.4
页数: 4
页码: 6-9
摘要: 三门湾、象山港内有水道2处(白礁水道、白石水道)和礁51处,总面积分别为137.645平方公里和0.2883平方公里。白礁水道狭长形,南北走向,水深2-7米,是往复流规则半日潮,南端有浅水区对航行有危险,北端明暗礁密布。白石水道位于象山港内,全长9公里,水深6-20米,是宁海通上海、舟山、宁波口岸主要航道。礁石中,南礁、鸡娘礁等产蛎、蛏等贝类,分水礁、北双礁等海域产鲈鱼、马鲛鱼等海生物,大狗卵礁、头礁等对航运有一定影响并设有导航标志。鲳鱼礁、双礁、拦门礁等均为碍航物,设有灯桩等助航设施。
关键词: 宁海县 港湾 岛屿

内容

第四节 水道与礁
  三门湾、象山港内的水道与礁,《宁海县农业区划》中,简列有青水门、铜山门、狮子口、满山水道,鹿颈门、白石、石礁水道,面积为137.645平方公里。礁51处,面积为0.2883平方公里。《中国海域地名志》详记水道2处,礁21处,分述如下:
  白礁水道。南通三门湾,介于岳井、伍山乡和象山县定塘乡线岸之间,离宁海县城关镇东约35.3公里。以水道南口西侧白礁得名,属岳井、伍山乡。因水道北部两侧紧邻岳井,故当地群众习惯称“岳井洋”。水道南北走向,狭长形,自迪市山往北,伸入内陆长达24.026公里,宽约2公里,水深2——7米,最狭水屿以北,宽仅150米左右,水深2——3米,面积计34.125平方公里。涨潮流向北,流速1.8节;落潮流向南,流速2.5节,潮差1.5米左右,属往复流,规则半日潮。
  水道东西西侧紧邻内陆,沿线建有岳井渡、红卫渡等。岳井渡航程1280米,有12马力机动船来往于岳井一隔洋塘,120人次/日,红卫渡,航程2900米,有12马力机动船往返伍山——台宁,100人次/日。
  水道南口有满山岛向北延伸之浅水区,水深仅1米左右,对航行有一定的危险。北端明暗礁密布,尤以大清山向东延伸之礁石为危险碍航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有一艘军需船在此触礁沉没。1983年,象山县有一艘125吨的军运输船经此触礁遇难。
  白石水道。在象山港内,介于峡山至白石山与南岸大陆岸滩之间,离宁海县城关镇约26公里。以水道口北侧白石山得名
  水道起自西南黄墩港,终至东北象山港,全长9公里,口宽2公里,水深6——20米,面积13.875平方公里。涨潮流向西南,流速3节;落潮流向东北,流速4节,属往复流,规则半日潮。
  水道西南端铜山南侧为良好的避风锚地,水深10——17米。
  水道口北侧白石山,为船舶经水道内悬山南锚地良好目标。水道口还设有击船浮筒数个。
  水道中心小狗卵礁、大狗卵礁和寺前礁对通航有一定影响。一般可通航100—4000吨船舶,大潮时可通万吨级轮,是宁海通上海、舟山、宁波口岸主要航道。
  南礁。原名小礁,属西店镇,在铁江西侧,离县城北23.5公里。1985年更名南礁,呈馒头形,长110米,宽60米,面积600平方米,干出高度3.7米,四周为滩涂,产蛎、蛏等。
  鸡娘礁。形似鸡娘得名,属西店镇,在团堧村之北,铁狮涂中,离县城北23.2公里,长130米,宽50米,面积6500平方米,干出高度1米,周围为滩涂,产蛎、蛏等。
  手网礁。形似捕鱼手网得名,属峡山镇,离县城东北29.7公里,南距白石山岛50米,长100米,宽60米,高6米,面积6000平方米,周围为滩涂,产小杂鱼、蟹、虾等。
  分水礁。地处宁海、奉化两县水域分界线上狮子口内,故名,属峡山镇管辖,南距白象山1.25公里,离宁海县城关镇以北24.7公里,礁呈椭圆形,干出高度1米,长200米,宽100米,面积0.015平方公里,礁内设有助航灯桩二座(一座已坏),高5.5米,闪光联闪绿3秒,射程12.965公里,周围海域水深2~30米,产鲈鱼、马鲛鱼、鳗等海生物。
  北双礁。由南北两礁组成,在横山岛之东,离县城东北25.5公里,属峡山镇。因有两礁组成,取其偶数“双”之意而名。1985年,以礁地处县境北部更名北双礁。南面之礁长80米,宽30米,面积2500平方米,干出高度5米;北面之礁长80米,宽40米,面积4000平方米,干出高度3.9米。两礁间距120米,均为东西走向,周围水深4米左右,产小杂鱼、蟹、虾等。
  铜锤礁。在青水门水道中间,介于白石山岛与中央山岛之间,属峡山镇,离县城东北27.7公里,以形状象铜锤,故名。呈南北走向,长100米,宽60米,高度8米,面积6000平方米,距大陆岸线最近点450米,周围海域水深5~10米,产小杂鱼、蟹、虾等。
  野猪礁。居于象山港尾白石水道南端北侧,西北距南洋屿520米,属峡山镇,离县城东北22.8公里。该礁形似一头野猪得名。长80米,宽30米,干出高度2.9米,面积2400平方米。周围海域水深3~8米,产鲈鱼、马鲛鱼、蟹、虾等。涨潮时淹没,为一碍航物,上设浆砌块石标志,供引航。
