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5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公路养护
分类号: U418
页数: 34
页码: 424-4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公路养护的情况,介绍了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公路改建,桥梁改建,水毁修复以及养护设施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 宁海县 公路养护 小修保养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海境内仅有西店至梅林17千米的砂石公路。1951年修复梅林至宁海城关段公路,西店至宁海城关小北门段通车,公路养护里程增至27.5千米。1955年宁海至高视(三门县)公路、西店至深甽公路开通。1959年盛宁线公路(鄞县至宁海县)公路开通以及城松线等县道公路建成。1975年底,宁海境内公路养护里程达255.8千米。1991年底,公路养护里程达287.33千米。至2010年底,养护里程猛增至1524.175千米。
  本节将从小修保养、大中修保养、水毁修复、公路改建以及养护设施5个方面加以记述。
  一、小修保养
  1992年,全县公路保养里程556.97千米。年内投资130.39万元。完成保养的工程量:清理、削除路肩杂草42.81万平方米,疏通边沟122.3千米,维修驳坎1357米,维修涵洞24道,补设里程碑、百尺桩777根。平均好路率达79.9%,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85.7%,县道平均好路率为72%,乡道平均好路率为76.2%。
  1993年始,乡道公路养护归县乡养护管理所及线路所在乡镇政府负责,县内省、县道公路均由县公路管理段养护。县内公路保养里程600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保养里程444千米。投资养护资金152.98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削除高路肩12千米,清理路肩累计817千米,疏通边沟110余千米,维修驳坎655.1米1434立方米,维修桥梁11处,涵洞17道,补设里程碑、百尺桩359根,油漆各种标志号560只,清理塌方1262立方米。平均好路率达79%,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86.2%,县乡道平均好路率为72.7%。
  1994年,全县公路保养里程622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保养进程466千米。年内投资181.3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清理路肩43万平方米,疏通边沟190千米,维修驳坎130处,维修桥梁10处,涵洞10道(次),补设里程碑、百尺桩488根,清理塌方5500立方米。平均好路率达到78.6%,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83.3%,县道平均好路率为72.6%,乡道平均好路率为74.7%。
  1995年,全县公路保养里程651.590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保养里程495.59千米。年内投资226.7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累计清理路肩878千米,清理边沟115.8千米,清理塌方2820平方米,维修涵洞13处,修补里程碑、百尺桩285根。维修桥梁9座,其中栏杆36根;修复封顶、驳坎等7700米、1420立方米。平均好路率为78.4%。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82.7%,县乡道平均好路率为74.9%。县公路段获宁波市“好路杯”公路养护考核第一名。
  1996年4月,县乡养护管理所并入公路段。原县乡道公路保养里程408.76千米并入公路段,是年公路段保养里程达696.09千米。年内投资249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清理路肩73.944万平方米,清理边沟125.2千米,清理塌方3150立方米,修复单底2处315立方米。特别注重雨季、台汛期间的公路养护工作,做到雨后三天无坑洞。平均好路率达60.5%,养护质量综合值为68.2,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63.1%,县道平均好路率为65.9%,乡道平均好路率为45.6%,高级与次高级路面好路率为66.3%。
  1997年,全面推行公路小修保养经济承包责任制。全县公路养护里程计725.24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养护里程510.76千米。年内投资376.2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修补砂石路坑洞1722平方米、油路坑洞1.5万平方米,清理边沟620千米,清削路肩杂草76万平方米,削除高路肩2600平方米,修补标志牌,补植百尺桩,安装里程碑50块,修补18座桥梁栏杆、柱,驳坎3523.4立方米,清理塌方6050立方米。平均好路率达63%,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67%,县道平均好路率为72%,乡道平均好路率为49.5%。上半年获宁波市“好路杯”公路养护考核第一名。
  1998年,推行“定人员、定指标、定经费、定里程”的四定考核奖罚办法。全县公路保养里程783.470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保养里程计627.61千米。投资469.8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清理路肩69万平方米,清理边沟150千米,塌方修复1000立方米,驳坎修复6处500立方米,修补砂石路坑洞1874平方米、油路面坑洞1.2万平方米。平均好路率达到62.2%,其中,县道平均好路率为71%,乡道平均好路率为54.2%。县公路管理段获宁波市“好路杯”公路养护考核第一名。
  1999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919.896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养护里程759.656千米。投资504.56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修补坑洞50000平方米,清除路肩杂草350千米,削路肩260千米,维修路面23.65千米,清理塌方2529立方米,疏通桥涵35道(次),清理边沟550千米,封顶1192米,弯道路肩改善445.6立方米,修复塌方211处16973.7立方米,维修驳坎68处6629.8立方米。修复涵洞7道、桥梁2座12平方米,维修桥栏杆28根,安装护栏柱50根。平均好路率为60.9%,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68%,县道平均好路率62.6%,乡道平均好路率为53.9%。境内主要干线、支线公路基本达到畅、洁、美、绿的面貌。11月,在宁波市公路局组织的全市公路养护巡查中名列前茅,县公路管理段获“省级先进单位”称号。
  2000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919.94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养护里程759.7千米。投资551.96万元。完成保养工程量:修补坑洞7万平方米,清理塌方9270立方米,疏通桥涵30道(次),清理边沟650余千米,清除路肩杂草450多千米,削路肩360千米,修复路面27.85千米,封顶1730米,修复塌方247处19807.5立方米,修复驳坎62处6145.8平方米,修复涵洞9道,修复桥栏杆22根。平均好路率达63.5%,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68.5%,县乡道平均好路率为63.2%。
  2001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达1000余千米,其中,省道干线160千米,县乡道公路800千米。一年来,共清理塌方近2万立方米,修复驳坎250千米,封顶265千米,桥梁弹底3座,修复涵洞13道。建造交通量自动观察站3个。清理边沟600多千米,整削路肩600多千米,修补路面2000平方米,处理坑洞近1.2万平方米。全段平均好路率达57.2%,其中,省道干线为68.5%,比市、县局计划分别提高了0.2、0.5个百分点。同时,对全县各等级公路的里程、路面、路基宽度、弯道半径、标志牌设置和标志线等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给县内所有公路地建立起准确完整的档案。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结合路况巡查,对桥涵、陡坡、高边坡、高挡墙进行全面检查,并在相关地段增设安全诱导、警告标志和示警桩、防撞墙等安全设施,配合施工部门做好施工路段的“三度一排”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2002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1040千米,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公路总里程的1/2。县公路管理段根据养护责任制的管理,全年共清理塌方1527.9立方米,修复驳坎436.4立方米,封顶514米,桥梁2座,涵洞14道,桥栏杆柱30根,安装护栏柱205根。修补路面深陷1180.3平方米(其中,沥青路面445.7平方米,泥灰结基层734.6平方米),开挖排水沟660米,处理高路肩812.5平方米,下封闭3209.8平方米。清理边沟900多千米,整削路肩900多千米,修补坑槽13000多平方米。处理软洞500多平方米,清洗钢护栏190千米、隧道2座。同时,积极采用新工艺,探索新技术,提倡科技兴路、科学养路,不断提高养护机械化和规范化程度。平均好路率专业养护达59.8%(其中,省道干线为68.4%,县乡道为58.3%),同比提高了2.6%。根据市交通局《关于要求编制公路养护专项规划》的通知要求,对县道以上公路进行实地踏勘,收集资料建立档案,出台规划草案,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详尽可靠的决策依据。
  2003年,全县公路总养护里程达1164.586千米。开展公路养护质量“优胜奖”劳动竞赛活动,奖先策后。一年来,共清理塌方近3200立方米,修复驳坎1117立方米,封顶1130米,涵洞16道,警示柱622根,开挖边沟850平方米,整削高路肩15千米,路肩填土1439.5立方米,修补混凝土路面500平方米,油封层19万平方米,处理软洞6100多平方米,砂石路面中修11千米。全年公路综合好路率从上年的60.2%升到60.9%,干线好路率从上年的68%上升到72.3%。
