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路安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52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路安全管理
分类号: F550.6
页数: 9
页码: 528-5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1991年起,宁海县(或某地区)水路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包括安全生产周活动、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应急反应能力的提升、巡航与检查的加强、专项整治的推进等,确保了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
关键词: 宁海县 港航管理 水路安全管理

内容

一、安全管理
  1991年,国家规定5月14~20日为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日期。伊始,水路运输开展一年一度“安全生产周”活动,检查落实《海上安全交通法》、《航道管理条例》、《船舶登记条例》、《船舶和海上设施检查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违章处罚规定》等法规法纪执行情况。现场检查港埠、船舶、渡口、航标等安全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举办海上安全生产、航行知识讲座,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1992年,县渡口办公室按照省府〔1987〕46号、55号文件精神和宁波市渡口办有关规定,与新建置乡镇政府签订《渡口安全管理责任书》,协助乡镇政府与渡口所在行政村村委会、村委会与渡工签订《渡口安全管理责任书》。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渡口安全管理网络。是年,上报海损事故5次,经济损失6.01万元。
  1994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3〕50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交通部关于开展“反三违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坚持以“两客一危”为重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制定《机驾船员航行安全管理办法》,与船员签订《安全航行责任书》。结合全国第4次“安全生产周”活动,抽调人员,检查货船、渡船、客轮310艘次,查出事故隐患18件。开展制止船舶易地办证专项整顿工作。全年,发生上报海损事故6次,沉船1艘,经济损失7 1.2万元。
  1 996年,全县开展渡口安全营运竞赛活动,建立统一的渡口安全管理台账,制定《三级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首创无事故年。
  1997年,组织学习《水运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新机制指南》,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建立水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宁波市交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强化港航监督。贯彻《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条例》,加强对渡口安全,旅游、高速、液化气、运油船安全,船舶维修厂安全,客运航障清理安全等五方面的安全管理。是年,客运、货运、渡口无事故。
  1999年,完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安全管理体制,客船、客渡遵章营运,严禁非客船舶搭客。提前部署三防、春运安全运输工作。
  2000年,针对县内水上交通安全薄弱环节,结合“水运安全管理年”,县港航部门坚持组织一年一度春节船员片组安全活动,并根据阶段季节工作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对县境内6处渡口,客渡船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落实整改。对市重点水域、横山岛水域的非客渡船载客,实施动态管理。特别是节假日旅游旺季,专门派员现场蹲点监管,有效制止非法载客现象。协同县有关部门理顺非客渡船载客安全管理责任。明确渔业船舶搭客属水产渔政管理;12匹马力以下小船舶载客,属所在乡镇政府管理,港航部门则负责客渡船超载及货运船舶载客监管。同时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水上安全形势基本稳定。
