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交通监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52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交通监理
分类号:
U491.1+16
页数:
15
页码:
465-4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陆路交通监理的情况,介绍了驾驶员管理与培训,车辆管理以及机动车管理的内容。
关键词:
宁海县
陆路交通
交通监理
内容
一、驾驶员管理与培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汽车驾驶员属宁波监理站管理。1987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将交通监理移交给公安机关管理,成立“宁海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陆上交通安全管理由宁海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负责。从1987年10月22日始,报考机动车驾驶员须经专业培训,废除以往“以师带徒”、“以运代训”的传统方法。汽车驾驶员归宁海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管理。交警部门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主要是对驾驶员的培训和年审。
1992年,全县第一家驾驶员培训学校成立。一改以往培训驾驶员没有固定的场地,常在马路、街道上或企业内的场地上画几条线,立几根标杆进行训练的状况。
1993年,国务院国阅〔1993〕204号文件提出“驾校要实行社会化’’,“交通部负责对驾校和驾驶员培训工作进行宏观的行业管理”,明确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部门属性及行业主管部门。
1994年1月,宁海县开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隶属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管辖,配备教练车17辆、教练员15名。常年培训汽车、农用车、轮摩托车驾驶员。根据宁波市公管处的文件精神,对全县营业性驾驶员进行职业培训,对运输公司跨县以上线路客运车辆的150名左右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1997年,对县内1500名左右的农客和农简四轮从业人员、120名城区小客车驾驶员进行培训。
1998年,首开宁波全大市先例,对县内1000余名货运车辆驾驶员进行上岗培训。
1999年,县交警大队创办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分期分批把全县驾驶员集中到驾驶培训学校学习,把安全教育作为驾驶员的首选课程。是年,举办安全教育课144期,受教育驾驶员达30587人次。对违章、肇事驾驶员,举办安全专题学习班16期,受教育驾驶员1739人次。
2001年,交通部出台了《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取消上岗培训,将上岗培训纳入驾驶员职业培训之中。增设实践操作项目,明确培训时间,要求有条件的各县(市)设立培训基地。省交通部门接管了驾驶员培训业务,并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交通部关于驾驶员培训的统一要求和质量标准。7月1日,县内又开设了1家驾驶员培训学校。10月,宁海县培训基地成立。至此:有中意机动车培训中心、大众汽车驾驶员培训站、公路运输公司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宁海县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4家培训学校。培训学校共有教练员59人,教练车77辆,培训场地1.6万平方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驾驶员也以每年13.3%的速度递进。是年,对全县司乘人员举办培训班25期,培训人员1767人次,其中,中巴驾驶员、售票员1016人次,城区小客车驾驶员390人次,货车驾驶员361人次。
2002年,全县拥有驾驶员26047人,其中汽车驾驶员11838人。有准驾证从业人员4162人,其中,大客驾驶员178人,中巴驾驶员707人,乘务员427人,出租车驾驶员1596人,货运驾驶员1253人,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7人。
2003年以后,私家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参加驾驶员培训的人数剧增。
2004年9月,取消驾驶证年审制度。
