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安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52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安全管理
分类号:
TU714
页数:
8
页码:
479-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2年至2010年间,宁海县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通过签订责任书、设立执勤岗、开展安全检查与竞赛、制定管理办法、举办宣传活动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事故率。本文记述了其中部分安全管理措施及三个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
关键词:
宁海县
陆路交通
安全管理
内容
1988年10月,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1200千米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县交警队与县政府签订了《道路交通安全奖惩合同》。如把全长57千米的甬临线,分成四段管理,每段指派2名安全员,责任到人。各路段开展纠违章、促畅通、保安全竞赛活动。
1989年,干警上路巡检18120人次,检查车辆95814辆次,纠正违章43776起。
1990年,组织交通干警为公路沿线26所小学、34615名师生上交通安全课。由城关交通警察分队与城东小学挂钩,共建“红领巾少警队”,民警担任校外辅导员,城东小学每星期日或节假日派出学生参加路面执勤。是年,城东小学五(3)班被宁波市团市委少工委评为红领巾中队,被县评为十件新人新事之一。
1991年始,每年5月14~20日,定为全国“安全生产周”。路政、交警以宣传车、横幅、标语等形式在城乡巡回宣传道路交通安全。
1992年,县交通局制定了《宁海县交通局安全管理职责》3章11条52款,发出〔1992〕2号通告,管理部门出动大喇叭宣传车在辖区公路上巡回宣传,在农村张贴通告与宣传标语,电影院加放幻灯片120场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生产检查,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72件。被视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又屡禁不止的“三卡”,终于在路面被禁绝。
1993年6~8月,宁波市开展了交通安全竞赛活动。在安全竞赛活动中宁海县交警大队被评为全市第一名,荣获集体三等功。
1994年5月,交通部发出交通系统“反三违月”活动的通知。县交通系统积极响应,开展全国第4次“安全生产周”和首次“反三违月”活动。先后组织现场安全生产大检查1700次,被检车辆218辆,查出事故隐患97处(件)。县公路管理段拨出专项资金17万元,配置安全设施,聘用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县公管所制定《驾驶员行车安全管理办法》,签订《驾驶员行车安全责任书》和《司乘人员治安责任书》。
1995年,增设“122”报警电话。5月25日起,梅林交警中队首设夜间交警治安执勤岗(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针对陆路客运5家国有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合并后产生的新情况,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把安全生产管理纳入经营承包合同。企业与单车承包者、租赁者签订《行车安全责任书》和《治安责任书》,承包、租赁者每人缴纳安全押金1万元。建立车辆强制二级维护保养、驾驶员档案、台账管理、安全生产例会、车辆技术档案等制度。县交通局与管辖企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1996年3月29日,在城区大北门举行以“抓秩序、搞宣传、保畅通、学济南、强素质、防事故”为主题的万人签名仪式,县主要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离退休干部自觉组成老干部交通纠察队,义务宣传交通安全,佩戴袖章,手持手旗值勤。县老年大学戏曲班30多名学员用说唱形式宣传交通安全,前后上街演出六场,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县公管所配合物价、工商、标准计量等部门,对经营机动车辆配件经销户进行清理整顿,严禁销售无生产证、无合格证、无商标的“三无”配件。制定《城区中巴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
1997年,《宁海报》开辟了“交通园地”,宁海有线电视台开辟了“交警宣传窗”,宁海广播电视台开辟了“红绿灯下”等三个专栏。编发了《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读本》4000本。9月26日,成立宁海县公安局巡逻民警大队与宁海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应急处理发生在公路上的车祸、治安事件。11月5日,甬临线西店镇石孔牌楼附近发生大客车撞死人逃逸事故。公安局组织刑侦、预审、交警,经历50余天的侦查,从安徽宿州抓获逃逸犯罪嫌疑人李某,将其绳之以法。据统计1996~1998年,共召开宣传交通安全会议343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0份,印发简报99期,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专栏播出1 98期。在省、县道沿线旁建立并命名交通安全村12个。
1999年10月1日,麻岙岭卡点民警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截获3名公安部督办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2000年,开展全国第10次“安全生产周”和交通部第7次“反三违月”活动。
全系统组成2个大组,分水陆两线,及时传达《关于丽水“3·31”特大行车事故的通报》,进行交通安全、工程施工安全、内保、消防等工作大检查。县公管所,在主要公路线段进行超载专项整治;县公路管理段,全面检查境内公路两侧高挡墙、高边坡、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等设施,排除安全隐患。
2001年,开展创建“平安大道”和“畅通工程”活动,在34省道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县政府从公安、城建、交通、工商等部门抽调力量,组成联合执法队。一年中,共拆除影响道路交通的各类违章建筑3165平方米,清除流动占道摊贩32456人次,取缔违章条幅835条、广告牌10843块,取缔马路市场3处。
2002年7月1日起,按照宁波市公安局的部署,执行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对符合快速处理的事故进行现场处理,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2003年1月30日,一辆中型普通客车坠入黄坛水库,造成11人死亡、18人受伤的特大伤亡事故。交通、公安、司法部门组织力量调查肇事原因。对车主、驾驶员、售票员分别判处3~6年有期徒刑,对没有把好“限载关”的宁海场站管理人员也作了相应处理。3月,在侦破“3·19”特大持枪绑架案中,两名巡特警冲入扣押人质的现场,将犯罪分子陈某制服,搜出手枪和匕首,成功解救人质。4月,投入“非典”防治工作,30名交通巡逻民警进驻7个检查卡点,检查过往车辆1 25825辆次,检查乘客509877人次。