  2001年7月,县港航部门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移交给宁波海事局。
  2003年,宁海海事处把客渡船、旅游船作为监督重点。宁航1号客轮经全面安检后,发现缺陷项有24项之多,当即要求船方停航整改。自10月起对白溪水库游船实行短期签证。在黄砂船整治活动中,检查黄砂船60艘,处罚违规船舶3艘,发出“责令办理船舶证书”20艘。海巡艇加大巡航强度,确保国家重点企业施工和港航环境的安全和谐。1115海巡艇加强对宁海电厂前期工程及综合码头施工作业水域、施工船舶航区的现场巡查。全年巡航368小时,巡航里程3508海里,纠正各类违章88艘次。
  全年核准船舶装运危险货物59艘次,计17575吨,实施现场督察38艘次,纠正违章24艘次。启动应急反应程序,成功地对“新永安67”油船施行救助,避免了一起恶性污染事故的发生。实施FSC检查9艘次,发现缺陷781项,本港纠正591项。办理进出口签证3925艘次。
  2004年,海事处加强应急反应值班。2月20日接到宁波海事局值班室指令,迅速出动海事艇,仅用1个小时就查获交通事故逃逸船舶。2月21日,接到浙宁渔31004船的求救信号后,迅速启动应急反应程序,在事故海区成功救回5位渔民。8月12日,14号台风“云娜”影响所辖海区,荣云52船受风沉没,接警后,海事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成功救回5名船员。在沿海小型船舶专项整治活动中,检查船舶70艘次,查处缺陷755项,经复查合格596项。查处违章船舶22艘,对实际操作能力不合格和安检中责任船员违规计分43名。
  全年现场监管到港危险品船舶80艘次,现场监管率为67.2%。现场防污染检查到港船舶254艘次,实施船舶防污染审批28次,现场监管19次。实施FSC检查180艘次,共发现缺陷1644项。对进出辖区的2艘“黑名单”船舶进行严格的安检。共受理各类海事审批152次,办理进出港签证11345艘次。
  2005年5月17日,强蛟港区遭受龙卷风袭击,靠泊在国华宁海电厂码头的“幸运海”轮缆绳全部绷断,船舶随风飘移。接报警后,海事处迅速组织人员,协调各方力量施救,该轮得以平安靠泊。9月12日,15号强台风“卡努”袭击宁海,一渔民被困海上,接报后,海事处迅速出动,处里领导身先士卒,经过近9小时的施救,该渔民平安上岸。加大巡航力度,维护港区航行秩序。一是强化象山港航道的日常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和清理碍航渔网,制止违章抛锚。二是做好大型运煤船进出象山港的护航工作。强化国家重点企业宁海电厂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保护监管,确保水工作业和通航两利。实施FSC检查110艘次,完成计划的157%,共发现缺陷1092项,复查合格1033项,对3艘低标准船舶实施滞留。实施船舶分类监管,对“黑名单船舶”和C类船舶进行了严格的安检。实施危险品船舶现场监管41艘次,防污染现场检查178艘次。调研象山港船舶防污染现状,为宁波市海事局提供第一手资料。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10361艘次,全年进出港货物吞吐量71.2万吨,进出港旅客25.4万人次。
  2006年,根据宁波市海事局的要求,主动与象山、鄞(州)、奉(化)海事处沟通、协调,将水工作业区、峡山水域小渔船载客、养殖捕捞碍航作业作为水上现场监管的重点。全年为国华宁海电厂和象山乌沙山电厂运煤船舶安全进出象山港实施清障护航260艘次。在“6·5”世界环境日前,宁海县海事处召开象山港防污染座谈会,象山港沿岸的油码头、船厂、电厂、航运企业和供油作业单位等20多家企业的代表与会。在宁波市饮用水水源地白溪水库防污染检查中,海事处要求旅游客运船队从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设备配置上入手坚决做到污染零排放。受理危险品船舶申报164艘次,现场监管82艘次。港内安全作业报备和防污染作业报备共74艘次,现场监管59艘次。实施水工作业审批和水工作业监管56次。海巡艇巡航322艘次,巡航12135海里。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17795艘次,货物吞吐量391.4 5万吨,客流量32.9万人次。