  2004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1196千米。全年共修复驳坎705.6立方米,清理塌方3185立方米,涵洞修复16道,修复防撞墙3处,桥梁5座,削除高路肩2.228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修复319平方米,清洗钢护栏200余千米,清洗隧道16345平方米,加宽路面842平方米。全年公路综合好路率平均达61.8%,省道好路率达73%。其间,遭“云娜”和“海马”强台风的袭击,34省道甬临线桑洲岭隧道口南侧长68米、宽9米,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大型遮光篷倒塌,各地多处路段桥涵损毁,造成交通堵塞。全段组织人员及时清理路障,紧急抢险12个路段,修复涵道4道,修复桥涵弹底300平方米,修复路基驳坎625立方米,清除塌方2848立方米,修复被毁砂石路面16.2千米,扶正倒伏绿化带林木13万株,修复标志牌20套。
  2005年,遭受“海棠”、“麦莎”、“卡努”三次强台风袭击,公路、桥梁和交通设施遭受严重毁坏。为此,修复被冲毁路基1.5千米、砂石路86千米、油路35千米、桥梁33座、涵洞113道;修复被冲毁公路防护工程护坡、驳岸、挡墙66处、塌方6.9万余立方米;修复被损坏交通标志、标牌160余套。一年来,清理边沟1000余千米,整理路肩2000千米,清洗钢护栏600余千米,使用沥青500余吨。全年公路综合好路率平均达63%,干线好路率达74.9%。
  2006年,投入养护设备资金20万余元,配置养护和工程专用机械设备数台(套),投入10万余元进行站场维修及修建材料钢棚,推广使用加温式养护车辆流动修补、液体沥青单滚拌和加工等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将液体沥青用于冬雨季、潮湿状态沥青路面的修补。一年中,共清理边沟2500余千米,整理路肩1300余千米,清洗钢护栏500余千米,使用沥青260余吨,共处治油路病害4万余平方米,混凝土沥青路面病害处治率均在95%以上。管理路段综合好路率为65.4%,其中省道好路率为75%。
  2007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达1487.611千米,其中,国、省道为205.328千米。全年共修复路基驳坎10876.6立方米,清理塌方6193立方米,混凝土压顶1289米,新建混凝土边沟48米,修复混凝土边沟7027米,路肩整平63.5千米,清洗钢护栏386千米,清洗隧道16345平方米,修复墙式护栏48处,修复桥梁局部损坏4座、涵洞12道、桥栏杆48根。全县平均好路率达到70.9%,其中省道干线平均好路率达到85%。
  2008年,全县养护公路里程达1500.999千米。公路段有干部职工140人。
  综合平均好路率达68.8%,其中省道干线平均好路率达到82.8%。县公路段获“宁波市交通系统抗冰雪救灾先进集体”“市年度双排查双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市公路局年度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2009年,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62.8%,其中省道干线平均好路率达到74.2%。累计已完成清理边沟2400余千米,整理路肩1200余千米,清洗钢护栏 450千米,使用沥青90余吨,处理路面病害10000余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病 害处理率达95%以上。
  2010年,全县公路养护里程达1537. 294千米。全年公路平均好路率达65.53%,其中省道平均好路率为76.1%。处理路面病害19560平方米,累计清 理边沟202.67千米,整理路肩2400千米,清理钢护栏550千米,维修桥涵结构 3965米,年绿化40. 3千米,补植绿化20596平方米。
  二、大、中修工程
  1992年,甬临线3处路面、路基大中修,计长20. 1千米,总投资152万元。 其中,K74~K75 + 6OO段,油路下沉、路面坑洞大修,计长1. 6千米,投资24万 元。大路周至冠庄段,油路中修,计长10. 5千米,投资48万元。K78~K86段, 路基拓宽,局部驳坎,计长8千米,投资80万余元。
  1993年,甬临线大修3处,计长5千米,总投资176万元。其中,K72~K73十30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修,计长1.3千米。K85~K87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计长2千米;K51+5OO~K52+70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修,计长1.7千米,3处路段路面龟裂、坑洞遍布,进行大修。其中,K85~K87段路面有碎板、病害板301块(内含严重碎板88块,半碎半斑板半块,1/4碎块22块,错台4块),对严重碎板与错台板全部凿除新置,半碎和少损碎板补缺修复。其余段路面按 沥青混凝土 LH—15级混合料修复。
  1994年,甬临线大中修2处,计长19.32千米,总投资630万元。K77~K96+321段,其中,长12.15千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况破碎严重,路基沉陷,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中修修复。采用15厘米水泥沙砾土路肩补强,宽2~5米、长4.490千米;K82~K85段,拓宽路基至12.5米、修复挡墙、接长涵洞10道。
  盛宁线大修1处4段,计长2.3千米,总投资120万元。K121+700~K122+200段(于1991年改建)、K126+600~K127+500段(于1991年改建)、K128+600~K129段(于1991年改建)、K132+850~K133+350段(于1993年改建)4段,路况局部发软,路基沉降,路面龟裂达15750平方米。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修复。
  象西线中修油路面2处,计长1.5千米,投资37.16万元。K40~K41段、K53+500~K55 2段,路面沉陷、坑洞,以沥青混合料修复。
  1995年,甬临线大中修路段4处,计长6.8千米,总投资234.36万元。K73+300~K75+300段,大修路面龟裂、痈包,路肩沉陷,计长2千米;K73+450~K73+650段和K74~K74+400段,铺垫25厘米天然沙砾层;K73+800~K75+300段,铺垫11厘米水泥沙砾土,面层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K72~K73段,油路面坑洞大修,计长1.3千米;K101~K103+500段,原油路年久老化,修复路面龟裂、痈包、沉陷,多处存在坑洞,面积达4170平方米。拓宽路面至7米,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计长2.5千米;K76~K77段,采用4厘米沥青贯入式+2.5厘米沥青混合料铺碾,中修龟裂路面5430平方米,计长1千米。
  1996年,甬临线大中修养护路段3处,计长5.355千米,投资182万元。K70+400~K71+500段,计长1.1千米。路面龟裂严重,坑洞栉比,局部路面下陷,进行大修。路面结构采取天然沙砾垫层1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20厘米;面层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两侧水泥碎石培路肩宽各1.5米。K68+300~K70+400段与K71+500~K73+200段,路面损毁严重,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修复损毁路面3.8千米。该工程被市公路管理段评为优质工程。将K75+045~K75+500段,改造成宽3米×2、长0.455千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客运总站的3处出口和花坛间道路全面修整。修理结构为:20厘米沙砾层,15厘米水泥稳定土基层,22厘米30号水泥混凝土面层。
  盛宁线大中修路段2处,计长6.6千米。K103+900~K108段(于1993年改建),路况局部沉陷,路面有龟裂,面层少量松散。工程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修复。K122+500~125K段,路面层有少量松散,局部存在坑洞,工程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修复。总投资190万元。
  1997年,象西线中修3处,计长3.2千米,总投资160万元。K40~K41段、K53+500~K55段,长2.5千米,路面龟裂,局部沉陷、坑洞,采用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修复,其中,K54+600~K54+800段工程增设20厘米天然沙砾垫层;K58+400~K59+100段(于1990年改建)为梅林镇穿镇路段,在距交叉路口700米段内,面层松散、剥落严重,分别采用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4.5mpa级和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修复。
  1998年,城岭线大中修2处,计长4.3千米,K9+200~K13+200段和下陈至水车线K0~K0+300段,局部地段路面龟裂、起坑、少量松散、石层起砂。采用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修复。投资215万元。
  2000年,城岭线大修工程2处,计长4.2千米,总投资170.3万元。其中,K5+000~K7+000段,位于前童镇境内,曾于1994年改建。由于通行车辆日益增多,路面局部损坏严重,进行大修。自1999年9月正式开工至2000年5月全面完工,历时260天。工程:路基按老路大修,宽6米。路面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标准施工。K7+000~K9+200路段,曾于1994年改建。由于沿线白溪和连头山段蕴藏着丰富的砂石料和花岗石资源,运输车辆猛增,且严重超载,使路面裂缝遍布,破损严重,多段边沟被车上撒落的砂矿石淤塞,排水不畅,被列入2000年县乡公路大修计划。投资50.3万元,工程于7月底开工,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要求施工,计工程量:20厘米石灰稳碎石层14300平方米;1厘米下封层14300平方米;2.5厘米细料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2760平方米,全长2.2千米。12月30日完工。陈桥线(薛岙至峡山)K1+000~K4+000段,长3千米。受台风、海潮侵袭,局部路面龟裂、沉陷、面层松散,面积达23275平方米,工程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混合料铺碾修复。投资24万元。亭柳线K0+600~K22+450段,计21.850千米。路况局部龟裂,多处出现坑洞,按沥青混凝土LH—15级合料修复。投资44万元。灵山桥位于黄坛水库至里岙公路的灵山桥东北侧,为双曲桥。原桥面沙砾垫层年久损坏。县公路养护中心实施中修:按照桥面实际宽度,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铺装,以16厘米级配碎石垫层+12厘米水泥稳定基层+20厘米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碾修复,更新护栏,投资9万元。