2005年,宁海车管所全市首创摩托车“科目一”无纸化考试,实行下乡考试上门服务。对摩托车驾驶人从体检、培训、考试进行一条龙服务。全年考试82场次,考试合格8163人。整顿驾驶培训市场、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取缔异地培训、无证培训的非法培训点。对4家驾驶培训学校进行重新开业审批,新审批2家摩托车培训点和1家汽车驾驶培训点。做好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培训工作,对从业资格证的报名、登记和发放,严格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一年来,共有178名驾驶员取得普通货物运输从业资格,117名驾驶员取得旅客运输从业资格,197名驾驶员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24名驾驶员取得大客车从业资格,8名驾驶员取得危险品货物运输从业资格。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实行质量进行排行。为加强对驾校的行业监管,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于第三季度对全县5家驾校纳入质量排行榜,向社会公布驾校在经营信用和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驾校的教学质量。对汽车驾驶培训实施IC卡计时管理,全县137辆教练车全部安装了IC卡计时管理系统。
2006年,上半年县内共举办货车营运驾驶员培训班3期,180名驾驶员取得普通货物运输从业资格。举办3期中巴车营运驾驶员培训班,75名驾驶员取得旅客运输从业资格。在宁波培训出租车从业人员78人、大客车从业人员15人。做好汽车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培训技师26名。
2007年,做好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的培训工作,按规定的条件报名、登记,经严格的审查后发放从业资格证。一年来,共举办客货车营运驾驶员培训班6期,有334名驾驶员取得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对全县3家驾校进行质量排行,向社会公布驾校在经营信用和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加强对驾校的行业监管。
2008年,考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人员年龄上限由原来的60周岁放宽到70周岁。至年底,全县共有汽车驾驶员57795人,摩托车驾驶员22139人。其中,客运从业驾驶员2130人,乘务员746人,出租车驾驶员2579人,货运从业驾驶员2333人,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22人。本年度参加私家车驾驶员培训的人数达8504个。组织县内100多名驾驶员,进行星级驾驶员培训。聘请了县第二职业高中老师对全县878名出租车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开办文明礼仪教育讲座14期,每期60余人参与,对每期结束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补考。结合“两城联创”,加大对出租车从业人员经营行为和规范服务(文明用语)的查处。全年共查处违章出租车189辆次,劝导教育500多辆次,规范驾驶员的经营服务行为。据96520投诉中心统计,全年受理出租车汽车投诉共62件,同比下降23. 2%,好人好事87件,同比上升9. 8%,服务质量与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009年,对新增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从业培训前,必须先通过面试,将不合格的人员提前淘汰;对违章扣满15分的驾驶员,将暂扣其从业资格证,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才能重新上岗。是年,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867名,其中维修技术人员3期,参加培训人员157名。培训旅客运输从业人员4期,参加培训人员90名;培训货物运输从业人员9期,参加人员510名。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继续再教育培训11期,参加培训人员1198名;出租汽车从业人员资格培训面试14期,参加人员212名。年内,换发出租车从业人员的资格证1583本,启用统一的《出租车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有2名驾驶员因违章扣满15分而被暂扣从业资格证。为反映出租车驾驶员的意愿和呼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公管所工会的指导下,四家出租车公司都成立了工会组织。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行业氛围,做好对星级驾驶员和文明示范车的评比以及省级出租车服务明星的 上报、复评工作。评选出45名一星级驾驶员和37名二星级驾驶员、示范车队2 个,上报省级出租车服务明星5名、复评1名。