  2007年,宁海海事处办理船舶签证22150艘次,其中,沿海船舶12064艘次,内河船舶6686艘次。货物吞吐量711.1万吨,客流量33.3万人次。受理审批危险品船舶进港217艘次,进港危险品6.68万吨。船舶修造作业23次,防污染作业报备19次,港内安全作业报备39次。实施行政罚款45起,实行行政强制7起。做好恶劣气候的预警预控工作,发布各类预警信息82次。妥善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置监督于服务中,注重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管并举,注重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全力保障象山港航道畅通。每年春节前和6月中旬,大批出海渔船归航后往往会在象山港分水礁附近水域锚泊,每年3~5月间马鲛鱼旺季,大批渔船在象山港内捕捞。针对此种情况,宁海海事处事先与沿港乡镇政府和渔村沟通、协调,发放400多份宣传资料,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渔民树立法制、法规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加大海巡艇巡视频度,督促渔民不要在重要航道内锚泊和流网捕鱼;在出现碍航事件后,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耐心细致地做渔民的思想工作,依法依规依理相劝。3月27日,明州27轮在象山港鹊礁附近被渔船围困,宁海海事处人员,07:00出航,23:00返港,经过现场16个小时的耐心劝说,碍航事件得以解决。一年中处理渔船碍航事件10起,为国华宁海电厂和大唐乌沙山电厂运煤船进出象山港清护航600多艘次。时年正值海螺水泥厂3000吨级码头施工期间,海事处两次召开业主水工项目部的协调会议,现场检查水工作区、施工船舶43次,确保船舶靠泊和施工作业安全。
  全年海上巡航466艘次,巡航里程18630海里,巡航时间1914小时,出动人员1983人次。内河库区巡航11次,巡航时间21小时,巡航里程126海里。船舶安全检查205艘次,其中海船168艘次,发现缺陷1434项,内河船37艘次,发现缺陷69项。船舶一般检查298艘次,水工作业现场巡航检查41次。检查进港危险品船舶99艘次,港内作业(明火作业)现场检查1 9次,修造船作业现场检查23次。
  2008年10月底,宁海海事处办理船舶进口签证40665艘次(其中,海船33761艘次、内河船6904艘次),辖区港口吞吐量781.4万吨(其中,危险货物6.54万吨),客流量57.9万人次;水上巡航329艘次,巡航时间1594小时,巡航里程(16182)海里,出动执法人员1590人次。实行船舶一般性检查369艘次,客运船舶检查335艘次。完成海船安全检查115艘,查出缺陷1050项;河船安检31艘次,查出缺陷63项。开展船员实际操作检查231人次,扣违法分25人次。船舶载运危险品申报许可181艘次(其中,码头接卸168艘次、供油作业13艘次)。船舶修造作业许可28次,港内安全作业报备46次(其中,试航10次、明火作业36次)。实施海事行政处罚23起。
  据实妥善处理渔民鱼汛流网捕捞马鲛鱼作业与运煤船舶进出港安全通航问题。宁海海事处采取三条人性化措施:一是建立大型运煤船进出港船期通报制度以缓解航渔矛盾;二是海事处加大重点时间段、重点航区的巡航密度,劝阻渔民在宝通航道区作业;三是为缓解航渔矛盾,牵头协调引航、航运,与相关单位商定鹊礁水域作为大型运煤船候潮进港的临时锚泊点。
  2008年的16次应急行动中,海事人员均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实施应急处理。全年对335家单位(船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49次。
  2009年,宁海海事处办理船舶进出口签证38311艘次(其中,海船31569艘次、内河船6742艘次),同比增长1.03%。辖区货物吞吐量872.7万吨(其中危险货物吞吐量5.32万吨),旅客流量56.2万人次,同比增长22.8%和10.6%。开展水上巡航508艘次,巡航时间2002小时,巡航里程17046海里,出动执法人员1212人次。开展船舶一般性检查2266艘次,开展客运船舶检查431艘次,完成船舶安全检查216艘次(其中,海船183艘次、河船33艘次),查出缺陷1735项,滞留船舶2艘次。开展船员实际操作检查365人次,违法扣分30人次。船舶载运危险品申报许可176艘次(其中,码头接卸160艘次,供油作业16艘次),全部为装运油类进港。船舶修造作业许可77次,港内安全作业报备23次(其中,试航8次、明火作业15次)。辖区未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专项整治有序推进。1~11月,走访砂石船业主单位15次,检查砂石船、施工船238艘次,处罚违章运砂船17艘次。