2004年,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注册安全主任培训班,对全县35名交通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分发宣传资料600余份,完成对全县13家客货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其中,A级企业8家,B级企业3家,D级企业1家。15辆高速、快客班线完成GPS安装。81辆跨县班车、366辆城乡班线、113辆短途班线共560辆客车安装上行车记录仪517个,安装率达92.3%,超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标。全县所有客运车辆均参加了客运车辆承运人责任险。加强节假日及重大活动的车辆营运的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完成“春运”、“清运”、“五一”、“十一”、“5·19开游节”等客运任务,全年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客运没有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
2005年5月21日,宁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列出全县3条重点线路、1家重点企业、9项重点违法行为,将整治工作绩效列入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综合治理考核范畴。4月22日,为使城区实现“畅通工程”,在潘天寿广场举办了“我与文明同行”暨“畅通工程”创建活动仪式。4月25日夜,举办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一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县交通系统实施“三关一监督”的管理办法。严把“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关”,审验全县的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资质和条件。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实施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定期维护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确保营运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减小因车辆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加强对营运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运输法规、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营运驾驶员整体素质,确保营运安全。搞好“汽车客运场站安全监督”,督促汽车春运站场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站、上车,防止超载车辆出站,从源头上确保营运安全。是年,县内各出租车公司相继更换了一批车况较差的车辆。加强行业安全监管。针对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检查,建立门检制度,落实危险品运输门检;落实重大节假日、学生运输等重点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学生出入平安。以安全生产月和“反三违月”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和全民的安全意识;抓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对全县13家道路客货运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复评,共评出A级企业8家、B级企业1家、D级企业4家。通过复评,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是年,营运车辆事故率大幅度下降。
2006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从制度上纳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一些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至7月底,全县18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交通管理站,人员、经费得到落实。
2007年,针对全县部分学校、幼儿园存在使用非营运车辆接送学生和幼儿的现象,开展“平安校园”的集中整治工作,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8辆,建立学生接送专用车制度,规范学生专用车营运秩序。
2008年初,制定了《宁海县公管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把安全管理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及人员,并与各部门签订了年度安全责任状,与19家客货运企业签订了2008年度安全责任书。6月20~29日,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保畅通、创文明、树形象”活动。在城区28个道口,上下班高峰期安排4名机关党员干部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主动配合全县60余所中、小学结合交通法规与案例,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门前道路画上斑马线、安装减速带、立上警示牌。在道口、事故多发地段安装红绿灯与电子监控。全年召开各类安全会议12次,组织各类培训5起,参与人数1 625人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并出动宣传车,利用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报、制作画板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检查道路运输企业51家,排查一般隐患83处并及时整改,整改率达100%。发现6处路况存在重大隐患,联系相关部门予以排除。增派驻站管理人员1名,严把“三关一监督”,监督各客运站车辆营运,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会同县安全生产监督局、交警大队,对县内危险品运输企业、场站的安全进行常态化大检查。