2010年,加强对驾校培训过程的监管,督促各驾驶培训学校要严格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完善培训记录表、IC驾驶培训计时管理系统,落实管理制度,完善基础台账,强化安全管理,规范营运考试制度,实施信誉考核和排名制度,提高驾校培训质量。同时,积极筹备机动车驾培模拟培训服务中心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和完善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年,组织安全教育6期,培训从业人员3568人次,培训驾驶员16133人次,出租车驾驶员从业培训前面试9期 385人次。
二、车辆管理
非机动车管理:
自行车管理
1978年始,新购自行车凭发票到县公安局治安科(乡镇到当地派出所)申领行驶证及牌照。旧车换照则带原行驶证,审验合格后换发牌照,一般2〜4年一次,由县公安局通告规定具体换照时间。1987年,县内上过牌照的自行车达8万余辆。进入20世纪,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但新添置的自行车 的质量在普遍提高。2006年6月1日起,取消自行车注册登记制度,此时全县已 注册自行车49487辆。
助动车(自行车)管理
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境内,属非机动车管理,仅注册登记,驾车无须驾驶执照。1995年全县有助动车1134辆。2000年增至1912辆。2001年后,不做牌照,取消注册登记。数量依次为1912辆、1733辆、1518辆、1369辆、1057辆,逐年递减。至2006年尚有助动车625辆,日后被淘汰。
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管理,仅注册登记,驾车无须驾驶执照。其数量从2000年的10辆,猛增至2001年的2647辆。之后年年成倍增长,2002年、 2003年、2004年依次为4532辆、6189辆、14240辆,2005年全县有牌电动自行车 14266 辆。
人力三轮车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城区出现人力客运三轮车,随之逐渐增多,成为城镇短途客运工具之一。1988年,人力客运三轮车达560余辆,竟一度造成城区运力过剩,运输秩序混乱。1990年3月,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整治运输市场,把城区客运三轮车数量控制在112辆。9月,把人力客运三轮车数量限 制在224辆(分单、双日轮流营运),登记编号,以红、黄两色为标志,规定限载乘客2人,允许随带少量行李或学前儿童1人。20世纪90年代各年营运三轮车数量在有序增加(如下表),民用自备三轮车数目巨大(未作统计)。 2010年,城区有 营运三轮车461辆.其中老城区(跃龙、桃源街道)322辆、梅林街道70辆、桥头胡 街道69辆;货运营运三轮车1668辆。
残疾车管理为解决部分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驾驶的机动三轮车(自强车)出现在城区客运市场。1994年11月25日,县残联成立“自强车队”,置机动三轮车30辆,安排30人,营运于城区内街道里弄,送客到家。1995年9月,将残疾人专用车、助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1996年增添2辆。1997年后,原由县交通管理所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共同管理的非机动车、营运残疾车转为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统一管理。2010年底,全县拥有康福牌残疾车183 辆。其中,营运107辆,自备76辆。
机动车管理
1981年1月,长街大渔冯村民章思通购置130(2吨)货车1辆,开个体汽车货运先例。1984年11月,桥头胡下洋顾村村民林安良购置雨花牌大客车2辆,成为从事个体客运第一人。其间,众多简易三轮机动车(三卡)加入镇乡客运市场、轻便三轮机动车投入城区客运市场。1985年以前,车辆管理业务在宁波车辆监理所办理。自1985年起,公路上行驶的货运拖拉机改由宁海县农机部门管理。1986年6月始,大型汽车、小型汽车的牌证核发、改型改装、补牌补证、转籍过户、报停报废、档案管理等改由县交通监理所负责办理。1990年7月,农用中巴投入客运市场(时称“厢式农用四轮车”)。11月,县交通局遵照县人民政府协调会议精神“为了促进和扶植宁海地方工业的发展”,对宁海产的农用中巴客运车进入运输市场实行优惠政策,其交通规费按“小三卡”标准征收,旨在让宁海产农用中巴车取代“小三卡”与正三轮(“乌龟车”)。
1991年1月,县计划委员会、交通、公安、财税、工商局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控制营运车辆投放和严格购车审批手续的通知》,规定:自1月25日起,凡从事客运的车辆,必须持“有效营运证、线路核准证、营业执照”,办理好“税务登记和保险”,在取得合法经营资格后,才可营运。至8月,清理出“私挂公”客货车215辆,其中33辆“私挂公”车辆双证已转户,14辆企事业单位自备汽车(货)取消营业资格。查处营运多年而手续不完备货车84辆,“私转私”未办过户手续货车44辆。经自查、审核、鉴定,参检合格率达95.2%。