  加强巡航游弋,缓解航渔矛盾,维护航道秩序。发放象山港航道图2000份,以便渔民准确了解象山港航道情况及时规避。马鲛鱼捕捞季节,执法人员早出晚归,每次提前1.5小时到达指定海区,沿途告知运煤船进出港信息。东海渔场开渔日,海事处两艘巡逻艇,一艘在象山港大桥工地重通航孔北侧水域警戒,防止渔船从非通航孔穿越工区,并要求施工船舶不得在渔船集中出海期间穿越宝通航孔,另一艘巡逻艇顺利快捷地穿越象山港大桥水工作业区,社会反响良好。
  2010年,专门成立上海世博会安保领导小组,明确单位和企业世博安保的责任和要求,和辖区内所有的港航企业签订了安保责任书。上海世博会期间,共完成辖区船舶AIS配置105艘,共投入安保力量144人次,安保资金7.8万元。组织安保培训170人次,检查企业21家,整改隐患16次,制订预案22个,应急演练15次,发放“强管理、迎世博”宣传册680份,其间港航安保形势整体良好。
  结合“安全生产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积极开展水运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工作,切实做好春运、清运、五一、“三防”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值班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监管。是年,辖区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二、重大事故
  1992年,上报海损事故5次,直接经济损失6.01万元,无沉船事故。
  1993年,发生海损事故8次,直接经济损失91.17万元,死亡2人,失踪3人,沉船4艘452吨576马力。
  1994年,上报海损事故6次,直接经济损失71.2万元,沉船1艘,无伤亡。
  1995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直接经济损失28.2万元,无沉船,无伤亡。
  1996年,无伤亡、无事故上报。
  1997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
  1998年,上报海损事故2次,直接经济损失41.6万元,无沉船、伤亡。
  1999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死8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77.5万元。
  2000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5.2万元。
  2001年,无伤亡、无事故上报。
  2002年,无伤亡、无事故上报。
  2003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2004年,象山县荣宁52船受台风“云娜”袭击,在薛岙码头附近沉没。
  2005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死1人,沉船1艘。
  2006年,上报海损事故4次,死1人。
  2007年,上报海损事故1次。
  2008年,上报海损事故2次,沉没平板驳1艘。
  2009年,无伤亡、无事故上报。
  2010年,无伤亡、无事故上报。
  三、海运事故案例
  通运16轮重大险情事故 福建省平潭县通运1 6轮,船长47米,型宽8.2米,型深4.1米,主机功率218千瓦,核定载重670吨。2001年12月9日1 6时30分,福建省平潭县澳前镇曹而生等6人的轮船挂靠在南通通岚航运有限责任公司,在宁海薛岙简易码头搁浅装菜粕560吨,其中,舱面185吨。由于装载不当,甲板以上装货占33%,超过常规配载限度10%,使船舶重心提高,稳度下降。17时30分在狗山南嘴灯桩附近,遇到涡流水,船体向右倾斜250,右舷进水。部分罩盖货物的帆布固定绳索绷断,舱面部分货物倾入海中,为了自救,砍断船上剩余绳索,又有部分货物跌入海中,使船体恢复右倾10°左右,从而避免造成船舶倾覆沉海的重大事故,但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浙椒机807船与无名小船碰撞事故 2003年10月30日22时30分,浙椒机807船离开越溪码头空驶温州。23时20分,807船驶近鸡笼山附近航道,右前方有很强灯光挖沙船停泊,航路中间有两排7~8艘运沙船锚泊。浙椒机807船,错误地选择右侧行驶,在没有鸣放操纵和警告信号情况下航行了100米,驶过运沙船后,突然发现前方约60米处有一锚泊小船,浙椒机807船虽然全速倒退,还是撞上没有明显锚灯的待装黄沙船,造成无名木质小船右舷中部货舱破口4×2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42860元。