  2001年,薛峡线、盛宁线、岔前线和城岭线进行大中修,计长5.6千米,总投资2629万元。
  2002年,力胡线大修,投资80万元;陈桥线中修,投资20万元;甬临线越岭段4.2千米大修,投资486万元。
  2003年,大中修路面45千米,修复桥梁2座,耗资2000万余元。其中,省道甬临线4.5千米,象西线1 3千米,县道城岭线、梁书线1 1.3千米,力胡线2千米等,路面拓宽、路肩培土、石砌混凝土边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凝土封顶,工程投资1600万元。对盛宁线、桑泳线、城松线等10条线路计长16千米公路进行改建,工程投资438万元。对力胡线竹山桥、下白线马婆园桥等危桥进行修复。工程投资50万余元。
  2004年,完成公路大修8.2千米,中修2.35千米。计路基土石方12105立方米,水泥稳基层59892平方米,沥青面层69128.7平方米,砌筑边沟6288米。工程投资386万元。
  2006年,完成大中修57.5千米,其中,沥青路面16.2千米,水泥路面41.3千米,共完成路基土石方113900立方米,挡墙16354立方米,水泥混凝土边沟20.48千米,圆管涵5.6千米,15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11000平方米,3厘米厚沥青面层48164平方米,4厘米厚沥青面层43043平方米,5厘米厚沥青面层43043平方米,22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层317960平方米,中小桥3座。完成象西线、越沙线、梅茶线、盛宁线、力胡线大中修。工程投资5113.2万元。
  2007年,完成城岭线下陈段、沙柳线路面改建2.705千米,投资1300万元。
  2008年,完成路面大修象西线5.13千米、力胡线1.75千米、梅茶线3.3千米、梁书线3千米、盛宁线6.07千米、沿海南线8千米,总路程27.25千米,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5.8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0.4万平方米。投资5261万元。
  2009年,对西店至三军庄长25.1千米段,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碎板修复。投资914万元;朱行桥、凫溪桥头连接线K79+760~K81+800段,K95+650~K96+800段,K98+500~K100+640段进行大中修,计长31.376千米;象西线K54+300~K66+150段,中修、路肩硬化,K33+330~K50+7段碎板复修,完成里程31.5千米;梅茶线K7+530~K14+650段、城岭线K4+889~K7+000段、沙羊线K0+000~K3+550段、桑泳线K0+995~K2+010段、西山线K10+600~K15+200段、力胡线K14+360~K16+325段、宁松线K14+669~K20+957段,大中修共计里程92.658千米。总投资9557万元。
  2010年,大修路面甬临线K81+800~K88+500段、K96+800~K98+650段、城岭线6.335千米、力胡线2千米、桑泳线3.286千米、越沙线1.05千米、冠桥线1.371千米、宁松线4.878千米、桐中线4.878千米、城松线3.8千米,共计路面大修里程33.769千米。总投资6515.7万元。
  1992~2010年,全县公路大中修养护,累计路程266.679千米,投入养护资金33585.56万元。
  三、公路改建
  境内地处海滨地段,多属人工围垦平原;内陆谷地,多属洪冲平原。因此,地层表面承受力各有差异,公路改建一般按山岭重丘三级、四级与平原微丘三级设计;改建后的水泥路面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4.5mpa设计、沥青路面按沥青混凝土LH—15设计;桥涵改建一般按荷载汽—20、挂—100设计。
  立项工程有:线型改建、路面改建、桥涵改建。线型改建包括路基拓宽,弯道改善,降坡及改道。路面改建将原来级别低的砂石路面或老化油渣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基改建1992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18.5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路程8.7千米:西张线、力洋至胡陈港线路基拓宽,里程长5.2千米;城关至梁皇线赵家山段改道,里程长1千米;西店至温泉线铁场岭段降坡,里程长1.5千米;亭头至沙柳线上林岭段降坡,里程长1千米。
  1993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计43.7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里程计13.9千米:城关至梁皇线东门口至下陈段路基拓宽,里程长4.5千米;力洋至胡陈港线路基拓宽,里程长7.3千米;岔路至前童线岔路穿镇段路基改造,里程长2.1千米。
  1994年,全县改建公路46.7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里程34.9千米:即城关至梁皇段、下陈至梁皇段,路基拓宽,里程长12.9千米;深甽镇内乡道路基拓宽,里程长22千米。
  1995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计54.06千米。其中,县乡道公路改建里程计29.580千米:下陈至水车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8千米;大里至孔家线,路基拓宽,里程长4.61千米;力洋至明港线力洋段,路基、路面拓宽,里程长6.67千米;桥头胡至峡山线,路基拓宽弯道改善,里程长15.5千米。
  1996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计96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里程计47千米:亭头至沙柳线、亭头至东岙上张万皮蓬山山口段,路基拓宽,里程长22千米;西店至柘坑线,路基、路面拓宽,里程长15千米;深甽至大里线,路基拓宽,里程长7千米;孟家桥至野猪坑线,路基、路面拓宽,里程长3千米。
  1997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84.3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里程计61.78千米:力洋至岭峧、海楼至石埠岙公路,路基拓宽,里程计长10千米;亭头至沙柳线、白塔桥至上张段,路基拓宽,里程计长1.5千米;长街至明港线,路基拓宽,里程计长13.18千米;桥头胡至薛岙线茶园至薛岙段,路面拓宽,里程长3千米;茶院至建设线、茶院至上庙段,路基拓宽,弯道改善,里程长12.9千米;上湖至白岩线,路基加宽,里程长2千米;柘坑至孔家线,路基拓宽,里程长6.6千米;茶坑至野猪坑线,路基路面拓宽,里程长2千米;溪滨至赤岙公路路面加宽,里程长3千米;桑洲至下沙地白岩岭山口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6千米;桥头杨至黄沙坝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5千米;一市至官塘周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里程长2.5千米。
  1998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计71.56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里程49.86千米:城关至梁皇线赵家山段,由于公路紧靠采石场,避场改道0.87千米。胡陈港副坝是力洋至明港线、长街至明港线必经地段,利用副坝,加宽加固路面,计660米;西张至大赖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弯道改善,计6.1千米;门棚至毛仙公路,原为简易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部分地段改道,计8.63千米;一市至牛台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计1.8千米;东园至涨家溪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计3千米;大佳何至里袁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弯道改善,计8千米;黄坛至榧坑线,拓宽路基、加宽路面、加固排水沟。岩石地段,以Ⅱ型单边水泥混凝土槽,黄土地段以I型双单水泥混凝土槽,计20.8千米。
  1999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计39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里程计18.55千米;黄坛至榧坑线黄坛段,路基拓宽、路面加宽,计4千米。力洋至明港线林屿段,路基拓宽1.35千米;赵郎场至梅林仇家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计9千米。黄公渡线,路基拓宽3千米;方山线,路面加宽1.2千米。
  2000年,全县公路改建里程计22.61千米。其中县乡道改建里程计18.61千米:梅林至仇家公路,路基拓宽3.137千米。大佳何至伍家公路,路基、路面拓加宽,计4.106千米;大里穿村公路,路面加宽,计1.267千米。海头至田岙公路,路基拓宽、路面加宽,计4千米;上庙至龙潭公路,路基、路面拓宽,计7.1千米。
  2001年,全县公路路基改建拓宽里程,计41.5千米。其中,省道公路象西线梅林至深甽段路基按二级公路标准扩建,穿镇段路基宽15米,其余均拓宽为8.5米,里程长12.9千米。县道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2.5千米:长洋至畈坑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7.4千米;西店至山下坪公路深甽至温泉段路基拓宽为7米,里程长5.5千米;泗洲头至长街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9.6千米。乡道公路路基拓宽改建,里程长10.621千米:大里至白粉壁公路柘坑至白粉壁段路基拓宽为6.5米,里程长4.121千米;溪边至枫树岭路基拓宽为6.5米,里程长6.1千米。
  2002年,全县改建拓宽里程计22.45千米。其中,县道公路改建拓宽,里程长16.39千米:力洋至胡陈公路长街至胡陈段路基宽为6.5米,里程长12.6千米;城关至松木岭公路K14+100~K18+815处,路基宽为7.5~8米,里程长3.79千米。乡道公路路基改建拓宽,里程长6.06千米:大里至孔家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8千米;下河桥至伍松坑公路拓宽,里程长1.26千米。
  2003年,全县公路路基改建和拓宽,里程计长14.81千米。其中,县道公路路基拓宽改建,里程长5.46千米:城关至松木岭公路黄坛穿镇段路基按部颁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改建,路基宽10~18米,长2.26千米;耐烦岭至松木岭段,路基拓宽为6.5米,里程长3.2千米;杨家至铜岭脚公路杨家至钱西岙段,路基拓宽为6.5~7米,里程长3千米;杜家至铜岭脚段拓宽路基,里程长3千米;桥头至金家岙公路路基拓宽为6.5米,里程长2.5千米;苔芳至毛屿公路苔芳至塘厂段路基拓宽为7米,里程长850米。