  大狗卵礁。东北距小狗卵礁250米,居象山港尾白石水道南端北侧,属峡山镇,离县城东北24.4公里。因该礁面积小,当地村民比喻成狗卵子,又因两礁并列,该礁为大,故名大狗卵礁。呈馒头形,长50米,宽30米,面积1500平方米,干出高度1.5米,对航运有一定影响,于1985年后在礁上建造有高5米左右的混泥土石垒堆,为经此船舶导航。周围水深6~10米,产蟹、虾、小杂鱼等。
  头礁。居力洋港西北端,属毛屿乡,离县城东南16.8公里。此礁为白桥港东南方向海域上第一个礁,故名。呈鸭蛋状,长120米,宽70米,干出高度为4.3米,面积7500平方米。礁上设有红色圆柱形灯桩一座,高3.5米,每一秒闪一次红光,射程3.7公里,四周海域水深1米左右,产鳗鱼、蟹、虾等。
  小礁。在三门湾西北部的双盘涂中,西距大陆800米,属七市乡,离县城东南13.7公里。以两礁相近并立,此礁为小,故名小礁。呈老鼠状,长100米,宽70米,面积6000平方米,干出高度6.9米。四周均为滩涂,养殖有蛏、蚶等贝类。
  大礁。在三门湾西北部的青山港尾,西北距小礁1.5公里,属七市乡,离县城东南15.25公里。以两礁相近而立,此礁为大,故名大礁,形似凉帽,长100米,宽40米,面积为6500平方米,四周均为涂,养殖有蛏等贝类。
  湖山礁。在青山港尾端,南距大陆双盘山岬角150米,属一市镇,离县城东南15.5公里。以该礁居滩涂中,涨潮时淹没,且似湖中之山,故名。呈椭圆形,长60米,宽50米,面积3000平方米,干出高度4米,四周均为滩涂,白岐村民在此养殖蛏、蚶等贝类。
  黄胖礁。在青山港西部,西距大陆双盘山岬角400米,属一市镇,离县城东南15公里,因该礁近大陆,与陆地上的高土相比显得很小,当地讥小为黄胖,故名黄胖礁。干出时高5.3米,呈馒头形。长150米,宽60米,面积6000平方米,四周均为滩涂,官岭乡村民在此养殖有蛏、蚶等。
  长礁。在青山港尾端,属官岭乡,离县城东南16.8公里,因礁形狭长,故名。长0.21公里,宽0.1公里,面积0.015平方公里,高度9.3米,距大陆最近点0.9公里。礁上长有少量茅草,大批海鸥常在此栖落,周围环涂,白岐村民在此养蛏、蚶等。
  寡妇礁。居力洋港中,西距虾钳山500米,属前横乡,离县城东南20.2公里。以该礁孤伶伶储立于此,且似寡妇无伴,得名。平面呈长方形,长150米,宽60米,面积9000平方米,干出高度3米。礁上设有红色灯桩一座,高2.5米,每3秒一闪,射程3.7公里。周围水深4~15米,可通中、小型船只,产鱼、蟹、虾等。
  子礁。在三门湾西北部的力洋港中,东北距寡妇礁200米,属前横乡,离县城东南20.1公里处。原名小礁,以礁小得名,因重名,于1985年更今名,以此礁东北紧邻寡妇礁,且似寡妇之子,故名。呈椭圆形,长170米,宽50米,面积7500平方米,高度为4.3米,大潮高潮时亦要没入水底2~3米,四周海域水深2~8米,产小杂鱼、蟹、虾等。
  糠礁。在三门湾北部,鹿颈门水道西北口,东距米礁400米,属山头乡,离县城东南30.75公里。因此礁与米礁相近,且比米礁小,当地村民将其比喻为米糠,故名糠礁。呈馒头状,长60米,宽40米,面积2400平方米,干出高度为3.7米。水深2~4米,产小杂鱼、蟹、虾等,为一碍航物。
  米礁。在三门湾北部,鹿颈门水道西北口,东距灶窝山200米,属山头乡,离县城南31.15公里。以此礁很小,象米粒,故名。长100米,宽50米,面积5000平方米,干出高度1.8米,表层附生野生蛎壳,周围为水域,水深2~4米,产小杂鱼、蟹、虾等。对通航有一定影响,1985年后在礁上建有红色灯桩一座,为胡陈港——健跳等地的渔船、运输船导航。
  鲳鱼礁。在三门湾北部满山水道内,西距灶窝山约700米,属山头乡,离县城东南31.8公里。以形似鲳鱼,故名。相传很早前,有父女俩在此海域捕鱼,其囡不慎被海浪刮走,尸体搁于此礁,故又有囡礁之称,长0.15公里,宽0.12公里,面积0.013平方公里,干出高度6.7米。礁上设红色圆柱形灯桩一座,闪绿色灯光,6秒3闪,射程5.56公里,为船只经此进入北部大陆的导航目标。四周均为深水道,水深8~30米,产小杂鱼、蟹、虾等。
  双礁。在三门湾北部的满山水道内,属山头乡,离县城南32.5公里。以两礁并立成双,故名。东礁长150米,宽70米,干出高度5.6米;西礁长15米,宽4米,干出高度4.2米。表层附生野生蛎壳、海藻,为一碍航物,四周为水域,水深10~35米,产龙头鲓、鲳鱼、蟹、虾等。
  拦门礁。在三门湾北部的满山水道两侧,西距田湾岛东山嘴900米,属山头乡,离县城东南34.2公里。因礁位于田湾岛和下万山两岛之间,满山水道东口,且似拦住门口一般,故名。呈狭长形,长26米,宽10米,面积为1500平方米,干出高度5米,表层附生野生蛎壳、海藻,周围水深5米左右,为一碍航物。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宁海县水利志》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水利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