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三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601
颗粒名称:
(一)三坑
分类号:
I207.3
页数:
1
页码:
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坑是宁海地方剧种,源于明代新昌三坑村,声调高亢,曲调含昆腔与乱弹,剧目丰富。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多个三坑班在宁海等地组建演出。解放后,因艺人稀少,无专业剧团,至70年代三坑戏已无演出。
关键词:
宁海县
戏剧
三坑
内容
也是宁海的地方剧种之一。相传与平调同源昆曲。声调高亢圆润,邦腔强劲悠扬。亦用锣鼓引板,其曲牌、音乐、表演等方面,均与平调相似。据在世的三坑老艺人说:三坑剧种于明代传自新昌三坑村。故有“新昌高腔”之名。其曲调亦间有部分昆腔与乱弹。故又名“三坑乱弹”。演出剧目有:《征东传》、《汉光武》、《阴阳手》、《闹金钟》、《白门楼》、《双狮图》、《曹仙传》、《铁铃关》、《凤凰图》、《双玉燕》、《满春园》等120多出。流行在当时的台州地区:宁海、天台、临海、仙居、黄岩、温岭等六县和象山、宁波等地。
光绪九年(1883),东岙西刘人名子令者,姓无考,首先组办三坑班“老永庆”。光绪二十二年(1906),胡陈鲍序照组办三坑小科班,“聚庆丰”。民国四年(1915),涨家溪金福云办三坑“金永庆”。民国八年(1919),南门王洪中办起三坑“新三舞台”。解放后,由于三坑艺人在世不多,无专业剧团组织,惟个别农村业余剧团偶聘三坑老艺人教演几出三坑戏。至70年代已无三坑戏演出。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