  荣宁52船风灾事故 2004年8月12日,象山县荣宁船务公司所属荣宁52号船,装载317吨废钢在象山港薛岙渔船码头前沿500米处锚泊。该船长37.60米,型宽7.00米,型深3.30米,主机功率184千瓦,核定载重320吨。20时30分,台风“云娜”在温岭石塘登陆,象山港海区风力在12级以上,超过荣宁52船抗风能力,荣宁52船走锚后搁浅、倾覆、沉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幸运海”轮风灾事故 中港集团上海港口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所属驳船“幸运海”轮,该船2003年5月由大连造船厂建造,船长129.9米,型宽3500米,型深7.5米,核定载重15405吨。2005年5月17日17时10分,“幸运海”轮从张家港港机厂出发,装载4台卸船机,在浙能国华宁海电厂卸煤码头停泊作业时,遭风力11级以上的强对流袭击,导致所系4根头缆、1根横缆和5根尾缆全部绷断。“幸运海”轮失控,沿码头平行漂移,致使“幸运海”轮所装载的3号卸船机超出舷外的后大梁与安装在浙能国华宁海电厂卸煤码头上的卸船机大梁相撞,造成码头上的卸船机坠落入海,全损。船上所装载的3号卸船机门框变形,码头船舶局部受损,经济损失巨大。
  浙椒机521船沉没事故 浙江台州市太平海运有限公司所属浙椒机521船,长32米,型宽8米,型深4.6米,主机功率294千瓦,核定载重530吨,额定夏季干舷1208厘米。2006年10月24日零时,浙椒机521船从台州椒江栅浦港出发,至宁海创利石材有限公司岳井洋码头,装载1000吨左右石子去上海。从6时30分开始到11时10分,已装石子900余吨(已严重超载),干舷还剩30厘米。为了配舱,船员松掉倒缆。当时正值退潮,潮流向南,受外档并靠两只船阻碍,铰不动缆绳,导致船尾向外漂移、船体倾斜。而船与码头间联系不畅,输送带仍不断地向船右舷装石子,以致船舶右倾加剧,待发现险情时,还将5~10吨石子卸到船右舷上。鉴于船员属无适任证书,无证操纵船舶,造成船舶沉没,直接经济损失13万余元。
  庄瑞雄所属的无证平板驳自沉事故 2008年1月23日18时30分左右,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苍岙路91号庄瑞雄所属的“交海2”(船主自命名,未经有关部门核准)无证平板驳在三门湾海域宁海县越溪港大桥下游约1500米处(概位:29°16′N,121°31′E)因装载石子不当而发生自沉的大事故。“交海2”于2008年1月23日7时左右,顺涨潮抵达宁海越溪港水域事发地,左舷靠浙嵊采97097右舷,两船船头都朝向下游。8时左右靠妥。浙嵊采97097随即通过输送带向“交海2”装石子,装载的计划是:输送带把石子送到“交海2”主甲板中间偏后位置,由“交海2”自备的铲车向船尾部驾驶台前堆积,堆积高度大约3.1米,然后通过调整缆绳,使“交海2”后移,以此来调整输送带在甲板上装石子位置,逐渐向船头推进,输送带每小时大约能装石子100立方左右。13时左右,该船装石子300立方左右,约占总装载量的一半。此时船体尾倾,船头翘起,船艉主甲板开始上水,对此“交海2”上船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仍按原计划继续装载石子。13时30分左右,“交海2”在尾倾的基础上出现左倾,甲板上水从左侧门槛高度为40厘米的边门涌入船员生活舱。船上人员发现后,马上阻止了浙嵊采97097继续向“交海2”上装石子。船长让铲车工用自备铲车,将主甲板上石子从左往右铲,企图调整横倾,结果主甲板上右边门和后门也进了水;铲车工又把石子往江里铲,企图减轻船舶装载,10多分钟后,铲车液压油管破裂不能工作。14时左右,进入船员生活舱的江水流入机舱,船体慢慢下沉。16时左右,驾驶台沉入水中,船艏1/3露出水面,“交海2”上6名船员全部撤离至旁边“浙嵊采97097”船上。18时左右,铲车修复,转移至其他船上。1月24日10时左右,“交海2”全部沉入水中。事发后经调查得知:“交海2”装载不当,装载过程缺乏控制,应急措施不当,并且船舶未经登记检验,船员无适任证书。
  “双宁67”轮触损薛明丰养殖渔排事故 2008年12月8日18时20分左右,宁波福海海运有限公司经营的干货船“双宁67”轮在象山港宁海薛岙驶往象山港宁海峡山途中,在小园山对开水域(29°26.5 ′ N,121°31.8 ′ E),触损浙江省宁海县强蛟镇上岙村村民薛明丰所有的养殖渔排,导致网箱和养殖渔业受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事故原因:“双宁67”轮驾驶人员未考虑航经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未设计合理的航线、航行途中又未保持正规瞭望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养殖渔排未按相关规定发布航行警告(示)、没有航行警告是造成本事故的次要原因。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