  2004年,全县公路路基改建拓宽,里程长30.5千米。其中,县道公路路段,路基拓宽,里程长9.4千米:陈家至桥头胡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4千米;城关至松木岭公路榧坑至澄深段,路基拓宽,里程长8千米。乡道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1.1千米:庙岭至岙里赵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6千米;德泉至湘岙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2千米;总浦至上、下港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2千米;外岗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2千米;山皇岭至俞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2千米;张韩至田青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7千米;溪边至瓦窑畈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千米;山前桥至伍家屿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2千米;海楼渔至燕楼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3千米;梅林至东岙、仕西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5千米。
  2005年,全县公路路基改建和拓宽,里程计长107.5千米。其中,省道公路象西线K74~K87段路基改建拓宽,里程长13千米。县道公路改建拓宽路基,里程长29.7千米:陈家至桥头胡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6.2千米;力洋至胡陈公路长街至山洋岭段,路基拓宽,里程长5.5千米;越溪至白鹤庙公路小河塘至东岙段,路基拓宽,里程长5.5千米;榧坑至大同公路榧坑至大陈段,路基拓宽,里程长7千米;黄公渡至山前公路伍山至山前段,路基改建,里程长5.5千米。乡道公路路基改建,里程长64.2千米:青珠至文围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4千米;桥头至罗广寺公路金面至罗广寺段,路基拓宽,里程长1.4千米;杨家至犁岙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5千米;山下坪至耐烦岭公路,路基改建拓宽,里程长17.1千米;伍家岙至梅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4千米;上干溪至百亩洋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7千米;岳井至隔洋塘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7.2千米;外山郑至大岗头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千米;桑洲至南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7千米;杨家至铜岭脚公路邵家至杜岙段,路基拓宽,里程长1.4千米;削壁岭至新岭头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8.1千米;上彭至船湾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9千米;谢家至大后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2千米;官地至严家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3千米;傍山西跳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9千米;一市至牛台公路一市至孙家段,路基拓宽,里程长2千米。
  2006年,全县公路路基拓宽和改建,里程计184.9千米。其中,省道公路改建和拓宽,里程长38.46千米:盛宁线西溪岭至路弯段,路基拓宽为6.5~8.5米,穿镇段路面宽为10~16米,里程长28.61千米;象西线K67+150~K74+000与K87+000~K90+800段,路基拓宽为6.5米,里程长9.85千米。县道公路路基改建和拓宽,里程长59.5千米:沙柳至羊店线坑口至江滩岭段路基拓宽,里程长6.2千米;城关至松木岭草湖至黄坛段,路基拓宽,里程长2.4千米;越溪至白鹤庙线小宋至外塘段,路基拓宽,里程长3.7千米;城关至松木岭线榧坑至澄深段,路基拓宽,里程长6.3千米;力胡线山洋岭至胡陈段,路基拓宽,里程长6.7千米;黄山线黄公渡至新城岭段,路基拓宽,里程长4.7千米;陈桥线加爵科至强蛟段,路基拓宽,里程长7.4千米;尚岭线场上至岭口舒段路基拓宽为7米,里程长1.4千米;越白线下洋陈段,路基拓宽,里程长9.7千米;榧大线大陈至逐步段,路基拓宽,里程长11千米。乡道公路改建和拓宽路基里程125.4千米:陈芝岙至岳墩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7千米;大麦塘至对岙洞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4千米;伍家屿至山前桥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8千米;龙浦至尚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4千米;洋岭至岳井中学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9千米;麻岙岭顶至慕湖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4千米;桑洲岭顶至外山周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5千米;里板沸至木坑头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5千米;竹家岙至许家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5千米;下徐至后坑李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4千米;山头至上〓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千米;山头至下〓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9千米;黄坛至大塘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2千米;后沈至大洋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8千米;岩头下至下枫槎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8千米;下明桥至蒲岙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千米;城关至铁带吴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千米;前溪桥头至罗家岙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2千米;梁皇至吴家岙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5千米;灵山至张家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5千米;蜈公桥、柘湖洋、竹林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6千米;大路王至黄沙坝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千米;大草坦至王家坑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8千米;大路下至下坑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8.2千米;西张至下宅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4千米;东屋至寺后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8千米;横山至水竹坑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1千米;外庄至马岙岭脚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2千米;陡门头至东、西白芨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8.9千米;大塘至东、西屿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2千米;苔芳至毛屿公路塘厂至毛屿段,路基拓宽,里程长4.7千米;越溪至灰场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2千米;岵岫岭至峰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1千米;横坑至石辽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3.3千米。
  2007年,全县公路路基拓宽和改建,里程计15.175千米:柏庄支线路基拓宽,里程长1.526千米;里辽支线路基拓宽,里程长1.207千米;中央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2.1 36千米;叶家山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766米;下洋陈至近岭头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9.440千米。
  2008年,甬临线城关至黄坛7.26千米段改建为一级公路路基。城关南门至下陈2.7千米段改建为二级公路路基。西山线长洋至深甽5.7千米段改建路基为二级公路路基。下洋陈至上洋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417千米;露天坪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181千米。上头地至大石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4.592千米。里畈支线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1.099千米;清水染至王家染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6.534千米。里蔡公路路基拓宽,里程长6.8千米;杨家至铜岭脚公路瓦窑头至邵家段,路基拓宽,里程长1.5千米。全县公路路基改建和拓宽里程计32.783千米。