1992年4月,县府颁布宁政通〔1992〕2号通告,禁止“小三卡”、“乌龟车”在省道甬临线宁海段营运。随后,召开农用车替代“小三卡”协调会议,对农用中巴车分期分批划定经营区域,核定营运线路。
1993年,对农用中巴车实行规范管理:划定经营区域,有偿营运线路,统一车头牌;建立起车辆维修档案,实行车辆技术状况监督:按实际经营性质,确定交通规费征收标准,凡经营货运的车辆按货运规费标准稽征,经营客运的车辆按客运规费标准稽征;按规定申请、审批后发给《行驶证》和《营运证》。
1994年,县交通局发布《关于加强营业性客运车辆管理的通告》、《关于加强出租车辆管理的通告》和《道路运输证办理程序》等规定。年内,清理营运车辆档案,加强对经营客运的“农用中巴车”的管理;对无牌无证的康福车(自强车队)、微型货车车主进行教育整顿,责令其补办手续,补牌补证,挂牌营运。是年,共检查车辆6576辆次,查处违章营运车辆587辆,补证131辆,取缔非法营运客、货运车辆和出租车16辆,取缔非法违章维修18起。针对“7·2”特大交通事故暴露出运输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县交通局按制定的上述规定,取缔非法营运客、货运车辆和出租车16辆。年底,政府实行客运出租车经营权拍卖,经营者取得了3辆客运出租车的经营权。
1995年初,取得经营权的3辆客运出租车投入营运。1995年5月,县府设置宁海县运力宏观调控领导小组建置办公室。同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印发《宁海县运力投放审批程序》。规定:凡购置大小客运车辆(包括大客车、中巴车、轿车、轻型客货两用车、微型小客车、农用车等自备车辆)及1吨以下的双排货车、单排货车、厢式货车的单位和个人,需向县公管所提交申请购车书面报告,领取《宁海县运力投放审批表》,经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和公管部门签署意见,由交通局审核后,报县运力调控领导小组审批;凭县运力调控领导小组同意的《宁海县运力投放审批表》到县控办办理控购审批手续,缴纳车辆调节基金后,方可购车;凭购车发票和汽车合格证到县公管部门缴纳车辆购置附加费。凭购车发票、汽车合格证、车辆检测合格证、车辆购置附加费证及控办手续,到县交警车管部门办理上牌手续;凭《宁海县运力投放审批表》和控办手续,到县公管所领取《浙江省购置营运车辆审批表》及有关开业申请表,客运车辆还须领取《经营公路客运营运线路审批表》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明;凭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明,向县工商、税务和保险部门办妥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保险等手续;凭《浙江省购置营运车辆审批表》有关开业申请表及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单位需法人代表身份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复印件到县公管所办理道路运输证;凭道路运输证到定点修理厂,办好《宁波市汽车定向包修合同》后,向县公管所办理运输证签证登记手续;客运车辆凭《经营公路客运营运线路审批表》到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和管辖地公管站签署意见后,报县公管所办理线路核准证(车头牌)方可投入营运。7月,“三卡”全部被淘汰,由厢式农用车(小四轮、农用中巴车)替代。不久,“乌龟车”也被“长运公司”、“蓝鸟公司”、“宁海宾馆”三家企业组建的“奥拓”城区小客车逐出市场。并借鉴余姚、镇海等地经验,发挥国有运输企业的管理优势,筛选经营单位,决定城区小客车均由宁海县公路运输总公司和有经营资质的单位(公司)经营。决定取缔三轮摩托车,投放城区小客车(俗称“黄的”)。确定车型为4座重庆奥拓、长安、富康。划定经营区域在9平方千米范围内,四周放置限制出区域的禁令标志。在营运区域内采用不定点、线,招手乘车的经营方式。实行统一运价(每车次为5元制)、统一车色(奥拓车黄色,富康车为红色)、统一办理《营运证》和《线路核准证》。8月,城区首批投放奥拓小客车40辆,将城区营运客运的186辆“乌龟车”,转让给城区周边集镇。
1996年,按交通部《关于整顿道路客运市场秩序的通知》、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整顿道路客运市场秩序实施意见的通知》,针对客运市场存在的:无道路运输证,无营运线路核准证;站外乱组客,站内乱设售票点;超类别经营,超区域、超线路、超载(始发的营运客车);宰客(私自抬高运价),卖客(将所乘旅客倒让给其他运输经营者),甩客(不将旅客送至目的地),拒客(拒载短途旅客)等“二无”、“二乱”、“四超”、“四客”违法违章现象,制订《宁海县城区客运车辆管理办法》,调整控制运力,美化市容。对城区营运的机动、非机动各类客运车辆530辆,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清查经营资格,对超越核定类别、班线经营的客运单位和个人(包括个体业主和社会零星客车挂靠于专业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的),限定到原来核定的范围经营。对个别经营条件尚不具备的业户,采取改组、联合、兼并,以达到相应的经营要求。新增2条公共汽车线路,核批投放扬子中巴车20辆。对原穿城行驶的22辆大型公交车辆,1~7路公交线路的站、点,作适当调整。是年,宁海县农用车制造厂设计生产了一批NH1508—2型小吨位农用客车。在政府的倡导下,北面几个乡镇的车主用这种客车替代农用小四轮。注销车辆档次低、安全性能差的500辆农简四轮车,购置农用中巴车237辆。年底,再次向城区客运市场投放奥拓小客车20辆。