2009年,开展“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和“三防行动”工作。制订“三防”应急预案,成立了“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有效落实“三防”和“安全六项工程”工作。重点排查治理隐患单位58家,其中道路运输企业20家、机动车维修企业33家、驾培学校5家。通过查阅企业是否按规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是否落实对车辆进行至少一次安全检查的会议记录及台账。对8家管理不到位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对1家拒不整改的企业进行了处罚。8月9日“莫拉克”台风袭击宁海,水漫茶院下徐村大部分民宅。交管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运力20辆,及时疏散受困群众500余名。由于防范措施到位,调配运力及时,此次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通过周密部署重大节假日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是年,没有发生一起道路运输重特大责任事故。结合县内实际及时置换更新车辆(其中宁波至宁海快客30辆),推进“六项安全工程”的进程。
2010年,贯彻落实《浙江省道路运输安全法》,分别与全县客、货运企业和维修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督促企业与企业内部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对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等主要季节性运输活动的安全检查。落实客、货、维、驾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股(室)、站(队)各层次的安全监管责任制,共签订安全责任书120份。整改一般隐患450项;督促企业切实履行道路运输安全职责,督促危险品运输企业制订完善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安全应急演练。全县22辆危险品、化学物品运输车辆全部安装上GPS行车记录仪,所有危险品、化学物品运输车驾驶员、押运员都持证上岗。全县2家危化企业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成立县“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在活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制订宣教计划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召开全县运输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大会,在全县各客运停车场站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张贴宣传壁报,营造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氛围。组织参加由县安委办组织的安全月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悬挂标语(横幅)58条、张贴宣传画(图片)48幅、出黑板报4期、发短信800条。对全县的客运场站,客货运企业、危险品运输企业、维修企业、驾驶培训学校等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排除。成立“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三防”应急预案,建立“三防”值班制度,落实应急客、货运输车辆30辆,把“三 防”工作落到实处。
一、历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二、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
案例一:1992年5月2日,三门县沙柳镇前店村陈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装载越溪乡七市越剧团道具及演员8人,从桑洲镇运往水车乡演出。12时25分,手扶拖拉机行驶至岔路(甬临线K92+160处),在超越路边停放的一辆小客车时,占道与迎面驶来的大客车(车牌号09/C8000)相撞,当场3人死亡,5人重伤,1人 轻伤。重伤的3人中,两人因抢救无效当日死亡,1人于5月16日死亡。此次事 故两车俱损,6人死亡。
案例二:1994年1月19日21时30分,杭州东南旅行社1辆大客车载客56人,从杭州驶往乐清柳市。20日3时30分,换上乐清虹桥镇聘用驾驶员李某。4时30分左右,车行至境内桑洲镇麻山下坡急弯处(甬临线K106+220),因积雪路滑,超速行驶,致使大客车冲出路肩、翻入32米深的山崖下,造成车辆严重损 坏.乘客7人死亡,8人重伤,25人轻伤。
案例三:1994年7月2日,桑洲镇外雪山村实习驾驶员应某,驾驶顺达牌14座面包车,载客27人从桑洲驶往宁海城区。6时40分,途经岔路(甬临线K95+60处),遇一妇女在路上同向行走,在与迎面驶来的车辆交会时,面包车向右避让,因打方向过猛,冲出路肩,翻入1.6米下的堤沟,四轮朝天,油箱起火,燃烧猛 烈,造成9名乘客当场死亡,12人不同程度烧伤,面包车被烧毁。
案例四:1995年1月11日,新昌县汽车总公司胡某驾驶的东风牌大客车,载客30余人从宁海返回新昌,沿途带客,肇事前车上实载旅客75人。14时40分,驶至马岙铜岭弯道(象西线K84+850处),下长陡坡时熄火滑行,制动失灵,驶出路肩,翻入落差17.4米的山崖下,造成乘客11人死亡,45人受伤,大客车报废。
案例五:1996年12月25日,鄞县古林镇驾驶员戴某,驾驶宁波公路运输总公司中巴客车从宁波驶往象山。15时55分,车辆偏左驶至桥头胡微弯处(象西线K51+290处),与大佳何镇外袁村赖某驾驶的无牌无证农用三轮机动车正面相撞。造成两车俱损,农用三轮车上乘客和驾驶员3人死亡,4人受伤。
案例六:1997年1月22日,临海市驾驶员章某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从宁波办事返回临海,车上乘坐着香港吉祥有限公司职员邓安娜女士(46岁,法国籍)。16时30分许,驶至岔路下坡路段(甬临线K86+120处),方向突然偏左,越过中心线后与左前方上坡的浙B01086大客车相撞。造成驾驶员章某当场死亡,重伤的邓安娜女士经宁海第一医院抢救无效,于1月23日凌晨1时20分死亡。两车俱损,经济损失达7万余元。此为宁波市首例涉外交通事故。
案例七:2003年1月30日上午,驾驶员胡某驾驶的浙BE6032中型普通客车载客31人(核载17人),从城区开往双峰。10时40分,途经黄坛水库库区(城松线K11+960处)时,车辆前轮爆胎,驶出右侧路面,坠入黄坛水库,造成1 1人死亡,18人受伤,车辆严重损坏。
案例八:2007年7月22日,驾驶员王某驾驶制动不符技术要求的浙BE6031中型普通客车,载客13人(核载17人),由宁海王爱大路下驶往宁海城区。6时50分许,该车约以60千米的时速驶至岔路镇千秋桥(甬临线K90+690处)时,不顾此桥限速30千米,驾驶员仍按原速行驶。车辆右前轮突然爆胎,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方向失控,车头撞断该桥右侧护栏、坠入落差4.1米的干涸河床中。事故造成3人当场死亡,3人受重伤,6人受轻伤,车辆严重损坏。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