  2009年,盛宁线至伍山林场段,改建路基20.3千米。甬临线至梁王山段,改建路基12.4千米。溪边至枫树岭段,改建路基6.1千米。沙地至野鹤湫段,改建路基1.5千米。全县路基改建计40.3千米。
  2010年,磨盘山进港公路,长15.6千米,改建为二级公路路基。大佳何至冯家公路,长0.75千米,路基拓宽。力洋至渡头公路,路基拓宽3.8千米。全县路基改建和拓宽里程计20.15千米。
  路面改建 1992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0.4千米。其中,县乡道路面改建里程5.7千米:力洋至胡陈港线田交朱段,将砂石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5千米。胡陈至青珠线长街穿镇段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0.5千米。西张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7千米。
  1993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29千米。其中,县乡道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3.9千米:城关至梁皇线东门口至下陈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4.5千米。力洋至明港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7.3千米。岔路至前童线岔路穿镇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1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公路路面里程达144千米。
  1994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26.2千米。其中,城关至梁皇线下陈至梁皇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2.9千米。深甽镇内乡道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13.3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公路路面达170.2千米。
  1995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29.3千米。其中,力洋至明港线力洋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6.67千米;下陈至水车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8千米。桥头胡至峡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5.5千米。大里至孔家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4.33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公路路面里程达223.6千米。
  1996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46.3千米。其中,大里至柘坑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6.3千米。西店至深甽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5千米。孟桥头至野猪坑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亭头至沙柳线亭头至上张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2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公路路面里程310.6千米。
  1997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61.28千米。其中,力洋至岭峧、海楼渔至石埠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路面,计长10千米。亭头至沙柳线万皮蓬岭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5千米。长街至明港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3.184千米。桥头胡至薛岙茶园至薛岙,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5千米。茶院建设线茶院至西吕,砂石面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2.9千米。桑洲至沙柳线桑洲至下沙地白岩山山口,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6千米。滨溪至赤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孔家至柘坑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5.6千米。茶坑至野猪坑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上湖至白岩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桥头杨至黄沙坝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一市至官塘周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公路路面里程达380千米。
  1998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49.86千米。其中,城岭至梁皇线赵家山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870米。胡陈港副坝,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660米。西张至大赖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6.1千米。门棚至毛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8.63千米。一市至牛台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8千米。黄坛至榧坑线黄坛水库至榧坑,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20.8千米。东园至涨家溪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大佳何至里袁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8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公路路面里程达436.53千米。
  1999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18.55千米。其中,黄坛至榧坑线黄坛街至黄坛水库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千米。力洋至明港线林屿段,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35千米。赵郎场至仇家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8千米。黄公渡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方山线,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力洋镇穿镇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442.57千米。
  2000年,县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12.9千米。其中,越溪至田岙公路,油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千米。大里穿村油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3千米。梅林至仇家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5千米。大佳何至伍家公路,砂石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106千米。是年,全县高级、次高级公路路面里程达497.17千米。
  2001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64.93千米。其中,省道公路象西线梅林至深甽段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12.9千米。县道公路路面改建,计长24.5千米。内含:上陈家至桥头胡公路沥青简易铺装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长洋至畈坑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7.4千米。西店至山下坪公路深甽至温泉段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5千米。泗洲头至长街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9.6千米。乡道公路路面改建,计长27.53千米。陈芝岙至岳墩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8千米。大里至白粉壁公路柘坑至白粉壁段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4.121千米。溪边至枫树岭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计长6.1千米。夏家岙支线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1.1千米。上湖至平坑、里加坑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2.1千米。黄坛水库至里岙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4.5千米。沈坑岙至三朱胡公路沈坑岙至大郑段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4千米。东园至涨家溪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2.609千米。莲福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8千米。