1997年,春运前再次投放城区小客车20辆。嗣后,视城区客运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由经营单位提出投放方案,县公管部门审核,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根据现城区小客车的特点,划定营运区域:东至白峤岭脚岔道口,南至化肥厂、范家桥北侧,西至山河岭,北至客运总站、银河路。经营方式:在营运区域内不定点(站)、线(路)招手乘车。实行三统:统一运价,每车次为5元制;统一车色,奥拓车黄色,富康车为红色;统一办理《营运证》和《线路核准证》。经营权有偿使用: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每辆1万元,经营期限5年。在经营期间,车主按规定缴纳各类规费。是年,宁波市人民政府〔1997〕43号《关于微型货运汽车规范管理问题协调会议纪要》和宁波市交通委员会、宁波市公安局联合印发〔1997〕392号《印发关于加强小型运货出租车管理的通告通知》。按《宁海县运力发展和场站建2010年规划及管理意见》进行农简四轮车报废更新。凡于1997年6月30日前购置的农简四轮车,营运客车的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二级以上标准的应予报废更新。如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而经营者自愿要求报废更新,亦允许更新,新置车型,提倡使用(购置)宁海农用车制造厂1 996年新设计的NH1508—2型小吨位农用客车。鼓励旧车提前报废,凡未到报废年限的农简四轮车,而技术等级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须在1999年12月31日前办理更新手续,其线路经营年限延长至2003年12月31日止。
1998年11月,县交通局、公安局、财税局、工商局、物价局、城建委、农机总站,本着“平稳过渡,确保稳定”的原则,成立县清理整顿领导小组,联合对全县微型货运车进行清理与整顿。凡于1998年5月27日前购置的微型货运车,按经营资质审核后发给《营运证》,凡进入划定城区的微型货车,必须持交警部门《特许通行证》到公管部门签发营运单。实行:统一车身颜色,统一安装顶灯,统一使用货运出租票据,统一收费标准。驾驶员必须由交通部门核发《上岗证》,持证上岗。微型货运车辆不得更新或私自转让,其营运资格随车辆报废而自然终止。严禁微型货运汽车从事客运出租业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自备微型货运车辆,不得从事货运出租业务。
1999年,县政府发文:如在1999年12月31日前办理更新手续的农简四轮车,其线路经营年限延长至2003年12月31日止;要求全县在2000年底前,分期分批用宁海农用车厂生产的客车替代农用四轮车。
2000年,以服务质量和有偿使用费相结合招投标的方式,投放30辆客运出租车的经营权。把1997年后陆续投放市场的130辆车况差的城区小客车改造更新为客运出租车。同时更新城区小客车60辆,投放单空调中巴车399辆,投放具有语音提示、无人售票双开门新型公交专用车12辆。农用客车成为城乡短途客运的主要车辆,安全隐患日渐突出,县运力调控领导小组批准县公管所提交的“农用客车改造方案”,对县内565辆农用客车和20辆经营期限已满的城区小客车实施改造。是年,全县各类机动车运力达15472辆。2001年,城关、梅林、桥头胡三镇合一,成为省内第一大镇。为了提高城区的交通品位,县府决定将90辆城区小客车更新为客运出租车。2002年,西店镇短途客运车主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将跑短途客运车辆入股到股份公司。为了改善车况提高安全系数,公司购置40辆“依维柯”客车将入股的40辆客车报废。年底,县境内各乡镇所有客车经营者分别联合组成12家运输公司。至此,县内城乡客运企业有13家。2003年8月27日起,所有新做机动车牌照条码一律由电脑公开选取、不收费。2005年5月1日,县公路运输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把宁海至宁波15辆19座的快客更新为29座豪华中客,把16辆106路公交车全部改造为双开门专用公交车。2006年,实行车辆、驾驶人“户籍化”管理,启用计算机路考仪系统和考训场。2007年,全县的所有短途客车换成“中巴”客车。2008年底,全县共有大型汽车2600辆,小型汽车29197辆,二、三轮摩托车51921辆,轻便摩托车2639辆,各类车辆共达89700余辆。2009年,对宁波至宁海一级网络进行改造,新购置的30辆“依维柯”19座中型客车投入使用。是年,营运客车1043辆17922客位,营运货车2670辆。
2010年,新增客运车辆27辆,中高档客车比例达100%。厢式货车1107辆,专用汽车63辆,货车重型化、厢式化、专业化日趋明显。全县有机动车10400辆,其中营运客车1089辆20468客位,货车3075辆10908吨位。
