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港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5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港政管理
分类号: F550.6
页数: 3
页码: 513-5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港政管理从1992年至2010年的发展历程,包括签证点的设立、码头维修与改造、货主码头整顿与管理、航道规划与布局、港口经营许可证发放、危险品货物经营管理及港口吞吐量增长等关键事件。
关键词: 宁海县 港航管理 港政管理

内容

港政管理是港口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行使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港口资源,维护港口的安全经营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建设与发展等行政职能的活动。2002年在宁海船检所内设签证点,管理全县的签证工作。宁海签证点作为宁波市船检处的派出机构,在市处授权的检验区域内代表市处开展营运检验和船检证书签证工作。签证点负责检验船舶为:500总吨以下货船的建造(初次)检验(不含审图);1000总吨以下货船、500总吨以下的各类工程船、500总吨以下(闪点>60℃)的油船、100客位以下的客船(不包括客滚船、高速船)的营运检验;1000~3000总吨货船的营运检验(不包括换证检验);市船检处委托的其他船舶检验工作。
  1 992年,完成薛岙码头大修和港航职工宿舍、胡陈港站房、梅岙站房维修工程。
  1993年,渡船、渡埠更新改造,峡山、薛岙渡口启用2艘40客位钢质渡轮。配合市船检处对县内3家船厂进行严格的技术监督,就船舶设计、用材质量、焊接工艺、水密性、稳定性等方面严格把关。
  1995年,增设强蛟、旗门两港现场签证检查点,对进出港船舶现场实施动态管理。
  1996年,强蛟、薛岙、梅岙和胡陈港4座码头开始实行有偿使用。胡陈港码头装卸业务租赁于5月30日公开招标后,营运正常。
  1997年,筹资6万元(其中,薛岙3个村集资4.2万元)施行薛岙码头大修工程,更新锚链,整修趸船撑杆、栈桥。投资30万元实施胡陈港〔1997〕1 1号台风水毁工程,修复防浪堤100米,堆场护岸150米。编制辖区港埠的地质、水流、吞吐量、码头类型情况的电子软件。
  1998年,专项整治4家码头,认可发证2家,限期整改1家,停业1家,查扣3艘非法运油船,有效制止1起象山港非法拆船案。全年举办港监人员业务培训14期。7月,县政府出台《宁海县货主码头管理规定》。下半年,全面整顿18家货主码头,办理许可审批11家。完成峡山渡轮码头的前期立项工作,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大塘陆岛工程的施工、监理。
  1999年10月,总投资130万元的峡山客运旅游码头工程开工。是年,县航管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六批省级文明单位。完成强蛟港和三门湾航道清障工程。建立危险品码头装卸中安全监管制度。
  2000年,在县府出台《货主码头管理规定》后,货主码头整顿取得较好成效。县航管所遂在全宁波市率先开展公用码头使用试点工作,全面深化货主码头管理工作。此举在码头养护费筹集和装卸服务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标志着县域国有码头有偿使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年,审批制度改革后,县港航部门具有的货主码头装卸经营权审批权限被取消。县港航部门利用港口岸线管理和安全监督职能仍对砂石货主码头实施管理,并将之纳入行业强化管理轨道。
  2000年7月,在进行审验薛岙油库码头危险品装卸许可证的现场踏勘时,发现码头基础损坏严重、油路老化、安全设施不齐,遂作出该码头停业整顿的决定,责令业主对油库、码头进行大修与改建。并对全县15家砂场码头和30余艘吸砂船施行纳轨整顿。
  2001年,在审验加爵科油库码头的资质时,针对其安全隐患,责成业主按照危险品码头规范配置安全设施,限期制订码头装卸安全制度,实施整改。继续实行国有码头有偿使用原则,总结经验,改进出租、招标方法,继续做好租赁期满码头经营权出租承包工作。
  200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制定《宁海航道规划和港口布局规划》,以确保航道畅通和岸线合理使用。规划航道分干线(通航3000吨级以上船舶的沿线航道)和一般航道(通航3000吨级以下船舶的沿线航道)。干线航道5条:加爵科至乌沙礁、薛岙码头至乌沙礁、胡陈港码头至下万山、蛇蟠岛至下万山及岳井渡口至满山。一般航道7条:国庆村码头至强蛟码头、峡山码头至横山岛至獅子口、铜山至北双礁至中央山岛、越溪下桥至胡陈港码头、胡陈港码头至田湾岛、旗门龙头码头至蛇蟠岛及满山至下万山。组建县港航稽查大队和二个中队,执行航道管理法规,加强港航岸线和港口管理。
  2003年,县港航部门对胡陈港码头进行全面维修保养,并以1 1.5万元出租承包了三年装卸经营权。
  2004年年初《港口法》正式颁布实施。按照《港口法》和两个《条例》所设立的市场准入经营资质规定,对4家企业换发港口经营许可证,1家港口换发危险品作业许可证。6月,河海大学专家完成《宁海县沿海港口总体规划》。
  2005年,发放港口经营许可证9家,累计许可12座码头经营人13家,其中危险货物经营人2家。组织航道、渡口、船舶港口专项整治5次。
  国华宁海电厂3.5万吨级码头2个泊位和岳井洋1000吨级码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宁波沿海南线伍山轮渡正式投入运行。
  2006年,核发港口经营企业1 3家,危险货物经营企业2家。
  2007年,加强危险品货物经营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台账制度。实施网上危险品货物港口作业申报与审批,全年受理申请143批次44357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达642万吨。
  2008年,积极贯彻“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深化港口管理工作。强化港政基础管理,规范企业装卸操作,建立管理台账,提高港口经营人员整体素质。规范港口建设,合理配置码头泊位资源和港口设施。全面排查港区安全隐患,完善港口安全配套设施,确保港口环境安全,提高港口形象和管理水平。全年港口吞吐量超700万吨。
  2009年,开展港口码头操作规范化建设。国华电厂3.5万吨煤码头投入使用,磨盘山5000吨级散杂码头和海螺水泥厂5000吨级码头竣工验收。
  2010年,对辖区内13家港口企业经营资质检查和换证,进行危货装卸作业安全大检查,重点审验2家危货作业企业,视频跟踪监控危货装卸作业区的运作情况。全年共受理危险品作业申报185次,124340吨。规范辖区港口码头物流运作,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61.4万吨,创历史新纪录。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