  2002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22.45千米。其中,县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16.39千米:力洋至胡陈公路长街至胡陈段,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12.6千米;城松线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计长3.79千米。乡道公路改建路面,计长6.06千米:大里至孔家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8千米;下河桥至伍松坑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6千米。
  2003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计长23.81千米。其中,县道公路14.66千米:城松线、黄坛穿镇段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宽7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26千米;耐烦岭至松木岭段砂石公路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2千米;桑洲岭顶至泳溪公路桑洲岭顶至大路下段,砂石路面改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9.2千米。乡道公路9.35千米:杨家至铜岭脚公路杨家至西岙段,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杜岙至铜岭脚段,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苔芳至龙尾巴公路苔芳至塘厂段,砂石公路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850米;桥头至金家岙公路,砂石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5千米。
  2004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39.5千米。其中,县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9.9千米:梁皇至书带春公路前溪大桥连接线,长500米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陈家至桥头胡公路,长1.4千米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城关至松木岭公路榧坑至澄深段,长8千米的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长29.6千米:庙岭至岙里赵公路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6千米;德泉至湘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总浦至上、下港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2千米;外岗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山皇岭至俞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张韩至田青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7千米;下陈至白峤埠公路,水车村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岔路至干坑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蜈蚣桥至竹林公路拓湖洋穿村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00米;大路王至黄沙坝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溪边至瓦窑畈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山前至伍家屿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海楼渔至燕楼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3千米;梅林至东岙、仕西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4.5千米;南庄至慈周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岩头下至枫槎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3米。
  2005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28.3千米。其中,省道公路象西线K74~K87段,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3千米;县道公路改建,里程计长29.7千米。陈家至桥头胡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6.2千米。力洋至胡陈公路长街至山洋岭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5千米。越溪至白鹤庙公路小河塘至东岙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5千米。榧坑至大同公路榧坑至大陈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7千米。伍山至岳井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5千米。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85.6千米:青珠至文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4千米。山头至合成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3千米。桥头至罗广寺公路金岙至罗广寺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4千米。杨家至梨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5千米。上场头至木坑湖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2千米。山下坪至耐烦岭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7.1千米。谢村至屿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8千米。伍家岙至梅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4千米。上干溪至百亩洋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7千米。九江至苏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9千米。娘娘宫至龙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2千米。岳井(泗长线)至隔洋塘公路、隔洋塘域内大旗头至小洋墩(连接象山县道)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7.2千米。外山郑至大岗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桑洲至南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7千米。杨家至铜岭脚公路,邵家至杜岙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4千米。董李支线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削壁岭至新岭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8.1千米。上彭至船湾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9千米。谢家至大后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沈坑李至山朱湖公路大郑至山朱胡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900米。下朱至前童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5千米。官地至严家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3千米。傍山西跳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9千米。上同里至高坦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一市至牛台公路一市至孙家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