车辆检测与维修管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县内仅有一家国营汽车维修企业。进入80年代,国营、集体、个体运输车辆猛增,维修网点遍布全县公路沿线,“修车难”的问题得到缓解。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多,出现无证维修、偷工减料、换用伪劣配件、乱收费等现象,维修市场秩序混乱。1986年,运管部门将维修业纳入汽车维修行业管理范畴,并按交通部、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对维修经营业户的组织机构、技术力量、厂房场地、设备配置、流动资金、配件储备等进行全面考核鉴定。对符合条件的25家企业,核发汽车维修技术许可证。进入20世纪90年代,维修业发展到上百家。为了确保车辆维修竣工质量和提高维修业的综合能力,县运管所于2002年6月28日建立1家年检测能力为52800辆次的A级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并通过省计量认证。检测站能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等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估,从而结束了凭人工经验检测评估的历史。
2002年,全县有各类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240家。其中,一类企业2家,二类企业27家,三类专项修理业户117家,摩托车维修业户94家,A级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1家。全县汽车维修企业(户)从业人员754人,其中维修工人681人。维修工持证等级:初级工354人,中、高级工327人,技师7人。截至2002年11月6日,共检出车辆2976辆次,一次合格率达38%。车辆技术等级评定477辆次,其中一级车220辆、二级车141辆、三级车1 1 6辆。查出事故隐患车多辆。营业收入38.23万元。
2003年,开展“规范管理、诚信服务”活动。维修企业建立诚信机制,接受社会和车辆用户监督,按照核定类别、技术规范维修车辆,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和竣工检测制度。整顿查处汽车维修市场无证、超范围经营等乱象,规范维修市场秩序。
2004年,深入开展维修行业“规范管理、诚信服务”活动。整顿维修行业市场秩序,强化车况、门检监管,注重车辆综合性检测。是年,共检测车辆6898辆次,其中,二级维护5100辆次,等级评定1734辆次。
2005年,倡导维修企业做到经营管理规范、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服务创优。对全县二类维修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诚信考核,获评优秀的企业有6家,合格的有18家,不合格的有1家。整顿维修市场秩序,至11月初,共出动稽查人员812人次,检查维修企业322家,查处违章经营行为30起,取缔非法经营25家。加强对维修企业的质量监督,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把好二级维修车辆送检关。在市处和市质检所组织的质量抽检中,维修企业的抽查送检率为100%,抽查合格率为100%,在经营资质、经营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重视对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和客运场站车况门检的监督、指导,严禁假检测、假检查,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全年,共上门检查22次,参加人员89名;举办4期维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培训高级工40名、中级工67名;另外,组织了1期由维修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加的法规培训,共有100余名从业人员接受培训;引导维修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走集约化、一体化、专业化道路。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规定,严把开业准入关。经勘验符合开业条件的县内18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和165家三类维修业户,均予以及时换证。推动县内维修行业向高档次、专业化方向发展。
2006年5月7日,县内首期举办的最高级别汽车修理技师培训班开学,参加培训人员28名,经考核26名学员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月24~25日,市公管处组织开展维修行业专项整治活动,查获县内非法机动车维修店7家。