  2006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90.3千米。其中,省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38.46千米。盛宁线西溪岭至路湾段,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宽5~7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8.61千米。象西线K67+150~K74+000段与K87+000~K90+800段,将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9.85千米。县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59.5千米。沙柳至羊店公路坑口至江滩岭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6.2千米。城关至松木岭公路草湖至黄坛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4千米。越溪至白鹤庙公路小宋至外塘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7千米。城松线澄深至耐烦岭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6.3千米。力洋至胡陈公路山洋岭至胡陈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6.7千米。黄公渡至山前公路黄公渡至新城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7千米。陈家至桥头湖公路加爵科至强蛟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7.4千米。尚口至岭口舒公路场上至岭口舒段砂石公路拓宽改建为宽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4千米。越溪至白鹤庙公路下洋陈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9.7千米。榧坑至大同公路大陈至逐步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沥青简易铺装路面,计长11千米。乡道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122.34千米。陈芝岙至岙墩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7千米。大麦塘至对岙洞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4千米。伍家屿至山前桥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8千米。龙浦至尚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4千米。洋岭至岳井中学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9千米。麻岙岭顶至慕湖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4千米。桑洲岭顶至外山周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千米。里板沸至木坑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5千米。竹家岙至许家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千米。下徐至后坑李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4千米。山头至上堍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山头至大青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黄坛至大塘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2千米。后沈至大洋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8千米。杨家至西庄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4千米。岩头下枫槎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8千米。下明桥至蒲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千米。城关至铁带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千米。前溪桥头至罗家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2千米。梁皇至吴家岙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5千米。灵山至张家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5千米。蜈蚣桥、柘湖洋、竹林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1千米。大路王至黄沙坝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千米。大草坦至王家坑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8千米。大路下至下坑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8.2千米。西张至下宅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4千米。东屋至寺后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8千米。横山至水竹坑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1千米。外庄至马岙岭脚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千米。小宋至东、西白芨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8.9千米。大塘至东、西屿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2千米。苔芳至毛屿公路塘厂至毛屿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4.7千米。越溪至灰场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2千米。岵岫岭至峰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1千米。横坑至石辽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3.3千米。
  2007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5.175千米。其中,柏庄支线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526千米。里辽支线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1.207千米。中央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2.136千米。叶家山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0.766千米。下洋陈至近岭头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计长9.44千米。
  2008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25.123千米。其中,下洋陈至上洋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6千米。露天平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181千米。上头地至大石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4.582千米。里畈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099千米。清水染至王家染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6.534千米。里蔡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8.2千米。杨家至铜岭脚公路瓦窑头至邵家段,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5千米。海头渔至岭峧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长8千米。
  2009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18.433千米。其中,横坑至大岭头(一期)公路(横坑至上辽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7.05千米;西张至尖岭头公路(东仓油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长8.6千米;梅枝田至外塘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2.783千米。
  2010年,全县公路路面改建,里程计长9.234千米。其中,下陈至双溪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5千米;榧大线至天河景区(二期)公路(王家染至铁索桥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4.28千米;大佳何至冯家公路,沥青简易铺装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596米;长畈线至赵家公路,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892千米。
  四、桥梁改建
  黄沙田桥 原名太平桥,双孔乱石拱桥,长30.1米,宽5米,坐落于西溪至盈坑乡道公路之间、黄泥田村前,建年无考。1994年,改建西溪至盈坑公路时,因资金短缺,此桥暂作公路桥使用。由于交通运量增多,重型车辆往返频繁,久之拱圈截面变形、损坏。1998年,该桥被立项改造加固。拱圈、桥台、桥墩及侧墙,采用浆砌、水泥灌浆,水泥混凝土桥面。投资11.3万元。易今名。2006年,西溪水库建成,蓄水,水位上升,该桥被淹入库底。
  庙岭桥 位于茶院乡庙岭村省道盛宁线K121+728处,原为漫水桥,1 994年12月改建为跨径13米的高水位桥。投资12万元。
  东岙桥 原称反帝桥,坐落于亭头至沙柳县道公路一市村西,横跨寺前溪,为2孔12米石拱公路桥。始建于1976年,因年旷日久,桥体断裂成危桥。2000年4月,改建成石砌墩台,浆砌片石弹底,6米预制矩形板梁,净宽7米,2孔,全长12.8延米板梁桥,荷载汽—20、挂100。6月竣工,投资1 3.28万元。
  茶院桥 位于茶院乡下王村东,省道盛宁线K119+409处,跨越毛屿港支流。原为漫水桥,每遇洪水交通受阻,故于1993年在老桥的下游,改建成:4孔,上部跨径16米钢筋水泥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面净宽7米,下部钢筋水泥混凝土桩柱式墩台,全长76.5延米的板梁桥。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1995年5月30日竣工。总造价64万元。
  海头桥 位于力洋镇海头村西,省道盛宁线K112+807处,跨越胡陈港上游支流。原为2孔 4米漫水桥。1997年“8·18”台风灾害被毁。1998年重建,为4孔跨径16米钢筋水泥混凝土空心板梁,净宽9米,下部钢筋水泥混凝土桩柱式墩台,长65.2延米的板梁桥。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1998年10月30日竣工。总造价109.6万元。
  深甽桥 位于深甽镇深甽村北,县道西山线K15+401处,跨越凫溪支流。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成5孔不等跨石拱桥。2000年,保留老桥,在其下游5米处建造新桥。新桥系5孔、跨径组合为2×13米+1×15米+2×13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空心板梁,钢筋水泥混凝土护栏,下部钢筋水泥混凝土桩柱式墩台,长68.2延米,净宽9米的板梁桥。设计荷载标准汽—20、挂—100。总造价123万元。
  前溪桥 位于前童镇前童村南,县道梁书线K4+593处,跨越白溪。原桥遭多次水毁。1982年建成18孔、全长169米的漫水桥,后又经水毁,成危桥。2000年5月,在老桥上游重建高水位大桥。该桥12孔,全长227.7延米,桥面净宽7米,上部空心板梁,桩柱式墩台,荷载标准汽—20级、挂—100。于2001年1月验收竣工,总造价260万元。
  西张桥位于胡陈乡西张村东(省道盛宁线K105+960处),跨越胡陈港。初建于1958年11月,石墩台木桁架桥。1970年9月利用东台,加固西台,改建成单孔跨径31.20米、长46.4延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双曲拱桥,设计荷载汽—13、拖—60。超负荷运作,年久成危桥。2006年,重建成3孔,跨径组合为3×20米,桥面净宽7米,上部空心板梁,重力式墩台,全长65.45延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板梁桥。荷载标准为汽—20级、挂—100。2006年12月竣工,总造价75.2万元。
  黄坛大桥 位于黄坛镇黄坛村东南(甬临线K76+852处),跨越洋溪水系。2007年4月,城区山河岭至黄坛杨家段改建为一级公路,将1976年1月建成的7孔全长124.6米的桩柱式墩台双铰平板拱钢筋水泥混凝土桥拆除。重建成跨径组合为7×20米,双向四车道,分左右两幅,单幅行车道宽12米。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大桥,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2008年12月建成。
  双水孔桥 位于黄坛镇双水村(省道甬临线K74+652处),跨越洋溪。原为木桥,6孔,全长36.5米,1955年建成。1956年,被“8·1”台风灾害冲垮,9月修复。1975年改建成全长45.5延米、3孔、桥面净宽9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薄壳拱桥。2008年,山河岭至黄坛段改建,拆除老桥,重建成跨径组合为3×13米,双向四车道,分左右两幅,单幅行车道宽12米,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沥青混凝土桥面,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全长46.5延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板梁桥。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2008年12月建成通车。
  越溪桥 位于越溪村北县道越沙线(K0+421处),跨越白峤港。原为钢筋水泥混凝土桁架拱桥,建于1976年10月。2007年认定该桥接近使用年限,经批准,在桥的下游新建1 1孔T形梁桥,跨径组合为9×30米+2×45米,桥长365延米,双向四车道,分左右两幅,单幅行车宽12米,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连接线长295米、宽9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级。2009年12月建成。总投资1270万元。
  洪溪桥位于黄坛镇后沈村东,跨越洪溪,原为单跨13米长的小桥。2008年甬临线改建,将该桥改建成单跨20米、净宽24米、全长30.44延米的公路桥。
  跃龙山桥 位于跃龙山南(县道城岭线K1+483处),跨越洋溪。为5孔、跨径组合5×20米、桥面净宽7米、高6.8米、长121.2延米,钢筋水泥混凝土双曲拱桥。1978年9月5日竣工。
  该桥历经30余年车辆超负荷过往,桥体损坏严重,被鉴定为危桥。2008年9月1 1日被拆除。
  一座3跨、长151米、宽40米钢筋水泥混凝土新梁桥在建设中。
  石舌章桥 位于跃龙街道石舌章村南(乡道下陈至石舌章线K1+450处),跨越白溪。18孔,全长156延米,桥面净宽7米,实心板梁桥,建于1987年。2006年,该桥遭水毁。2008年重建为跨径组合9×20米,桥宽8米,全长185延米。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式墩台桥,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超20、挂120。投资594万元。
  方前桥 位于梅林镇方前村东,省道象西线K56+482处,跨越凫溪。系2孔跨径16米预应力钢筋水泥混凝土空心板梁,净宽17米,下部钢筋水泥混凝土重力式U形桥台,长44延米的板梁桥,设计荷载标准汽—15、挂—100。2009年,拆除老桥重建,新建成跨径组合为2×15.5米、全长40.4延米的空心板梁桥。
  刘家桥 位于深甽镇中湖村东象西线K71+515处,跨越上湖溪,原为单跨20米的双曲拱桥。2009年,改建成跨径组合为2×16米、全长41.8延米的板梁桥。
  五、水毁修复
  宁海地处浙江东部沿海,东北、东南濒海,西北、西南依山。每年6~10月间,常有亚热带风暴、台风过境,公路港埠等基础设施常遭春涝、秋洪等水毁。
  1992年8月29日,第16号亚热带风暴过境,冲毁公路路面141.3千米、桥梁12座计长340延米,冲毁驳坎5550立方米,冲断路基1.05千米。9月22日,第19号2次亚热带风暴过境,来势猛,雨量大,范围广,致使多处山洪暴发,冲毁公路路基50余处。其中,象西线、盛宁线、西店至温泉线、桥头胡至薛岙线、黄坛至榧坑线、澄深线、赵畈至娄家线、大里至孔家线、双湖至白岸线9条公路多段路基被冲断。受损砂石路面315千米、油渣路面25千米、路基4.97千米。冲损大里五洞桥、岭口邬店庵桥、凉亭桥、范家桥、前溪桥5座,计长64延米;冲损涵洞108道,造成深甽镇岭口村山体大滑坡,致使西店至温泉线2座桥梁损毁、交通中断。是年,两次水毁,直接造成交通经济损失898万元,其中专业养护损失308万元。本着“先抢通,后修复;先干线,后支线;先桥梁,后路面;先重点,后一般”的养护原则,公路段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顶风冒雨,连续突击奋战,将上述水毁路段交通设施全部修复,达到风静路通。是年,县公路管理段被评为县级抗灾抢救先进集体。
  1994年8月21日夜,17号台风袭击县境东南沿海,风力增强至11级,凫溪水系骤降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潮涨堤毁。全县公路塌方199处计40350立方米,驳坎倒塌231处计9930立方米,路面冲损560处计长114千米,涵洞冲毁59道,护坡受损7处1005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7.95万元。翌晨,县公路管理段、县养护所调集100余人,组织抢修,主干线当天畅通。同时,会同当地乡镇政府,发动水毁沿线村民,奋战3昼夜,清理塌方31 120立方米,填筑路基、驳坎8203立方米,修复涵洞43道,修复路面95千米。甬临线、城关至水车线、大里至柘坑、白粉壁线、岔路至山洋、大石线等水毁路段,均修复通车。
  1997年8月17日,11号台风过境,恰逢天文潮,沿海风力达11~12级,境内降水量达388毫米。造成沿海塘堤倒塌,海水浸村。内陆山体多处滑坡,洪水壤村。全县43条公路463.77千米遭受水毁:塌方826处36.49万立方米,驳坎倒塌400余处计8.37万立方米,桥梁冲毁12座408延米,护坡弹底被毁4座82米,涵洞损毁20道,路面冲毁167处。其中,省道8处,县道37处,乡镇道122处。堤坝冲毁82米,堆场围墙倒塌300米,堆场水毁2.4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416.27万元。县交通局迅速部署,县公路段组织人力进行抢修。桑洲岭隧道南北道口当日修复通车,白峤岭山体塌方于翌晨清理完毕恢复通车。日后每天组织民工上千人,出动机动车辆80多辆1000余车次。历经6昼夜抢修,清理塌方石土方20万立方米,抢通水毁路面423.7千米,修复涵洞12道,临时架通桥梁2座。至23日,境内所有公路恢复交通。
  1998年9月20日,6号台风过境,风雨交加,引发山洪,山体塌方,驳坎倒塌。此次台灾,冲毁公路路面33千米,驳坎倒塌1676.2立方米,涵洞冲损4道,塌方塞路14280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02.8万元。其中,省道损失49.2万元,县乡道损失53.6万元。经沿线乡镇政府、群众积极配合,至22日下午,水毁路段全部修复通车。
  2000年8月10日夜,“杰拉华”台风在象山县爵溪登陆,境内长街、一市沿海风力达12级,暴雨成灾。此次台风登陆时间短促,风过雨晴。全县公路路基冲毁13.2千米(其中在建公路路基11.2千米),水毁挡土墙27处1657立方米,冲毁桥梁1座、受损4座,冲毁路面56千米,塌方77处9500立方米,损坏码头3座,刮倒航灯标1座。直接经济损失340.8万元。台风过后,立即投入抢修。至12日下午,中断线路全面修复,险情全部排除,交通恢复正常。
  2004年,遭受第14号台风“云娜”侵袭,甬临线、沿海南线等主干线路段多处行道树、电线杆、标志牌倒伏;34省道桑洲岭隧道口南端长68米、宽9米、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的大型遮光篷被掀翻;其他路段桥梁、路面多处受损。局领导带队兵分三路赶赴现场,投入抢险挖掘机2台、翻斗车7辆,运用多种机械设备。修复涵洞4道,修复桥涵弹底300平方米,修复路基驳坎625立方米,清除塌方3185立方米,修复毁坏砂石路面16.2千米,扶正倒伏绿化带林木13万株,修复标志牌20套。排除路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2007年夏,持续高温干旱后,遭“韦帕”、“罗莎”两次强大台风的侵袭后,又受“莫拉克”台风袭击,造成县道以上公路10余条中断,县内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养护部门组织抢修,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共完成水毁线路维修工程:路基驳坎10876.6立方米,清理塌方6193立方米,水泥混凝土压顶1289米,新建钢筋水泥混凝土边沟48米,修复钢筋水泥混凝土边沟7027米,路肩整平63.5千米,清洗钢护栏186千米,修复墙式护栏48处,修复桥梁局部损坏4座、涵洞12道、桥栏杆48根。全部道路恢复通行。
  六、养护设施建设
  站房建设1992年有养护站房22处,由于公路的砂石路面逐渐改建为油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由手工操作,进入半机械、机械化作业。故小养护站合 并为大的养护站。至2010年,设大站5个(其余站房改作他用)。养护机具配置砂石路公路时期的主要养护工具有:锄头、扫帚、畚箕、洒水桶、人力木轮板车、橡皮胎人力车、畜力扫路拖车、机动三马力扫路拖车等。1992年后,砂石公路路面逐步改为柏油路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由手工、畜力操作转入半机械、机械化作业。1999年10月前,养护机械的配置由县公路管理段实施,10月以后县公路管理段转制,将段属企业的大部分养护施工机械设备划归宁海交通工程公司。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交通工业、科技,文明创建、群英荟萃6编,记载了宁海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