2007年,强化维修和培训行业监管。理顺维修行政许可程序,共许可2类维修企业4家、3类维修业户23家。加强对维修企业的质量监督,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把好二级维修车辆送检关;是年,在市处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质量抽检中,维修企业的抽查送检率为100%,抽查合格率为100%,在经营资质、经营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展技术比武和行业服务,在举办的“奔腾杯”汽车维修钣金喷漆大赛中,县内有1名从业人员获得宁波赛区喷涂漆比赛第8名。举办了1次私家车免费体检活动,共有9家维修企业和检测站参加活动,200多辆私家车参加检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整顿维修市场秩序,年内共查处违章经营行为53起。抓好维修人员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维修总体水平,一年中,共举办维修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3期,培训中级工109名。
2008年,全县有各类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294家,其中,一类企业2家,二类企业32家,三类专项修理业户154家,摩托车维修业户106家,A级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1家。全县汽车维修企业(户)从业人员1 31 1人,其中,维修工人1 1 85人,技师64人。
2009年,县公管共出动稽查人员400余次,查处违章经营行为70余起,取缔非法经营20余家,罚款18万余元。严把市场准入关与业户续营关。经过严格的审批,共许可维修三类业户10家,许可三级驾培企业2家。至年底,有203家三类业户到期续营。对不符相关规定的业户,提出要求、限期整改,待符合相关规定条件后才予续营。加强车辆维修质量监管。是年县内有33家维修企业,在市公管处组织的二级维护竣工车辆质量抽查中,合格率达100%。其中,优秀21家、良好10家、及格2家。企业与车主的纠纷和投诉逐年减少,维修质量投诉率低于千分之一。在市公管处组织维修行业对口检查中,县公管所下发整改通知书5家,下发停业整改通知1家和处罚1家。把好营运车辆技术关,抓好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和技术等级评定及客运场站车况门检工作,杜绝车辆重大机械责任事故的发生。对未按规定进行二保作业和虚开竣工合格证的维修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年内,共查处3家二级维护不到位的维修企业,与2008年相比降低50%。做好驾培机构每季度的质量排行榜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及时整改。举办维修技术人员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人员157名。
2010年,按照行业有关规定,规范维修行政许可,严格把好维修市场准入关。一年来,共许可二类维修企业1家、三类维修企业16家;加强对维修企业的质量监督,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把好二级维修车辆送检关。在市处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2010年质量抽查中,县内维修企业的抽查送检率为100%,抽查合格率为100%。开展宁波市机动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服务质量规范》达标评审工作,做好维修企业的达标评审指导与初审工作。经过检查和企业申报,县公管所申报“宁波众特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为市“汽车维修服务质量规范”达标企业,形成“先进带后进,先进促后进”的良性竞争机制。组织了绿色“3•15”免费体检活动,活动共有778辆私家车参加,免费检测642辆.优惠维修工时费3.7万元,解答咨询647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根据维修企业现状,建立中高档品牌汽车4S售后服务站,不断提高行业维修品牌档次,并在县内建立了 3家4S售后维修服务站。
附:宁海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简介
2002年6月28日建立,是一家具有年检测能力为3万辆次并通过省计量认证的A级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站址设在桃源街道跃兴宁北路赵家村旁,为国有企业,从业人员21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技术人员14人,占地面积9631平方米,厂房面积1638平方米。拥有主要设备:发动机检测仪器1台,地盘检测仪器1台,称重检测仪器2台,制动检测仪器2台,灯光检测仪器2台,悬架震动检测仪器1台。自开业至2010年底共检测车辆87947辆次。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